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54个产品核心概念词”
01
人生的底层能力:
那就是产品能力,就是判断信息,抓住要点,整合有限的资源,把自己的价值打包成一个产品向世界交付,并获得回报的能力。
产品人的基础能力:
抗挫折、抗打击的能力
产品人坚持的准则:
用户驱动
产品:
产品只是用来服务用户的介质,产品会迭代,公司的形态,组织的形态会变化;而用户,未被满足的需求,人的心与人性并没有那么大的变化。
02
一个人的内核:
一个人的内核,就是他对自己的存在感的定义。对自己为什么而存在,是怎么感知的。什么状态下他的存在感,得到充分的满足。什么时候他的存在感极度让他不爽,让他烦躁
人或一个产品的五个层次:
感知层、角色层、资源层、能力圈和存在感。
03
情绪:
情绪就如同底层操作系统,后台习得的知识技能,就如同一个个APP。情绪冲动的时候,就好像手机系统奔溃,所有的APP都废了,所有后天学的知识、技能、理性都不能说服你。
生物性情绪:
所有动物一出生就有的情绪,从宠物,到野生动物,到人类都有。 比如,愉悦、不爽、愤怒、恐惧,属于底层情绪
满足:
人满足了,就会愉悦
愉悦:
就是被满足了
爽:
一种绷了很久的需求,突然间被满足了
初始化密码:
一件事情,能持续让你满足,让你不厌其烦,那就是你的天分所在,是上帝给你的初始化密码。
04
愤怒:
就是感觉到自己的边界被侵犯。
恐惧:
恐惧会困住一个人的手脚,看到一个人的恐惧,你就基本知道他的边界在哪里。
边界:
人的边界,就是自己的存在感的边界。(比如职场上,一个人去抢另外一个人的工作,就是侵犯边界)
愤怒:
本质上,愤怒也是一种恐惧。(英雄人物,在常人会恐惧的点,他体现为愤怒)
焦虑:
焦虑也是恐惧。它来自对恐惧的想象,因为是想象所以无从逃避,持续的恐惧,就会内化为焦虑。
羞耻感:
羞耻感也是一种恐惧,他来自社会评论的恐惧。
动力:
其实恐惧是另外一种动力。甚至比愉悦的动力更强大,或者更强劲。
痛点:
每个的痛点都是他的恐惧,恐惧就是痛点。人们为了解决恐惧,毫不犹豫地花钱。
产品的接入点:
如何找产品的接入点,或者怎么改变自己的人生。其实就是四个字:直面恐惧
05
口是心非:
因为人会基于自身所处的角色、所在的场景和个人的认知判断、选择性地说一些他觉得正确的话。但是,我认为这个场景中所谓“正确的话”,并不代表这个用户真实的选择。
好销售:
一个好销售擅长的就是打破防御,因为任何一个人对销售人员一定是防御的。
好产品:
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则是根本不让用户启动防御。一个产品如果引发用户启动意识,让用户思考,某种意义上,就是在推开用户。
潜意识:
潜意识是心理学里非常重要的词,做产品的同学一定需要花时间去研究。潜意识的形成,一个是在童年时期,一个来源于催眠。
催眠:
这个词其实是来源于一个德国的词汇,本意是 “绕过防御”。催眠怎么做呢?本质就是绕过防御。讲催眠的书有一大堆,做产品的人应该系统地学学。
06
角色:
所以在角色里,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感受是什么,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壳是什么样子的,角色要求你成为什么样子。
集体人格:
如果我们有共同童年,曾经在同一个单位里,同在一个公司里,在同一个文化场景中,被反复灌输一些观念,我们会有相似的观念,被类似的观念束缚,有了共同的样子,这就是集体人格。
训练角色:
1、确定目标
2、建立恐惧的边界
3、放入清晰的标的
4、给予红利,然后让他产生路径依赖
5、不断重复
教育:
其实教育就是反人性的。教育是按照人类对社会的美好期望来教育你,换句话来讲,所有的教育都是理想化的。如果人本身就是这个样子,也就没有必要教育了。
角色预期:
人其实只有在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才会去扮演角色。除非你能对他的压力非常到位,否则就不要对他做角色化预期。
07
左半球是管人的右边的一切活动的,一般左脑具有语言、概念、数字、分析、逻辑推理等功能; 右半球是管人的左边的一切活动的,右脑具有音乐、绘画、空间几何、想像、综合等功能。 左脑是抽象记忆,右脑是形象记忆,右脑如果得以很好地开发利用,记忆能力不次于左脑。 1、一个人,如果他的决策能力较好,说明其右脑发挥较大作用。因为右脑控制着人们的第一感觉。这种感觉,往往影响这个人的思维能力。右脑思维者则是这种感觉比较强的人。他能够把握事情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处事果断,决策英明,具有很强的领导才能。 2、在一个企业或事业单位的领导岗位上,具备这种右脑型思维者的人才并不多。对于企业而言,更多地让偏重左脑思维的人来主宰自己的命运并不完全是好事。决定商业成败的,并非只是数据和逻辑。比如说,企业的营销决策就需要直觉和想象,过于依赖逻辑推理可能会走向迷途。 3、事实上,商业史上一些带来了巨大成功的创新,其可行性最初是难以用逻辑进行推理和判断的。不管偏重左脑思维的管理者是否愿意承认,一味地依赖数据和逻辑,有时会导致决策错误。而要想避免这样的错误,企业需要在领导力的配置上寻求左脑型和右脑型的平衡。
08
点线面体:
是曾鸣教授的理论,他在《智能商业20讲》做了阐述。
线性周期
点:
点,是这个面上各种各样的角色。面要发展,久要给这些点创造生存跟发展的机会。
在一个准确的时间点上,找到一个合适的面,其实也可以有爆发性的成长。点考验的是人的眼光,能不能抓住这个就会。点有个很大的挑战是本身的壁垒不太高,所以重要的是对时机的把握。
线:
线,连接点、面和最终的客户。利用面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基础服务。同时充分利用点提供的价值。对于线来说,最重要的是选择在哪个面去发展。线对于传统B2C服务的超越和颠覆是基于面打下的基础,以及面所服能的点创造的更多可能性。
面:
面,通常意义上讲的平台或者生态型的企业。面的核心是要创造新模式的可能性,要广泛的链接不同的玩家。面起码是一个市场。面的核心世一定要创造网络效应。
体:
在面的扩张过程中,如果一个面能够有足够大的基础,也许会衍生出其他的面。而面的相互嵌合会形成经济体。
经济的组织形式:面是其中最核心的,因为面会逐步演化成体,面支撑繁荣的点,给点赋能。而线基于这些点和面提供的能力,可以对传统供应链管理的这种体系形成降维的打击。
点、线、面、体可以帮助从创新企业理解未来竞争真正的核心是网络效应。 考虑机会的特征,和能力的特征,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