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文系根据查阅资料整理的内容,方便个人速查,不一定符合学术标准。

音程与半音个数关系

相差半音个数 音程 类型
0 纯一度 单音程
1 增一度 / 小二度 单音程
2 大二度 / 减三度 单音程
3 增二度 / 小三度 单音程
4 大三度 / 减四度 单音程
5 纯四度 单音程
6 增四度 / 减五度 单音程
7 纯五度 单音程
8 增五度 / 小六度 单音程
9 大六度 / 减七度 单音程
10 增六度 / 小七度 单音程
11 大七度 单音程
12 纯八度 复音程

此外,还有超过纯八度的复音程。

There are two parts to any interval name: the numerical name and the modifier that precedes the numerical name. As Example 1-19 illustrates, the numerical name is a measurement of how far apart the notes are vertically on the staff, regardless of what accidentals are involved. image.png — Tonal Harmony, 8e, p16

“五度圈”

image.png
Ref: https://nicechord.com/circle/

三和弦与七和弦

名称 记号 原位音程跨度(相邻) 原位音程跨度(根冠)
三和弦
减三和弦 Xdim, X° 小三度、小三度 小三度、减五度
小三和弦 Xm, Xmin, X- 小三度、大三度 小三度、纯五度
大三和弦 X, XM, XMaj 大三度、小三度 大三度、纯五度
增三和弦 Xaug, X+ 大三度、大三度 大三度、增五度
七和弦
减减七和弦(减七和弦) Xdim7, X°7 小三度、小三度、小三度 小三度、减五度、减七度
减小七和弦(半减七和弦) Xm7(b5), Xm7-5 小三度、小三度、大三度 小三度、减五度、小七度
小减七和弦 - 小三度、大三度、减三度 小三度、纯五度、减七度
小小七和弦(小七和弦) Xm7, Xmin7, X-7 小三度、大三度、小三度 小三度、纯五度、小七度
小大七和弦 XmM7, X-Δ7 小三度、大三度、大三度 小三度、纯五度、大七度
大减七和弦 - 大三度、小三度、减三度 大三度、纯五度、减七度
大小七和弦(属七和弦) X7 大三度、小三度、小三度 大三度、纯五度、小七度
大大七和弦(大七和弦) XM7, XMaj7, XΔ7 大三度、小三度、大三度 大三度、纯五度、大七度
增减七和弦 - 大三度、大三度、小二度 大三度、增五度、减七度
增小七和弦 - 大三度、大三度、减三度 大三度、增五度、小七度
增大七和弦 XM7+, XMaj7+ 大三度、大三度、小三度 大三度、增五度、大七度

注:

  1. 将“X”替换为音名。
  2. 记号为“-”的只是懒得查了,不一定没有书面记号。
  3. “增增七”“增小七”“增减七”“减大七”等等,这些排列组合理论上存在,在自然调式和弦里使用很少。

特殊:sus & add & omit,9 & 11 & 13 音。

三种体系的三和弦符号记法

// 感觉非学院派并不常用后两列符号,了解备查即可。

说明:

  • 根据罗马数字分析法:一个调式音阶中,以第 n 个顺位的音为根音,所构成的和弦,称为“n 级”和弦,其中 n 要转化为罗马数字;在完整的和弦称呼中,可以增加其他修饰词,例如“Ⅳ 级属七和弦”。
  • 根据和声分析理论:主功能组(T、t)、属功能组(D、d)、下属功能组(S、s)。

自然大调中的三和弦记法:

罗马数字分析法 斯波索宾和声功能分析法 德式和声功能分析法
I T T
ii SII Sp
iii DTIII Dp/Tg
IV S S
V D D
vi TSVI Tp/(Sg)
vii° DVII Đ7

自然小调中的三和弦记法:

罗马数字分析法 斯波索宾和声功能分析法 德式和声功能分析法
i t t
ii° sII
III dtIII tP / (dG)
iv s s
v d d
VI tsVI sP / tG
VII dVII dP

Ref: 维基百科:斯波索宾和声学

音阶内功能

不知道这里的定义是否和调式有关。

顺位 1 2 3 4 5 6 7
功能 主音 上主音 中音 下属音 属音 下中音 下主音 / 导音
英文名 tonic supertonic mediant subdominant dominant submediant subtonic / leading tone

注意:小调中,根据第七音是否降半音,决定它叫什么。比如 7b 是下主音(subtonic),7 是导音(leading tone)。
Ref: 维基百科:属音

和弦级数与构成音

// 以下均指“自然和弦”,即使用调内音构成的和弦,并且都是顺阶和弦。

自然大调音阶:

级数
属性 上主 下属 下中 下主 / 导
顺阶三和弦 ii iii vi Ⅶ°
顺阶七和弦 ⅠM7 ii m7 iii m7 ⅣM7 Ⅴ7 vi m7 Ⅶ° m7(b5)
一音(根音) 1 2 3 4 5 6 7
三音 3 4 5 6 7 1 2
五音 4 6 7 1 2 3 4
七音 7 1 2 3 4 5 6

注:可以在级数之前增加升降标记。
自然小调音阶:
// 懒了,不写了。

Ref: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2130513029112061&wfr=spider&for=pc

补充信息:

  • 大调自然三和弦:大、小、小、大、大、小、减
  • 小调自然三和弦:小、减、大、小、大、大、减(常用组合,不绝对)
  • 大调自然七和弦:大、小、小、大、属、小、半减
  • 小调自然七和弦:小、半减、大、小、属、大、减(常用组合,不绝对)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 Tonal Harmony, 8e, p55-62

和弦转位

  • 根音:和弦原位最低音(音名),不随转位变化。
  • 低音:和弦最低音,跟随转位变化。
  • 冠音:和弦最高音,跟随转位变化(应该是这样的)。

// 下表中表示“音”的数字的含义是“一个音名在和弦原位中的顺位”。

和弦 转位 低音 构成音排列(由低到高) 别称 记号
三和弦 原位 1 135, 153 - X, R
三和弦 第一转位 3 315, 351 六和弦 X/Y, R6
三和弦 第二转位 5 513, 531 四六和弦 X/Z, R46, K46
七和弦 原位 1 1357, 1375, 1537, 1573, 1735, 1753 - W, R
七和弦 第一转位 3 3157, 3175, 3517, 3571, 3715, 3751 五六和弦 W/X, R56
七和弦 第二转位 5 5137, 5173, 5317, 5371, 5713, 5731 三四和弦 W/Y, R34
七和弦 第三转位 7 7135, 7153, 7315, 7351, 7513, 7531 二和弦 W/Z, R2

说明:

  • 简单说就是,只看根音是第几音,就是第几转位,后面构成音任意顺序排列都可。
  • 可能是习惯上,称每个音间隔为四度及以内的排列为“密集排列”,五六度左右的为“开放排列”,超过一个八度及以上的为“超开放排列”。
  • “别称”这样计算:
    • 一字系列:低音与根音是 n 度音程,则称为“n 和弦”
    • 两字系列:转位后,低音与七音是 a 度音程,低音与根音是 b 度音程,则称为“ab 和弦”。
    • 仅限于表格中的和弦,其他情况不确定是否适用。
  • 记号:
    • “XYZ”分别为三和弦构成音音名,“WXYZ”分别为七和弦构成音音名;通常这个“X/Y”的记号表示不打乱音名顺序的密集排列转位,读作“X on Y”。
    • “R”表示罗马数字分析法中的级数。
    • 例如,C 大调一级三和弦第二转位可记作“C/G”,或者“Ⅰ46”(源自维基百科,应该是这意思)。
    • “四六和弦”由于其具有终止或半终止性,被特殊记为“K46”,因为德语“Kadenz”有“终止式”的意思。
    •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特殊标记,例如那波里和弦等,非专业人士暂时就不研究了。

Ref: 维基百科:转位

image.png — Tonal Harmony, 8e, p44

特别注意:网传“X2”“X6”等写法源自近代流行歌曲记号,不符合学院派规范:

image.png Ref: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4943576

更多说明:

image.png All the chords in Example 3-6 are F major triads in first inversion. Notice that the upper notes of the chord can be spaced in any way without altering the bass position. Also, any of the notes can be duplicated (or doubled) in different octaves. image.png — Tonal Harmony, 8e, p43

图中小节构成音:

  1. A4 C5 F5
  2. A3 C4 F4 C5
  3. A2 F3 C4 F4 C5 F5 A5
  4. A3 C5 F6

离调与功能和弦

// 未完待续。

其他

留下一个问题,有空再研究。

image.png Ref: 知乎:为什么增五度音数上等于小六度却不协和?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