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教程
vimtutor// vim 教程
Vim的工作模式
基本上 vi/vim 共分为三种模式,分别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输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线命令模式(Last line mode)。这三种模式的作用分别是:
命令模式
当使用 vi/vim 打开一个文件就进入了命令模式(也可称为一般模式),这是默认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你可以采用『上下左右』按键来移动光标,你可以使用『删除字符』或『删除整行』来处理档案内容,也可以使用『复制、贴上』来处理你的文件数据。
输入模式
在命令模式并不能编辑文件,需要输入如『i, I, o, O, a, A, r,R』等任何一个字母之后才会进入输入模式(也称为编辑模式)。通常在 Linux 中,按下这些按键时,在画面的左下方会出现『 INSERT 或 REPLACE 』的字样,此时才可以进行编辑。而如果要回到命令模式时,则必须要按下『Esc』这个按键即可退出编辑模式。
底线命令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按下『:,/,?』中任意一个,就可以将光标移动到最底下那一行,进入底线命令模式(也称为指令列命令模式)。在这个模式当中, 可以提供『搜寻资料』的动作,而读取、存盘、大量取代字符、退出、显示行号等等的动作则是在此模式中达成的!同理,必须按下『Esc』按钮才可以退出该模式,返回命令模式
Vim的快捷键
移动光标
- 上、下、左、右:方向键或者k、j、h、l
- 跳到文件头部:gg
- 跳到文件尾部:G
- 跳到某行行尾:$
- 跳转到某行开头:行号+G(比如跳到200行开头->200G)
- 跳转到某行末尾:行号+$(比如跳到200行末尾->200$)
- 向下移动n行:行号+回车
- 2w 向前移动两个单词
- 3e 向前移动到第 3 个单词的末尾
- 0 移动到行首
- $ 当前行的末尾
- gg 文件第一行
- G 文件最后一行
- 行号+G 指定行
+o 跳转回之前的位置 +i 返回跳转之前的位置 | h 或 向左方向键(←) | 光标向左移动一个字符 | | —- | —- | | j 或 向下方向键(↓) | 光标向下移动一个字符 | | k 或 向上方向键(↑) | 光标向上移动一个字符 | | l 或 向右方向键(→) | 光标向右移动一个字符 | | 如果将右手放在键盘上的话,会发现 hjkl 是排列在一起的,因此可以使用这四个按钮来移动光标。如果想要进行多次移动的话,例如向下移动 30 行,可以使用 “30j”或 “30↓” 的组合按键, 亦即加上想要进行的次数(数字)后,按下动作即可! | | | | [Ctrl] + [f] | 屏幕『向下』移动一页,相当于 [Page Down]按键 | | [Ctrl] + [b] | 屏幕『向上』移动一页,相当于 [Page Up]按键 | | [Ctrl] + [d] | 向下滚动(移动半页) | | [Ctrl] + [u] | 向上滚动(移动半页) | | + | 光标移动到非空格符的下一行 | | - | 光标移动到非空格符的上一行 | | n | 向右移动 n 个字符,n 是数量 | | 0 或功能键[Home] | 数字0,移动到当前行最前面字符处 | | $ 或功能键[End] | 移动到这一行的最后字符处 | | H | 光标移动到这个屏幕最上方一行的第一个字符处 | | M | 光标移动到这个屏幕中央一行的第一个字符处 | | L | 光标移动到这个屏幕最下方一行的第一个字符处 | | G | 移动到这个档案的最后一行 | | nG | 移动到这个档案的第 n 行,n是数字(可配合 :set nu) | | gg | 移动到这个档案的第一行,效果等同于1G | | n+【Enter键】 | 向下移动 n 行 |
搜索查找
/ 正向查找(n:继续查找,N:相反方向继续查找)
? 逆向查找
% 查找配对的 {,[,(
输入/或?,然后输入要查找的内容,如:/hello,如果搜到多个:n下一个,N上一个
搜索当前光标所在的单词:#
/word | 向光标之下寻找一个名称为 word 的字符串。例如要在档案内搜寻 vbird 这个字符串,就输入 /vbird 即可! |
---|---|
?word | 向光标之上寻找一个字符串名称为 word 的字符串。 |
n | 重复前一个搜寻的动作。 |
N | 与 n 刚好相反,为『反向』进行前一个搜寻动作。 |
使用 /word 配合 n 及 N 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重复的找到一些搜寻的关键词! |
替换
替换当前字符(单个):输入r,然后在输入要替换的字符
替换当前字符(多个):输入R,然后在输入要替换的字符(往后替换)
- s/old/new:如:s/exit/quit,将exit替换为quit(只替换当前行第一处)
- s/old/new/g:文本替换(替换当前行全局)
- 10-20s/old/new/g:范围行内替换
- %s/old/new/g:当前文件内进行替换 | :n1,n2s/word1/word2/g | 在第 n1 与 n2 行之间寻找 word1 这个字符串,并将该字符串取代为 word2 ! | | —- | —- | | :1,$s/word1/word2/g | 从第一行到最后一行寻找 word1 字符串,并将该字符串取代为 word2 | | :1,$s/word1/word2/gc | 从第一行到最后一行寻找 word1 字符串,并将该字符串取代为 word2 !且在取代前显示提示字符给用户确认 (confirm) 是否需要取代 |
删除/剪切
删除光标后面的字符:x,删除光标后面的多个字符:nx
删除光标前面的字符:X
删除一个单词:dw(注意保证光标在单词的最前面,不然只能删除光标后面的部分)
删除至当前单词末尾,包括当前字符 de
删除当前行光标前面部分:d0
删除当前行光标后面部分:D或者d$
删除当前行(整行):dd
删除多行:ndd(如10dd,即从当前位置起,往下删除10行(包括当前行))
删除当前位置后面的所有内容:dG(包括当前行)
删除当前位置前面的所有内容:dgg(包括当前行)
x, X | 在一行字当中,x 为向后删除一个字符 (相当于 [del] 按键), X 为向前删除一个字符(相当于 [backspace] 亦即是退格键) |
---|---|
nx | 连续向后删除 n 个字符。 |
dw | 删除一个单词(注意保证光标在单词的最前面,不然只能删除光标后面的部分) |
dd | 删除当前行(整行) |
ndd | 删除光标所在的向下 n 行 |
dgg | 删除当前位置前面的所有内容(包括当前行) |
d1G | 删除光标所在到第一行的所有数据 |
dG | 删除当前位置后面的所有内容(包括当前行) |
d$/D | 删除当前行光标后面部分 |
d0 | 删除当前行光标前面部分 |
:::info 温馨提示:vim中的删除其实是剪切操作,删除的内容可以用p命令粘贴 :::
复制
复制当前行:yy
粘贴复制内容:p(当前行下一行);P(当前行上一行)
复制多行:nyy(如3yy,即从当前位置起,往下复制3行(包括当前行))
复制选中:按v进入可视模式,选择要复制的内容,按一个y即可复制完成
y1G | 复制游标所在行到第一行的所有数据 |
---|---|
yG | 复制游标所在行到最后一行的所有数据 |
y0 | 复制光标所在的那个字符到该行行首的所有数据 |
y$ | 复制光标所在的那个字符到该行行尾的所有数据 |
粘贴
p, P | p 为将已复制的数据在光标下一行贴上,P 则为贴在游标上一行! |
---|---|
J | 将光标所在行与下一行的数据结合成同一行 |
其他-【撤销、重复操作】
- 撤销:u
- 反撤销:ctrl+r | c | 重复删除多个数据,任意方向,并且进入编辑模式 | | —- | —- | | u | 复原前一个动作。(常用-撤销) | | [Ctrl]+r | 重做上一个动作。(常用-反撤销) | | 这个 u 与 [Ctrl]+r 是很常用的指令!一个是复原,另一个则是重做一次 | | | . | 重复前一个动作,比如重复删除、重复贴上等等动作,按下小数点『.』 |
编辑模式
a:从光标后面开始插入
A:会跳到行尾并从光标后面开始插入
i:从光标前面开始插入
I:会跳到行首并从光标前面开始插入
o:会在光标下一行新建空白行插入
O:会在光标上一行新建空白行插入
s:删除光标盖住的字符开始插入
S:删除光标所在行后开始插入
i, I | 进入输入模式(Insert mode):i 为『从目前光标所在处输入』, I 为『在目前所在行的第一个非空格符处开始输入』 |
---|---|
a, A | 进入输入模式(Insert mode):a 为『从目前光标所在的下一个字符处开始输入』, A 为『从光标所在行的最后一个字符处开始输入』 |
o, O | 进入输入模式(Insert mode): 这是英文字母 o 的大小写。o 为『在目前光标所在的下一行处输入新的一行』;O 为在目前光标所在处的上一行输入新的一行 |
r, R | 进入取代模式(Replace mode): r 只会取代光标所在的那一个字符一次;R会一直取代光标所在的文字,直到按下 ESC 为止 |
上面这些按键中,在 vi 画面的左下角处会出现『—INSERT—』或『—REPLACE—』的字样。想要在文件里面输入字符时, 一定要在左下角处看到 INSERT 或 REPLACE 才能输入 | |
[Esc] | 退出编辑模式,回到一般模式中 |
底线命令模式
:w | 将编辑的数据写入硬盘档案中 |
---|---|
:w! | 若文件属性为『只读』时,强制写入该档案。不过,到底能不能写入, 还是和对该文件的操作权限有关 |
:q | 离开 |
:q! | 若曾修改过档案,又不想储存,使用 ! 为强制离开不储存档案。 |
注意一下,那个惊叹号 (!) 在 vi/vim 当中,常常具有『强制』的意思~ | |
:wq/:x | 储存后离开,若为 :wq! 则为强制储存后离开 |
ZZ | 这是大写的 Z !若档案没有更动,则不储存离开,若档案已经被更动过,则储存后离开! |
:w [filename] | 将编辑的数据储存成另一个档案(类似另存新档) |
:r [filename] | 在编辑的数据中,读入另一个档案的数据。亦即将 『filename』 这个档案内容加到游标所在行后面 |
:n1,n2 w [filename] | 将 n1 到 n2 的内容储存成 filename 这个档案。 |
:! command | 暂时离开 vi 到指令行模式下执行 command 的显示结果!例如『:! ls /home』即可在 vi/vim 当中察看 /home 底下以 ls 输出的档案信息! |
vim/vi 环境改变/状态修改
:set ic 忽略大小写
:set noic 取消忽略大小写
:set hls 匹配项高亮显示
:set is 显示部分匹配
:set nu | 显示行号,设定之后,会在每一行的前缀显示该行的行号 |
---|---|
:set nonu | 与 set nu 相反,为取消行号! |
:set tabstop=n | 设置 Tab 键间隔的空格符数量 |
Vim分屏
sp:水平分屏
vsp:垂直分屏
ctrl+ww:多屏之间切换
qall:退出所有屏,以此内推有:wall、wqall
vim -o aa.txt bb.txt:进入的时候就进行分屏(o水平;O垂直)
折叠
zc 折叠
zC 折叠所有嵌套
zo 展开折叠
zO 展开所有折叠嵌套
+g 显示当前行以及文件信息
代码格式化:gg=G(即连续按2个g,再按=,再按G)
支持shell命令:!,如:!pwd
Vim基本配置
取消备份
set nobackup
set noswapfile
文件编码
set encoding=utf-8
显示行号
set number
取消换行
set nowrap
显示光标当前位置
set ruler
设置缩进
set cindent
set tabstop=2
set shiftwidth=2
突出显示当前行
set cursorline
查找
set ic
set hls
set is
左下角显示当前vim模式
set showmode
代码折叠
#启动 vim 时关闭折叠代码
set nofoldenable
主题
syntax enable
set background=dark
colorscheme solarized
宏录制-(vim recording)
操作步骤
第一步:在正常模式下(非insert模式、非visual模式)按下q键盘
第二步:选择a-z或0-9中任意一个作为缓冲器的名字,准备开始录制宏
第三步:正常的操作,此次所有的操作都会被记录在上一步中定义的缓冲器中
第四步:在非insert模式下输入q停止宏的录制
第五步:使用@ + 第二步中定义的缓冲器的名字即可使用。
使用案例
把下面的文字
line1
line-2
line3-1
l4
变成如下的文字
System.out.println(line1);
System.out.println(line1);
System.out.println(line-2);
System.out.println(line3-1);
System.out.println(L4);
观察可以发现他们的规律,在每行文字的开头添加“System.out.println(“,结尾添加”);”就变成下面的信息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如何使用recording来完成这样的操作。
首先把光标移动line1上,输入qt,准备开始录制,缓冲器的名字为t,
录制的动作为:shift + ^ 回到行首、按下i键进入insert模式、输入“System.out.println(”、按下esc键回到正常模式、shift + $ 回到行尾部、按下i键进入insert模式、输入“);”按下esc键回到正常模式,按下q停止录制。
然后把光标移动到下面一行的任意位置输入 @ + t 即可。
recording还可以和查询结合起来使用,例如想把一个文件中含有特定字符串的行注释,可以通过这样的宏来实现。
在正常模式下输入/search string + enter、shift + ^、i、#、esc、shift + $。
让定制的宏自动执行多次的方法是先输入一个数字,然后在输入@ + 缓冲器的名字。 例如 100@t,表示执行1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