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从了解现状开始

本书讲的是我们国家的经济故事,希望帮助大学生和对经济话题感兴趣的的读者。
在我国政府不但影响“蛋糕”的分配,也影响“蛋糕”的生产,所以我们不可能脱离政府谈经济。必须深入了解这一政治机体如何运作,才可能对其进行判断。
本书注重描述现实,注重解释“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办注重解释下正在实施的政策和改革。

本书结构与数据说明

本书以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为主线,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解释微观机制,包括地方政府的基本事物、收入和支出、土地融资和开发、投资和债务等;下篇解释这些微观行为对宏观现象的影响,包括城市化和工业化、房价、地区差异、债务风险、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国际贸易冲突,最后一章提炼和总结全书内容

上篇 微观机制

第一章 地方政府的权力与事物

1.1 政府治理的特点

1.2 外部性与规模经济

1.3 复杂信息

1.4 激励相容

1.5 招商引资

结语

第二章 财税与政府行为

2.1 分税制改革

2.2 土地财政

2.3 纵向不平衡与横向不平衡

结语

第三章 政府投资与融资

3.1 城投公司与土地金融

政府不能发债和贷款,所以成立国有公司,这些公司承担投资和贷款的功能,常被叫做城投公司或者旅游公司

政府拉动GDP的投资资金,直接来自国资,城投等国企融资平台,间接来自银行,债权等。国企可以破产清算,但政府不能破产。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从成都宽窄巷子说起

盈利状况依赖政府补贴,是否就是没效率?不能一概而论。融资平台公司投资的大多数项目都有基础设施属性,项目本身盈利能力不强,否则也就无需政府来做了。这类投资的回报不能只看项目本身,要算上它带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政府搞城市开发,就像运营一个商场,需要以不同代价引入不同的商铺,实现总体收入最大化。

企业和政府的边界在哪?现实生活没有定义,只有现象,只有环环相扣的权责关系。

3.2 地方政府债务

1661072244605.jpeg
城投公司就诞生了。发明这套模式的是国家开发银行。它的出现主要是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需要一个能借款的公司,因为政府不能直接从银行贷款;
第二,城建开发项目繁复,包括自来水、道路、公园、防洪,等等,有的赚钱,有的赔钱,但缺了哪个都不行,所以不能以单个项目分头借款,最好捆绑在一起,以赚钱的项目带动不赚钱的项目;
第三,仅靠财政预算收入不够还债,要能把跟土地有关的收益用起来。

地方债的治理与改革

第一项改革是债务置换,就是用地方政府发行的公债,替换一部分融资平台公司的银行贷款和城投。置换是为了限制债务增长。
第二项改革是推动融资平台转型,厘清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剥离其为政府融资的功能,同时破除政府对其形成的“隐性”担保。
第三项改革是约束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避免大量资金流入融资平台
第四项改革就是问责官员,对过度负债的行为终身追责

3.3 招商引资中的地方官员

要对招商机会有敏感度,要做一个执着的跟踪者,不能轻言放弃。要在招商中锻炼自己,做到‘铜头、铁嘴、顺风耳、橡皮腰、茶壶肚、兔子腿’。”铜头,是指敢闯、敢创造机会;铁嘴,是指能说会道,不怕磨破嘴皮;
顺风耳和兔子腿,指消息灵通且行动敏捷;茶壶肚,指能喝酒、能社交;
橡皮腰要尊重客商,身段该软的时候要能弯得下腰,但在谈判过程中也不能随便让步,若涉及本市重要利益,该把腰挺起来的时候也要挺直了。

官员政绩与激励机制

所谓激励机制,简单来说就是“胡萝卜加大棒”:事情做好了对个人有什么好处?搞砸了有什么坏处?因为发展经济是地方政府的核心任务,所以激励机制需要将干部个人得失与本地经济发展情况紧密挂钩,既要激励地方主官,也要激励基层公务员
去杠杆、去库存、去产能。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考核评价政绩的主要指标,不能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中央有关部门不能单纯以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来衡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成效。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不能简单以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评定下一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和考核等次。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选拔原则,也正是强调了内在驱动和自我约束的重要性

腐败与反腐败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的腐败现象有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腐败与经济高速增长长期并存
第二,随着改革的深入,政府和市场间关系在不断变化,腐败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腐败大概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掠夺式”腐败,比如对私营企业敲诈勒索、向老百姓索贿、盗用挪用公款等,这类腐败对经济增长和产权保护极其有害。
第二类腐败是“官商勾连共同发财式”腐败。
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结语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权集中到了中央,但通过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地方政府有足够的财力维持运转。但几乎所有省份,无论财政收人多寡,债务都在飞速扩张。

可见政府债务问题根源不在收人不够,而在支出太多,因为承担了发展经济的任务,要扮演的角色大多。因此债务问题不是简单的预算“软约束”问题,也不是简单修改政府预算框架的问题,而是涉及政府角色的根本性问题。改革之道在于简政放权,从生产投资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逐步转型。

算账要算两边,算完了负债,当然还要算算借债投资所形成的资产,既包括基础设施,也包括实体企业。给基础建设投资算账,不能只盯着项目本身的低回报,还要算给经济和社会带来的整体效益。但说归说,这笔“大账”怎么算并没有一致认可的标准,争议很大。然而无论怎么争,这笔账总归应该考虑人口密度和设施利用率。在小城市修地铁、在百万人口的城市规划建设几十万人口的新城、在远离供应链的地方建产业园区,再怎么吹得天花乱坠,也很难让人看到效益。至于实体企业,很多行业在资金“大水〞 漫灌之下盲目扩张,导致产能过剩和产品价格下跌。但同时也有很多行业在宽松的投资环境中迅速成长,跻身世界一流水准,为产业转型升级做出了卓越贡献,比如光电豆示 光伏、高铁产业等

第四章 工业化的政府角色

因此,本章的重点是具体案例。行业和企业如何借力政府来发展?实行了哪些具体政策?政府资金如何投入和退出,又如何影响行业兴衰和技术起落?首先要了解基本事实和经过,才能评判结果。经济学的数学模型和统计数据不是讲道理的唯一形式,也不一定是最优形式,具体的案例故事常常比抽象的道理更有力量,启发更大。

在行业或产业研究中,案例常常包含被模型忽视的大量重要信息,尤其是头部企业的案例。依赖企业财务数据的统计分析,通常强调行业平均值。但平均值信息有限,因为大多数行业“二八分化” 严重,头部企业与中小企业基本没有可比性。财务数据也无法捕捉大企业的关键特征:大企业不仅是技术的汇聚点和创新平合,也是行业标淮的制定者和产业链核心,与政府关系历来深厚复杂,在资本主义世界也是如此。

4.1 京东方与政府投资

在显示面板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的投资发挥了关键作用
液晶显示的技术,一夜之间价值链80%又依赖进口。而面板厂商主要都是日韩和中国台湾。联合价格战,2013年被罚。
在这一背景下,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京东方逐渐进入了人们视野。
创新当然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源动力,但创新是买不来的,只能靠自己做。创新必须基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所以只能自己动手“边做边学”,否则永远也学不会。只有自己动手,不是靠简单的模仿和引进,才能真正明白技术原理,才能和产业链上的厂商深人交流,才能学会修改设计以适应本士客户的要求,也才能逐步实现自主创新。

这就好比学生学习写论文,不自己动手研究、动手做、动手写,只靠阅读别人的东西,理解永远只能停留在表面,停留在知识消费的层次,不可能产出新知。就算全天下的论文和书籍都摆在面前,一个人也不会自动成为科学家。

强调自主创新不是提倡闭关锁国。当然没必要所有事情都亲力亲为,况且贸易开放也是学习的捷径,和独立自主并不矛盾。但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相当大一部分研发支出和技术创新均来自本土的大型制造业(非自然资源类)企业。这也正是我们从京东方的发展故事中所看到的。像我国这样一个大国,需要掌握的核心技术及产品种类和数量,远远多过一些中小型国家。第七章会进一步讨论这个话题。“东亚经济奇迹”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政府帮助本土企业进人复杂度很高的行业,充分利用其中的学习效应、规模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迅速提升本土制造业的技术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地方政府竞争

在各地招商引资竞争中,地方政府为了吸引京东方落户本地,开出的条件十分优越。

  • 城投公司的基础设施投资,不能只看项目本身的财务回报,还要看当地经济的整体带动。道理对产业类投资一样使用。
  • 新兴制造业在地理上的集聚效应很强,因为扎堆生产可以节约原材料和中间投入的成本。而且同行聚集有利于知识和技术交流,外溢效应很强。

    4.2 光伏发展与政府补贴

    光伏就是用太阳发电

    光伏产业的故事

    p143

    4.3 政府产业引导基金

    结语

    下篇 宏观现象

    第五章 城市化与不平衡

    5.1 房价与居民债务

    5.2 不平衡与要素市场的改革

    5.3 经济发展与贫富差距

    结语

    第六章 债务与风险

    6.1 债务与经济衰退

    6.2 债台与何高筑:欧美的教训

    6.3 中国的债务与风险

    6.4 化解债务风险

    偿还已有债务

第三类增加货币供给的做法就是把债务货币化
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比较谨慎,国务院和央行都数次明确表态不搞“大水漫灌”,“不搞竞争性的零利率或量化宽松政策”。主要原因可能有二:
第一,政府不愿看到宽松的货币政策再次推高房价,“房住不炒”是个底线原则;
第二,货币政策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债务负抯背后的经济增速放缓问题,因为这是结构性的问题,是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问题。

遏制新增债务

基木原则:
限制房价上涨,限制“土地财政” 和“土地金融”,限制政府担保和国有企业过度借贷,等等。但困难在于,就算搞清楚原因,也不一定就能处理好后果,因为“因”是过去的“因”,但“果”却是现在的“果”,时过境迁,很多东西都变了。好比一个人胡吃海喝成了大胖子,要想重获健康,少吃虽是必须的,但粗暴节食却会成为大问题。

结语

第七章 国内国际失衡

7.1 低消费与产能过剩

7.2 中美贸易冲突

7.3 再平衡与国内大循环

结语

第八章 总结:政府与经济发展

8.1 地区间竞争

8.2 政府的发展与转型

8.3 发展目标与发展过程

结语

结束语

写书是需要幻觉的,我必须坚信这本书很重要,很有意义,我才能坚持写完它。但写完了,也就不需要这种幻觉支撑了。
本书没什么宏大构思和框架,也没有预测,就是介绍些当下的情况,如果能帮助读者理解身边的一些事情,从热闹的政经新闻中看出血门道,从严肃的政府文件察觉出些机会,争取改善下生活,哪怕只是增加些谈资,也足够了。

参考文献

《全球经济史》
《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
《大合流:信息技术和新全球化》
《论概率》
《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
《大同》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