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节,我们再略微聊两句用户增长和推广的事情吧。首先明确一下,基本上一款产品的用户增长,主要可能有这样几种来源:

  • 依靠内容铺设带来的用户增长;
  • 第三方渠道推广&广告投放带来的用户增长;
  • 通过活动、事件等营销传播带来的用户增长;
  • 依靠PR、品牌传播等带来的用户增长。

我们来依次普及说明一下每一类增长来源背后的逻辑和操作要点。不过这部分,鉴于很多执行面的东西实在太过细碎,我就点到为止,讲清楚逻辑就好,很多操作细节大家要是有兴趣再进一步百度去了解和研究吧。

1.依靠内容铺设带来的用户增长

所谓依靠内容铺设带来的用户增长,其背后的逻辑是这样的:很多人在突然产生了某个问题时,通常都会通过搜索引擎、知乎、百度文库、其他垂直社区等渠道来进行搜索查找。这个时候,要是对方查找到的大量信息都与你有关,那对方天然就会对你产生更强的信赖感,从而有更高的几率转化成为你的用户。

比如说,在2015年的时候你可能还从来没听说过三节课,但到了2017年年初,你上知乎很多跟产品和运营有关的问题下面去一看,或者是通过搜索引擎一搜跟产品和运营相关的很多话题,都能看到三节课的相关文章或回答,而且质量都还不差,这个时候你是不是更有可能直接就被转化成为三节课的用户了?

所以,这差不多就是内容铺设的意义,要做好内容铺设,你需要定位好精准的内容渠道,通过发帖、发稿等形式来让你的相关内容出现在对应渠道上,并能够在搜索查找时占据更高的权重(比如在知乎获得更多的赞)。基本上,这是一个细水长流的活,短期不见得能带来多大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长期来说,可能会给你带来巨大的回报。

2.依靠第三方渠道推广&广告投放带来的用户增长

所谓第三方渠道,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指除了你自有的渠道之外的其他所有渠道。比如说你要找个微博大号、微信大号发个推广文,你要在百度投关键词广告,你要投放腾讯广点通或朋友圈广告等,这些都可以被叫作“第三方渠道推广”。

要做好第三方渠道的推广,需要想清楚这样几个事情——

(1)第三方渠道上的信息展示规则是怎样的,如何能够让你的推广信息被展示到这个渠道中。

比如说,你要是在论坛做推广,自己去发帖就可以了,但你要是想在某个应用商店能让人找到、看到你的APP,可能就需要去提交应用的上架申请并通过审核了。

(2)是否能够利用规则本身,通过你自己的某些行动来加强你的信息在该渠道中的曝光量,或者让你的信息展示变得更精准。

简单说,每个渠道都会有自己的信息展示规则,一定存在一个“符合XX条件即可在该渠道下获得更多展示曝光量”的逻辑。

比如豆瓣小组和论坛这样的地方,肯定是有人顶你的帖子越多,或者你的帖子被管理员置顶加精了,这个内容的曝光量就会更大;而在百度这样的地方,有可能是你花钱买了更多的关键词,关键词排名更高,你获得的曝光量会更大,包括,你选择购买什么样的关键词,选择什么时段、哪些地区来完成你的投放,也会影响到你的投放精准度。这里可以针对付费推广的两类常见方式做一下简单介绍,供大家参考和有个简单的认知。

媒介购买式推广

基本逻辑是你购买某个渠道的某个媒介资源,比如说一个广告展示位多长时间、一份报纸的头条广告、一篇微博推文、一篇微信推文等这些都算媒介资源,买完后怎么用基本是你说了算(某些渠道对于广告内容可能也会有些要求,比如部分微信微博大V),但渠道方本身不会对效果负责。

效果类广告

这类广告的基本逻辑是——广告主按照效果付费,不过付费标准也有很多,比如有CPM(按照每千次广告展示付费)、CPC/CPA(按照点击/用户特定用户行为如安装等来付费)、CPS(按照成功完成购买次数来付费)等各种方式。

效果类广告,典型在广点通这样的平台或其他线上广告联盟中比较常见,对于很多需要较大规模用户增长的产品来说,这样的广告推广方式是比较值得考虑的。

(3)如何加强用户看到推广信息后的转化率。

这个部分,跟文案和流程有关,如果你还有印象的话,我们在“转化型文案的常见写作方法”和“我眼中的4个关键性运营思维”当中都各自有提及到对应的工作方法,我也就不展开讲了。关于用户增长和推广,我们就讲这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