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ubhouse 是一款由 Alpha Exploration Co 发布的多人在线语音聊天社交软件,目前采取邀请注册的方式,必须要有邀请码方可注册成功。该软件于 2020 年 4 月发布,截至 2021 年 2 月该平台用户数超过 200 万。目前该软件只发布了iOS版本,Android版本尚未发布。
    一、产品的主要架构
    image.png

    二、Room 类型1、Open room ,任何人均可进入。2、Socisal room,社交 room,关注 room 创建者可进入。3、Closed room,私人 room,主持人邀请的用户可进入。

    三、Room 权限
    1、房间的主持人。room 创建者、创建者设定的主持人
    2、发言人。由主持人决定谁是发言人,可以随便开关麦加入谈话。
    3、听众。听众分为贵宾和普通听众,贵宾:在发言者下方模块展示,通常是主持人和发言人的好友或 follower;最下面一个模块为普通听众。想要发言需要举手并且需要创建人同意。

    四、体验
    1、市场需求①只有 iOS 客户端。
    ②必须在美区 App Store 才可下载。

    image.png
    根据百度指数可以看出,过年前后搜索指数、热度达到最高。随着 2 月中旬 clubhouse 手机验证码被墙以后,搜索指数下滑严重。根据自己在过年期前对 clubhouse 重度使用后,我发现一下特点:

    1. 身边的中国用户大多都是凑热闹的体验心态。
    2. 互联网圈 kol 很多。普通用户可以轻易的链接上到以往接触不到的 kol。
    3. 由于可以后台运行,就像听电台一样,每天使用时间较长。

    2、市场定位Clubhouse 是基于社交关系链做算法推荐的语音社区产品,以纯音频为主,不可发送其他任何信息、不可私信。
    3、用户画像在前期 clubhouse 的主要人群为 Kol 、互联网工作人员、投资人、大学生、音乐人等。
    4、产品亮点
    ①新注册用户必须关注 25 个用户。用户注册的核心关系链是社交、兴趣推荐,当用户关注了别人以后, Clubhouse 首页的房间列表就会显示关注用户加入的房间列表。
    ②Clubhouse 几乎和线下的交流会一样的,主要角色分工明确。

    image.png
    ③提示信息轻量化。声网的不稳定性可能会导致体验变差,所以当用户在房间内、发言的时候,网络不稳定的提醒很友好。房间存在的直播间有用户、主持人、观众、发言者这几者各自的状态提示是做的非常细腻:

    主持人:用户想要发言通知、网络不稳定提示 观众:举手提示、房间状态提示、网络不稳定提示、发言状态变换提示 发言者:音频输入提示

    image.png
    ④重点显示关注好友的在线状态,离线后会显示用户上次在线时间。
    ⑤在直播间内可查看用户信息,然后点击关注。
    ⑥可查看用户的邀请人。基于社交链,可以关注用的上级、上上级,最后形成社交生态。
    ⑦缩小房间后最小化展示房间,可以加入后台,就像听音乐一样。
    ⑧只有音频、没有其他任何功能。产品更纯粹,没有压力随心所欲交流。

    5、产品特殊的机制
    ①邀请码机制。产品前期的用户都是湾区的互联网大佬,这些 kol 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话题性,当 kol 在 Clubhouse 和用户交流的时候,话题性更强,而普通人想加入的时候受限于邀请码,这样又有了二次话题性传播,最后出现一码难求的状态。
    ②纯音频机制。试想上次你在微信视频是什么时候?上次微信语音是什么时候?视频会议的时候是否很讨厌领导要强制打开摄像头?纯音频的社交具有其他社交没有的开放心态,我可以放开谈论。
    ③后台播放机制。带上耳机,后台开着 Clubhouse,不耽误我办其他事情,甚至可以当 BGM。
    ④可以查看好友的邀请人。用户可以顺着邀请人找到一个社交关系链,巩固产品的社交链。

    6、产品运营
    ①Clubhouse 的火爆有特殊的环境因素。

    1. 美国疫情的爆发,用户不能像以往一样外出社交,Clubhouse 解决了美国人单纯的社交需求。
    2. Kol 的入驻。具有话题性的 Kol 入驻,带动了整个产品的话题性和活跃度。

    ②随着大量用户的涌入,Kol 用户的离去,Clubhouse room 话题质量慢慢变低,怎么才能保证普通人在 Clubhouse 上的活跃度。
    ③声音的监管。由于音频的监管难度较高,怎么才能避免不健康的话题出现。
    ④用户使用时间的固定性,晚上和周末为用户使用的高峰期。

    一般社区产品的发展路径为:
    1、高质量 kol 的引入。
    2、kol 追随者涌入。
    3、第二批 kol 入驻。
    4、第二批 kol 追随者涌入。
    5、第一批高质量 kol 离开。
    6、第三,第四批 kol涌入,第一批追随者变为kol。
    7、大量用户涌入。
    随着用户的大量涌入,社区的质量会变低,kol 的活跃度也会逐渐变低,最后成为一个大众的产品,失去产品调性。失去核心能力后,盈利能力变低。就像最初的知乎,是一个知识问答社区,随着知乎用户量增大,Kol 的离开,知乎现在的回答质量越来越低。

    五、国内竞品
    Clubhouse 火爆以后,国内各互联网大厂争先恐后在做国内版的 Clubhouse,据我个人所下载体验到的一些产品如下:

    1. 对话吧 - 映客
    2. Captial Coffee - 36kr
    3. 米聊 - 小米
    4. YouTalk - 阿里

    据传字节跳动也在做类似于 Clubhouse 的产品,现在还没有体验到。

    对话吧、Captial Coffee、YouTalk 几乎都是像素级复制 Clubhouse,没有其特有的产品调性。但是从设计上来讲,YouTalk 是最出彩的一款产品,视觉上拥有其品牌符号,并且运用到了视觉上可以展示的地方,视觉统一规范。

    六、个人观点Clubhouse 这类 MVP 用到极限的产品不适合在国内发展,其原因如下:1、纯音频,功能单一。国内不适合这种小而美的产品发展环境,就算做出来了,由于没有技术壁垒,大厂很快就能抄出来一个,重要的是大厂有钱,靠钱可以很快的把人吸过来。
    2、赢利点在哪?怎么赢利?靠打赏?知识付费?怎么知识沉淀?
    3、Kol 引爆话题能持续多久?4、普通用户很难成组,维持热度。5、怎么运营?运营策略是什么?通过对 Captial Coffee 的观察,只有 Kol 在线的时候,才有热度。日常怎么维持热度?社区产品保持热度的最关键前提是人,Kol 把人带来了,Kol 走了,人怎么才能留下?典型留存率低到可怕的产品:聊天宝(子弹短信)。
    6、国人的性格。东方人一向都很内敛,不像欧美人一样喜欢表现自己,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让普通人发声,大家有一定的恐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