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涵盖

19世纪末~20世纪末,约百年
British and American
Anglo-saxon
不是狭义的英美

分析哲学是最主要的部分(盎格鲁撒克逊)
实用主义(pragmalism)→美国特有,美国大学称为American philosophy(地域上的英美)
科学哲学也要介绍,科学哲学脱胎于分析哲学
政治哲学可能也要介绍

文化背景

前言

前人的教学八股教条,并且往往涉及意识形态。
但是,这个部分仍然很重要。
哲学的发展不尽然全是理性的。一个问题,有时候不是因为论证而被推翻。随着时代氛围的改变,往往老的问题不再是问题。我们不再谈论这些问题,不是因为我们驳倒了它,而是时代氛围,社会思潮,人生兴趣发生了改变。
什么是哲学?
Sophomore 二年级的困惑

到了19世纪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什么?和原来有什么不一样?

  • 世俗化倾向加重:世俗化是一个过程。以前人们相信一种大写的,超验的,神性的东西。人不是活在世界上,人是活在世界观当中,我们活在看世界的看当中。17世纪(文艺复兴)开始,体现在牛津大学的教席改变上。

已经声名远扬的皮尔士(C.s peirce)由于三角恋被向教会告发,竟未得到任何一个大学的教席
怀疑主义、经验主义开始加重,从政治哲学角度,对个人自由的向往也前所未有的增强

  • 科学主义,科学崇拜:从希腊就可以看出西方对科学的固执。

为什么这个时期科学再次被推到高位?
→科学在这个时期,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那个时期,科学实实在在的帮助人们完成了曾 经遥不可及的梦想
简而言之,科学的功利性和实用性使科学再次走上被奉上高堂
对科学的崇拜以及科学主义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人们把实验,观察,经验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实证主义成为一个非常凸显的思潮。
经验走上历史舞台不过是培根以来的近代的事情。古希腊人也对经验感性不屑一顾。
哲学不再把传统的思辨作为主体,哲学识图为当时的与自然研究相关的知识寻找基础,康德提出,任何知识,它一定是关于经验的知识。
什么是理性?
近代以来,大致有两种观点

  1. 它是可以通过观察检验的(内容)
  2. 它符合逻辑 (形式)

同时满足毫无疑问是符合理性
19世纪的人们相信,凭着这样的理性,智慧将会不断地进步。
19世纪末,尼采代表的世纪末思潮带来了对质疑。随着world war I 的到了,似乎得到了一些印证。
德语(Zeitgeist)
哲学史划分(不唯一):(从内容上划分)
古代:形而上学(偶然之必然?什么使之为人?存在,本体论)(人可以使用理性把握到高于物质世界的理念世界)
二元论的世界在中世纪归为信仰和上帝
近代:认识论(把上帝脱下神位,把原本二元的世界,重新拖到人的身边。我们人可以凭借自己的理性认识本质世界。理性保证了我们对知识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理性的边界?看到的和实实在在的?心灵的认识是怎样超越自己,达到外部对象)
停留在近代哲学的思路上,知识的客观性无法得到保证
近代:语言哲学,当我们实际谈论知识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是在说话,是通过相互交换的语言和命题。语言具有公共性,具有内在的结构,语言的内在结构构成了知识的客观性。不是我们拥有语言,而是语言拥有我们。不是我们说语言,而是语言通过我们说它。(分析哲学)(实用主义解释不同)
西方哲学总是带有二元论的韵味,总是存在者一个解释者和一个被解释者。解释者不是感性杂多,而是整理感性杂多的东西。上图为这个解释者的变动
**

现代英美哲学的演变

讲故事:

实用主义和分析哲学出现相对较早,严格意义上,分析哲学晚于实用主义,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分析哲学继承实证主义,与实用主义同时
科学主义从分析哲学中分化出来

实用主义的产生

19世纪70年代,一群年轻人聚集哈佛大学,每周四讨论哲学问题。
其中有两人成功留名青史。

  1. 皮尔士(1839~1914)

Peirce Charles Sanders
美国哲学家,实用主义创始人。
名字很难拼,在世的时候没多少人知道他。(可怜)
提出实用主义准则(皮尔士准则)

  1. 威廉,詹姆斯(1842~1910)

美国第一个哲学家,实用主义第一个倡导者
将实用主义准则推广到实用主义真理学说,同时提出实用主义的本体论,但是比较稀疏,不够系统
实用主义最早的两篇论文
《How to make our ideas clear》(如何使我们的观念清楚)
《Fixation of belief》(确立信念)

  1. 约翰·杜威(1859~1952)

美国最有声望的实用主义哲学家
胡适的老师,对中国非常友好,几乎第二故乡
全面系统的阐释了实用主义的理论。将实用主义从哲学学说转变为一种社会思潮,使实用主义影响方方面面
古典实用主义主要的核心就是以上三位
但是这些实用主义哲学家从来不把哲学视为一个专业,没有刻意培养接班人。在美国很快被其他哲学思潮代替

分析哲学

20世纪产生于英国
弗雷格(1848~1925)
德国数学逻辑、哲学家
是数理逻辑和分析哲学的奠基人
伯特兰·罗素(1872~1970)是公认的分析哲学创始人
维特肯斯坦(1889~1951)
摩尔

逻辑实证主义(人工语言学派)

在上面几个大佬的影响下,在二十世纪的维也纳和柏林产生了分析哲学的最重要的流派
Schick(石里克)
Carnap(卡尔纳普)
Ayer(艾耶尔)26岁《语言逻辑与真理》
上面三人是维也纳
赖辛巴哈 柏林
这些学者,二战被德国赶到英美,主要是美国

日常语言流派

在摩尔和后期的维特肯斯坦的影响下产生

后面分析主义的两个流派融合
再后来,分析主义与实用主义合流,称为逻辑实用主义

最近的分析主义哲学家
又称
新实用主义者
不赞成分析哲学的方法,回到实用主义,用分析哲学的工具

科学主义

简单说一下,在实用逻辑实证主义讨论科学问题的时候从中分离出来。
他们谈论科学的性质,谈论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谈论科学发展的模式
卡尔波普(四五十年代)
托马斯·库温(T.kuhn)(科学和非科学的区分不在理性,提出了范式的概念)
拉卡托斯(暴徒一般的科学)
费耶阿本德
之后,科学主义又发展成为历史主义

往后,很难梳理出主线

哲学与其他学科有什么区别?

维特肯斯坦之后,人们对爱智慧有了其他理解
哲学就是去寻找替代方案(某人的名言)
爱智慧就是从瓶子里飞出去
哲学思考必须是清晰的。
你的话,你的意义,你的判断从何而来?你的论点何以得出?
太阳底下无新事,但是何以得出却更加重要。
论证开始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