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团:

这个看拼多多就行了,不赘述。

分销:

这个稍微走歪一点就能扣上“传销”的骂名,基本的手段看那些刷屏课程就明白了:你买我的课程,生成一张二维码海报,别人通过你的海报购买了,你获得提成。

求助:

抢火车票,请朋友帮忙加速。游戏玩死了,请朋友帮忙复活。

测试:

这也是张小龙深恶痛绝的,测一测我的心理属性、测一测我像哪个动物、测一测我人生的关键词,测成了生成一个逼格海报,当然要放到朋友圈显显了。

创作:

裂变的发起者制造一个创作的工具,让用户自由发挥,精心制作的作品肯定要发朋友圈了。从足记的大片模式,到风靡一时的大字,到最近流行的“我的卧室画”,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一定要记得作品上加二维码了。

打卡:

另一种装逼模式,今天为我又读了几本书,今天我又背了多少单词。

逗趣:

适合朋友间逗乐、整蛊的一切,最好是能赚点零花钱的。趣拍卖,拍卖一下我的晚餐时间。匿名聊聊,你有什么悄悄话想偷偷对我说?

礼物红包:

前面说过,礼物说的礼物金、连咖啡送出来的万能福袋,都是典型的礼物模式。还记得一段时间刷屏的支付宝口令红包吗?

认领养成:

让用户认领一个宠物或其他独特的东西,在养成的过程中,用户倾注了感情和心血,也会把相关的一切都发到朋友圈。旅行青蛙和恋与制作人,甚至蚂蚁森林,都是异曲同工,当年刷屏的腾讯公益画也是这个道理。前朋友印象产品经理创业做的猫卡小程序,就是用这个模式裂变,2个月拿到祥峰和经纬的高额融资。

福利任务:

有个牛逼课程免费领,不过你要完成任务:先关注一下,发个海报。

抽奖寻宝:

分享后出现一个抽奖转盘是最初的形态,而集五福这样的“寻宝收集”,更可以激发持续地使用。

投票拉票:

这是求助的变种,还记得那些微信群里求投票的好友吗?

立场表达:

我是陶渊明,你是菊外人!

那么怎么评判一个裂变活动是否及格?看ROI,财务上的ROI(单个用户行为的价值和投入成本)及流量ROI(投入的基础流量和最后通过裂变带来的流量比)是否大于1,如果大于1,那就是合格的裂变。
市面上大部分裂变活动,ROI打不平,就这一关已经拦掉了一大半了。虽然你看别人拼多多的一个增长策略看着就那么回事,但是你真的去把这个事情做好,其实也没那么简单。
然后,就算你的活动ROI是OK的,但是你的增长策略是不是跟你业务相关,符合你们用户场景的?例如你是做低频刚需业务的,你做了个很棒的增长活动,但是和你的产品场景不太符合,那用户是没有那个习惯的,如果你想去教育市场又是一笔费用……得不偿失
当然,拼多多教育了市场也是因素之一,但是可能更多的还是自己的功夫没到家

https://www.pmcaff.com/discuss/index/2482891287452736 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