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多元的思维模型

1.1 数学

1.2 哲学

1.3 统计学

1.4 心理学

1.5 经济学

二、赢钱的聪明人

当然有,因为市场井不总是理性的,有时候会把东西便宜卖给你,有时候会把东西高价买走,重点是你对东西的价格把握是不是比其他人更精准?就算市场在短时间内认识到了向题,从偏离到回归理性也有一定的时间差,如果你能比其他人有更高的普世智慧,能抓住这些时间差,你就能特续赢钱。

但这里会有个误差,就是在某些时候,你觉得自己能赢,但事实上你没考虑到的一些因素会削弱你的赢面,甚至
给你造成亏损。例如你觉得自己应该有55%的赢面,但由于你不是全知全能,最后出现的某些负面因素将你的赢
面削弱到了48%,你就亏损了。

于是我们就只能减少自己的投注次数,先确保正确率

所谓确保正确率就是增加「我们觉得自己能意」的严格程度,例如从55%提高到80%,也就是当我们觉得自己有
80%赢面的前提下才下注,从一年下注10次可能就减到了1次,但是这1次,我们能够接受没考虑到的更大的负面
事件,也就是格雷厄姆说的拥有了巨大的「安全边际!

查理 芒格说,聪明人成为赢家的秘決就是工作、工作、再工作,学习,学习、再学习,井期待这辈子能看中几次
机会,然后狠狠下注。只要你的寿命不太短,就能成!

巴菲特说,我用一张考勤卡就能改善你的财务状况。卡片上有20格,所以你只能打20次卡,这代表你一生中餡够
投资的总次数,当你把卡打完,你这辈子就再也不能投资了。在这样的规则之下,你不得不在某些自己非常非常
看中的地方下重注,而放弃一些胜率没那么高的选项,这样你就能成很多巷我们管钱的人,也知道只要持有某种资产可能就是致富最快的路,但他们怕你觉得「如果只是买了并持有,我自己就可以 ,为什么要让他拿用金呢」,于是他们只能被迫造出一些生涩的名词,建立一些看不懂的模型,然后频繁操作,来获得你的信任,毕竟这些事情你做不到,你才会觉得用金给得理所当然,然而它却不是你的最佳策略。

正如一个鱼钩的故事,老板卖鱼钩,紫色的绿色的都有,有人就问,你这个颜色有什么意义呢?难道鱼还认颜色
来吃?老板说我又不是卖给鱼的,聪明人赢钱只需要普世智慧,并不一定要懂复杂的投资模型,因为那是卖给买鱼钩的人的。

三、学会持续学习

在人的一生中,普世智慧需要不断精进,这种精进只能通过不停地学习和战行新事物来补充和提升。

一个人在前一个10年奉若圭臭的信条,在后个10年不一定还适用,所以没有什么圣人先贤是在几千年前就通晓了所有智慧的,这通常是来自后人的穿凿附会。智慧是会随着社会的变化科学技术和工具的变化、 人与人之间协作关系的变化而有所变化的个停滞了的人,智裁是不可能永远契合当下的。

有一些人,论智力不算最高,论操芳也不算最操芳,但他们永远在学习新的知识、新的事物、新的玩法,于是他们就更容易抓住新机会 ,接着在世俗成功的印证之下成了世人眼中的「聪明人」。

巴菲特醒着的一半时间都在读书,剩下一半时间用来和有才干的人进行交谈,这个世界永远有新知识值得你补充到自己的智慧体系中来,你要去学它,还要去践行它 ,才能真正补充到你自己这里。

所有的学习机器都迟早会遇到好的运气。

查理,芒格说,他喜欢将不平等最大化只给那些喜欢学习的强者机会 ,初始就强,又爱学习,就让他们通过学习变得更强,然后再继续给他们机会:不给不喜欢学习的弱者任何机会,因为给不求上进的平唐吉再多机会,顶多也就是不那么平庸,但永远不可能到顶尖。 你需要的是项尖,而不是一堆不那么平唐的人《天路历程)中有位真理剑客年老之后说,我的剑只传给能挥舞它的人。

你只想让最好的医生为你的孩子动脑科手术,你只希望你坐的飞机是由最好的人设计出来的,你只吞望帮你賺钱的是第一名的经理人,你只想要最好的几位球员帮你打更长时间的比赛。

所以如果你比其他人更爱学习,那么别人就可能更愿意给你机会耶你八乎就坐上了正循环的电梯了,阶层提升之类就不用说了烈亡品而此时你确实进步更快,表现得更强

四、人们误判的心理学

查理通过他再和和工作中遇到不同的案例,总结了聪明人容易犯错的25个心理陷阱。人类的感知和认知系统中那些总体上很有用的倾向往往会出错,如果不对此加以小心防范,就会容易容易受到别人的故意操控。使我们成为乌合之众的一员。

4.1 讨厌/憎恨倾向


恨和爱都是非常极端的情绪,它们往往会扭曲人们的认知。这种极端扭曲的情绪会让人看不到其讨厌对象的优点。这让笔者想起来,聪明的人往往能从敌人那里学到更多东西,如果你能正视你的对手。

4.2 避免不一致倾向


①人类的大脑为了节省计算空间,会不愿意做出改变。喜欢利用经验主义决策,认为这样存活率高。
②人是群居的社会性动物,表现的不一样是被排挤的对象。因此在进化过程中,就产生了从众心理。

4.3 妒忌倾向

巴菲特说,驱动这个世界的不是贪婪,是妒忌。

当人们看到别人也跟自己一样时,就不会生成妒忌之心,就会觉得人生本就是这样,不会拼命获取更多的东西。

但妒忌心是驱动力之外,也是灾祸。

人们总是对亲近之人,产生妒忌心,原因就是亲近之人有着跟自己相似的背景和起点,更容易比较。

4.4 对等回馈倾向

以小换大,就是人们主动士德的驱动力,不可不防。

对等回馈的倾向之所以会成为动物们稳定的共同选择,本质上是为了激励对方对自己更好。所以当有人对你好的时候,你往往也忍不住回馈对方。这是动物们的生存法则。

但不要总是被小恩小惠所感动。

4.5 简单联想的倾向

当一件事成功后,人们往往认为继续这么做就会获得成功,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有人非常愚蠢的在赌博中赢了钱,于是锲而不舍地赌博,有人非常幸运的赢了彩票,于是决定研究规律,以此为生。结果可想而知。

要避免这种简单联想,必须做到两点:

① 仔细审视以往每次成功,找出成功里面的偶然因素,避免对新事物的成功率偏高
② 对比新旧事物的不同,看看新事件中有哪些旧事件没出现的因素,会带来什么新的风险。

4.6 被剥夺后的超级反应

人会为了一点小小的损失而产生不成比例的负面情绪,比如一个股票账户500万的人,会由于今天遇到了自己丢失100元的事情而耿耿于怀,这种介意程度和手里的股票几个点相提并论。

类似这种反应,还有别人把给你的东西后来不给你了,你就会记恨。

狗无法控制情绪,但我们作为人,应该能够计算什么是值得我们产生比较大的情绪波动的,这才是更高级的大脑应有的反应。

4.7 对比后的错误反应倾向

人的反应总是跟感觉相适应,而不是真正的客观。因为人寻找客观的方式只是通过跟自己的参照物的距离来判断。

所以卖东西的人先提价再降价,房产中介先给你看一套地段很差,价格很贵的房子,然后再给你看一套地段还是很差,但是价格不错的房子,人人就容易认为很有性价比,从而成交。

温水煮青蛙容易让人们忽视风险。不进步就是退步。每天滑坡一点点,最后就会失败;每天进步一点点,最终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4.8 喜欢/热爱倾向


人类天生就喜欢爱和被爱,而且人类终身都会渴望得到许多与他毫无关系的人的怜惜和欣赏。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个倾向会让人失去理智和判断力。这既有积极一面的意义,比如家庭的组成,也有负面的影响,比如人们会为了心爱的人不惜伤害自己或他人。

笔者在这里想到了脑残粉这个词,用在这个场景下相当贴切。玩笑之外,在投资时,我们还是要警惕,如果仅仅是敬仰某位大牛,自己未做判断就跟进投资策略,很可能血本无归。

所以人们【产生一种态度】【尝试一种习惯】的时候非常谨慎,害怕出错,但是不应拒绝新事物,没有体验过就没有判断的资格;另外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特立独行的想法却又经常被扼杀。如果你能发现大家都还没发现的投资机会,说不定下一步就实现财富自由了;

4.9 避免怀疑倾向


人天生不喜欢不确定性,有尽快消除怀疑因素的倾向。这也促使人喜欢快速做决定,而不管这个决定的对错。否则迎面而来的就是困惑和压力。这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有宗教,当人们无法解释一个问题时,诉诸于神是最简单快速的办法。这个倾向会使人在做投资时产生很大的压力,不堪压力的情况下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4.6 好奇心倾向

好奇心对人类进步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保持好奇心也能让人保持活力,你会因此发现更多的乐趣。

4.7 康德式公平倾向


德国哲学家康德的绝对命令三条原则:
1、“要只按照你同时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
2、“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视为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
3、“全部准则通过立法而和可能的目的王国相一致,如像自然王国一样。”

4.8 奖励和惩罚超级反应倾向


老美有句俗语“谁给我面包吃,我就唱歌给谁听”,中国的老话是“有奶便是娘”。激励机制(包含奖励和惩罚)能让人们在做坏事时感觉自己是正当的。笔者感受最深是公司的激励制度,如果绩效指标制定不当,可以让一个部门的人完全偏离公司的方向,比如制定生产的指标,如果按照完成产量的情况考核,这个部门可以生产出一堆公司用不到的库存,如果改成交货及时率和准确率,则产生完全相反的效果。

激励机制引起的另一个常见后果是,人们倾向于钻各种制度的空子,他们往往在损人利己方面表现的极富创意。我们可以在大天朝看到各种公务腐败的案例,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有可能是制度的设计未曾考虑周全,当然在大社会环境下要搞清楚怎么改善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在这里不做讨论。查理在这里提到的要点是:尽量避免奖励容易作假的事情。

总的来说,金钱在各种奖励中是最主要的一种,当然人们还会为了地位、名誉等非金钱因素改变自己的行为和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