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核心思维: 从上至下思考,从下至上执行

致远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做互联网运营俗称“养孩子”,是一套非常体系化的构建过程,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方法。

如何系统性地成为一位运营大牛?请听我为您慢慢分享。 开始之前,请回答: 互联网运营,到底是做什么的? 这可能是很多人甚至是运营老鸟都不能回答完整的问题。

  • 文案篇篇 10W+?
  • 活动场场爆满?
  • 社群用户活跃?
  • 又或者是大量有效流量?

这些是一位运营大牛的判断标准么? 是,但不完全是。 大部分的行业文章或书籍,基本上都是以由浅入深的方式来逐步深化;而本文恰恰相反,是以最顶层开始思考: 思维模式▼结构▼数据▼方法细化▼有效执行▼提升数据▼满足结构▼完成目标 这也是本文要写的,作为一个运营大牛的核心思维之一: 从上至下思考,从下至上执行。 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我们先探讨一下运营的最终目的。 我的理解是: 根据公司所选择行业商业模式,围绕着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的阶段性战略目标,把目标转化成数据化的形态,并以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来完成目标。 所以,当我们来开始一份运营工作的时候, 我们的思维流程 从上至下 应该是这样: 第一步:我们的行业所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大环境? 第二步:我们的商业模式是这个行业中的哪一种商业模式? 第三步:以我们的资源和实力,应该把第一阶段目标定到哪一步? (以上几步请和 CEO 或者创始团队仔细沟通后确定) 第四步:要完成这个目标,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流程结构模型? 第五步:在这个流程结构上面,有哪些关键的数据节点? 第六步:我们应该在这些关键节点上面,达到多少的数据? 第七步:我们要完成这个事情,应该做哪几个模块运营工作? 第八步:我们在每个模块上面,应该运用哪些方法? 然后,我们的执行流程从下至上应该是这样: 第一步:搭建好我们几个运营模块的基础工作环境。 第二步:准备好我们几个方法所需要的工具或物料等。 第三步:用设定好的方法去实施,并实时监控数据。 第四步:如果和预计的数据有一些偏差,则去调整并采用更好的方法。 第五步:根据实际的运营数据,来优化流程结构。 第六步:随着数据越来越接近我们的模型,我们也越来越接近我们战略目标。 下面,我们以一个小案例来解说一下: 运营思维-从上至下思考,从下至上执行 - 图1
张大爷是一位卖苹果的小贩,他现在希望用互联网+的方式来增加他的销量。 我们应该怎么帮助他呢? 第一步:苹果是一个大众消费产品,虽从大环境看天花板比较低,但项目是跑得通的。 第二步:互联网卖苹果,比较主流的打法可能有以下三种:

  • 传统电商模式
  • 网红店模式(炒作+噱头+概念+网红+直播)
  • 传统线下+互联网

考虑到张大爷没有更多的资金去搭线上团队,也不想去搞一些虚的东西,只希望实实在在的卖好苹果,所以我们采用第三种模式:实体线下推车(学校门口)+ 线上下单(微信)+ 复购+转介绍 的基本模型 第三步:确定张大爷的第一目标:一天卖掉 200 斤苹果,每斤进价 3 元,卖 5元,一天赚 400 元。 第四步:当前阶段这个模式的流程结构如下: 运营思维-从上至下思考,从下至上执行 - 图2

第五步:当前阶段的几个核心数据如下:

  • 自然流量
  • 首次购买转化率
  • 复购转化率
  • 转介绍率
  • 平均客单价

第六步:根据实地观测,我们的自然流量为 1000 人/天,而张大爷暂时也没有资金和精力去做一些导流的工作。 我们建立了如下目标模型: 5%转化首次购买,50%的复购,3 天/次的购买频率,10%的转介绍,10 元(2斤)/人的平均客单价 用初略计算法: 1000×5%×(1.10%)n ×50% / 3 > 200/2 计算结果 N=27(天),即 27 天之后,张大爷可以稳定的卖出 200 斤/天。 第七步:而这里面牵扯到几个运营模块:

  • 内容运营:提升首次购买转化、提高复购的频率
  • 用户运营:提升复购率
  • 活动运营:提升转介绍率及客单价

第八步:我们设计了如下运营方法: 内容运营

  • 张大爷制作了一块广告板,放在明显位置进行视觉冲击(提高首次转换率)
  • 申请了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增强支付体验,提高首次转换率)
  • 张大爷和学生们交流时,都循循善诱的劝导“年轻人要多吃水果”的理念(提高用户复购频率)

用户运营

  • 首次购买同学加入群或加张大爷微信,可立减一元(增强粘性,提升复购率)
  • 张大爷定期在群里或朋友圈发布一些采集新鲜苹果的照片,群里的同学下单,可享受送货上门(增强粘性,提升复购率)

活动运营

  • 为了引导客户每次至少买 2 斤,则把价格调整,提升为 5.2/斤,两斤 10元(引导客户每次买两斤,来提高平均客单价)
  • 发起活动:如果一对恋人一起过来买苹果,可以享受 9 折优惠(通过“是恋人就一起来卖苹果”的仪式感建造,引起口碑效应,提升转介绍率)

好了,一切准备就绪,张大爷按部就班开始执行,并每天在小本本上记录了一下当天的几个关键数据。 三天一过,张大爷就乐了。他知道,27 天后他就可以开第二家了。

  • 注:以上案例主要是为了突出本章的思维方式,请忽略数据的严谨性。 运营思维-从上至下思考,从下至上执行 - 图3
    很多做运营的同学在工作中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却并不清楚自己的辛苦努力,能为公司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本篇文章框架的介绍了运营的一个核心思维,希望能够让大家在较高的角度来看问题,同时也更容易形成团队配合的统一目标及凝聚力。
    运营思维-从上至下思考,从下至上执行 - 图4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