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编程
培养孩子计算思维的目的,针对6-18岁少年儿童开展编程教育。
编程游戏作为启蒙,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计算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STEM
玩家分布
资本推动
政策驱动
“免费”编程课程,迈向职场的阶梯,还是陷入迷茫的骗局
【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2020年2月21日报道(编译:罗彬杰)
当Bethany Surber第一次听说Lambda学校时,她正落魄地睡在朋友的沙发上。最吸引她的是,这所学校不会花费一分钱——至少在前期不会。学校鼓励学生推迟交学费,直到他们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用一部分收入来偿还学费。
Surber和她在当地社区大学当讲师的男友很快开始制定计划。她辞掉了在华盛顿塔科马一家医院做病人服务代表的工作,并在她上课期间与男友搬到了一起。然后,她计划当自己得到一份高薪的技术工作时,就会装修男友的房子,也许还会带自己去度假。
Lambda为Surber提供了一个她从未有过的机会——工作机会、技术资金以及声望。她目睹了亚马逊和微软等公司改变西雅图地区的格局,带来了大规模的新开发项目,以及从附近的塔科马以六位数的工资挖走人才。现在,她终于有机会参与这些改变了。
然而,从一开始,这些网络课程就不是Surber和她的同学所期望的。老师们一周又一周地换,似乎常常不知道学生们已经学了些什么。网站上宣传的课程从未完全落实。他们本应在门户网站上找到的家庭作业,也很少与他们所学的内容相匹配。
有些改变是Lambda学生要求的。(该校以对用户反馈做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反应而自豪。)但事实证明,对于初次设计这所学校的人来说,要成功地实现这种不断变化的状态是很困难的。
不匹配的课程设置
到2020年1月,也就是该计划实施6个月后,Surber的班级开始反抗。他们在给Lambda领导层的一封信中写道,这个项目不值得他们在未来支付这么多钱,他们感觉自己就像实验室里的实验对象。许多人要求退出他们签署的收入分享协议(ISA),该协议规定,一旦他们开始赚到5万美元或更多,就必须拿出收入的17%,直到把3万美元的学费付清。
这些ISA是Lambda项目的基础。它们使得学校能够把自己宣传为一种容易获得的计算机科学教育。但批评人士,如马萨诸塞州参议员Elizabeth Warren警告说,ISA存在许多传统私人学生贷款的缺陷,同时“还存在欺骗性言论和营销的嫌疑,掩盖了它们的真实本质”。
在很多方面,Lambda这样的项目是硅谷解决移动和教育机会问题的方案。在学生贷款高达1.5万亿美元的美国,允许学生推迟支付学费的学校可以填补一个重要的教育空白。但只有在课程能够为他们找到工作做准备的情况下,这种模式才会成功。在Lambda的用户体验项目中,许多学生感觉营销承诺和教育效果并不匹配。Surber说:“我一直认为下个月会更好,下一批老师会弥补之前的缺漏,他们也不会再把我们当废物。但到目前为止,一切都没有改变。”
Lambda的意图似乎是善意的,但也有点自私。当然,硅谷满足人们的上进心和教育需求的方法归结起来就是教人们编程。毕竟,工程类工作需要熟练的劳动力,而编程类工作的薪水非常高。但是,以效率、速度和规模为优先的创业精神与许多人的实际学习能力是不匹配的。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很容易看到建立在财务协议基础上的学校的吸引力,该协议将学校的激励与学生的目标和愿望联系起来。有了ISA,如果学生成功找到工作,学校就会得到报酬。如果学生在完成学业后的五年内找不到工作,ISA将自动被取消。Lambda的CEO Austen Allred在Medium网站的一篇博客文章中诚挚地问道:“如果我们向某人承诺,我们的教育将帮助他们找到工作,但我们却没有做到,那我们凭什么得到报酬?”
他的推理在纸面上讲得通。在九个月的在线课程中,忙碌的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课程改变他们的生活。那些没有工作的人可能已经有一年没有全职收入了,但至少他们没有淹没在一堆债务中而停滞不前。Allred说:“Lambda学校不只是在培训学生,还是在他们身上下赌注。”
诱人的财务协议可能是Lambda有如此多样化的学生群体的原因。在最近的一项调查中,49%的人自称自己不是白人。在报道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我采访了许多不同职业的人士,所有人都说这个项目吸引了他们,因为它有世界一流的课程以及ISA实用和象征性的承诺。
Lambda为这些学生提供了在上课时成为“团队领导者”的机会。一个Lambda群组最多可以有60人,但学生们以小组形式进行一天的学习,由团队领导推动小组讨论。Lambda的学习部门负责人Caleb Hicks说,这个模型在几个层面上都有意义。他说:“你不需要一个博士来教你怎么系鞋带,你只是需要一个知道如何系鞋带的人。”团队领导的时薪约为13美元,这比全职指导员更划算。
“世界级”行业专家?
Allred和Hicks一直在努力了解学生们正在经历什么,并创造资源来帮助他们。2019年,Lambda为50名学生提供每月2000美元的生活津贴。所有学生都可以获得免费医疗服务,有些人可以申请住房,Lambda将在项目期间支付费用。
学校还有一个专门帮助学生找工作的团队。2019年,《福布斯》报道称,Lambda毕业生中有86%在180天内找到工作。Allred说:“如果你是一个努力学习的学生,我们永远不会放弃你。”很明显他真的相信这句话。
在2019年5月,Tyler Nishida辞去了他在檀香山希尔顿酒吧的工作,加入了Lambda的用户体验项目。在开学前三天,他被告知,由于没有提交必修的课前作业,他的入学申请被推迟了,尽管在学生门户网站上显示为“已完成”。现在,他不得不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再花上六周的时间,等待开学。
Nishida并不是唯一一个遇到Lambda注册问题的学生。在Twitter上,一名学生抱怨称,在课程开始前几天,她被临时转到了另一个班,而当时她已经辞职。甚至连Surber都不知道她是否真的被录取了,直到她开始上课一周后才接到学生服务中心的电话。她笑着说:“我对那人说,我已经开始上课了。而打电话的人似乎对此还有点困惑。”
部分的混乱似乎源于Lambda的快速增长。学校现有2500多名学生,比去年的规模扩大了一倍。有169名全职员工支持这个庞大的学生群体。其中教师85人,Lambda称他们为“世界级”行业专家。
然而,在Nishida和他的一些同学看来,用户体验项目中的许多课程都是随意的,而且考虑不周。有一次,在一堂与产品设计相关的绘画课上,学生们看着老师在一张白纸上画草图。他说他在画一个城镇,但纸上的亮光太亮了,他们看不见他在做什么。对一些人来说,这位老师自己都没有把课想透彻——无论是他要讲的内容还是他要怎么讲。一名学生在给Lambda的评价中写道:“这凸显了Lambda学校用户体验项目的不专业、无能和无组织。”
“这个过程需要时间”
Nishida说,还有一次,一名教师承认,这是他第一次使用展示工具。听起来好像他和其他教师在念剧本。
2019年8月23日,Nishida给Lambda写了一封信,阐明了他和其他一些学生的担忧。他写道:“我们的教授看起来像好人,他们知道用户体验项目。但他们似乎也只是带着近乎为零的课程知识来的。”
Nishida还感到沮丧的是,许多作业似乎来自免费的培训材料,比如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访问的Daily UI。他在给学校的建议信中补充道:“我们实际上是在花钱做一些我们可以免费做的事情。”
总的来说,Nishida表示,他和班上的其他学生没有得到他们希望的教学水平。他引用另一名学生的话写道:“我很感激Lambda给了我改善生活的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浪费我的时间。我为此买单,Lambda也应该需要提供他们承诺的高质量产品。”
三个月后,临时用户体验项目经理宣布他们暂停注册用户体验项目,以便改进课程。他说:“你们为我们提供了数量和质量都令人难以置信的反馈,我们将利用这些反馈来为改进我们的课程而努力。”
对于未来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件好事。但是这个消息并没有真正帮助到Nishida。他和他的同学开始在Twitter上抱怨他们的经历,并敦促Lambda解散他们的ISA合同。其中一位写道:“我们不应该被虚假宣传的用户体验课程而束缚在ISA合同上。”
学生们还担心Lambda在加州的法律问题。今年4月,加州私立高等教育管理局(BPPE)向这所学校开出了7.5万美元的罚单,原因是它未能正确注册成为高等教育机构。在一次采访中,Allred表示,他完全有意愿配合政府工作。“我们不想成为那种逃避监管的公司。”
承诺无法兑现
然而,到2019年12月,该公司仍未获得所需的批准,学生们开始抱怨,如果Lambda不被允许合法运营,他们就不应该被纳入该项目。
Allred表示,没有认证不应该是一个问题。“我们现在正与BPPE积极合作。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但我们一定会遵守相关规定。目前对学生并没有影响。”
但缺乏认证确实很重要。没有它,如果项目出了问题,教育局就不能代表学生进行干预。BPPE写道:“任何学生可能希望向教育局提出的投诉都不在教育局的管辖范围之内,因为Lambda学校在他们入学时没有得到批准。”
Lambda的总法律顾问Cecilia Ziniti解释说,法律对提供ISA的项目并不清楚。她在发表的一份声明中写道:“BPPE的材料此前曾指出,ISA处于法律灰色地带。与任何新兴模式一样,监管过程复杂而耗时。不过,总的来说,我们喜欢被监管,也欢迎监管。我们并不试图在体制外运作。我们愿意支持一种对消费者友好的模式,以及它需要符合现有法律。”
虽然Lambda致力于改善面向未来学生的用户体验课程,但Nishida的情况并没有好转。今年1月,他决定在另外20名学生的支持下写第二封信,解释他目前的挫折。“用户体验课程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体验,不值得花那么多钱。我们中的许多人认为我们应该得到折扣,因为你们的产品没有兑现其广告和承诺。”
不久之后,学生们开始听说,在个案的基础上,如果他们不想留在这个项目,Lambda会让他们退出ISA。Surber和Nishida都接受了这个解决措施。
在向外媒提供的一份声明中,Allred表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让我们的学生获得尽可能好的体验。他们来这里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我非常严肃地对待这个责任。在这个特殊的案例中,给这些学生自主选择是正确的决定。我们最重视学生的反馈,并一直在倾听、学习和提高。”
对Lambda课程的抱怨不仅仅在用户体验班级中。正式班Web20班上的一位匿名学生表示,她的团队负责人——她本应向其询问课程内容的人——甚至无法回答基本的技术问题。有一次,一个学生问到JavaScript数组方法之间的区别,比如push和concat或forEach和map的区别,团队负责人说它们是可互换的,而实际上它们不能互换。
结果,学生们开始跟不上了。她说:“Lambda把那些不应该继续学习的学生不断往前推。我的同学甚至都不会写基本的代码。”
外部工程专家Ben Sandofsky评估了Lambda的iOS课程,并就整体质量给出反馈。Sandofsky有16年的编程经验,曾在Twitter担任移动工程师,后来开发了广受欢迎的iPhone照相应用软件Halide。他解释道:“在浏览了Lambda学校的课程之后,我想说,学生们在第一个手机屏幕课程上就会遇到非常基本的问题困扰。”
他的担忧反映在一位现任学生领导者的经历上。这位学生说,在申请了许多编程职位之后,他一直没能找到工作。他说:“我的大多数面试官都说‘你不够格’。”
Sandofsky也在GitHub上关注Lambda学生的研究项目,并对学生们所犯的基本错误感到震惊。他说:“在10个学生研究项目中,有5个应该已经失败了。而事实上他们却都通过了考核。我联系了其中一个犯错的学生,问他是否收到过反馈,他说没有。”
他还说,Lambda覆盖的许多主题都不是学生应该付费的。他补充道:“课程本身与网上任何免费资源都没有区别。一切知识都很浅显。如果你的目标只是初级工程师,那这些知识点也足够了。但如果只考虑实现这个目标,他们讲授的范围又太广太杂了。荒谬的是,他们花了两堂课讲区块链,却忽略了基本的iOS基础知识。”
一些学生也开始觉得,Allred在Lambda的成功率问题上公开误导了他们。在Twitter上,他告诉一名用户,“第一批学生刚刚毕业,录用率达到了100%,但样本量很小。”在上个月的一次闲聊中,用户体验项目经理透露了这个样本有多小。他写道:“用户体验项目的学生已经达到招聘阶段,我们现在的录用率是100%!(1/1)”
注册Lambda的学生可能不需要支付学费,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成本。有些人,比如Nishida,辞掉了工作,脱产学习。另一些人为了收支平衡而在晚上和周末工作。
在一个专门介绍心理健康的Slack频道中,学生们讲述了他们与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毒瘾作斗争的经历。有些人已经筋疲力尽,试图在这个项目与他们的个人和经济责任之间周折,希望能够改变现状。
其中一人写道:“我要在上班时间学Lambda,每个周末都要上两轮班,这真的让我崩溃了。我根本就睡不着。自从开始工作以来,我一天都没有休息过,我都快疯了。我真的很担心自己会回到过去那种上瘾的状态。”
在另一个特别令人不安的例子中,一名学生发布的一条现已被删除的帖子,这条帖子透露出该学生的自杀倾向,引发了一系列预防其自杀的评论,并鼓励他向房间里的其他人伸手求援。
还有一次,一个学生对他找工作的能力表示怀疑。他说:“这导致了一个巨大的令人失望的循环,最严重的是,我的机会正在迅速消失,因为我需要在资金减少的情况下尽快找到一个新的地方居住。在计算机科学的这个领域,我希望自己是可以被雇佣的,但这似乎是不可能的。”
而Allred则回应道:“这只是整个过程的一部分,你要相信这个过程。”
到了9月,这名学生说他对Lambda感到“束手无策”。他说:“我知道我们被告知要‘相信过程’,但如果过程似乎让我失望了呢?我该怎么做,怎么说呢?难道我只是浪费了11个月的生命和金钱去追逐一个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无法实现的梦想吗?我已经山穷水尽了,似乎什么也帮不了我。”
一个月后,这名学生再次引用了Allred的评论,在“相信过程”这句话中询问“如何保持相信”。他写道:“我根本无法在就业市场上竞争,但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只能独自与其他Lambda学生竞争。知道这一点后,我几乎没有机会再选择下一步该做什么,因为我已经把所有的积蓄都花光了,只能勉强度日。”
再剥削
“相信过程”已经成为Lambda非官方的公司口号,Allred和他的同事们把它作为幸运饼干的智慧提供给许多学生,以应对他们的担忧。正如一名学生在Slack上所写的那样,这个短语被用得“太随意了”,往往被当做对批评和挫折的实际回应。有消息写道:“因为课程和指导通常是不平衡和不完整的,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即使是团队领导也不得不依赖外部资源——不是作为Lambda课程的补充——而是作为它的替代。因为许多人被迫离开课程,‘过程’可能会因此而成为“结果”,这完全取决于你谈论的是谁的过程,以及每个学生的背景和经济状况怎样。”
这与Lambda的前就业服务负责人在该校发起一项多元化倡议时得到的回应相呼应。由于担心遭到报复,她要求保持匿名。她说:“Lambda学校是这些地方之一,他们有这样一个奇妙的想法,那就是让教育变得更容易接受、更多样化、更包容。”然而,当她试图启动多元化项目时,却被告知不要操之过急。他们需要询问学生是否愿意参加针对性培训。她说:“我和他们说,‘学生需要它!助教也需要它!’。而我听到的回复则是说我是‘斗牛犬’和‘好斗的拉丁人’。”
最后,当她怀孕5个月时,Lambda告诉她,她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他们要解雇她。而他们没有给她发任何相关文件。不久之后,她决定辞职。她说:“他们只是在伤害那些基本上已经被剥削完的人。”
危险与希望并存
当被问及他们之间的互动时,Allred反驳了员工做出辞职决定的说法。他表示,该员工主动离开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而且他从未听到有人抱怨她是一个好斗的拉丁人。“她或其他任何人都没有向我们报告过类似的情况,如果他们报告了,我们将立即采取行动。出于对员工的尊重,我们不能对这种情况做更详细的评论。”
今天,Lambda已经改进了其多元化培训和心理健康资源,建立在就业服务主管之前做的基础上。现在,所有的团队领导每周都有关于如何倾听和解决冲突的课程。去年10月,Allred宣布,该校正与医疗保健公司Modern health合作,为学生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和辅导。他在向外媒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对任何人来说,心理健康都是长期成功的关键因素,无论是学生还是员工。”
然而,即便如此,也无法帮助那些被糟糕的教学困住、被严格的ISA协议束缚的学生。仔细阅读Lambda的财务协议就会发现,学校可以迅速对少报收入或未付款的学生采取行动,甚至可以通过审计他们的纳税申报单来发现他们的实际工资。如果一个学生说他们挣得比实际少,Lambda可以将他们的月供增加到150%或增加1000美元的月费。
“这些安排既有危险,也有希望,”科罗拉多法学院的法学教授Brad Bernthal表示。“虽然我看到了风险,但我没有看到任何表面上是灾难的东西。”然而,他指出,签署ISA的学生放弃了集体行动的权利,这意味着他们不能集体起诉学校。这是消费者协议中典型的设置。
幸运的是,Lambda允许用户体验项目中不满意的学生,包括Surber和Nishida,退出并取消他们的ISA协议。但这段经历让他们都很震惊。与抑郁症作斗争的Surber说,虽然她现在有了家,但她仍在找工作,而她找到一份技术工作的梦想似乎遥不可及。她说:“我对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感到非常紧张。我不知道我的计划是什么。”
Allred则专注于发展这个项目。该校计划扩展到新的领域,包括网络安全和护理。据外媒报道,Allred在一次播客采访中说:“如果生活中有一件事是我擅长的,那就是快速成长,迅速炒作。这就是我的超能力。”
少儿编程正当红,游戏化学习开启新赛点?
受疫情影响,在线教育一夜爆红,无论是纯在线平台还是线下教育培训,纷纷开启了在线课程,助力2.7亿学生“停课不停学”。而这其中也包括从去年开始就如火如荼的少儿编程教育。
最近一个月,编程猫、核桃编程等编程厂商纷纷为各个校区,或整个湖北省的适龄学生免费提供线上编程课程,腾讯旗下的青少年编程教育平台腾讯扣叮也面向全国中小学师生免费开放了全部内容,包含7大编程实验室和百节优质课程,助力学生线上轻松学习。
不过,足不出户的限制固然为线上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流量红利,屡上热搜的各种吐槽,还是暴露了当前线上教育流量暴增后的一些问题,并促使整个行业加大内容竞争。
作为垂直细分领域的的少儿编程也是如此,流量红利的时代终将过去,伴随着行业进入内容体验为王的竞争赛点,游戏化编程开始在其中崭露头角,曾经不让家长待见的“游戏”,正成为教育领域的新助力。
巨头与新秀“共舞”
1995年乔布斯录制了一个叫做《乔布斯:遗失的访谈》的访谈纪录片,他谈到自己20岁左右学习编程的经历时称,“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一门编程语言。学习编程教你如何思考,就像学法律一样,学法律并不一定要为了做律师,但法律教你一种思考方式”。
时隔二十多年,这股学习编程的风在国内虽然刮得有些迟,但终究是来了。近几年,政府的激励、市场的逐步成熟、用户需求的提升,让编程教育竞争更加升温。
2017年《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
这此后,少儿编程领域逐步成长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行业,不断有创业者涌入。据企查查显示,2019年市场上约有340家有关少儿编程教育的企业,其中包含编程猫、西瓜创客、VipCode、小码王等知名编程厂商。而在2016年这一数字还只是34家,短短两三年,扩大了整整十倍。另外,如今线上、线下培训机构也纷纷增加了少儿编程项目,算上这些大致超过了2000家。
而其中更不乏互联网巨头的身影。腾讯从2019年开始,便积极开展编程教育的推进,利用资金、技术、流量等优势进行布局。
去年3月,腾讯游戏宣布与Scratch合作,推出基于Scratch的中小学生编程平台“扣叮”。同时推出了追梦计划,作为这一计划中“国力科技教育计划”的重要布局产品,扣叮编程平台面向中小学生免费使用,旨在提升青少年计算思维和创造力。
除了腾讯,其他互联网公司们也看到了少儿编程的机会。百度通过百度风投,以数百万元成为少儿编程品牌BESTCODE的种子轮投资方。网易的教育子公司网易有道在3月宣布,少儿编程成为重视的新业务,已推出瞄准信息学奥赛培训的“有道小图灵”,以及偏向素质教育的“网易卡搭编程”。
这说明,无论是互联网巨头还是专业性初创公司,都开始意识到了少儿编程的深远价值以及社会意义。2017-2019年,“推广编程教学”连续三年被列为教育、科技领域的重点,已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意味着少儿编程将会成为未来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孩子学习需要“游戏化”
如果说过去的编程教育,之所以涌入了大量的创业者,是受到政策的催化,在经历了19年的资本寒冬之后,接下将会考验的每一家公司对内容和产品的打磨程度。
而那些优秀的从业者们,都拥有一个相同的运营理念:在如今的人工智能时代,少儿编程教育企业的目的是培养孩子利用计算工具去处理复杂问题的习惯,如何让孩子主动学习编程,实现内容为王获得市场认可的关键。
对于课程内容标准不一又相对难以理解的少儿编程来讲,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专注力,实现学用结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编程学习有一个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巨大优势,就是相对容易实现游戏化学习,并且受到了孩子们极大的欢迎。
从这个角度看,游戏化学习可能是少儿编程最贴合教育价值的教学方式。
去年,丁女士在一家教育机构给8岁的儿子报了少儿编程的课程。带孩子上体验课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播放了有关植物大战僵尸的小游戏视频,儿子立马对编程产生了兴趣,想要继续学习。
很显然,课程设置以游戏化方式设计,学生在游戏设置的环境中,通过闯关的方式学习编程知识,这种模式的好处显而易见。一则,可以快速吸引少儿群体的注意力,尽量消解他们对于课外辅导的抵触情绪,化被动为主动,套用一句大众化的说法,兴趣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而回归少儿编程的教育价值,首先就要回归少儿本身。
二则,当前少儿编程在效果方面暴露出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应用场景,学生学了知识点后不能及时应用、反馈,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游戏化编程恰恰提供了这样一种场景,孩子可以在代码完成后立刻得到练习的正反馈,而且这种反馈还是富有趣味性的。
以腾讯扣叮为例,在平台上的游戏实验室中,其中一个积木代码,跟玩游戏一样,玩法是铺路,把左边的积木块按顺序排列即可,机器人就会照着行进,胜利的条件则是一次性收集三颗星星。这套可视化积木编程基于国外成名已久的Scratch,相比平铺直叙枯燥地学习,对于一个编程初学者来说,游戏至少从理解上对孩子很有帮助。
对于传统的基于图形化语言学习的编程教育而言,游戏化编程教育将编程语言学习编程游戏关卡,学习者通过输入代码指令来引导角色过关,最开始是零门槛,难度不断增加,而游戏的过程编程知识也在逐步扩展。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改变了传统的语言学习形式,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和喜爱。
少儿编程还在等待“春天”**
和欧美等地比起来,我国在少儿编程方面的市场教育和课程体系还尚未成熟,游戏化编程或编程的游戏化学习依旧需要努力。
这也导致游戏化学习可能同样面临一些挑战,比如依旧有很多家长谈游戏色变,如何宣传好游戏化学习的价值,并且让孩子在学习编程时找到趣味性和知识点上的平衡,已经成为当前整个行业的首要任务。
2012年美国一家叫Tynker的公司诞生,与Scratch等只提供学习工具软件的产品不同,它最大的特点是所有的课程设置都以游戏化方式设计,为孩子及家庭提供从易到难、从软件到硬件的30多门交互学习课程。最关键的是,采用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几乎可以不用老师从旁协助,这大大解决了少儿编程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虽然我国少儿编程市场上至今还没有出现专门进行游戏化编程的机构,但一些跨界厂商反而行动更快。或许是因为相比需要在商业利益与教育目的之间左右权衡的编程机构,他们切入少儿编程更多的是抱有公益目的,这样更能充分为孩子考虑。
比如腾的讯扣叮,其意义多少也背负了少儿编程赋予一家游戏公司的社会责任。孩子本身对腾讯游戏相对熟悉,要是有兴趣,他们完全可以基于这些素材来编程,学习起来会更得心应手。而在扣叮平台上也已经出现了一些编程作品,这些作品的不少授权素材正是来源于腾讯自家的游戏产品。当然,这也正是腾讯扣叮在编程教育中的优势所在。
除此之外,腾讯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智能聊天等方面的前沿技术能力,也将逐渐开放给平台用户,既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为他们触及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提供一个新的入口。我们由此也可以预见,2020年少儿编程即将迎来一个新的局面。
苹果CEO库克曾说:学习编程要比学习英语更重要。这并不是夸大其词。在科技发展的今天,编程已经应用于各个领域,而在未来的高智能时代,编程更会成为科技发展的基石。不仅局限于我们通常认知的人工智能领域,无论是现代医学、自然科学、人文社科调研,还是天体物理模型、化学元素探究,都需要借助计算机程序来进行精细化操作。
因此,编程可以让孩子成为科技的创造者,真正了解科技背后的世界,掌握创造未来的主动权,成为未来的主人。而这个前提,是让孩子从对少儿编程感兴趣开始。换而言之,少儿编程不是以家长来驱动消费的,而应是以帮助孩子真正学有所获为目标。
只有在行业和家长都认识到这点之后,国内少儿编程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春天。
在20多年前,马化腾和张志东依靠编程代码构建起一个科技巨头,而如今随着游戏化编程的日趋普及,也将对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们打开一扇探索未来的大门,让他们有机会改变自己甚至改变世界。
在这其中,游戏的概念或许将焕发出新的魅力。
培训机构
麻瓜编程
从入门到不放弃
我的自学编程经历
在我决心开始学编程的时候,由于工作很忙,每天只能抽出来1小时去学习编程。那时候翻遍了知乎上大家推荐的国内外的书和课程,但教程中抽象枯燥的术语根本看不懂,基础教程大多都是几十章的教程或者是上百个视频,一点点看下去感觉像是在从 A 到 Z 背字典,就算背下来了也不知道怎么应用。而教程里的例子大多是1+1、小明的身高这类低龄益智题,让我觉得很无聊,感觉学了也没什么用,提不起学习的兴趣。那段时间学学停停,学到很难受了就停两天,就会觉得有点不服气,为什么我学不会呢?
后来我偶然看到了一个国外的博客,它里面用了一个车的例子,让我真正理解了方法和函数的关系。那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抽象概念是可以学会的,只要跟自己的实际生活相关联,总能找到一些类比去理解抽象概念。遗憾的是那个博客里面并不是每个概念都有这样的例子,于是我就试着自己去想象一些类比来帮助自己理解抽象概念,然后再敲一些简单的代码去验证,看看是不是和我猜想的一样的。
用了这样的学习方法之后,我的编程学习效率高了许多,不到两周时间就过完了主要的 Python 基础知识,建立起了基本的知识模型。回过头来想,之所以这种方法适合我,能让我学会,是因为我有了情景,我把编程用起来了。之前看很多教程,基本都是从第一章开始觉得会了,但实际上又不知道学的这个要怎么去使,这种感觉就一直在我的脑子里嗡嗡的转。到后来那一个概念我都看了六遍了,谁讲都那样,但还是不会使。那些教程实际上讲的是语法规则,就是相当于告诉你这个是口字旁,口字旁加上其他的偏旁一般都和口的动作或者语气词有关,但是这个东西不能教会你说话。促使你学会说话的是情景,是你妈妈问你「宝宝你吃苹果么?」,你就自然理解了吃的意思是什么。而那些教程都在一丝不苟的教语法,但有了情景,我这样的初学者才能学会。
帮助更多小白不放弃
有了这段经历之后,我就特别能理解初学者的感受。有些程序员会说,“Python 很简单啊,看一遍文档就都懂了”(潜台词:我很聪明,我是学霸)、“如果连 Python 都学不会,你就不要学编程了”(潜台词:只有我这样有天赋的人才能学编程)。我觉得可能是他们做这一行太久了,已经忘了初学时的痛苦和挣扎了,人是会篡改记忆的,会认为现在拥有的都是轻松获得的,但真实的经历永远是坎坷曲折的。
为了能让更多的编程小白轻松地入门编程,我把自己的学习经验结合 Python 中的核心知识,写了一本入门书。由于这段特殊的经历,各种机会向我抛出橄榄枝,我又做了两门课程,还成为网易云课堂 Python 微专业的合作伙伴。
做了这些事情之后,我感觉书或者视频的形态还是不够理想,刚入门的时候是最容易放弃的,需要有更精彩的内容呈现、更有参与感的交互方式去调动学习兴趣。于是我经历了艰难的270天,从零开始,和我的团队一起设计出一门新形式的线上课程《让小白学上瘾的 Python 入门课》。 如果你看别的教程看不懂、学不会,那你应该看看这门课。看起来挺简单的课程,我觉得是目前为止我做过的最复杂的事情,经过非常耗时的提炼与推敲,才能呈现出一个学起来简单的课程。
信号与噪音
严格来说,你接触一门新的技能的时候,其实从信息的角度来讲,方方面面的信息你都应该知道。比如学滑雪的时候,少任何一点你都不能成为一个滑雪高手,但对于初学者最先应该知道的是怎样安全的滑行和刹车。也就是信息对于初学者是有重点的,但是很多编程教学者没做到这一点,他们把所有的信息都铺了出来。
筛选重要的信息不光是看起来最明显的信息,同时还要选择那些为后面埋下根基的信息。比如说我要盖一座桥,也许这块现在不盖东西,但要把暗桩打好,让以后盖桥的时候有地方下脚。有本书叫《信号与噪音》,这也是我在做的事情,筛选出来对初学者入门有帮助的信号,暂时不需要关注的噪音就做降噪处理。
以使用为核心的学习
你在 Python 官网看到的文档,是语言的设计者和社区来撰写的,这个已经很权威、很官方了,语法规则讲的很全面,但它是以语言特性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初学者刚入门的时候不是为了了解语言,而是为了使用而学习,所以说对我来讲很有挑战的一点是,我找出了一个以使用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这就如同于你刚一岁学说话的时候,你妈妈给你讲语法和语言学,这肯定是不对的,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一换到一门形式语言、讲一门编程语言的时候,大家就不考虑初学者如何使用了。
实际上,想要学了就会用,取决于情景化的信息,以及还原情景的上下文信息。看过了足够多的情景之后,初学者就能通过模仿获得经验,从而知道怎么把学到的东西用起来。
带着兴趣学下去
最好阅读的文字媒介,在现实生活中一定是杂志,因为它经过精心的排版,在厕所的5分钟都能随手拿来看一点。我自己有阅读障碍和注意力缺失的问题,所以我会很看重视觉化呈现,至少给那些像我一样觉得纯文字很枯燥的人一条出路,可以通过视觉化的内容去更高效的理解。
和纸质杂志不同的地方在于,课程中穿插了一些交互式的练习,可以让你练练手,获得即时反馈。就像是健身的时候,你去看教学视频,记忆的是一种影像。但是在做的时候,积累的是一种通过实践习得的经验。获得这种实践经验就是练习的必要性。但前提是要在大方向清楚的情况下去练习,否则练得越多错的越多,会让你产生很多的困惑,让你痛苦。
我希望能通过这些传达信息效率更高的方式,帮助更多新手、曾经从入门到放弃的人、被大多数教程忽视的人,充满兴趣地跨过入门的困境,带着学习的热情在自学编程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编程猫
编玩边学
VIP CODE
小码王
核桃编程
网易云课堂
风变编程
这两年最火的关键词,一定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就连国务院都在去年 7 月发布了我国首个人工智能国家规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从国家层面对人工智能进行顶层设计。
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中国越来越重视编程教育,特别是在编程语言的教育中,Python越来越受欢迎,部分省市已将其纳入小学教材、高考 自选科目,Python的这股热潮已经刮到程序员的圈子外,进行了全民普及。
潘石屹都开始学Python了,你还在问Python是什么?
“今天开始我学习一门新的语言Python,我在寻找。这也是今天给自己人生的礼物。”
2019 年 11 月 14 日,SOHO中国董事长、地产大亨潘石屹宣布进军编程语言Python。
消息一出,在微博上引发了不小的热议,许多网友对潘石屹的学习精神表示叹服。
潘石屹在微博启动编程学习计划之后,展现出了对编程极大的热情,在微博分享编程成果期期不落。他每天将老师布置的问题传至网上,当日解题且公布答案。此外,还就编程执行步骤与广大网友展开热烈讨论,积极切磋编程技能。
通过短短 3 个月的学习,如今潘石屹带着自己的准考证来了,他在微博宣布已报名参加 2020 年Python编程一级考试。
为何年近 60 岁的潘石屹对编程如此狂热,甚至鼓励大家学编程?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
一方面,时代变迁,融入社会的方式也应随之改变。
潘石屹在对媒体的采访中提到:“在农业社会时,我们要学习驾驭马、驴、牛,让它们为我们出力、干活。在工业社会时,我们要学会驾驭各种机器、火车、轮船、飞机、机床等。今天,我们要让机器听我们的指挥,就要学习机器能听懂的语言。” 在时代商业嗅觉一向敏锐的潘石屹看来,人工智能时代,编程无疑是最佳选择。
Python的朋友圈广告,竟吸引全民疯狂点赞、评论
“会Python的人,工作都不会太差。追上同龄人,就趁现在!”
2019 年 8 月,一支短短 20 字的呼告式朋友圈广告在出现在很多人的朋友圈里。神奇的是,几乎朋友圈所有的好友都会跑来这条广告底下点赞或评论,评论区异常火爆,滑屏半天都滑不到底。这支乍看上去“平平无奇”的广告,因精准投放,吸引了众多用户争抢盖楼点赞,一时间成为当之无愧的现象级的朋友圈广告。
编程教育火爆的背后,是前所未有的机会
目前在教育领域最火的当选编程教育。在国家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前提下,编程市场也赢来了资本市场的关注与青睐,众多大型编程教育机构都已经获得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A轮或者B轮融资。
编程教育普及的背后是我国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计算机产业的崛起,作为国内目前增长最快、向其他领域渗透最广的行业,同时也是薪资水平较高和岗位需求量最大的行业,使得编程技能逐渐成为一种智能社会的基本能力,如同信息时代的英语一样重要。
以国内最早做AI Python教学的品牌风变编程为例,他不同于定位为培养程序员、要求学员脱产数月进行系统化学习的传统编程教育,从设置8. 9 元的 6 天 4 关前置体验课引流获取客户,到分班、闯关答题,体验下来可以发现,风变编程的整套运营动作极为标准化。而在低价体验课、标准化的运营动作之外,交互式的体验也是风变编程区别于传统编程培训的一大特色。
作为一款更专注为零基础用户设计的编程学习产品,风变编程Python课程通过人工智能实现Python知识的自动化教学,并以“交互式课堂+在线作业实操+老师跟踪辅导答疑”的形式,帮助学员真正掌握和熟练使用Python语言,并有能力将之实践于学习和生活当中。
相对于大部分以直播课或录播课为主的编程培训机构而言,风变编程Python的课程教学模式较轻,不用看书,不用看视频,也不用搭建测试环境(利用在线编译器),学员学习门槛较低。在课程交互中,还植入了吴枫老师(风变编程CTO)这一角色,同时穿插故事场景,闯关的进度条与游戏化设计也吸引学院继续学下去,让Python课程学习更简单。
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来看,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腾讯创始人马化腾、 360 创始人周鸿祎、网易创始人丁磊、搜狐创始人张朝阳、搜狗创始人王小川、美团创始人王兴等都是学习编程出身的。而且,随着技术与教育的发展,成人编程教育的授课模式慢慢变轻,逐渐成为一种时代趋势。
CodeAcademy
观点建议
为什么不建议学培训班?
一、现在的培训班费用太贵,基本两万起
二、培训市场竞争恶化,获客成本高,为了抢生源,教学质量劣化,师资、管理、学生,都变差了。
三、速成毕业生太多,编程就业市场受到冲击,招聘规模变小、要求变高。
如何自学?
1、教材遍地都有,关键是如何选,如何用。自学最大的问题,就是投入的时间效率,以及早期的迷茫。等过了入门阶段,后续自学的难度会越来越低。但花两万块只买到一个学习氛围和打鸡血的老师,就太亏了。
2、关于选择语言和方向:前端全栈、后端Python,或者产品、运营。这些岗位在一线城市都不错。App开发、测试、UI、电商等,市场空间缩窄。
3、Python有四大就业方向:web后端,网络爬虫,服务器运维,数据分析。培训班主要以web后端和爬虫为主。服务器端运维目前主要和云计算单位有关联,需要专业机构来培训。数据分析和业务有关,得看机构是否具备业务运营能力。人工智能目前都是噱头为主。
4、低成本测试下自学能力。可以找一套课程,从头到尾看,是否能掌握。不行再考虑花钱买课程学习,挑那些有专人辅导的,不会就问,付费也主要是及时的回答。再不行,才考虑线下班,除了贵还得花时间,一般都要脱产3-6个月,学习内容也不算专,有些可能不是你需要的,性价比差。
5、关于职业规划,Python数据分析目前比较通用,无论做产品、运营、新媒体,都会用得上。但技术不应该成为就业的第一个考量因素,只能说技术代表效率和个人的竞争力。
6、关于学习年龄,10岁、20岁、30岁、40岁、50岁、60岁,都可以学编程,关键是能否用上,以及是否喜欢。
7、学编程,并不是为了当个程序员;就好比你学开车,并不是为了开个修车厂,而是为了能开着去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