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哲学是英美哲学中占比最重的部分。

生平介绍

image.png
image.png(德国东部)
父母都是中学教师,母亲是一所学校校长。
生前默默无闻,类似皮尔士
同样是分析哲学鼻祖一样的人物,但是也都是全靠后人挖掘
脾气也不好,右翼、反犹。
1879《概念文字》:首次提出要创立一种形式语言,要用数理逻辑来替代深化传统逻辑
1884《算数的基础》:书中序言提出了三条基本原则:

  1. 始终要把心理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严格区别开来。
  2. 只有在语句的语境中,而不是在孤立的语词中,才能找到语词的意义
  3. 不要忘记把概念和对象区别开来

1893、1903《算术的基本法则》
《含义与指称》(这个翻译有问题,原文德文,英文翻译也不好)
1892《概念与对象》
生前岌岌无名,但是已经有很多后来的人关注到他:罗素、卡尔纳普、维特根斯坦、胡塞尔
弗雷格劝维特根斯坦去跟英国的罗素学

哲学上的主要贡献

心理和逻辑的区分:为分析哲学指明方向

类似于皮尔士的部分,也就比皮尔士晚几年
思维和思想的内容要区分开来,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事情

  • 思维是主观的,不在乎对错
  • 思想内容是公共的,存在对错真假的区别

哲学家应该探讨后者
image.png
image.png
举一个日常的例子:当我们讨论问题,判断真假的时候,总有些人喜欢说什么XXX说过:“XXXXX”
在这时,我们常常会把话题转入究竟是谁说的这个问题上,但是这个问题根本无关痛痒,只不过是修辞学和心理学的内容。我们应该关注逻辑学的内容。谁说的这段话,与这段话的真假无关,无法增加论证力量。

数理逻辑的引入与创立:为分析哲学提供基本方法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主谓逻辑→S是P
用一个例子来理解:

  1. 亚里士多德是智者
  2. 哲学家是智者
  3.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

在主谓逻辑中,三者都一样,都符合主谓逻辑
但是,在分析哲学中,完全不同

  1. 函项式F( )
  2. image.png任意X,如果X是哲学家,那就是智者。其中有一个量词
  3. R(a,b)表达两者的关系

    对含义和指称的区分:分析哲学的中心话题

    什么是桌子和“桌子”这个符号一样吗?
    这个世界是否存在“1”这个东西?你为什么仍然能够理解1这个概念?
    弗雷格提出一个问题
    a=a
    a=b
    这个两个式子有什么不同吗?
    首先,我们应该都可以接受,两个式子符号上是不同的,a符合不是b符号
    其次,我们可以认为a所指的东西和b所指的东西相同吗?
    image.png
    一个是分析命题,一个是综合命题
    我们是通过含义去理解对象,但是一个对象可以有不同的名称。
    你看到的东西,如果要表达出来,就一定借助公共的表达,即这个东西必须有公共的命题和语义内容
    image.png
    上图是望远镜看月亮的模型。三个东西
    眼睛代表我们看到的东西,也就是我们心里所想
    望远镜镜片上的像代表我们所使用的公共含义,即我们所有人能看到的公共命题,也就是我们日常使用最多的符号
    实际的月亮是月亮本身,代表我们平时谈论的真实的对象
    传统研究中,我们往往直接就去关注对象本身,而忽视了符号所代表的本身的含义。
    晨星和暮星,都是说星星,但是使用了不同的符号。我们生活中,这个过程往往自然而然,但是却没有关注
    image.png
    涵义现在是把握指称的通道
    对于一个名称,可以上升到一个句子,一个句子本身就是一个名称。
    句子的涵义就是它想要表达的思想和命题
    一个思想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