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又超越平面设计的视角看设计。

    原研哉
    image.png

    摘录和思考:

    • 设计概念:包豪斯(Bauhaus)和它引发的设计运动。面对工业化大生产汹涌而来的现实引发的艺术思潮。
    • 基于感官维度(五觉)的深入设计;设计应该尽可能用起五官的 sensor,或者尽可能唤起同等的想象体验。
    • 概念创造品牌
    • RE-DESIGN:连接创意;
    • 设计是普惠的,艺术是独特的」,艺术是艺术家面向社会的意识表达;设计往往带有目的,侧重点往往在于社会而非自我;
    • 设计过程中,往往能够 引起共同价值观或者精神共鸣 的设计,是优秀的设计;
    • MUJI 的思想:「极简主义的审美」(简单、朴素、精神留白),和日本的历史文化有关联,同时连接「自然の美」。这也是 MUJI 品牌心智
    • 这样就好」的品质理念;
    • EMPTINESS」虚无之美,标志是「地平线」(如文章题图);
    • MUJI 对消费欲望的引导,深度融合在日本人 🇯🇵 的日常之中,从日常中找到设计灵感;
    • 日本文化的历史性,以及近代的文化融合(快速汲取,西化)造就了现在的文化特性;返璞归真去寻求日本古典和传统美学意境;
    • 有段话写的特别好,我打算完全摘录下来:

    一个国家高速成长的时期很像是一个人的青春期。而日本,已经经过了青春年代。不论是经济或者文化都走入了成熟期,处于成熟期的人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人类的幸福不应该只能够在持续增长的经济之中找到。我们应该对「异国文化」、「经济」和「科技」等这些因素进行冷静的思考,意识到自身「文化」长处所在,争取生成一种成熟文化所应该具有的典雅气质。不然的话,日本会成为一个无趣的国家,因为不知道用哪种方式合理运用自己的资源而失去对其他国家的吸引力。这样的日本是肤浅的,是会被遗忘的。 也许对于日本而言,再创成熟的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

    • 文化自信」,中国一直都有,但是很多时候国人并不引以为傲,这个确实也是一个问题 😁;
    • 「世博会」,设计和自然的连接,是一种理念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