1、方言中敬语的多样性


国内各地分别有其固有方言(地域性语言)。并且在很多方言中,均有独特的敬语表达。比如,关西方言中的「~はる」,就与共通语中的「~れる、~られる」意义类似,作为尊敬语被广泛使用。像「うちのお父さん、家にいてはります」这句话,与全国共通语不同,也用于描述己方人物的有关事项。
如这个例子一样,方言中的敬语与共通语中的敬语有很多不同之处,它们不仅在形态与意义上具有多样性,在使用方法上也具有多样性。如此多样的方言敬语,和一般方言一样, 业已在当地固定下来,成为当地语言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语言表达。
另一方面,也有的地方方言中没有与共通语中尊敬语、自谦语相应的语言形式,敬语意识淡薄。比如东北地区南部与关东地区北部等地。但是在这些地区的方言中,也有被作为向对方传达郑重及正式心情的表达方式,如「そだなし、そだのう」等句末表达及其语调(类似于共通语中「そうでしょうねえ、そうですね」的意义)。这也是敬意表达的一个形式。本指针的第二、第三章以全国共通语的敬语为中心进行阐述,但是如上所述,方言敬语的在形态和用法上的多样性,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日常语言生活,也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所以有必要将其与共通语中的敬语一并持续关注。

2、基于年龄层与性别的敬语意识的多样性


有关语言与措辞的思维方式,也有不少因年龄层或性别差异而不同的情况。敬语的用法及关于敬语的思维方式也不例外。
比如,关于是说「植木に水をあげる」还是「植木に水をやる」的问题,在文化厅的“有关国语的舆论调查”(2006 年 2 月调查)中,回答「あげる」的男性比例,10—30 岁的男性中占到 30~40%,而 50—70 岁的男性只占到 5~10%,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年龄层的差异。关于同样的问题,女性回答者回答「あげる」的比例在大多数年龄层里都高于男性,同时和男性一样,可以看出年龄层的差异。另外,关于平时是否给「弁当」这个词加上接头辞「お」, 回答「お弁当」的人的比例,在整个年龄层中,男性占 10~30%,与此相对,女性占到了 70~80%的高比例。
关于由年龄层及性别所造成的有关敬语用法的差异,本指针指出如下 2 点。
其一,应当考虑到敬语用法的差异反映出的是对某一敬语理解与认识的差异。例如在前述例子中选择「やる」的人,可能是认为「あげる」具有一定的自谦语性质,「植木」不应当作为「あげる」的使用对象。而回答「あげる」的人,可能认为这个词的自谦语性质已经变淡,同时也为了避免由「やる」这个词所带来的粗俗感。现在可谓是这两种看法对抗的时代吧。「植木に水をあげる」中的「あげる」,按照过去的规范来看属于误用,不过这个词已经开始从自谦语向美化语转变,可以说正在定型。
在考虑敬语用法与意见差异的时候,比如像「あげる」与「やる」在理解与认识上有如此差异一样,有必要注意到各种用法与意见都有其依据,也就是说,周围存在着持有和自己不同感受与意见的人。
其二,更为重要的是,在进行前文所述的从“自我表达”的观点来进行措辞选择的同时, 要留意要将他人的不同措辞作为他人的“自我表达”来接受。因栽培「植木」时投入了感情, 所以不论使用「あげる」还是「やる」都可以。而「弁当」到底要不要加接头辞「お」,对于听话人该如何选择措辞,这便要作为“自我表达”来进行选择。如此,在使用敬语时,应当避免如“因为是男人(女人),就该这么说”,“作为 20 多岁的人应当这么说”等按照性别与年龄层进行一刀切式的思维态度。

3、所谓的“服务业敬语”


在有关敬语的争论中,所谓“服务业敬语”屡次受到批评。这里所说的“服务业敬语” 指的是职场中的语言应用,特别是在待客场景下的具体语言表达,其用于新进员工和临时员工的指导。所谓对于“服务业敬语”的批判,是指对于服务手册中敬语的表达方式,及在敬语使用上对服务手册刻板遵守的批评。
本指针,将从两个方向指出针对这一现象的注意事项。
第一,服务手册由不同场合下的敬语表达方式构成,内容过度单一,有必要避免造成实际待客场景下的过度语言限制。不分场合与对象均使用统一的语言表达,反而容易造成听话人(比如顾客)的不快,或出现敬语使用失当。
针对这一点,在使用服务手册指导敬语或在学习敬语用法时,要避免将所学内容当作唯一表达。不允许使用服务手册以外的语言表达,或是认为不论场合对象,只需按服务手册去做就万事大吉的想法,都是与本指针主张的“自我表达”的基本姿态所相互矛盾的。
第二,基于上述事项,也需要指出所谓的“服务手册”对于敬语尚不熟练的人,特别是对职场中特定语言场景下的敬语还不习惯的人是有效的。在敬语用法中,根据对象和语境有一些典型的例子及形式,将其按职场等进行分类的“服务手册”记录了这些典型例子与形式, 对于敬语尚不熟练的人来说,作为入门书可能是有效的。因此,今后有必要在不同的领域与职场中,以恰当的内容来制作“服务手册”。
上述是关于在职场中为指导员工而制作的“服务手册”的意见。对于面向更为广泛的读者而编写出版的敬语解说书及入门书籍,也给出以下意见。
针对尚不能熟练掌握敬语用法的学习者,在敬语解说书及入门书中,除了要阐述敬语的构成及使用敬语时的心态之外,与具体语境相结合的敬语用例也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希望能够出现这样的内容,即在列举具体用例时,将理应作为“自我表达”来选择的丰富的敬语及语言表达列举出来,从而让学习者拥有掌握及实践的动机。比如,对于一个场景,有根据对象及状况所产生的不同语言表达的学习指导,并有从这些不同语言表达中选择最优项时的思考方法解说,或者在例示的措辞基础上,有要求找出与语境相适应的其他敬语表达的解说。

4、新传播媒体中的敬语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不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私人场合,传真、个人电脑与手机以及电子邮件与网络通信等新社交媒体都得到了普及。与此同时,也有人指出了利用新媒体进行语言应用时所存在的敬语表达问题,或提出了其应有的状态。
例如,传真及电子邮件中只保留文章要点而舍弃敬语的倾向遭到了批评和注意。又譬如, 利用新媒体可以很方便的向多人传递信息,而此时又容易出现缺乏自我认识的千篇一律的表达以及敬语使用过频等问题,这也受到了批评及注意。
可想而知,传真及电子邮件也是收信人所持有的社交媒体,和使用其他交流媒体一样,必须要时刻考虑对方的感受。这一点是不曾变化的。
这里作为问题提出的传真与电子邮件,在媒体中尽管使用广泛但是时日尚浅,已有人开始了探究如何在这些新媒体上使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及敬语用法的努力,但愿今后能在社会各方面取得与不同目的与状况相结合的成果。与新媒体相适应的语言表达及形式,当然还是以敬语的两个基础“相互尊重”及“自我表达”为原则。

5、关于敬语的教育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掌握敬语的过程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中的学习及指导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重视在日常生活中亲身感受周围的人对敬语的具体应用,并对其加以学习和尝试的同时,积极地制造能动的、有目的的学习及教育机会也是不可或缺的。
现在的中小学校中,以国语教科书为基础,按照学习层次与学年阶段,学习、教授敬语的种类及结构,比如敬体与简体两种分类,或者是尊敬语、自谦语、郑重语三种分类,以及在此基础上加上美化语的四分法等。这些敬语的基础知识与在日常生活中学到的实用性的敬语不同,通过在学校的系统性学习应当更有效果。
鉴于敬语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继续在学校教育中推进敬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在国语课中学习敬语基础知识的同时,灵活利用综合学习时间与各种各样的校内活动以进行敬语实践的指导等,使学生可以体验各种人际关系及多样化交流,进一步夯实基础。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此外,在本指针的第二章中,将敬语以五分法进行说明。这是把此前学校教育中三分法与四分法中笼统的“自谦语”进行了必要的区分,以便更加清晰的理解其作为敬语的性质。这种五分法,与之前在学校教育中所进行的敬语教学与指导并不矛盾。有关学校教育中敬语教学的具体措施,鉴于以往的经验并充分考虑到学童的发育阶段,希望能出现其他更加合适的教学法。
另外,希望社会教育中的敬语指导及与敬语相关的参考书等的撰写,能以五分法思维展开,以更加确切的理解敬语的使用方法。
以上是关于能动的、有目的的学习教育机会(如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注意事项。同时,如本项起先所提到的“亲身感受周围人对敬语的具体应用并加以学习与尝试的经验”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这些经验中,一般而言影响最大的是电视、广播节目中的敬语使用,或者车站等交通设施的站内广播等公共场合下所感受到的敬语应用。
因此,我们希望与公共场合下的语言使用有直接关系的人,将上述敬语应用作为对不同立场的人们使用敬语的实例加以感受,还要留意到在某些场合这些用例会成为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