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清楚一个概念,真能改变一个人的生命。

2015 年,当「六经注我」这个概念第一次出现在我眼前,朦朦胧胧,懵懵懂懂,仔细一查,居然还能这么想,竟然还能这么做,立即喜欢上了这个概念。

喜欢它,就拥有它,尤其是知识。

在此后的 7+ 年里,我在读书、写作、生活、工作等领域践行这个概念,「六经注我」这个词在不同时间,以不同面貌出现在我的文章中。

现在终于是时候了,我要将我所定义的「六经注我」的释义总结除了,方便大家一同理解的这个概念,方便我以后升级这个概念。

我对「六经注我」的定义,有四句话:

    1. 真理只有一个,而哲人以不同的名字说出。
    1. 别人的思考不是你思考的终点,而是你思考的起点。
    1. 先辈的知识都是好的,能服务我的,才是真的好。
    1. 你很难理解一个概念,除非你亲自定义它。

是的,无甚高论,六经注我。

以下是第 1 句话的注释。

1. 真理只有一个,而哲人以不同的名字说出

这句话出自印度《吠陀经》。

想象有个真理之神,他没有真正的面貌,他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以各种人类的身份呈现,他会回答人类所有的提问,但他狡猾或者睿智,他从不会直接呈现真理,也不会回答完整的答案,甚至还会在答案中掺杂谎言,他只会每次给出一块正确或错误的拼图,让人类拼凑。

经历与真理之神的漫长的较量,人类终于开始摸索出技巧,只要在某个细小领域走得足够远,实践得足够多,总结得足够深,提问出足够专业,足够细小的问题,就能四面出击,八面埋伏,把真理之神逼到墙角里,举起一把照妖镜,让他原地遁形,让他交出相对逼近真理的答案。

这样的斗智加深扩大,这样的博弈旷日持久,这样的答案反复筛选,人类感觉所收集到的拼图大致完备,就阶段性地将一个个拼图拼凑起来,抽象成知识。

这些暂时的,够用的,能指导人类行动的知识,我们称之为学科。

这些学科通过语言文字,流传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成为经典,人类得以继承,得以在这个基础之上,再提出更聪明的问题。

2. 别人的思考不是你思考的终点,而仅仅是你思考的起点

以往教育经验和读书传统让我以为,印在纸上的总是有道理的,写在书中的总是正确的,后来阅读越来越多,发现同一个事情,总会有一群人在讨论,总会有不同的观点。

我也曾被信息洪流,新闻舆论裹挟,起初站在 A 面,后来发现不对,又站在 B 面,最后出现反转,又站着 C 面……

如此反复,我隐约感觉不对,开始总结复盘,关注那些观点从一而终,从关键细节窥见最终走向的人。

我学习像他们一样,去思考评价一件事情,发现:

  • 我没有办法评价,是因为我看到的角度不够全;
  • 我没有独立观点,是因为从中发现的问题不够多;
  • 我不能简单解释,是因为我的实践理解不够深;
  • 我不能捍卫观点,是因为没有坚定的价值观。

我在图书馆借了很多书,我在 kindle 有很多书,我的 RSS 订阅了很多信息源,我的 twitter 关注了很多用户,我订阅了很多 newsletter,我每年订阅了一份报纸和一份杂志。

我开始主题阅读、交叉阅读、深度阅读、广度阅读,探索更大的世界,接触更多聪明人,享受各种观点的精彩交锋。

我逐渐明白:

印在纸上的,未必是有道理的,写在书上,未必是正确的;专家未必是科学的,权威也有可能犯错;我看到的,未必是全貌,我听到的,未必是全部……

我需要不断提出更多的问题,获取到更多的信息,拼接出真正的事实,与更多聪明人的思考与行动,才能得出相对暂时正确的答案。

你把这样的答案发布出来,别人说你有独立观点,你心知,拥有独立观点,不是你姿态独立的摆拍,也不是你故意不从众不盲从的表现,而是你想窥见真理之神的一种探索试探而已。

3. 先辈的知识都是好的,能服务我人生目标的,才是真的好

信息层出不穷,知识不断涌现。好的知识沉淀岁月,历经考验,成为经典。

这种经典,在古代呈现为四书五经等形式,古人称之为经,现在则呈现为学科知识,难书大部头,我泛称为「先辈的知识」。

「六经注我」出自陆九渊,「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意思是为在学习中,人应作为本体,应学有本心,六经应该为人服务,都是学习的注脚,而不是让拥有心的人为六经来注脚。

同时,陆九渊认为,经典的价值在于诠释,并无固定的标准,只要言之有理,就可成一家之言。

陆九渊说:「所谓读书,须当明物理,揣事情,论事势。且如读史,须看他所以成,所以败,所以是,所以非处。优游涵泳,久自得力。」

意思是,读书应力图摆脱训诂、注经,不要用自己的经历去解释经典,而是理解经典,用本心体会,抓住文义背后的根本,从宏观把握、从微观察看,这样才能理解更透。

所以,「六经注我」在当时,一反迷信周遭训诂、注经、涵泳的荒忙气象,鼓励读书人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的精神。

换做现在的话来说,先辈的知识都是好的,但不能服务我此时此此地此身的人生目标,或自己未遇到某种情景,未成长到一定程度,也都只能忍痛割爱。

不要盲目收藏知识,随大流服从权威,不去附会知识,不去消费知识,不去解释知识,而是把知识当做工具,去组合,去实践,去构建,去创造知识,以此来服务你的人生目标。

我曾经用过工厂隐喻来解释六经注我的具体操作——

想象自己是一间知识工厂,如何能让知识工厂高效运作?

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聘请历史上最优秀的知识生产者作为工厂员工,你想要生产怎样的产品,就请一批专精于此的员工(专业名称叫做「学术共同体」)过来,使劲地压榨使用他们的思想精华,使之交付出可解决现实问题的产品方案。

4. 你很难理解一个概念,除非你亲自定义它

我心知自己不是一个特别有创造力的人,所以,我才会想方设法成为一个会提问的人。前者注重天赋,务求以少胜多,一击即中,后者注重努力,漫天开花,以概率取胜。

现在,我在学习任意新领域之前,习惯先拉一张问题清单。

这样的思维方式或习惯,是我从 2015 年第一次遇见「六经注我」这个概念后,逐渐养成的。

当时的我,对「六经注我」只有一个问题:什么是「六经注我」?

在过去的 7+ 年里,我在读书、写作、生活、工作等领域中不断丰富,求解,增补这个问题:

六经注我,让我开始相信自我有能力寻求所有问题解答的能力,对这个概念展开多维立体攻击提问——

如果现在,你再问我什么是「六经注我」,我已经能娴熟地拉出一张概念学习的问题清单来,

  • 「六经注我」是谁先提出的,他是如何定义的?他当时提出这个概念以解决什么问题?
  • 「六经注我」是先出现再被定义?还是先定义后出现的?
  • 「六经注我」已经产生了哪些反常识?
  • 哪些人正在「六经注我」,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 ……

与此同时,六经注我还让我建立起两张对我至关重要的问题清单:一张是人生大问题清单,用于构建我的产品货架,另一张是日常自我面试提问清单,用于提醒我持续反思学习。

这两张问题清单,广度提问,交错提问,深入提问,去阅读,去探索,获取到别人的思考,以此作为自己的思考的起点,写出第一张卡片。

第一张卡片,永远是下一张卡片继续写出来的理由。下一张卡片可以是前一张卡片概念的回顾与增补,也可以是辩驳与推翻。

更重要的是,不定期回顾这些持续不断写下的的卡片,会激发起我更壮阔的思考,让我抵达从未到过的地方。

问题越多,越深,越具体,越反常识,所用卡片创作汇总会得出的答案越接近真实世界的样子。

别人的经注我,我过去的经也注我,我现在的经也注我,这就是我所定义的六经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