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9 | 今日关键词:专注
跟“努力做”相比,知道“做什么”更重要。
我看到有一批人:
今天开始学Python,一周后就放弃;然后开始学PS,一周后就放弃;再然后学英语,一周后又放弃,……
以此循环往复,想学的东西很多,可最终都成为了“从入门到放弃”。继续毫无头绪地生活和工作。
这就好像你打井,好不容易打了10米,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和能力,也快有水了,但你又放弃了。过了一段时间再打,那之前积累的势能全没了,还要从头开始。
我还看到另一批人:
他们非常努力,看到热点就要追。今天看到有个大牛说元宇宙是互联网的未来,就开始去研究元宇宙,看了不少报告,买了很多资料和课程,看倒是都看了,可是没觉得自己抓住了什么机会。
明天又听到某个KOL在讲“一定要做抖音电商,这是这个时代的绝佳机会“,然后一头扎进短视频电商领域,注册账号、搞营业执照、申请蓝V、……一套操作猛如虎,最后折腾小半年,看不到任何的收益,还搭进去不少钱。
这两批人,乍一看好像没有什么交集,一批是“从入门到放弃”,一批是“一条路走到黑”。
但本质上却有一个共同的失败点,那就是:没有搞清楚自己究竟擅长“做什么”。
这个时代的人过于浮躁了,已经很少有人愿意先去“认识自己”,再结合行业特点,去认真思考自己究竟是否适合做某项工作或事业了。
热衷于赚快钱,所以就去追风口,有些人在追的过程中,压根没飞起来;有些人在追的过程中,飞的偏离了航线,掉进了深海。
多年前公众号这种形态出现的时候,很多人就以为造富的机会到了,但我们明显可以看到的是,那些本来就在文字方面有深厚底蕴的人,反而成为了大V。从纸媒时代转到新媒时代,肯定要比从来没写作过的草根写手更容易抓群体的需求。
你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大多数你所谓的风口,都不过是原有产业的组合创新,既然是组合创新,那么你凭什么有自信,可以赢得过原有产业内深耕多年的专业人士呢?
那么,为什么你没有成为那个原有产业里深耕多年的专业人士呢?
总想着抓住风口,可你有什么专业的能力让你可以在风口中屹立不倒吗?
跟“努力做”相比,知道“做什么”更重要。
找到自己擅长或者喜欢的领域,扎根下去,才更有机会成功。不是吗?
《千里江山图》,王希孟18岁画作。内容比《清明上河图》都要丰富许多倍。
18岁,美好的年纪,18岁便能完成很多人60、70岁都无法企及的高度。
只此青绿,便一生无憾了,可我回望自己的潦草半生,遗憾和羞愧,我的专注和努力的程度,诚不如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