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敬语的使用以“相互尊重”为基础

【1】 我觉得敬语是将人进行“上下”区别对待的方式,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对此,怎样思考才好呢?

【解说】
如第一章诉述,敬语在日语史中一贯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意义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敬语曾一度与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上下关系”密切相关。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可以说敬语的使用是建立在尊重他人、考虑他人感受及表达亲疏关系等意识基础之上的。
世人生而平等,所以必须以“相互尊重”为重,而不应过度的自大或自卑。敬语的使用以“相互尊重”为基础,不论是在现在还是在将来,都十分重要。

2、敬语的使用要尊重社会地位

【2】 对于自己尊敬的人我愿意使用敬语,但是对于不尊敬的人也必须使用敬语吗?

【解说】
首先需要确认的一点是“尊敬”与“敬语”的关系。敬语是基于“敬意”而选择的语言表达方式,而“敬意”不见得只是“尊敬”。尊重某个人的“社会地位”也是敬意的表现之一。即便是自己所不尊敬的人,只要你承认他的地位及存在,那么便可能成为一种“敬意”,这种“敬意”就可以用“敬语”来表达。这并不是对自己真实意思的歪曲,作为一个社会人, 我们要注意,在该使用敬语的场合而没有使用敬语,有可能会对对方十分失礼。敬语的作用之一便是体现自身的素质,所以也可以说使用敬语是为了自身的尊严。从这一点也可以发现作为社会人使用敬语的意义。

【3】 对于客户公司里比自己年轻很多的年轻员工,或者对于孩子班上很年轻的班主任等, 也有必要使用敬语吗?

【解说】
虽然常说“敬语是对年长者使用的语言”,不过实际应用中,如果对方是与自己身处不同组织的人(如客户公司),也应当不分年龄的加以使用。另外,不论有多么年轻,既然是孩子的班主任,也有必要考虑到对方的身份。
使用敬语不光要考虑到上下关系,有时也要考虑到对方与自己的身份、职位差异,这里面也包括对比自己年轻的人使用敬语的情况。

3、以“自我表达”来使用敬语

【4】 我觉得如果使用敬语的话,有种无法坦率表达自己心情的感觉,倒不如不用敬语,这样更能表达自我不是吗?

【解说】
在社会生活中,并非时刻需要使用敬语。有的时候,根据具体对象与场合,不用敬语反而能够表达自我或者使与对方的深度交流更加顺畅。此时,要敢于做出不使用敬语的判断。
另一方面,根据场合及对象,有时会有因为没有使用敬语而不能充分向对方表达敬意, 从而给对方及周围的人造成不快的情况。有必要在认真考虑人际关系及具体语境的前提下来决定是否使用敬语。可以说这也体现出了第一章中所说的“自我表达”的重要性。

4、敬语使用要适度,避免过度使用

【5】 尽管有的人使用了大量的敬语及礼貌的措辞,可还是会觉得这个人没有礼貌,这是为什么呢?

【解说】
就像「慇懃無礼」这个词所说的一样,尽管语言恭敬,态度却不恭敬。敬语用得多,并不代表一定礼貌。如果使用敬语时,没有顾及对方感受的意识,或者持一种蔑视对方的态度, 那么不管使用多少敬语都会让人觉得失礼。另外还有的时候需要表达的内容本身不适合使用敬语。对于本身是无礼的内容,即便使用了敬语,也不会抵消其无礼性。
不过,不能断言一定不能频繁使用敬语。在一般人看来,措辞十分礼貌的人可能过度的使用了敬语。不过不能以自己的标准来判定其他人的言语是不是恭敬过度或者无礼。如果一心觉得只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是对的,那么不免将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他人,这一点要慎重。

5、敬语使用要选择与自身意愿相符的措辞

【6】 作为大公司却自称「小社」,故意把优秀的孩子写作「愚息」,将自己的得意之作叫做「拙稿」等,总让人感觉到有点卑躬屈膝。对于这样的表达,该如何看待呢?

【解说】
使用敬语时,可以把与对方有关的事项夸大、抬高,进行美化与称赞(如「御高配」、「御尊父」、「玉稿」等)。相反地,可以将与自身有关的事项进行缩小、放低等降格处理(如「小社」、「愚見」、「拙稿」等)。不过这只是语言上的约定俗成,并非实际上真的这么认为。这样的表达方式是在传统中形成的,与其认为是卑躬屈膝的表达,倒不如认为是通过将与自身有关的事项进行降格处理来表达对对方的关怀之情。因此,这些表达作为“自我表达”,根据自身意愿来使用就好。
在此类敬语之外,还有比如对于自己的拿手好菜,也有「お口に合うかどうかわかりませんが、どうぞ」等表达。这并不是劝诱对方吃不合口的食物,而是通过不将自身判断强加于人的方式来表示考虑到了对方的感受。当然,坦率表达自身判断,也可以表达对对方的关怀(如:「今日はおいしくできたと思いますので、召し上がってみてくださ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