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因为我太聪明,而是因为我在问题上停留的时间更长。——阿尔伯特 · 爱因斯坦
如果你不承认自己有问题,你不会改变,如果你不相信你有问题,你也不会改变。
面对一个可能影响到我们所有人的事件时,倘若还没有人发现问题和指出问题,那我们就应该站出来,发现和指出问题所在。而当所有人都已经瞄准了这个问题,甚至已经形成情绪时,我们或许不应任由情绪继续泛滥,而是更应该思考和引导大家思考:到底如何才能更好解决问题?
毕竟,如果你不解决问题,那么你就是问题的一部分。
你必须建立一个元问题库,里面都是你最喜欢的问题,当你透过你最喜欢的问题的镜头看世界时,大脑会暗自运行组织思维,在生活中找到线索。这种新的意识将帮助你建立信心和信任,保持你对人生的好奇探求。
你需要承认问题,并公开问题,寻找信息与帮助,自觉带着责任感去解决问题,创造一个有利于你改变的环境,寻求更科学的解决方案。
- 1)确定大问题;
- 2)找到大问题的各种成因;
- 3)确定大问题的解决后理想结果;
- 4)根据以上因果关系,拆分出各种小问题;
- 5)反复审查问题因果,查漏补缺,完善问题分支。
拆解完大问题后,你会发现,各种小问题根本无法用单一维度,单一学科知识解决,只能才多维度,多学科解决。
拆解大问题时要注意,没有人一开始就能拆解出好的小问题,一旦发现一个小问题再无法指导你的努力方向,就要及时放弃和替换。当某个小问题比另外一个更有效率、更有趣,或者比你原先的计划更合理时,你不妨做出改变。各个小问题要注意层次越统一、一致协调,这样就有助于解答大问题。
好问题比答案重要,以下 4 个笨方法元问题,值得持续一生去追寻。
- 你的个人现实小问题,能否抽象放大到社会责任层面,变成一个大问题,你将推动解决这个问题?
- 是否有某个人,他的人生激励着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他是谁?他的大问题是什么?他是如何解决大问题的?
- 如何怎样采取微小但有意义的方式,可以不假思索地、惯性地持续行动实践,并改变当前的工作态度或生活方式?
- 如何将你探寻、分解、解决大问题的过程孵化成为个人项目,并将项目成果封装成为能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产品或服务?
分享一个持续自我提问的小技巧:
注册一个 flomo 账号,建立一个「面试题库」的标签,每条 flomo 就是一个问题,使用「每日回顾」功能,每天早上 10 点和晚上 10 点定时给自己发送问题。
「面试题库」的问题清单见 笨方法实验室会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