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成功很中国

拼多多的成功很中国 - 图1王长胜 发布时间:18-07-3100:08优质原创作者.拼多多的成功很中国 - 图2在这里读懂中国,这句话送给拼多多以及拼多多的用户最恰当不过了。拼多多的成功,也很中国。
按理说,拼多多并不缺钱到需要上市融资的程度,投资方也没有丝毫要急于上市退出的需求,上市是黄峥自己决定的事情,拼多多的商业模式也不是重资产模式,流量来源于腾讯的社交流量也算是划算,至于订单量之类也只是仅次于阿里巴巴,这个时候上市,足见黄峥的远见和野心。
拼多多的上市,从传闻到最终登陆纳斯达克前后只有一个月时间,也是堪称神速了,或者说,很是出乎了大多数人的意外。 拼多多的成功很中国 - 图31、不占别人便宜
拼多多的上市,开创了多项记录。
在上市认购超募20倍的情况下,拼多多有权行使提价20%的权利,但黄峥坚持按照之前定价区间的上限,以19美元定价。相较于19美元发行价,很多人认为会破发时,拼多多却以开盘每股26.5美元的价格上涨39.47%,报收于26.7美元/ADS,市值达295.8亿美元。
“对提价有没有心动过?当然也心动过,这可是不少钱。”黄峥表示。但他觉得,这也是一个好的机会,向人们表明拼多多的价值观。“我在招股书里面写了几条,其中有一条是我不占别人便宜。”
其实,从黄峥的公开发言中可以看出上市的本意。在他看来,上市只是另一个开始,能够让拼多多更早地接受公开市场的监督,进一步增加透明度,把更多运营的状况、数据等,用社会公认的方式,经得起检验的流程,把它公开出来,它的可信度、公信力也会更强,一些谣言就会不攻自破了。
事实上,谣言并没有停止。这种竞争环境,也是很有中国特色的。
想想也是,本以为在电商发展十多年后,已经形成阿里与京东双雄争霸的格局,却没想到拼多多异军突起,用短短3年时间一跃成为国内第三大电商,被围追堵截也在意料之中。
招股书显示,2017年拼多多GMV为1412亿元,2018年一季度GMV为662亿元,已经接近2017年的一半。而突破1000亿元GMV,京东用了十年,淘宝用了五年,拼多多只用了两年多。
与发展了十几年的淘宝、京东相比,虽然拼多多发展迅猛,但还略显稚嫩,按照黄峥自己的话说,“现在的拼多多还只是一个三岁的孩子,身上有很多显而易见的问题,眼前充斥着可见的危险与挑战。” 拼多多的成功很中国 - 图42、用户第一不在嘴上
与阿里“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的信条不同,黄峥在上市致辞中提到:“拼多多的使命,是为用户创造价值,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用户第一,消费者至上,是拼多多不变的信条。”
将用户放在第一位是黄峥在最近的采访中反复强调的一件事情,从对入驻商家的严格规则可以看出,商家需提交工厂资质、产品合格证书、质检报告等资料,同时将“假一赔十”等约束条款写入商家协议,以提高售假成本。
这也是把用户利益放在首位而采取的一个相对比较激烈的方式,假一罚三的规则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显得无足轻重,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薄利多销、动辄几万销量的利益面前,商家承担的处罚所占成本是非常小的,所以即使有再多的限制也无法抵挡一些人为利益而想出的不良对策,交易过程中的参与者都是在互相博弈的过程中成长的。
即使是发展了十几年的淘宝,依然也存在着商品质量等诸多问题,对于假货和商家治理的问题,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前段时间的拼多多商家维权事件,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一问题。
如何在消费者、商家和平台之间找到一个更好的平衡点?黄峥在采访中提到:“商户本身,从它的根本利益上来讲,也是想留住消费者的,但是作为一个平台来讲,我们最重要的是要保证经营环境的公平,不能出现机制性的问题,就是让你不能惩罚好的人,纵容坏的人,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作为一个平台生态来讲,丰富的环境下总是有不好的事情,而且你处理的越激烈,或者说你越用功去处理,短期内的反弹可能越大。”
所以,用户第一,消费者至上,成为拼多多不变的信条,截至目前,拼多多用户数量已经达到3.4亿。虽然通过低价拼团可以快速吸引用户,但一分钱一分货,最终是留不住用户的,而拼多多依然把用户购物体验作为重点,才能将用户留住。
而在此次上市过程中,黄峥并没有亲自去美国敲钟,纳斯达克官方破天荒在上海布置了一个“分会场”,纽约和上海同时进行敲钟仪式,而且敲钟的人员都是来自拼多多的消费者。
36岁的张怡在使用拼多多时,用一分钱幸运的抽中了一台iphone X,然后又幸运地成为近千名初选用户中最终的赴美敲钟者。同时,上海中心大厦内,作为拼多多的忠实用户,来自北京的杨靓婧一家五口,也共同按下了敲钟按钮。
在被问及未亲自敲钟是否留有遗憾时,黄峥说:“没有遗憾,它只是一个过程,对拼多多来说也是一个开始。”把消费者请到现场来敲钟,也说明了拼多多要把用户放在中心这一理念。 拼多多的成功很中国 - 图53、五环外的中国
有句话很流行:只有北京五环外的人在用拼多多,五环内的人看不懂拼多多。
毋庸讳言,当前的拼多多,在五环内的用户眼里还是低价、质量差的印象,因此被认为是对消费降级。
拼多多的发展历程与当年的淘宝的有些相似,只是淘宝是从大城市开始向下发展,而拼多多是从三四线以下城市开始,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借助微信这一社交平台得以迅速发展。
所以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相比,在人均消费上肯定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二八法则了。而拼多多2017年到2018在用户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用户人均年贡献交易额从308.7元,提升到了762.8元,涨幅超过一倍。
为什么大城市的消费叫做升级,而小地方追求低价的消费行为叫做了降级?因为很多人觉得在拼多多上买东西是一种很low的消费行为,但是并不能说这是一种消费降级,因为在很多农村,网购才刚刚开始,拼多多这种低价拼团的模式更加符合这些人群的消费心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在改变这些人的购物习惯,这何尝不是一种升级呢,只是所处的角度不一样而已。
不过,用五环内外来讨论消费升级与降级这个问题总归是不合适的,所以黄峥也强调:“在一定程度上,我觉得不应该用升级和降级来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难道你用法国香皂就比我用国产香皂更高级吗?”
在拼多多的成长中,黄峥也感慨道:“这次创业让我看到了更多人性的阴暗面,有时我就想,到底该不该创业?”拼多多是从夹缝中长出来的,长出来之后并且撑开了一片空间是不容易的,同时也打破了一些既有的利益格局,必然有人不舒服,有人不满意。
在拼多多崛起后,确实给其他电商平台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于是,阿里出了淘宝特价版,京东也上线了拼购,就连苏宁易购也开始“拼”起来,这也说明拼多多的商业模式并没有什么问题。
而谈及假货、低质产品等问题,拼多多确实做得还不够好,因为这一问题连发展了15年的淘宝都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电商平台有一定的责任,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即使没有电商平台,也会充斥着大量的山寨货,这更像是一个社会问题。
对于一个刚刚成立三年的企业来说,虽有前车之鉴,但是拼多多更像是一个新物种,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按照黄峥的比喻来说,“就像我们的船开过去发现一片空地,我们不知道这片空地有多大,但是我的成长和整个数据表明,发现了新大陆,因为你的量放在这,增长放在这里。”
在这块“空地”上,拼多多需要不断改进、演变甚至进化,将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有机结合。面对未来的发展,拼多多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商品、售后、场景、技术等,来完善用户购物体验,而我们能否再多给拼多多一点时间呢?

作者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