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管理台

Q 登录不了kivicube平台,显示“内部服务器错误”该怎么办?
A 登录Kivicube平台时遇到“内部服务器错误”时,可以:
1. 可以刷新页面试试
1. 使用新版Chrome浏览器登录

上传素材时遇到“内部服务器错误”时,可以:
1. 检查上传的zip压缩的文件夹本身是否包含中文或特殊字符,若包含,那请调整为英文再进行压缩和上传,如果上传依然提示错误,请联系官方
|

Q 为什么扫描场景二维码的时候可以体验AR场景,但是在扫描合辑二维码的时候扫描不出来呢?
A 在体验合辑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点:设置的项目(合辑)类型一定要与之后要创建的场景类型一致;比如需要创建【图像检测与跟踪场景】,那在创建项目(合辑)的时候就需要在项目类型处选择【图像检测与跟踪】,如下图:
image2022-4-24_12-1-28.png
注意:目前合辑入口的二维码只提供给购买了企业版的用户使用
Q 不是企业版但是想试用kivicube合辑功能怎么办?
A 可以通过该说明中的步骤体验合辑功能(带水印)https://www.yuque.com/kivicube/manual/collection-trial
Q Kivicube平台都支持什么素材上传?
A 模型素材支持:glb(最推荐)、fbx、gltf、obj格式> 注意:如果其他格式上传出错,推荐转为glb格式上传,详情查看:https://www.yuque.com/kivicube/manual/ar-model-export

视频素材支持:mp4格式的透明视频和正常AR视频> 注意:在AR场景内展示的透明视频需要特殊的方法制作,详情请查看:https://www.yuque.com/kivicube/manual/alpha-video#Ussm6

图片素材支持:jpg、jpeg、png格式
全景图素材支持:jpg、jpeg、png> 注意:目前全景图仅支持在3D互动场景体验,如果要在云识别/陀螺仪场景支持请参考:WebAR体验请参考

音频素材支持:mp3格式

详细素材规范请查看:https://www.yuque.com/kivicube/manual/mp-specs
如果在小程序中使用,还需要额外注意此规范:https://www.yuque.com/kivicube/manual/mp-specs |

Q 合辑(项目)多场景支持多张图的体验和单个场景【陀螺仪/云识别场景】支持多张图的体验有什么区别呢?
A 合辑与场景的关系
- 一个合辑(项目)内可以有多个场景,一个场景只能隶属于一个合辑(项目)
- 一个合辑(项目)内的所有场景都可以通过一个合辑(项目)的体验入口体验


陀螺仪或者云识别场景下的合辑(项目)多场景多图识别体验> 若该合辑(项目)内有A、B、C、D四个场景,每个场景内分别有几张识别图,那识别A场景中的任意一张识别图则会出现A场景的内容,识别B场景中的任意一张识别图则会出现B场景的内容

若当前已识别成功正在体验A场景内容,想识别C场景中的识别图体验C场景,则只需直接点击返回重新识别C场景的识别图即可



陀螺仪或者云识别场景下的多图识别> 若该场景内有十张识别图,那识别该场景内任意一张识别图,都可以出现该场景



图像检测与跟踪场景的多场景合辑识别体验> 若该合辑(项目)内有A、B、C、D四个场景,由于图像检测跟踪场景的特性,每个场景只能有一张识别图,识别这四个场景中的任意一张识别图则会出现该识别图对应的AR场景,也就是多场景(多图)连续识别体验



图像检测与跟踪场景的体验> 一个图像检测与跟踪场景只能有一张识别图,故没有办法进行多图识别,一张识别图对应一个图像检测跟踪场景

注意:想要成功体验合辑(项目)多场景多图识别的功能,一定要保持合辑(项目)类型与该合辑(项目)内的场景类型一致,否则会识别不了的问题。 |

Q AR类型都有什么区别?
A 首先Kivicube平台最常使用的AR类型有:陀螺仪场景、云识别场景、图像检测与跟踪场景、空间定位与跟踪场景(SLAM)
image.png
更多描述请参考:
https://www.yuque.com/kivicube/manual/create-scene
https://www.yuque.com/kivicube/manual/ar-type

编辑器

Q 怎么把上传的素材添加进编辑器场景中呢?
A 上传好的素材可以直接用鼠标按住需要的素材拖拽进入场景即可,如下展示:
拖拽素材2.gif
Q 上传了素材后,拖入场景时提示“素材正在等待打包,无法下载使用。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刷新页面重试”,等待了很长一段时间还是这个提示怎么办?
A 在场景编辑器内上传的素材都会有一个打包的结果可能需要刷新页面才可以使用,但是网页编辑器没有自动保存的操作,刷新页面如果没有点击保存场景就会导致之前做好的场景没有了
所以推荐在【我的素材】部分上传好所有场景需要的素材再开始制作AR场景交互。
image.png
Q 平台可以上传多大的模型素材?
A
- 上传大小限制:≤30M
- 小程序内建议大小: ≤5M
> 企业版用户可以上传100M的模型,不过如果要保证较好的体验建议和上述规范保持一致

|

Q 在【图像检测与跟踪场景】下,想要图像丢失但是AR场景不丢失该怎么办? 即图像跟踪的脱卡模式怎么设置?
A 现有功能即可实现在图像检测与跟踪场景下,丢失图像不丢失AR场景
具体操作:打开Kivicube平台编辑器【图像检测与跟踪场景】点击上方【高级设置】,打开【陀螺仪】功能即可
此时该场景即为丢失图像,AR场景以陀螺仪的方式呈现
adc8151da103545528f44447a0c4082.png
Q 模型为什么在macOS版AR模型编辑器与在线AR模型编辑器中预览异常?
A
1. 如果模型在Kivicube平台编辑器内预览正常,这个时候可以忽略AR模型编辑器的异常,因为编辑器本身有一些BUG还待修复,以实际为准即可;
1. 若模型实际体验的时候也会异常,这个时候可能是模型没有遵守规范,可以查看3D模型动画制作规范再优化一下模型;
1. 若发现模型都符合3D模型动画制作规范但还是显示不正确,可以将模型发送给官方,帮助排查模型问题。
Q 模型在在线版AR模型编辑器内正常显示,但是在Kivicube平台编辑器内会看起来会亮很多?
A 出现该问题的原因:在线版AR编辑器和kivicube平台引擎不同,显示自然会有差异,具体要怎么调节可以参考灯光与环境设置
解决方法:
1. 可以使用插件高级API自行上传模型素材,自行设置环境贴图
2. 使用无光照材质的模型,模型自然不会受到灯光影响
关于灯光还需要注意:
目前Kivicube编辑器、Kivicube展示端、Kivicube macOS版本的模型编辑器暂时不支持KHR_lights_punctual扩展,
- 在导出FBX模型的时候,请勿勾选灯光,详情参考
- 导出glb模型时,请勿勾选”KHR_lights_punctual”选项

未来手动关闭平台自带的灯光设置功能也会陆续上线 |

Q 模型素材显示不正常怎么办?
A 模型素材通常有太多因素导致显示不正常,这个时候可以:
1. 可以先确认模型在在线版AR模型编辑器或者macOS版AR模型编辑器内是否显示正确。比如经常出现fbx/obj等格式转glb格式时贴图丢失的问题,可以到AR模型编辑器内检查贴图丢失问题,并直接在编辑器内手动赋予模型材质再下载贴好图的glb模型上传至kivicube平台
1. 如果是在小程序内体验,发现模型不显示或其他问题,可以查看小程序模型规范文档检查模型是否符合小程序特殊规范
1. 检查模型规范文档
1. 查找模型常见问题说明
Q 上传到kivicube的模型透明材质没有正常显示该怎么办?
A Windows用户可以到在线版AR模型编辑器上进行设置,材质-其他-渲染模式> 如果某个材质含有透明,但是没有半透明,请设置渲染模式为MASK,如果某个材质含有半透明,请设置渲染模式为透明BLEND

macOS版用户可以到macOS版AR模型编辑器上进行透明度设置> 如果某个材质含有半透明请设置为“透明BLEND”;没有透明则设置为“不透明OPAQUE”;有透明确没有半透明时,设为“MASK



在使用macOS版AR模型编辑器时要注意:> 一种不规范的模型导致的渲染错误:即不透明度没有设置100%,但是下方的“透明度”选项确设置为“不透明OPAQUE”,本质上这两者的设置时冲突的。

所以如果要设置不透明度,下方的“透明度”选项确设置为“透明BLEND
c3713bad3261b46b6bacce99a2aa2b1.pngff35b25bbf0288bc638180d373f02fc.png
不然会出现错误,如下图:
4099bcaac20287387a4a7790d35e8fa.png |

Q 在哪些平台可以收集到Kivicube可用的AR模型?
A 推荐AR模型平台
- Sketchfab 可直接从该平台上下载GlTF模型,如何转为Kivicube可用的AR模型可查看Sketchfab模型格式下载转换教程
- TURBOSQUID
- CGTrader
- Free3D

特别注意:为什么上面没有推荐我们日常遇到过的一些模型平台,如CG模型网
核心原因是CG模型网等提供的模型没有满足AR模型的规范
- 在这里查阅普通模型与AR模型的区别
|

Q 平台编辑器内的【打开网页】功能,可以打开哪些网页呢?打开网页后还可以返回AR场景吗?
A 【打开网页】功能可以实现
- 输入想要打开的网址,如 https://www.kivicube.com/
- 链接到邮箱,如 mailto:sales@kivisense.com
- 拨打电话,如 tel:10086
- 发送短信,如 sms:138xxxxxxxx

image.png
如果想要实现更多的功能,如:
- 跳转一个小程序的页面,那么需要使用小程序AR插件通过高级API实现
- 跳转一个网页后,可以返回继续体验AR,可以调用浏览器的返回功能,但是返回后AR体验可能重新加载了,为了更好的体验,我们建议是使用小程序AR插件开发实现
|

Q Kivicube平台做的场景在不同设备上的页面适配规则是什么?
A 3D场景中的画面都为横向适配
如编辑器中的竖屏展示的宽高尺寸为宽度固定,高度会根据实际体验设备的屏幕高度进行适配,如下所示,左边编辑器由于高度较低,所以显示上裁掉了上下部分。
image.png56c9debfba62025b6f3cf90803f7ad6.png
如下是一些常见设备的分辨率比例,请注意适配
image.png
Q Kivicube平台对素材的支持情况是怎么样的?
A 其它常见类型素材支持情况如下:
素材类型 网页端-WebAR 小程序端
GIF 不支持,建议使用透明视频代替
- 3D场景空间中不支持
- 2D屏幕上可以自定义开发支持
APNG 不支持,建议使用透明视频代替
- 3D场景空间中不支持
- 2D屏幕上可以自定义开发支持
WebP 不支持,建议使用透明视频代替
- 3D场景空间中不支持
- 2D屏幕上可以自定义开发支持
全景图
- 支持2:1的球面全景图
- 不支持六张图(六面体Cubemap)做全景图形式

- 支持2:1的球面全景图
- 支持六面体(六面体Cubemap)做全景图形式
全景视频
- 不支持

- 支持2:1的球面全景视频,视频分辨率不超过1920x960
- 不支持六段视频(六面体Cubemap)做全景视频形式
3D文字 不支持,建议制作做成模型 不支持,建议制作做成模型
粒子特效 不支持,建议通过模型动画模拟 不支持,建议通过模型动画模拟
精灵图(雪碧图) 不支持,建议使用透明视频代替
- 3D场景空间中支持
- 2D屏幕上可以自定义开发支持
序列帧 不支持,建议使用透明视频代替
- 3D场景空间中不支持,建议使用透明视频或精灵图代替
- 2D屏幕上可以自定义开发支持
lottie特效 不支持,建议使用透明视频代替
- 3D场景空间中不支持,建议使用透明视频或精灵图代替
- 2D屏幕上可以自定义开发支持
自定义Shader 不支持 不支持
Q 导入的模型为什么能够在Kivicube平台内上传成功,但不显示,平台中的数值也为0?
A 一般来说是因为模型的体积太大,出发了程序的限制,程序最小只能显示模型的0.001,但如果0.001的模型还是太大,程序就会错误地显示为0,遇到这样的问题,可以调整一下模型的大小。
Q 做出来的云识别场景在体验的时候想要固定视角,不想被缩放,旋转在平台上该怎么设置?
A 那可以勾选【摄像机设置】-【限制左右旋转】-角度设置为0;勾选【限制上下旋转】-角度设置为0;勾选【限制缩放】最近和最远都直接点击使用摄像机位置即可,如下图:
aff83e0f5d1bfbf6eae0e7c6f05aff5.png
Q 云识别的识别图与图像跟踪的识别图区别是什么?
A
- 对图像特征点提取的原理不同
> 如下图,在云识别规范中来看,一些圆滑的图形非常不利用特征点的生成,导致星级只有一级,但是最终的图像跟踪也没有想象的差劲。

Kivicube平台FAQ - 图146cb0f6264ceb01f240e2b4516465f11.png 跟踪原理.gif



- 对模糊图像,没有云识别那么严苛
> 3cd39b861f5ba07b3bbac5e36abfbda.png模糊.gif

如上图,细节丰富的图像尽管已经模糊,但是跟踪一样可以稳定的支持 注意:这并不代表着我们鼓励你用模糊的设计手段,而是表达,图像跟踪没有云识别苛刻,为了图像的设计性,有时候会使用一些模糊,整体影响不大

|

Q Kivicube平台可以做到实物的识别吗?
A 一些简单的实物,如招牌、LOGO、水杯等小物件可以比较容易地通过创建【云识别/陀螺仪场景】做到。
Kivicube的【云识别/陀螺仪场景】支持上传多张识别图(建议单个场景不超过100张),可以拍摄实物多角度不同的照片达到实物识别的效果,不过实物识别的图片有一些额外的要求需要注意,建议查看云识别实物识别制作教程,了解如何制作能实物识别的识别图
Q 创建的【图像检测与跟踪场景】在体验的时候很不稳定,一直抖动是什么原因,如何让它更加稳定呢?
A 抖动的原因
1. 识别图不符合图像跟踪识别图规范
1. 素材摆放距离识别图过远
1. 模型素材做的过高,模型顶点距离识别图过远


如何使场景更加稳定
1. 根据图像跟踪识别图规范优化识别图
1. AR场景对象要紧密的放置在识别图上
1. 识别图上的AR场景不宜太高
1. AR交互带上动画

详情请查看提高图像跟踪稳定性的其他方案 |

Q 上传的识别图星级为5星,但是实际体验发现识别图却不是很好识别,识别成功后跟踪效果也不稳定?
A 素材库中显示的识别图等级目前暂时为云识别的等级;如果是图像检测与跟踪场景,因为算法与云识别有些区别,得出的等级有些变化,但是可以遵循这样的规律:
1. 云识别等级高的有助于图像检测与跟踪;
1. 以实际测试为准,如果发现不好识别或者图像检测与跟踪场景不稳定可以参考识别图规范优化识别图
Q 识别图在电脑或者其他电子设备上识别时很容易识别,但是打印出来发现很难成功识别?
A 因为识别图在现实环境中不会像在电子设备上一样完美展示,会出现不同的情况:
- 情况1:如果是打印出来的可能会有印刷色差、印刷纸张反光、印刷裁切了图像和印刷形变了图像等问题
- 情况2: 识别图被放置在多媒体互动大屏上,就可能会出现真实现场环境太亮,导致大屏幕上图像不清晰;大屏幕图像显示质量不够,导致大屏幕上图像不清晰;大屏幕图像显示反光等问题
- 情况3:识别图通过非常规的手段置入,比如:衣服上缝制成的识别图案、衣服上通过印花机印制的识别图案、喷绘形成的识别图案、以及很多热转印工艺的塑料制品,就可能出现衣服上的识别图不平整、喷绘的识 别图和上传的识别图不一致等问题

考虑到现实环境中不同的影响因素,识别图的制作或拍摄就应该更结合实际因素,可以参考官方文档中如何做出容易识别的识别图,列举了一些常见识别图在现实中的情况以及在那些现实情况中的识别图应该如何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