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大神马斯克和蔡文胜都用过的第一性原理,到底是啥东东?

黄晓杰 混沌大学

你听说过做产品的“第一性原理”吗?

5月20日,在混沌研习社的讲堂上,暴风魔镜CEO黄晓杰为研习社的学员带来了他对“第一性原理”的理解。

黄晓杰认为:我们在解决事情时,要回归到事物的本质上去。**当我们用第一性原理回归事物本质,做建模,进行工程化分解的时候,我们只要进行非常严密的思维推导,就可以得到这个事物背后的创新。**


文|黄晓杰
暴风魔镜CEO
第一性原理这个词最近很火。**为什么呢?**

原因出自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马斯克在很多领域进行了非常多颠覆性的创新,所以很多人问过马斯克,你为什么能够做这么多的创新?他的解释是:“我是用第一性原理来思考这些问题的。”

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第一性原理的思考。

▌第一性原理,是在解决事情时,要回归到事物的本质上去

第一性原理是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每一个体系的探索中,都存在第一性原理,存在基本的命题和假设。

第一性原理还有另一个说法,叫演绎法。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三段论,正是通过演绎推理对事物判断,得到结论。

思维-第一性原理讲解-混沌大学-黄晓杰(暴风魔镜CEO) - 图1

和第一性原理或者演绎法的概念相对的,是经验参数。经验参数是通过大量实验得到规律性的数据,它是归纳法。把经验参数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就是所谓的“传统思维”。

传统思维和第一性原理相比,有什么特点呢?

1.点状思维。很多人考虑一件事情,不是按照第一性原理的方法去做本质的、原型的思考,而是进行点状的、脉冲式的思考。

2.经验主义。我们做任何事情,第一反应是去想过去的经验是什么,第二反应是去想别人的经验是什么。

在量子物理领域,也有存在第一性原理,它很接近于反映宇宙本质的原理。第一性原理计算不需要任何参数,只需要一些基本的物理学常量,就可以计算出结构和性质。

把第一性原理运用到我们做事情的过程当中,就是我们在解决事情时,要回归到事物的本质上去。我们可以给一件事情建立模型,通过科学、逻辑、严谨的方式,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创新。

下面我举两个例子来说明第一性原理要怎么应用,一个是特斯拉的案例,另一个是蔡文胜抢注FM365.com的案例。
**
▌特斯拉电池成本和火箭发射成本如何做到降低十倍?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说,**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去比较,别人做过什么,我们就跟着做什么。这样做的结果是,某个行业可以因此产生细小的迭代,却无法实现真正的创新。**

但马斯克不这样,他是运用第一性原理去解决公司在打造产品时遇到的问题的。

前些年,马斯克决定做特斯拉的时候,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电池的价格非常贵,一千瓦时要600美元。他咨询了很多专家和同行,得到的反馈是:因为电池技术没有发生本质上的革新,所以电池以后还是会这么贵,不会发生变化。

马斯克就在这个时候运用了从第一性原理去来思考这个事情。他问自己:电池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答案非常简单,电池是由铁汞镍和一些结合物组成的。这样一来,他就把一千瓦时电池的价格降到了80美元,几乎变成了之前价格的十分之一。

回归事物本原,用一个极其简单的方法,就把这个问题给解掉了。

马斯克开的另外一家公司,叫SpaceX,这家公司主要制造可重复发射的火箭。马斯克希望,在我们有生之年,SpaceX能把人类带到火星。这家公司也把火箭的发射成本降低了十倍。

那么,在马斯克运用第一性原理去做这些事情的背后,有没有一些共性呢?共同点有这几个:

1.人们乍听这个目标,都觉得不太可能实现。我第一次听说SpaceX想在我们有生之年把人类带到火星,像在听科幻小说,觉得它不可能实现。

2.传统经验传递出来的信息,是这个目标没有可实现的路径。你去问所谓的专家、权威,他们都会告诉你:这不可行,没有方法实现。

3.解决问题的方法优美而简单。就像马斯克解决电池的方法,大家一听都会觉得太简单了,简单到大家会认为“这是答案吗?”

这就是马斯克的思考方式。他运用第一性原理,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一层一层地剥开事物的本质,然后从本质出发,一层一层地往走。
**
▌美图董事长蔡文胜的第一桶金:成功抢注FM365.com

现在美图秀秀的董事长蔡文胜,早年是通过投资域名实现了他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他投资的域名,累计价值超过了一亿美金。

其中一个特别有名的案例,是蔡文胜在2003年成功抢注了FM365.com这个域名。这个案例也可以用第一性原理来分析。

FM365.com注册于1999年10月21日,它是联想花重金打造的门户。后来,联想准备放弃互联网业务,就忘了去给这个网站交费。当时,可能有10万个人在等着2003年10月21日,想在FM365.com域名过期这天把域名抢注下来。

在这件事上,很多人都没有做好基本的调研。实际上,域名服务商不同,域名掉落的时间也不一样,FM365.com掉落的时间是70天之后。而那10万个人里面,只有1万人知道这个时间,所以他们淘汰了9万个竞争对手。

那么,即使等到70天之后,FM365.com又到底会在那一天的24小时中,具体哪个时间掉落呢?

当时,这个域名在美国的一个服务商手里,掉落的时间是美国时间中午12点,对应国内的凌晨三点。这个时间点又把9000人淘汰掉了,最后只剩下1000人和蔡文胜抢这个域名。
**

思维-第一性原理讲解-混沌大学-黄晓杰(暴风魔镜CEO) - 图2

蔡文胜要怎么才能战胜999个对手呢?他想了非常多的办法。

第一步要做的,是填写信息。他在12点之前填好了所有的信息。

第二个动作,是租服务器。当时蔡文胜在厦门,他让技术人员查了一下网络路径,发现从厦门连到福州,再从福州连到上海,最后从上海连到美国,整个连接的路径非常长。他干脆跑到上海租了一台服务器,直接从上海连美国,优化了几秒钟。

那在域名掉落的时候,11点59分59秒,我要怎么比别人更快按下抢注的按键呢?这个问题只能通过技术来解决。蔡文胜找到工程师做了一个外挂,这个外挂可以实现1秒钟点1000次(今天的抢票系统,最早是从蔡文胜做起的)。

他还是有一点担心,即使我比别人快,就一定能赢吗?当时是2003年,网速很慢,转换抢注时填写的100个字节的网站信息,需要很长时间。所以蔡文胜把信息全都简化了,填上了数字1,砍掉了三分之一或者是二分之一的字节数。

最终,蔡文胜从十万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唯一一个把这个域名抢到手的人。

多年前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就对蔡文胜特别佩服。我觉得他太聪明了,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技巧和方法去做事情?他做事情这么牛,有没有一些思维方式能够提炼出来,帮助我们解决别的问题?

直到我理解了第一性原理之后,我才发现,这件事其实是可以通过演绎法完整地推导出来的。

蔡文胜抢注FM365.com的模型推导

首先,我们可以对这个任务进行基本的定义,
把“域名开放注册设计”定义为T0,“提交符合规范的完整信息”定义为T1。谁能让T1减T0的值最小,谁就可以抢到这个域名。**99.9%的人连T0是什么时间都不知道,所以大部分人都失败了。

那么,到底该如何从1000人里面脱颖而出呢?

在这里我们需要进行一个基本的模型建构,分析一下T0到T1中间包含了什么步骤:

第一步,信息的填写;
第二步,点击提交按纽;
第三步,请求提交到服务器。

如果能把T0到T1的时间缩到最短,就赢了。具体该怎么缩短呢?

先看第一步,我们能不能在T0之前把信息填完呢?这就是蔡文胜用的方法,他在12点之前把信息填完了。

第二步,有没有方法让我点击提交按纽的时间几乎缩短到0?蔡文胜的方法就是通过外挂,让按钮1秒钟点1000次,变成1次/1毫秒。

此外还有没有进一步的方法,把请求提交到服务器的时间变得更短?蔡文胜的解决方式,是去上海租一台服务器。甚至更狠一点,蔡文胜可以直接在美国租一台服务器,远程遥控。

他还把所有的信息都简化了,从100个字节变成50个字节,这样就又快了一点。他后来还想了一个别的方法,在做域名的时候直接找域名服务商要特殊的通道,通过直联的方法去加速。

通过特斯拉和蔡文胜抢注FM365.com这两个案例,我们可以学到的是,当我们用第一性原理回归事物本质,做建模,进行工程化分解的时候,我们只要进行非常严密的思维推导,就可以得到这个事物背后的创新,根本不需要有多聪明。

互动问答**

1.混沌研习社社员:刚才老师演讲在演讲的过程中提到了链家变革的回归,房产公司为了吸引流量做了很多假房源,但链家选择了回归良知,出真房源。暴风魔镜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对于做企业的人,面对类似的事情,要怎么权衡和回归良知,是否可以给我们一些建议呢?

黄晓杰:在做企业的过程中,我们的确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好像是被迫去做一些选择。对这个问题,我去年的感觉很明显。

去年VR资本特别火热,那时候我的内心是充满杂念的。我的杂念来自于是否应该让公司半年的估值快速增长?别人认为我创过一次业,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是不是就会把这件事做得更好?

所谓的良知,还是要回归到你应该长期坚信什么?前一段时间,我听OPPO老板分享。他说OPPO从来不去考虑市场份额,从来不去思考公司的估值,只问一件事:什么是对的?他这个话还挺符合第一性原理的。你要明白,对你的企业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然后坚持去做。

2.混沌研习社社员:VR是非常有前途的一个行业,我想知道您对于产品短、中、长期的规划是怎么样的?

黄晓杰:VR行业本身还存在着很多我自己也没有想明白的未来的变化。一种可能性是AR、VR合体,变成了一副眼镜,足够轻,足够薄,足够便携。这需要手机配合去配合完成。

手机作为计算中心、联网中心,通过无线的方法去连接,变成非常小的眼镜。可能五年、十年以后,手机会变成了核心的计算中心,而眼镜变成了核心的交互。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电池、芯片技术有了大量突破,可以实现强大的运算技能。

短期内,我们只能在今天科技上能够实现的有限的条件下,把我们能做的事做到极致。先把内容生态做起来,才有可能带动第二步的发展。

*本文根据5月20日黄晓杰老师在混沌研习社的课程内容整理而成,有删减,本文内容仅为全部内容的七分之一。完整课程视频请下载混沌研习社app,注册会员,即可观看。

思维-第一性原理讲解-混沌大学-黄晓杰(暴风魔镜CEO) - 图3

小米创业7年,没想到这场仗这么长,这么大,这么痛苦

小米将是杂货铺还是国民公司?

★ 混沌研习课全部课程实录&PPT合集


思维-第一性原理讲解-混沌大学-黄晓杰(暴风魔镜CEO) - 图4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亦可入社听课! 阅读原文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