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一篇分享中,晓冬向各位描绘了VMware SD-WAN by VeloCloud(后文称VeloCloud)的基本拓扑和组网模型。与VMware NSX数据中心产品相类似,VeloCloud也分可大体分为管理平面、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在之前的分享中,晓冬和大家已经完成了Gateway和Edge的注册,组建了Hub-Spoke的双站点基本框架。

如下图示,管理员可以在Orchestrator界面可以查看所有组件的状态。

🌻7x04 SD-WAN 漫步云网端·VeloCloud网络配置示例 - 图29

今天,我们将继续共同完成VeloCloud的网络(数据平面)配置,实现HQ站点业务与BO站点业务的SD-WAN连接。


0x01.VLAN的定义与配置

我们可以将Edge视为一台普通的三层交换机设备,用来作为站点内部所有分段的网关使用。管理员通过几次简单的鼠标点击和配置,就可以声明该站点内使用到的VLAN。

点击进入“Configure-Edge”界面,对Edge设备进行配置工作。

🌻7x04 SD-WAN 漫步云网端·VeloCloud网络配置示例 - 图30

在Device页面下,找到“Configure VLAN”栏,根据需要添加VLAN信息。

如下图所示,管理员可以定义VLAN ID、网络信息、DHCP等配置。

🌻7x04 SD-WAN 漫步云网端·VeloCloud网络配置示例 - 图31

晓冬在HQ站点一共创建了2个VLAN:

LS-VLAN4000-HQ-Web-Tier-10.1.10.0;用于HQ站点的Web前端应用使用;

LS-VLAN4009-HQ-ALBEND-Tier-10.1.2.0;用于AVI后端地址池网段使用。

🌻7x04 SD-WAN 漫步云网端·VeloCloud网络配置示例 - 图32



0x02.简单的三层配置

当然,在完成VLAN的划分后,需要定义一个TRUNK接口,作为这些VLAN的三层网关接口使用,如下图GE1所示。

(内心活动:对于分支站点来说,Edge同时一台AP设备,多个VLAN的互通就是这么简单,实在没有什么太多的配置操作,便捷性毋庸置疑。)

🌻7x04 SD-WAN 漫步云网端·VeloCloud网络配置示例 - 图33🌻7x04 SD-WAN 漫步云网端·VeloCloud网络配置示例 - 图34

现在,晓冬将Web01虚拟机连接到VLAN4000进行网络连通性测试:

VLAN4000已经与VLAN4009实现了L3互通:

🌻7x04 SD-WAN 漫步云网端·VeloCloud网络配置示例 - 图35

同时,Edge也实现了内部网络与Internet互联网络的互通:

🌻7x04 SD-WAN 漫步云网端·VeloCloud网络配置示例 - 图36

在BO站点LAN网络尚未配置完善的情况下,HQ站点的Web前端应用尚无法访问BO站点的App中间件应用:

🌻7x04 SD-WAN 漫步云网端·VeloCloud网络配置示例 - 图37

不难发现,在上面的用例中,Edge并没有配置任何静态路由或者动态路由。这是因为所有的业务网络(比如4000和4009)都属于Edge设备直连网络,默认L3互通;Edge设备用于上联的接口(10.1.0.17/29)因为配置了默认网关,路由表中默认就会存在0.0.0.0/0的默认路由,这样就实现了下游网络与上游网络的互通。在没有其他站点与HQ组网WAN的情况下,不会有其他的WAN相关路由。

注意:因为BO站点的Spoke已经与HQ站点的Hub建立了Cloud VPN,因此在VLAN4000和VLAN4009上线后,BO站点实际已经可以学习到了这两个地址段的路由。

那Edge能不能通过定义动态或者静态路由实现更为复杂的网络拓扑呢?

答案是肯定的!

在BO站点,晓冬将演示Edge设备是如何作为NSX DC Tier0网关的上游设备,通过BGP协议动态更新路由信息的。

🌻7x04 SD-WAN 漫步云网端·VeloCloud网络配置示例 - 图38

细心的朋友不难发现:启用路由协议的Edge设备接口都分配了唯一可用的IP地址,接口类型也区别于HQ站点的【Switched】,而是【Routed】。

🌻7x04 SD-WAN 漫步云网端·VeloCloud网络配置示例 - 图39



0x03.动态路由协议配置

Edge支持BGP和OSPF两种不同的动态路由协议,由于是和NSX DC集成,晓冬将演示如何使用BGP实现动态路由和互联。

首先,管理员同样是要在Edge设备的“Device”页面,激活BGP功能;

🌻7x04 SD-WAN 漫步云网端·VeloCloud网络配置示例 - 图40

定义本地自治域AS,如65001;邻居的IP地址和AS,如采用eBGP方式与下游的NSX Tier0网关建立BGP邻居;

🌻7x04 SD-WAN 漫步云网端·VeloCloud网络配置示例 - 图41

管理员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各类参数的调整;

🌻7x04 SD-WAN 漫步云网端·VeloCloud网络配置示例 - 图42

另一方面,在NSX DC的Tier0网关,也需要对应地进行BGP设置:

🌻7x04 SD-WAN 漫步云网端·VeloCloud网络配置示例 - 图43🌻7x04 SD-WAN 漫步云网端·VeloCloud网络配置示例 - 图44

BO站点的这台Tier0网关下联2个Tier1网关,分别承载了BO站点的App中间件业务与DB后端数据库业务,我们需要将这些网络重分发到BGP。

🌻7x04 SD-WAN 漫步云网端·VeloCloud网络配置示例 - 图45

在完成BGP配置后,我们不妨来看看Tier0网关和BO站点Edge之间的BGP邻居是否已经建立了连接、学习到了路由。

如下图,可以看到,在Tier0网关侧看到邻居已经建立【BGP state - Established】

🌻7x04 SD-WAN 漫步云网端·VeloCloud网络配置示例 - 图46

进一步查看路由表,可以看到Tier0网关通过BGP学习到了三条路由条目:

10.0.100.11/32,这是上联Edge设备的管理地址;

10.1.2.0/24,这是HQ站点的ALB后端地址池网络,也就是之前我们定义的HQ站点的VLAN4009;

10.1.10.0/24,这是HQ站点的Web前端应用网络,也就是之前我们定义的HQ站点的VLAN4000。

这说明上游Edge设备已经通过SD-WAN的VeloCloud Gateway组件接收到了路由更新,学习到了HQ站点的网络信息,并且通过BGP协议,传递给了下游的Tier0网关设备。

🌻7x04 SD-WAN 漫步云网端·VeloCloud网络配置示例 - 图47

而查看BO站点Edge的路由表,可以相互印证这一点。

如下图所示,Edge设备通过BGP路由协议学习到了10.2.11.0/24和10.2.12.0/24两个NSX DC网络的路由。

🌻7x04 SD-WAN 漫步云网端·VeloCloud网络配置示例 - 图48

现在,通过简单的网络配置,我们已经将HQ站点和BO站点利用Internet链路构建了SD-WAN网络。接下来各位跟随我一同来验证一下虚拟云网络的连通性:

🌻7x04 SD-WAN 漫步云网端·VeloCloud网络配置示例 - 图49

源10.1.10.11,位于HQ站点的一台Web前端虚拟机;目的是BO站点的App中间件虚拟机;

第一跳是10.1.10.254,即自己所在的网关地址,换言之到达了HQ站点的Edge设备;

第二跳是1.0.0.102,这是BO站点Edge的公网IP地址,换言之数据包已经通过HQ站点与BO站点的SD-WAN链路(Overlay)到达了BO站点;这其实包含了Overlay的封装,通过1.0.0.0/24公网的传输,以及到达BO Edge之后的解封装等一系列复杂的网络交互;🌻7x04 SD-WAN 漫步云网端·VeloCloud网络配置示例 - 图50

第三跳是10.2.10.1,这是BO站点Edge下联的Tier0网关的上行链路地址;

🌻7x04 SD-WAN 漫步云网端·VeloCloud网络配置示例 - 图51

第四跳是100.64.144.1,这是BO站点Tier0网关的下联Tier1网关的内联地址,我们在NSX DC的连载中介绍过,Tier0与Tier1之间的级联将会由NSX-T Manager自动分配一个100.64.0.0/16的地址用于互联。

最终在Tier1网关的路由下,到达了目标的App中间件网络10.2.11.0/24。



还记得晓冬在本连载的一开始,描绘的整体拓扑图么?

🌻7x04 SD-WAN 漫步云网端·VeloCloud网络配置示例 - 图52

现在右侧HQ站点的NSX DC网络与左侧BO站点的NSX DC网络,已经通过SD-WAN链路实现了三层互通。Web服务器通过SD-WAN与中间件App服务器进行通信,而中间件App服务器通过NSX DC的软件定义网络与后端DB数据库服务器进行通信,形成了一个覆盖虚拟云网络的典型3-Tier应用模型。

我们知道,NSX DC除了提供软件定义网络、分布式防火墙以外,也可以提供软件负载均衡器的功能。如下图所示,晓冬利用该特性,实现了App01和App02两台中间件的负载均衡。

🌻7x04 SD-WAN 漫步云网端·VeloCloud网络配置示例 - 图53

现在,用户已经可以正常地访问业务了。如下图所示,软件负载均衡器会“轮询”,将Web服务器发来的请求,负载均衡到App01和App02两台中间件进行处理。

🌻7x04 SD-WAN 漫步云网端·VeloCloud网络配置示例 - 图54

客观地说,NSX DC的负载均衡能扩大SDN加速业务敏捷上线的优势。在一些实际的项目中,通过vRealize Automation这样的云管理平台,我们的客户能自动化地交付SDN网络,并提供负载均衡功能,在短短数十分钟内上线大量业务,为企业发展助力。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NSX DC的负载均衡有自己的不足之处,比如需要借助CMP才能实现Auto-Scaling功能、缺少WAF功能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用户也可以选择使用NSX Advanced Load Balancer(旧称AVI)组件来提供更为强大的负载均衡功能,完善整个基于VMware NSX家族的虚拟云网络拓扑。

那么在下一次的分享中,晓冬将向大家演示,NSX ALB组件的部署及基本配置,欢迎持续关注本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