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价值

五种途径

  • 劳动
  • 分工
  • 交易
  • 制度
  • 新技术

    分工

  • 熟能生巧

  • 减少工序切换成本
  • 积累和创造专业知识
  • 工作聚集后激励使用和发明新工具,替代人类体力或脑力

    交易

  • 世界上有等价交换吗?交换后总物质不变但总价值增加

  • 选择增加福利,交换创造价值(无强制或欺诈时)
  • 损失厌恶:用户价值 > 2.5 愿付价格;尾货,尾房,拼团……
  • 用产品促成企业和用户间的价值交换;无效产品;
  • 收入衡量用户价值,利润衡量效率

    制度

  • 工业革命注定发生在英国

  • 事制度创新,是产权的不断明晰和保障的不断加强,决定着知识、技术和经济的增长积累,最终工业革命水到渠成。
  • 詹森生产函数:Q = Fr(L,K,M,C:T)

    新技术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定义技术:所有能带来经济效益的科学知识;

  • 广义上,技术是制造一种产品的系统知识
  • 技术本身并不创造价值,技术被应用并交易后才创造价值
  • 高频应用、大量复制创造大量价值
  • 技术被应用:该技术到底替代了什么,别人愿意付出什么交换
  • 应用于: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交易成本,增加效用

    产品经理的用户,首先是企业

    企业的本质

  • 发现市场获利机会(洞察、试错、偶然性)

  • 生产效率高于市场
  • 发展和生存交替前行
  • 短期数字,中期产品,长期人才;
  • 组织,是有共同目标、共同理念、共同知识,一定运行机制下的一群人。

    企业因交易而存在

  • 企业以产品为媒介,与用户进行价值交换

  • 生产为了交换,生产只创造产量,交换才创造价值
  • 为什么企业要创造用户价值?因为交换的不是产品,是用户价值。

    交易视角

  • 上帝视角是双方交换价值,单方视角是得到什么付出什么

  • 用户视角:得到效用组合,付出直接成本和交易成本,比机会成本
  • 企业视角:得到收入,付出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比机会成本
  • 只顾用户体验和只顾企业赚钱,都是单方视角,不可持续。
  • 产品经理要有同理心,兼顾交易双方、上下游、外部性的不同视角。

    企业的发展和生存

  1. 发展和生存是企业的两条腿,交替前行。每当一个业务的发展走上新的台阶,就要夯实短板满足在新高度下的生存要求。
  2. 发展是创造用户价值的游戏,从任何角度突破都可以。很多时候,发展可以只看做成了什么,不看错过了多少做错了多少。
  3. 但生存是不能有短板的游戏,任何一个短版都可能带来很大伤害甚至致命。很多条件下,生存不看做好了多少方面多少次,只看哪一个关键问题没处理好。
  4. 生存游戏的常见要点包括:
  • 环境选择:制度、文化、时代、地域、关键人……
  • 替代成本:时间、品牌、入场门槛、规模效应、网络效应、政治/生产/财务/信息等各种安全……
  • 效率:组织建设、激励与约束、技术应用、成本管理、变现能力、稀缺资源配置等。

    企业与产品

    企业做产品有四方面产出

    (失败产品依然有后三项收益)
  1. 财务绩效:投资与自己做貌似差不多
  2. 团队:互相磨合好的才是团队,才有效率
  3. 认知:该领域内用户、市场、技术、自身能力的认知积累
  4. 无形资产:积累人们的熟悉和信任,降低了未来交易成本

    什么是产品

  • 产品是一种价值交换的媒介,企业用产品与用户交换价值。
  • 产品是:人加工、有用户、可交易的物品或服务。
  • 产品是一种解决方案,万物皆产品,C、B、内链、外链。
  • 产品,是卖一组约束条件下的一个打包的效用组合。
  • 产品设计的本质,是创造价值和利益分配。分析产品的重点,要弄清楚利从何来,利往何去。
  • 产品以『创造用户价值』为工具,打破旧的利益平衡,建立对己方有利的新产业链新平衡。

    什么是好产品

    有效用、有利润、可持续

    产品方法论:从用户模型到交易模型

  • 用户模型:以异质性、情境性、可塑性、自私性、有限理性的用户行为为基本单位来研究产品。

  • 交易模型:以可持续交易为基本单位来研究产品。

    产品的博弈与演化

  • 卢卡斯批判:历史再现、预期博弈

  • 诺斯制度理论:收益递增
  • 演化稳定策略
  • 相对价格变化
  • 商业模式:产业链上每个节点创造价值和收益分配都可平衡,商业模式就成立。但也要随环境和各要素变化持续优化。

    什么是价值

    价值的含义广泛

  • 客观价值-主观价值

  • 短期价值-长期价值
  • 局部价值-整体价值
  • 感性价值-理性价值
  • 感知价值-预期价值
  • 绝对价值-相对价值
  • 做的价值-说的价值(边际用户)
  • 使用价值(效用)-交换价值(价格):肾
  • 绝对价格-相对价格(货币、土地、交通)

    交换价值三属性

  1. 有效用
  2. 被认知
  3. 稀缺性

    用户价值里的价值,一般指使用价值,即效用

    效用是主观价值,因人而异,因情境而异。
    10 元买盒药,交易后总物质不变,但双方和多方总效用增加。
    用户价值 = (新体验 - 旧体验)- 替换成本
    用户价值是效用对比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的潜在净收益。

    产品经理的情怀和利他

  • 找到可持续交易模型
  • 市场,是可持续交易的社会安排
  • 用户利益与企业利益(和外部性)在可持续概念下是统一的
  • 创造什么用户价值?创造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
  • 孔子:子贡赎人不报销,子贡救人受牛

    什么是效用

    效用是产品的使用价值,产品对人有什么用、有哪些用。
    效用是欲望的满足程度,人通过消费物品和劳务满足欲望。
    萨缪尔森:幸福 = 效用 / 欲望
    欲望和利用:异质性 多样性 无限性
    需求起源:欲望 情绪 信念

    效用多样性

  • 货币

  • 时间
  • 身体:食 性 视 听 味 触 舒适 健康 美丽 生命 自由 ……
  • 心理:生存、安全、归属、尊重、自我实现;好奇、审美、公平、名誉、权力、友谊、爱情、闲暇……
  • 认知协调
  • 自尊取向:维护正面的自我形象
  • 社会认知取向:正确了解世界的需求

    效用的个体主观性

    情境 边际递减 禀赋资源 偏好 偏差 认知(信息 思维框架)

    效用是个体矢量

  • 人与人之间无法比较效用大小

  • 特定情境下的单一效用可以比大小但不知道大多少
  • 一个人的不同效用间无法量化比较
  • 效用函数和无差异曲线

    产品效用与用户欲望的不对称性

    不能低于 够用就好 越多越好 惊喜

产品,是卖一组约束条件下的一个打包的效用组合。
用户样本量,方法论的个人主义。

相对价格

第一原理

其他条件不变时,相对价格降低,需求量上升
产品和价值的本质浅析 - 图1

用户五属性

  • 异质性(偏好的、认知的、资源的)
  • 情境性
  • 可塑性
  • 自私性(追求总效用最大化)
  • 有限理性

    交易成本

  • 达成一笔交易所需花费的全部成本(货币、时间、身体、心理)中,除交易对象直接收入外的部分。

  • 一切在鲁滨逊经济中没有的成本,两人交易就有交易成本。
  • 张五常:香港区域总产值中 75% 都是交易成本。

    边际交易

    交易成本过高则交易不会发生,降低某类交易成本,则导致某些本不会发生(被该类交易成本阻断)的交易发生,于是创造了新交易和新用户。

    交易成本大体分三类

  • 搜寻(商品信息和交易对象信息)成本和度量(交易对象和商品的属性和品质)成本

  • 寻价(比价议价)成本和决策(决策和谈判订契约)成本
  • 实施(执行、获取和使用)成本和保障(权利、违约、意外、检验、监督等)成本

    交易成本的来源

    信息不对称,信息有成本,有限理性,投机主义,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少数交易

    什么是用户

    用户即交易,有交易才有用户;新交易在哪里,新用户就在哪里。

  • 用户不一定是自然人,用户是交易对象。

  • 创造交易 = 创造用户 = 创造用户价值 + 创造商业价值
  • 用户即欲望,欲望无穷尽,所以潜在用户亦无穷尽。
  • 用户(个体)是一组约束条件下的一个欲望组合。
  • 用户即效用,新效用即新用户;创造(有人愿买的)新效用,即创造新用户。
  • 用户即企业选择:不能满足所有情景下所有人的所有欲望,冲突与取舍,企业用产品(约束条件下的效用组合)选择用户。
  • 用户即情境,无情境无行为,无情境无用户。
  • 用户即支付,钱在哪里,用户在哪里。
  • 用户即决策,谁决策支付谁是用户:2C、2B、G、家长、土豪
  • 用户即行为,拉新新人的第一次,老人用一次新产品,老人提额一次老产品,都是一次用户行为。
  • 用户即行为,偏好、资源、情境、认知决定行为。
  • 行为即交易,行为是交易的单方视角,多边行为组成交易。

但用户不一定最重要
产品链中有无绝对稀缺角色,它决定交易有无

  • 如场站小店:准入,保底
  • 如竞价广告主
  • 如国企:风险偏好

    用户行为是如何形成的

    偏好、认知、约束条件,共同决定一个情境下的个体行为
    首先,用户是偏好和认知的函数;
    其次,接受一个情境刺激,激活一个最多五步的过程:

  • 感知

  • 解读
  • 选择集合
  • 模拟推演
  • 价值判断

然后,按照主观预期效用最大化原则,选择和实施行为,获得真实经验;
最后,根据真实经验,修正偏好和认知。新的用户准备开始新的循环。
产品经理必须认识到:用户作出的行为(反应)是基于偏好、认知、约束条件和情境产生的主观预期效用,而不是基于客观事实。
关键在于,没有人能够看清事实,我们只是对自己感知到的事物进行解读,并将其视为事实。
偏好和用户价值(主观效用)都是认知依存的、情境依存的、经验反馈演化的。
image.png
人的有意识行为,是在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
人、制度、技术永恒演化,导致各种要素的相对价格变化,人的选择集合和价值判断也就变化,个体最优选择(行为)就可能改变。
也就是说,市场总是酝酿着新需求(个体最优选择)。

用户价值 = (新体验 - 旧体验)- 替换成本

新体验最大化

效用匹配 选择效用组合
人间第一定律:增效用 降成本 加保障
需求是最大体验 60 分 90 分 麦当劳
新要素引入原有生产方式或生活方式:
计算机 互联网 智能手机 移动支付;
流水线 汽车 沃尔玛 WTO 改革 枪

旧体验最小化

选择用户 选择旧体验
两种新用户
用户按预期做决策,新旧体验包含感知和想象

利益平衡

供给
企业(股东、代理人、员工)
渠道
用户
外部性(政府、AT、替代品/被替代品、其他第三方)

效率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用户价值常用衡量视角

效用组合千人千面,约束条件组合千变万化,于是,用户会有千差万别的用户价值权衡取舍。
用户价值难以准确判断,但有几个点可以辅助思考:

对自我认知的认知

这个判断所需的完备信息,我的认知程度可以打几分?可能用什么方法、值得付出多少成本来获取哪些信息?我可能存在哪些认知偏差?概率思维和克服自我中心偏差,仅仅这两点就能大幅降低认知偏差发生率,就像饭前洗手降低疾病率一样。

对给定目标的批判性思维

我做这个判断的目标是什么?我的目标(或任务)理性么?为什么不能是其他目标呢?从确定这个目标到现在,有什么关键变量(约束条件)已发生变化或将会发生变化么?

参照系

参照系严重影响用户价值大小。怎么定义新体验、旧体验?有哪些参照系相关的认知偏差,会怎样影响我、影响用户、影响各方关联人?人们觉得不公平、不满意、满意时用的参照系是怎么样的?

成本

谁的分析只谈收益或只谈成本,不是骗子就是傻子。一个有意识的行为,成本和收益必须一起考虑。直接成本、交易成本、机会成本、风险成本(行为会引入什么新风险)分别是什么?

不确定性决策

尊重和敬畏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很多决策的结果取决于无数个体和群体的未来决策或超越已知规律的未来变化。

概率(风险决策)

这件事按照预期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一起考虑收益和成本依然不够,还要预判发生概率,两者想成才是一个预期效用(决策备择项)可以真正用来判断比较的价值。
(收益 - 各种成本)* 概率 = 预期效用

非货币价值(跨效用决策)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约束条件也是无穷变化的。不能只考虑货币价值,效用是需要跨属性权衡取舍的。
比如找工作,只考虑工资、哪怕还考虑了奖金期权也是低质量决策,还可以考虑的包括但不限于:业务成长、团队氛围、领导情况、升迁机会、公司声誉、学习环境、城市、离家远近、上下有协作方、加班、出差、管理、行业、福利、价值观、稳定性……

外部性

企业或用户的目标有外部性,需要用更广的视野权衡取舍。一个用户的多个目标(期望价值)可能互相冲突,一个用户与另一个用户的目标可能冲突,用户目标与受产品影响的各种第三方也可能互相冲突。

时间性(跨期决策)

价值判断的对错,受时间之力影响巨大。
一个产品增长策略,以 3 个月时间标准衡量是对的,但以 3 年的时间标准衡量却是错的,两个判断都无误,那么,你的决策者会选择 3 个月还是 3 年?一个用户抽烟、暴食、长时间打游戏、沉迷短视频,以短期时间评价是自愿的快乐的获得较大效用的,但以长期时间来评价,他未来却很可能会后悔。作为产品经理,要怎么选择尺度?怎么细分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