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为什么 OKR 广受企业青睐?
什么是 OKR?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是一套通过明确目标和定义清晰的完成标准,辅以跟踪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
- O(目标),它负责清楚传达行动的目的和意图,与公司的战略紧密相连。同时,它还要客观、具体,方便人们互相传达,以及轻易地辨别一个 O 是否已经达成;最后,如果 O(目标)具有一定挑战性那就更好了。
- KR(Key Results,关键结果),用来描述目标达成的必要条件,它是具体的、可衡量的,以便让我们能够通过追踪关键结果的进度,知道目标的达成进度。
OKR 看起来很简单,但它的效用远远大于 KPI、KSF 等传统方式。
举个案例说明,某旅游行业的营销公司举行了一次 OKR 制定工作坊,并邀请我来帮助他们落地实行 OKR,他们的总目标是“打造一个在业内有影响力的旅游类公众号” ,制定 OKR 之前,该项目的 KPI 是下面这样的:
每周发布一篇游记文章;
保证文章排版美观大方;
每个月有一篇文章阅读量达到 1 万以上;
及时回复公众号后台提问;
每天各类渠道推广公众号文章不少于 10 次。
然后大家跟随着工作坊的流程,群策群力,制定出了如下 OKR:
制定 OKR 之后,我跟踪了该公司的管理人员和其他员工,他们给了我如下反馈:
- 有了目标参考后,他们发现以前有些任务是偏离方向的,并且对任务的优先级也有了新的理解;
- 基于目标进行思考后,他们发现了许多对完成目标非常有价值的事情,而这些是他们以前完全没意识到的;
- 敢于试错和提出建议。以前大家执行任务发现有不对的地方时,由于缺乏依据,对提意见非都尽量采取“能免则免”的态度,而现在在执行过程中,他们能够及时地给予上级反馈,并大胆地提出建议,做出正确的调整。
所以,别小看 OKR 这个看似简单的方式,它能够帮人们聚焦在“目标”而非“任务”上,从而改变整个组织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SMART 原则
如下所示的 SMRT 原则是制定 OKR 时必须遵守的一个原则,它保证了 OKR 的质量。
仍以上面这家营销公司为例,他们在使用 OKR 之前,有一条 KPI 是:
“保证文章排版美观大方”
这条 KPI 不够具体,也很难衡量,导致大家经常在文章排版上产生很多分歧,在 OKR 工作坊中,大家用 SMART 原则重新整理了该要求,变成了这样一条 KR:
“排版标识明显,字体统一,图文搭配;
各篇文章使用同一风格”
相比前者而言,显然后者更加具体、可衡量,在执行的时候也更易参考,不容易出现偏差。
OKR 有何优势和魅力?
现在大部分的企业都面临一些同样的问题,例如:战略和执行脱节,以及员工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不到激励和释放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已经严重拖累了企业的发展。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能看到,OKR 通过聚焦目标,以及遵守 SMART 原则这两大法宝,可以帮助企业达成以下目的:
- 让战略目标有效地传递至基层;
- 让跨部门协作变得高效;
- 释放员工创造力,进而提升员工积极性。
接下来,我将逐一讲解。
1.让战略目标有效地传递至基层
许多企业都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准确地把企业战略传达到基层。企业越大,内部层级越多,链条越长,战略目标就容易发生损耗和被曲解,出现不同岗位人员对公司战略目标理解不一致的情况,从而导致执行偏差。
我指导许多企业基层员工制定 OKR 时,发现许多人只了解直属领导分配给自己的任务,对公司当前的战略目标没什么概念,他们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如果在这过程中任务方向发生了偏差,他们并不能很快发现并做出调整,给企业造成了许多“隐形浪费”。
举个案例说明这点,我曾服务过的某手机公司,他们 2017 年的战略目标是“通过提供更低成本、运行更流畅的产品,占领手机的中低端市场”,该战略目标经过内部的层层分解和传递,到达 UI 设计部门时,就变成了“生产一套时尚的UI界面”。
首先这个任务看起来就与服务中低端市场有所偏差,至少不是重点。因为中低端市场对价格更加敏感,对时尚也有独特的解读。其次设计部门只拿到了分解完成的任务,对该任务背后的战略背景,以及从战略转化到任务的过程并不了解,他们根据自己拿到的任务和自己对任务的理解,最后生产了好几个版本,也没得到市场部的满意,最后勉强发布,市场反馈也平平。
所以,任务和战略发生偏移,给企业带来的浪费是非常巨大的。
而OKR 能有效避免战略传递失真,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 目标描述清晰
首先 OKR 提供了“目标+关键结果”这样清晰易懂的书写模版,其次 OKR 符合 SMART 原则,二者结合,让 OKR 传递时总能保持清晰、具体、可衡量。
正如上面列举的旅游营销公司的案例,符合 SMART 原则的 OKR 显然比之前的 KPI 更加清晰,理解起来也不容易产生歧义,从而避免执行时的许多偏差。
- 目标分解的过程中更容易保持一致性
首先,OKR 的系统中,各级单位分解和传递的是目标,而非将目标分解为任务再传递和分解, 这样大大减少了目标被解释和转译的次数,在传达过程中极大地保持了 OKR 原貌。
其次,OKR 使用目标分解制,目标是各级单位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和最终结果,相对任务而言,目标之间更容易相互验证一致性, 所以 OKR 传递的信息比传统的任务分配模式更准确。
这是因为任务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很难自下而上追溯,所以任务层层向下分解时,很容易失去“初心”。就像上文提到的手机公司的设计部门一样,员工知道做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只管埋头干活,不顾方向的正误,缺乏应变能力。
最后,SMART 原则中的 Relevant(战略相关性),保证了各级在分解目标时,始终保持向上对齐。
有了这些机制的保障,使得 OKR 能有效帮助组织在内部各级别中贯彻战略,同步战略。
2.能让跨部门协作变得高效
除了战略传达失真外,企业还面临另一个老大难问题,那就是传统的自上而下任务分配模式导致的跨部门协作问题。
跨部门协作往往有规模大和复杂度高等特点,再加上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以及看问题的视角不同,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容易出现在各项事务和细节上争论不休的情况。
举个例子,产品设计部门更看重用户体验,技术部门则看重技术的先进程度和产品的可维护性,商业化部门则看重产品的交付速度和变现能力。各部门的立场不同,对于该做什么和怎么做极易产生不同意见。
而在 OKR 模式下,一方面目标清晰,符合 SMART 原则,各部门对目标的理解不容易产生歧义;另一方面,OKR 中的目标(O)提供了锚点作用, 当跨部门协作产生分歧的时候,在有目标的参照下,大家更容易达成共识。这正是传统的由上至下的任务分配模式无法做到的。
3.释放员工创造力,进而提升积极性
传统的自上而下传递任务的模式,既束缚部门协作,也在束缚着员工的创造力。
例如,在前面提及的手机设计案例中,由于设计部门缺乏目标指引,设计师在工作的时候只能按照任务做细节上的优化,很难站在更高的角度进行创造,视野上就很受限制;而且没有目标作为锚点,设计师的想法可能方向上就是错误的。所以最后的结果自然无法获得上级和用户的认可。
我在企业中还经常看到一种现象,那就是管理人员一边抱怨员工不主动提意见,提想法;一边抱怨提出来的意见和想法没有高度,不值得采纳。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就更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了。在许多企业,这是一个解不开的死结和恶性循环,管理人员和员工似乎都有苦衷,但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实际上,解决上面两个普遍现象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提供与公司战略紧密关联的清晰目标。有了 OKR 之后,员工可以轻易对齐上级,以及公司的战略目标。这样,员工便能够检视自己的行动是否有助于最终目标达成,及时发现过程中的问题并上报,从而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这样上级也会发现下级似乎一夜之间被激活。
小结
经过该课时的学习,你应该对 OKR 有了更清晰的认识。OKR 通过向组织各级别成员强化使命、愿景,让他们将视野从眼前的工作扩展到更大的发展蓝图上,为跨业务和跨团队的密切沟通和交互创造良好条件,让各成员能围绕同一个目标而努力。
正因为 OKR 能够从下述这三方面极大地提升企业效率:
- 让战略目标有效地传递至基层;
- 能让跨部门协作变得便捷高效;
- 释放员工创造力,进而提升积极性。
所以 OKR 在国内外都迅速得到了推广。在 OKR 的帮助下,谷歌、亚马逊、Linkedin 等著名硅谷公司均取得了非凡成就;而国内,早在几年前也有越来越多的公司纷纷引进 OKR 取代旧系统,例如今日头条、小米等新星企业。
既然 OKR 非常值得借鉴学习,那么我们可以照搬某些大厂的 OKR 落地经验吗? 当然不可以。OKR 是个非常灵活的工具,在不同类型的组织中,它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我会在接下来的两个课时中,为你详细讲解。
📑 02 | 创业公司VS 500强公司,落地 OKR 重点关注什么?
我在上一章提到 OKR 的诞生背景,以及它为何如此受欢迎。从很容易看出,OKR 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系统。它从目标的制定和跟踪,再到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和组织人们围绕目标工作,都提供了完整的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指导。
然而不同的企业在 OKR 上能够投入的精力和资源是有差别的。同时,对于目标管理这个事件来说,不同的组织面临的具体问题,以及希望借助目标管理来达成的效果也是有差别的。导致这种差别的主要因素有:
- 公司规模。
- 公司自身的组织结构。
- 公司发展阶段。
- 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阶段。
企业在实施 OKR 时,便可以参考以上这四个要素,有重点地选择并实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 OKR 的实施效果。
那么,这四个要素会给企业应用 OKR 带来怎样的差别呢?可以通过在这四个要素上有明显差别的全球 500 强企业和小型初创公司进行对比来获得更直观的体验:
如上表所示,对于全球 500 强的大公司,他们的经营模式成熟,目标相对清晰和稳定。但是由于组织结构复杂,所以目标在传递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导致执行方向错误。所以在实施 OKR 时,为了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加明显的效果,应该优先和重点关注“对齐各级目标”“提升员工执行力”相关的 OKR 实践。
而对于初创型企业,他们的内外部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都很大。所以在实践 OKR 的时候可优先并重点关注与“灵活性”和“持续改进”相关的实践。
接下来,我们分别来看看在不同类型企业下 OKR 应用的不同。
全球 500 强公司
位列 500 强的大公司,其规模普遍超过 1万人,甚至动辄十几万、几十万,并且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张,公司内部信息的传导链条就会变长。这样,一方面会导致公司的战略目标在传递时失真;另一方面会导致公司很难及时掌握各部门对战略的执行情况,问题的发现往往具有滞后性。
最后的结果就是执行团队在对公司的战略理解发生偏差后,无法得到及时的纠正,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造成更多的浪费。
所以大规模的组织在实施 OKR 时,会重点关注 OKR 在 “对齐各级目标” 上的操作,由于上面这种情况在大规模的组织中如此普遍,所以大部分组织在对齐目标之后,都能感受到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前一章中,我们提到的 OKR 相关的操作要点里面,与对齐各级目标相关操作主要有:
1. 制定目标时,严格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同时进行的方式
在共同制定目标的过程中,这种方式能让上下级之间达到对目标理解最大一致性,而单方面传达和解释目标都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管理者经常高估成员理解目标的能力。事实上,在目标传达会议结束后,只有 10% 不到的人能真正理解目标。比如,曾有一项针对美国 23000 名员工调查显示:只有 37% 的人清楚知道公司的目标和策略是什么,甚至只有 9% 的人认为他们团队有清晰可衡量的目标。
所以,在 OKR 的制定会议上,需要管理人员和员工围绕目标反复进行沟通,可以减少双方对目标的理解差异,同时员工也有机会提出自己对于目标,以及如何执行目标的看法。
这样,管理人员不仅能将好的想法吸入 OKR,补足自上而下视角中的缺失;还能够在充分了解员工想法的前提下给予员工反馈,第一时间纠正员工对目标理解的偏差,帮助员工更好地聚焦在目标上,并加强个人目标与团队和组织目标之间的联系。
同时,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将人们卷入计划的制定过程,会让他们更愿意接受和支持该计划,所以如果在制定 OKR 的时候引入自下而上的视角,并能有效采纳意见,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员工对 OKR 的认可度,并在执行时提升员工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感。
2. 符合 SMART 原则
SMART 原则能够使 OKR 的表达更加清晰,有效减少传递过程中因为理解不同带来的传递偏差,也让 OKR 的执行过程更容易追踪,这对大企业实现上下级目标对齐很有帮助。
当员工的行动有明确的目标,能将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加以对照,并清楚地知道进度和与目标的距离时,他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也就会为了达成目标付出更多努力,克服更多困难。所以 SMART 原则能有效提升人们的工作动力。
下面我会以 Google 这家公司举例说明这点:
在 Google,个人 OKR 中 60% 以上的目标是员工自己提出的,只有 40% 的目标是从顶层分解下来。个人对 OKR 的制定参与度非常高,这也使得人们对目标的理解,以及对目标的责任感达到一个新高度。
另外,Google 在实施 OKR 时对 SMART 的贯彻是非常彻底的。所有人写出的 OKR 必须是与战略目标密切相关,并且是可量化的,可达成的。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每个人的目标是什么、如何量化,应达成的指标是什么,都要非常清晰;在 Google 内部,会频繁根据量化结果对工作情况进行考察,考察的间隔最长不会超过一个季度。
因为战略传递得不准确,会给大型企业带来极大的损失,所以大型企业在应用 OKR 时,应重点关注以上操作细节。然而这并不是说其他 OKR 的操作对大企业就不重要,而是因为企业在制定和实施 OKR 的过程中可投入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企业应该优先关注并进行,那些能带来直接和明显改善的操作,这也是一种优化资源的做法。
初创企业
与大规模组织不同,创业阶段的小型公司人员较少,组织结构扁平,所以无论是公司战略,还是任务执行,它的传递链条都相对较短,在这传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相对较少,所以 OKR 中“对齐各级目标”相关操作带来的效果,在小型企业中也相对较弱。
小型组织想要尽早地在 OKR 实践中有明显的收获,可以优先关注以下操作:
1. 关键结果保持灵活性
初创公司的成长发展往往伴随着极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一方面是由外部环境带来的,比如行业的变动,技术的迭代,竞争者的频繁动作等;另一方面则来自公司内部,比如尚不规范的流程制度,职责尚不明确等等。
而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不是试图控制变化,而是应该拥抱变化,所以企业需要尽早试错和调整,并在试错过程中找到真正合适自己的工作方式,形成合适的流程和规范。
所以初创企业可以充分发挥 OKR “目标不变,关键结果可变” 的特性。在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或者发现实现目标的更优方式时,可以及时参照“目标 O”来调整“关键结果 KR”,这样便能在不失“初心”情况下灵活调整。
在调整的过程中,如果能将关键结果 KR 的变动权适当地交给员工,授权员工在目标 O 不变的前提下,对工作的任务、工作的方式进行调整和优化,这样不仅给组织带来更多的灵活性,更好地适应当今的市场环境,还达到了通过授权激活员工的目的。这是在创新大爆炸的时代里的必选动作。
巴西的塞氏企业和瑞士的在线购物网站 Siroop 都是很好地应用了这一实践的初创企业。他们通过授权,将“人”作为组织运转的核心。塞氏企业规模虽小,但它对 OKR 的践行贯彻远超其他硅谷巨头,其特色便是员工自定薪酬,并且员工想改进工作流程时,也会得到公司的全力支持;而 Siroop 则更进一步,公司只负责制定目标和战略,行动方案、项目和任务则由员工掌握。
2. 制定有挑战的目标
如前面的表中所示,初创公司内外部环境都充满了较多的不确定性,所以要求员工除了执行力外,还要有应变能力,有更开放的思维,能保持更广阔的视野,以及学习新技术的能力。通过不断地给员工设立有挑战的目标,能够培养这些能力,并能持续引导他们跳出舒适区,最终提升。
设立有挑战的目标时也是有技巧的。对于团队级别和个人级别的目标来说,“挑战”意味着它要具备一定的难度,但又不能超出当前团队和个人的能力太远。
举一个我曾做过的案例,当时公司原本想给研发团队定的目标是“将 Bug 率减少 70%”,但是员工积极性不高,给出了很多技术层面的理由拖延不办。 经过调研后,我将目标从 70% 调整为 20%,因为这样的目标更容易被团队接受。后来在实践中也验证了,20% 的目标虽然小,但是正是因为难度较小,员工的接受程度更高,应对也更积极。
如果一定要实现将 Bug 率减少 70% 的目标,那最好也将它分多次布置给团队,因为我在过往的许多案例中发现,将大目标分解为多次实现,反而比一次性提出较高的目标能够更早地达成。因为难度过大的目标让人感到沮丧,拖延,甚至直接放弃,只有稍有难度的目标才会令人跃跃欲试。
3. 持续关注优先级
和大公司相比,初创公司的弱点还在于资源紧张,所以更需好钢用在刀刃上。OKR 实践中与“优先级”相关的操作,是小公司需要重点关注的。尤其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管理者更应将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优先完成价值最高的事情,这比加班,给团队施压更能提升效率。
OKR 在优先级排序方面有着非常棒的设计:
- 它要求每次制定目标 O 不超过 5 条,每个目标制定 3-5 条关键结果 KR,这是第一个筛选重要目标的手段;
- 它要求将制定好的目标 O 及其下的关键结果 KR 都进行优先级排序,并根据优先级进行有重点的追踪。
通过这两个手段,就可以将团队的资源和精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如果不舍得放弃,兼顾太多目标,对小公司而言,反而会分散宝贵的精力和资源,并且导致整体进度的滞后。而在 VUCA 时代的初创公司,滞后就等于失败,只有“完成”的东西,才会产生价值,哪怕目标进行到最后只是告诉你“此路不通”,也强过它一直待在进度列表里空耗资源。
虽然我建议初创型的企业在使用 OKR 时,优先关注以上三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小企业就可以忽视其他要点,只是以上三点,相比其他要点,能让小企业在短时间内取得更显著的提升。
小结
OKR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含从目标制定,到跟踪的诸多实践方法。无论是 500 强公司还是初创公司,每个公司在规模组织、行业环境、业务特色等方面的差异都是巨大的,所以 OKR 及其每个实践方法,能为各个公司带来的价值大小也是有区别的。
所以没有万能的 OKR 方案,也没有可照搬的方式方法,上至管理者,下至基层员工,都需要正视这种区别,根据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地实践 OKR,优先从能让企业取得最显著提升的实践方法入手,集中精力把实践做好、做深入,尽早取得可视化的成果, 这样才能提高组织内部对 OKR 的信心,从而更深入地践行 OKR,为取得更大的变革成果铺平道路。
📑 03 | 互联网行业 VS 传统行业,如何灵活应用 OKR ?
事实上,除了规模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因素也会对 OKR 实践产生显著影响,那就是企业所在的行业。越是新兴的行业,其发展和变化就越快,企业目标也就越受行业变化的影响;相反,越是传统的行业,其发展和变化就越缓慢,其目标确定性也就越高。
多年来,我做企业管理咨询时便发现,互联网公司在制定企业战略时,往往只会向前展望 1~2年,时间再长,变数就会增大,战略也就将失去意义;而传统行业的企业制定战略时,却可以向前展望 3~5 年,甚至更长时间。
所以企业在引入 OKR 作为目标管理系统时,应该结合自身所处行业特点,有重点地应用 OKR 体系中的各类实践,从而将企业收益最大化。
互联网行业与 OKR 的相互成就
OKR 的源头,最早可追溯到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概念(1954年《管理的实践》),经过四十多年的实践和改进,到 20 世纪 90 年代末,终于在软件互联网行业发扬光大。
那么为什么软件互联网行业能够和 OKR 一拍即合,互相成就呢?其实这是互联网行业的特性造成的。
以前,在传统行业中, 产品和商业模式已经是成熟的了,创业者要取得成功,需要拼供应链、拼成本,或者为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做周边服务,也就是在需求基本确定的情况下,拼成本和速度。
而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末,软件互联网行业则是一片未知的“蓝海”市场。
互联网行业中,创业者有更多空间,可以通过不断地发现新的需求,并利用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技术来满足需求,便能异军突起,引领一个全新的行业。回顾 Google、Facebook、苹果、Uber、腾讯等巨头的崛起,你便会发现它们莫不都是经历了这样一个“持续创新”的过程。
但同样这也意味着没有经验可循,需要自己反复试错。 比如,抖音在红遍大街小巷之前,就已经在 App Store 上更新了 32 个版本,这 32 个版本意味着 32 次尝试。这还不包括在他们办公室里被否掉的,从未有机会面世的更多次尝试。与此同时,还有更多的短视频平台,也同样在做着尝试,但是并没有能够存活下来。
正是因为在互联网行业中,成功的产品到底是什么样子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需要互联网团队不停地试错,频繁地迭代。这就意味着互联网团队总是身处变化中, 他们需要一个像 OKR 一样的工具,既能在大方向上给予明确的指引,又能在执行的时候赋予他们足够的灵活性。
于是, 互联网行业与 OKR 一拍即合,互相成就。
软件互联网行业 OKR 实践特点
你会发现,互联网行业总是处于变化中,并且这种变化频率越来越快,往往会计划赶不上变化,老任务赶不上“新”目标。这给公司的经营者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那就是互联网时代“完成任务≠达成目标”。
所以互联网企业在实践 OKR 时,有两点必须高度关注:
- KR 响应变化要高于遵循计划;
- O 始终要向公司战略靠拢。
1.KR 响应变化要高于遵循计划
KR 关键结果,可以看成是达成目标的子过程。
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行业,“变化”是唯一不变的事情,在今天看来正确的策略,在明天看来这可能就成了“失误”。举个曾经的案例,某互联网公司市场部在 2018 年年初制定的 OKR 是这样的:
O:实现创纪录的销售目标,同时提升盈利能力;
KR1:对所有销售员工进行一次深度培训;
KR2:对核心产品增加 40% 的广告宣传投入;
KR3:在各大广告联盟,增加广告投放的数量和频率。
我们先不说该 OKR 的关键结果书写是否标准,但我们从该 OKR 中可以看出,在 2018 年该市场部对广告宣传有非常强的诉求。那么我们再回想“2018 年”发生了什么呢?那就是“抖音”横空出世,并在那年成了最具流量的新兴广告渠道。
所以如果该公司在 2018 年初制定完该 OKR 后就埋头执行,那么它不但会错过新兴渠道的增长红利,还有可能在传统渠道蒙受损失。因为新兴渠道在爆发式增长的时候会对流量产生“吸血效应”,越是传统的渠道(例如传统的广告联盟),就越容易被“吸血”,以及受到挤压。
反之,如果该公司能及时调整战略,拓展抖音一类的新兴广告渠道,便能尽早地享受到行业红利,而介入越晚,沉没成本则越高。
事实上,每隔两三年,互联网行业就会突然爆发一个现象级应用,颠覆整个行业的生态。 例如网络视频重构了传媒行业,打车软件重构了出行,短视频、自媒体一类新兴事物重构了整个广告行业。
所以,互联网行业切忌制定完关键结果后只知道埋头苦干,或者花长达一两个月的时间制定 OKR,要知道“变化”并不会等你,正如敏捷宣言所说“响应变化要高于遵循计划”,关键结果(KR)作为达成目标的手段,更需要具有灵活性,能够随变化而变化。
2.目标(O)始终向公司战略靠拢
曾经有一位软件公司的部门经理,希望我能为他们部门的年度 OKR 提供一些建设性建议,他们的 OKR 是这样写的:
O:打造具有快速交付能力的团队。
KR1: 构建团队持续交付的能力。
KR2: 缩短需求的响应周期。
KR3: 提升交付的质量。
我看完之后,问了他三个问题:
- 你们公司的战略是什么?
- “打造具有快速交付能力的团队”这一目标对公司战略的贡献是怎样的?
- 在公司战略的大背景下衡量,你们当前制定的目标具有怎样的优先级?
这个部门经理没能立刻回答出来。他想了一下,告诉我说,他们制定目标的时候,出发点是自己部门的职责,以及周围干系人经常抱怨反馈的问题。比如一个重要的干系人常常反馈,他们交付的速度慢,所以就围绕“快速交付”制定了 OKR。
我告诉他,“打造快速交付能力的好团队”看似是一个正确的目标。但在互联网行业,如果你和你的干系人,没有将精力聚焦到公司战略上,你即使有了一个能快速交付的团队,但可能快速交付了很多公司并不需要的产品。
听后,该经理回去与部门团队重新回顾了公司战略,发现仅从自己的角度考虑“交付速度”这一要素实在是太片面了,他们重新围绕公司战略,从产品、用户、业务等角度出发,制定了下方这样的全新 OKR:
O:基于用户反馈尽快地更新产品版本。
KR1: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尽早产出原型;
KR2: 每周都要与业务人员进行基于原型的沟通;
KR3: 将需求的平均响应周期缩短 20%。
所以在互联网行业的企业内部,从部门到个人,在制定目标时围绕自己的职责还远远不够,一定要把目标上升到公司战略层面。在制定目标时,可以反复思考以下问题:
- 公司的战略是什么?
- 公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 我们要服务的用户是谁?用户的需求是什么?
- 我们所制定的目标对企业战略有多大贡献?
深度思考这些问题后制定出的 OKR,才能更好地贯彻公司战略,尽可能避免因工作方向偏差造成的时间、资源和机会的浪费。
传统行业 OKR 实践的特点
制造业、商贸、餐饮、运输、通信、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电子通信设备、建筑业等传统行业存在已久,商业模式也较为成熟。
与互联网的激烈变化不同, 这类企业已经度过了它们的高速发展变化期,进入到稳定发展阶段——需求稳定,产品的形态也相对稳定,颠覆性产品发生的概率远远小于互联网行业。具体到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上看,这类企业已经实现了精细化分工,工作的流程化程度较高, 所需的技能和岗位职责已经实现了标准化。
虽然 OKR 诞生在互联网行业,但是在这类传统行业中也有用武之地。传统行业虽然主营业务稳定,但也存在局部变化、创新的需求。有一些有危机感的传统行业,也在谋求转型,而转型则是一件不确定性相当高的事。这种情形下,OKR 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传统行业这种“整体稳定,局部变化”的场景中, 如果决定引入 OKR,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一定情况下, OKR = KPI
我刚刚在讲互联网行业时提到“目标≠任务”,这是许多 OKR 书本或者教材中的观点,所以这给许多传统企业的管理者带来很大的困惑,因为他们制定出的 OKR 就是目标与任务就是等同的,也就是与 KPI 并无大的区别。
举个例子, 某传统行业生产部的 OKR 是下方这样的:
公司生产总部 OKR:
O:完成 100 万产量
KR1:A部门 50 万
KR2:B部门 50 万
生产A部门 OKR:
O:达成 50 万产量
KR1:A小组 25 万产量
KR2:B小组 25 万产量
这样的 OKR 在互联网行业中,无疑是教条的,就像之前的那个道理,企业很可能只专注完成 100 万产量,但失去完成 1000 万产量的机会。
但对于传统企业,这样的制定是没有问题的,这种情况下 OKR 就是等同 KPI。
因为在这种传统行业中,生产经营活动的变化周期长,最佳实践和历史数据的参考价值高。例如白色家电制造行业,其市场规模可以通过人口结构、收入结构等综合因素做出测算,企业的产能也可以根据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预测。一旦制定了目标和计划,中途发生变化的可能性远远小于互联网行业,相同的例子还有大型机械制造行业、BPO 财务外包行业等。其产品的迭代演进也相对缓慢,不像互联网产品迭代和更新频率那样高。
所以很多时候在传统行业,完成任务就意味着达成了目标。在这样的前提下,具体部门目标可能就与任务等同。这种 OKR 的制定不但是合理的,而且传达起来准确、高效,完全不需要再将其复杂化,否则反而会弄巧成拙。
2.使用 OKR 时,区别对待创新部门与非创新部门
虽然传统行业中大部分的模式和流程已经相当成熟,市场可预测、产品变化慢。但是传统行业中也一直存在着肩负创新的部门。
在这些创新部门中,也与互联网行业一样,存在大量的未知和不确定性,且结果难以预测。那么这类部门在使用 OKR 时,显然也应该遵循前面提到的互联网行业的 OKR 最佳实践,而切忌以 KPI 方式进行考核。
例如,精益方法的发源地丰田汽车,它的生产线是高度细分,且指标可量化的,所以适合使用 KPI 考核。但是它的汽车的外观设计和技术研发部门, 就面临很大的创新挑战。比如,什么样的外观能在众多竞品中吸引到更多眼球?哪种技术能给客户留下与众不同的体验?这些都是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也是无法计划的。
随着如今信息传播模式的反复革新,除了创新部门外,传统行业的营销、公关等岗位也频繁地遇到各种挑战和机遇,这类部门也应该保持关键结果的灵活性,与传统部门区别对待。
小结
最后,我们再回顾一下今天的内容。由于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之间的差异巨大,它们对 OKR 的应用方式也天差地别。两者之间相互借鉴时,要充分考虑到行业的差别,切不可照本宣科,犯教条主义错误。
互联网行业的关键结果 KR 对变化的响应要高于遵循计划,其目标 O 要始终向公司战略靠拢;而传统行业在应用 OKR 时,不必过于拘泥 OKR 的形式,而是“因地制宜”,可以继续采用 KPI 的思想,并且根据部门情况灵活区别对待。
到现在,“模块一 走近 OKR 在企业的落地应用”便结束了,我们回顾一下这一模块的内容,我们从 OKR 在企业的具体应用落地入手,全面地认识了 OKR 的应用原则、特点作用,以及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的角色,然后对比讲解不同企业规模、行业、场景下,OKR 的作用、适用性和限制情况。
下一课时,我们将进入“模块二:OKR 制定,细节成就完美”,我将手把手带你制定 OKR,深入理解 O 与 KR 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 04 | 重识目标 O:任务和价值,应该以谁为导向?
这一课时的主题是“重识目标 O:任务和价值,应该以谁为导向 ”,我们对这两个词先进行一下定义和区分。
- 任务,是组织为了实现目标选择的途径和手段,它是以目标为导向制定的一系列活动。在 KPI 的管理体系里,常见的做法就是围绕关键绩效指标,制定相应的任务,然后层层向下分解和传达任务。
- 价值,则是任务完成后产生的,对实现目标有促进作用的结果。任务可能产生多样性的结果,如果这个结果对实现目标有利,那就是有价值的;相反,则是无价值的。
有一种声音认为,OKR 最大的优势就是以目标导向,但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以目标为导向”并非 OKR 提出的,它本来就是各类组织长期以来的一种诉求。即使是使用 KPI 的组织,也都在尽最大努力地实行以目标为导向。
但是“以目标为导向”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因为事情的发展走向与当初计划制定的方向总是有所偏差,也就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有差距。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理想状态下,我们根据目标制定出详尽的计划,并为每位团队成员分配好任务,然后便能实现目标,传统的任务分解模式就是依循的这种“理想状态”下的思路。
但现实中,完成任务并不意味着能达成目标。比如,制定计划时存在没有预估到的情况;再比如随着时间的推移,制定计划时的环境可能发生了变化,导致计划不再有效;又比如在计划向下分解和传递的过程中,出现了理解或传达的偏差等等。
企业规模越大,项目越复杂,这些问题就越明显,这点相信身处大企业的员工都能感同身受,尽管所有组织虽然都非常希望能做到“以目标为导向”,但事实往往不如人意。
既然即使完成了计划内的任务也不意味着能达成目标,那么如果执行层只能按计划执行,不能够意识到任务和目标之间有了偏差,那就不可能及时地纠正偏差。结果就是执行层交付的结果和公司要的结果相差甚远,公司战略自然也就无法落地。
这种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在当今这种复杂的时代变得尤为明显,所以 KPI、KSF 等以计划和任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在今天变得不再有效,为人诟病。这也是为什么作为后来者的 OKR,抛弃了任务为导向的方式,重新聚焦到最终成果的“价值”导向上来。
OKR 聚焦目标和价值,不以任务为导向
那 OKR 是如何帮人们更好地聚焦到目标和价值上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真实案例的对比,来看看 OKR 与 KPI 有何不同,从而更深入地了解 OKR 的使用技巧。
某 K12 在线教育机构在 2020 年的目标是成为最有影响力的 K12 教育辅导平台之一。下图中,左侧是他们围绕此目标制定的 KPI,右侧是经过我辅导后修改的 OKR。
图中左侧 KPI 例子采用的任务分解模式在许多企业中非常常见。我们从 KPI 模式中可以看出,各部门员工所谓的目标,其实就是围绕初始目标分解下来的任务,所以他们本质上是以任务为目标的。
而完成任务是否就能达到目标呢?这个却是未必。
2020 年,K12 教育辅导市场已出现饱和。年初的疫情使得大量原来仅在线下授课的机构转为线上授课,线上课程的数量、质量和多样性都大大提高了,加剧了行业竞争。这种情况下,若继续按照左侧的 KPI 思路,不根据市场变化做成新调整,即使按照旧指标完成了任务也依旧不能实现目标。
而右方的 OKR 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首先出现的是目标,然后才是实现目标的关键结果。下方系统中的三个部门,各自的目标都是承袭自公司的大目标,而任务也是围绕部门目标制定。各部门的员工首先对目标,以及目标代表的价值负责,而不是只对任务负责。
在执行任务和达成关键结果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对照目标检视过程。 如果员工遇到一些疑问,例如任务的结果是否促进了目标的完成?是否因为某些变化的发生,原计划的任务已经无助于目标的达成?是否有其他更好的任务值得加进来?等等,就可以参考目标进行有效的思考,并及时给予上级反馈,反过来帮助上级优化战略。
所以,如果执行层不仅仅知道做什么,还知道为什么,那么就能及时发现任务与方向的偏离,及时汇报,甚至在职责范围内直接做出调整。结果就是执行层始终围绕着目标,并最终实现了目标。虽然执行层并没有完全按照最初的计划行事,但却真正实现了以目标为导向。
运用 OKR 时,人们思考的是“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和“为了实现目标,我们要做什么”;而运用 KPI 时,人们思考的是“我们的任务是什么”和“我们要把任务完成到什么程度才能获得相应的评价”。OKR 通过特定的格式,让“为什么(目标)”和“做什么(关键结果)”来给员工提供指导,而不是 KPI 体系下,用“详细的任务说明”给员工提供指导,从而改善了 KPI 等任务分配模式的弊端。
提炼目标,不能仅靠“O+KR”的格式
OKR 能够发挥作用,一个关键点是 “O”必须是能代表价值的目标。如果它仅仅是一个任务,那么就起不到上面所说的效果了。但是推行 OKR 最容易掉入的一个坑就是“格式上是 OKR,骨子里还是 KPI”。
我们经常能看到下面这种 OKR:
O: 实现 100 万营收目标
KR1: A 部门实现 50 万营收目标
KR2: B 部门实现 50 万营收目标
或者
O: 11 月前完成产品上线
KR1: 8 月 11 日前完成原型设计。
KR2: 9 月 30 日前完成产品的研发。
KR3: 10 月 20 日前完成产品测试。
这两个例子就是典型的 KPI 式的 OKR。 O 是一个大任务,KR 是分解过后的子任务列表。写成这种形式是因为许多人在使用 OKR 的时候,脑子里想着是目标牵引,做着做着又变成了任务牵引。这是人们在 KPI 模式下形成了一些惯性思维导致的。
例如,人们总是希望尽快得到明确而具体的任务,并且快速行动起来,而不太习惯先花大量的时间来理解目标;还例如,常年以任务当目标这种思维方式已经比较牢固了,导致现在没有思考能力,将手头的工作和更高层面的价值进行关联。
决定 OKR 撰写质量的,不是 OKR 的特有格式或者 SMART 原则,而是人们的思维方式。 如果人们的思维还是停留在以任务导向,那么使用 OKR 和 KPI 是没有本质区别的。我在辅导团队的过程中总结出以下两个最佳实践,能够非常有效地帮助人们迅速转换思维,克服长久形成的思维习惯。
OKR 实践方法
如果制定 OKR 时,发现自己写来写去都是在写任务,很难提升到“价值”层面,也就是说找不到任务背后的价值和目标时,那就可以试试“五问法”和“填空法”。
实践方法 1:五问法
“五问法”是对一个问题“由浅至深”连续追问 5 次,目的是找到其根本原因。 当然,操作时不限于必须问 5 次为什么,可多可少,只要找到根本原因即可。
以在上一讲中提到的“实现100 万营收”这个目标为例,使用“五问法”的过程可能是这样的:
通过对原目标使用五问法,我们会发现,问题的根源是公司销售渠道单一,无法应对类似疫情这样的突发事件。而这个根源问题导致的短期结果就是公司在 2020 年上半年现金流压力很大。而“实现 100 万营收目标”,其实是为了应对根源问题导致的短期结果的一个行动,也就是任务,而并非目标。 回顾整个五问法过程中浮现出来的各种原因,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个更好的短期目标。
O:“弥补疫情给公司现金流带来的损失。”
一个好的目标应该有足够的高度,给人以启发。与“实现 100 万营收”这个目标相比,显然该目标更加本质,人们在面对它时有更大的思考空间。例如除了增加营收外,还可以降低产品成本,减少不必要开支,拓宽销售渠道等等。但如果只把实现 100 万营收当作目标,不管它背后的原因,很有可能销售额上去了,销售成本也增加了,最后现金流并没有多大改善,公司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最后,就是典型的完成了任务没达到目标。
五问法除了帮该公司找出了更好的短期目标外,同时还理所当然的浮现出一个长期目标。
O:“打造更健康,抗风险能力更强的销售网络。”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能看出,五问法能帮人们探索任务背后要去解决的浅层次和深层次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中就包含了更加带有价值属性的目标。如果你发现自己在写 OKR 时“目标”怎么写都像是任务,不妨试试这个方法。
实践方法 2:填空法
填空法很简单,如果你有了一个看起来像任务的 O, 那么就填写一下下面的句子:
因为做到了“O”,所以获得了__。
拿前面“11 月前完成产品上线”的例子来说,填空的结果是这样的:
因为做到了“11 月前完成产品上线”,所以获得了客户的满意和认可__。
从这句话中,我们会发现“获得客户的满意和认可”是能代表价值的目标。而“11 月前完成产品上线”并不是价值,只是为了实现目标其中的一个关键结果(KR) 。
当我们的目光聚焦到真正有价值的目标上后,思维也更宽广了,其他 KR 也随之出现,整个 OKR 梳理后变为:
O: 提供客户满意和赞赏的产品
KR1: 产品不晚于 11 月上线;
KR2: 保证产品上线后故障率不超过 10%;
KR3: 从购买到使用的整个过程时间缩短 20%。
通过“五问法”和“填空法”,能够帮你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任务”推导至“价值”,帮助你从任务思维转变为目标思维。
小结
这节课我们辨析了“以任务为导向”和“以价值为导向”的区别,对“OKR”中的目标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且向你介绍了 OKR 实践的两种方法:五问法和填空法,帮助你摆脱 KPI 思路的局限,制定出真正适合组织的 O。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要点:
在 KPI 和类似 KPI 的体系中,即使主张“以目标为导向”,但只能在制定顶级指标时,是紧密围绕战略目标的。在指标的分解过程中,职能部门就变成了以指标,以及为了完成指标而制定的任务为导向。
- 使用 OKR 方法,能比 KPI 等系统更好地实现“以目标为导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OKR 中始终包含“目标”。职能部门对目标负责,执行任务时有目标作为参考。
- 撰写 OKR 时,目标要能提炼到阐述价值的高度。目标如果是描述任务,那么即使写成 OKR 的格式,本质上与 KPI 并无二致。
- 任务导向的思维方式有时难以立刻改变,如果在写完目标后觉得不像目标,反而像任务,可使用“五问法”或“填空法”重新梳理和撰写目标。
📑 05 | 关键结果 KR:如何制定才能体现目标“进度”?
在第一节课中便提到了关键结果的定义,那就是:
用来描述目标达成的必要条件,它是具体的、可度量的。通过追踪关键结果的进度,我们能够知道目标的进度。
如何正确理解这段话呢?我们首先要区分“关键结果”和“任务”。
关键结果 vs 任务
关于“关键结果”,有一个常见的错误认知,那就是把它和“任务”混为一谈。
关键结果是一种反馈机制,它告诉你,你是否正在接近你的目标;而“任务”则不一定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举一个例子,春节期间,你因为暴饮暴食身材走样,迫切地需要在假期结束前恢复原来的身材。许多人制定出来的 OKR 是下面这样的。
O:假期结束后恢复原来身材
KR1:每周跑 5 公里
KR2:每天摄入量减少 300 卡路里
KR3:每天做 200 个仰卧起坐
KR4:每天做 3 分钟平板支撑
这种关键结果,就是任务式的关键结果,也是书写关键结果时最常见的错误。
而正确的关键结果应该是这样的。
O:假期结束后恢复原来身材
KR1:减少身体脂肪 5%
任务1:每周跑 5 公里
任务2:每天少摄入 300 卡路里
KR2:腰围减少 4 cm
任务1:每天做 3 分钟平板支撑
任务2:每天做 200 个仰卧起坐
通过对比,我们能明显看出,第一个例子里的关键结果,并不是“结果”,只是一些任务。完成这些任务不代表一定能实现目标;而第二个例子里的关键结果,则是“结果”,这些结果如果都完成,我们也能确认目标实现了。
再举一个我在上一节课中提到的一家 K12 机构的例子,他们的目标是“成为最有影响力的 K12 教育辅导平台之一”。他们之前制定的 KPI 有一条是“完成 40 项初高中类教学教研项目”,完成这个 KPI 并不能准确告诉该机构是否正在接近目标;而修改过后的 OKR ,选择了课程访问量、销售额,以及与业界高声誉的合作方的合作数量作为关键结果,关键结果的达成显然可以更好地体现目标的进度。
关键结果能体现出目标的“进度”。而我们平时关注的,很多情况下是任务以及任务的进度,其实并不能正确、精确地体现目标的进度。如果目标是我们要获取的最终价值,关键结果则是价值的子集。每完成一个关键结果,应该意味着你收获了目标价值的一部分,完成所有关键结果后,目标代表的价值也全部达成。
目标和关键结果,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地,而任务是到达目的地的手段。正确地区分关键结果和任务,是发挥 OKR 作用的关键。
理解了关键结果之后,需要在使用关键结果时关注另外两个问题,一个是关键结果的质量,另一个是关键结果的数量。
关键结果的质量问题
一个好的关键结果应该符合以下条件。
1.与目标实现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就像我在前文所举的例子,因为每周跑 5 公里,所以脂肪减掉 5%,从而身材会恢复到假期前的样子。在这一过程中,“身材恢复到假期前的样子”与“脂肪减掉 5%”是直接相关的;而与“每周跑 5 公里”则是间接相关的。
所以当我们写完关键结果之后,要回看一下,完成关键结果是否也意味着目标的进度有直接的变化?如果存疑,那么这个关键结果就不是一个好的关键结果,需要继续提炼。
所以当为目标创建关键结果时,你需要时刻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 我如何知道,我正在达到我的目标?
- 我如何知道,我没有在错误的事情上浪费时间?
2.有一定的挑战性
一个关键结果应该是有挑战性的,能适当地满足团队或个人的野心,并能鼓励大家尝试更多新事物,激发创造性思维。
同时挑战也不宜过大。合适的挑战,是让团队或个人感觉稍微有点难度,但是还是有信心能克服它。它不应该让人因挑战过大而感到气馁,从而放弃。
有的书中观点认为,有挑战性的关键结果应该比正常水平能达到的结果高出 30% 左右,也有的书说团队或个人倾力能完成 70% 的目标的挑战性是合适的,这两种说法本质上差不多。
但我在辅导团队的过程中观察到,“恰到好处的挑战”对不同团队来说差别是巨大的,它取决于团队的工作性质,以及团队成员、企业文化等一系列因素。你需要经过多轮的观察和调整,才能基于经验找到适合自己团队的“恰到好处的挑战”。
最后,切忌以设置有挑战的目标为名,变相地给员工施加压力。 从心理学上来讲,“恰当的挑战”激发的是人们的内在驱动力,带来的是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变相施加压力”的手段,则带来的是被动接受和消极抵抗。两种情绪作用于同样的目标,产生的结果显然是有很大不同的。
3.是可衡量的,最好包含量化指标
量化的指标让我们更容易追踪关键结果的进展情况。
如果“关键结果”中只写着“提高在线课程的销售量”,那么别人是难以直接评估它的进展。如果关键结果写成“卖出 1000 节在线课程”,而到目前为止已经卖出了 700 节,那么我们很容易知道关键结果完成了 70%。
以下是一些衡量标准模糊的关键结果案例,也是我们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避免的。
- KR:在新品发布之前优先介绍给老用户和合作伙伴
- KR:帮助产品市场团队检查产品规范文档
- KR:添加一个好看的跳转页面
- KR:向用户宣讲新上线的课程
而以下则是一些可衡量的关键结果案例,你可以将其与以上的错误示范对比着看,体验它们的区别。
- KR:将每个活跃用户的平均周访问量从 X 提高到 Y
- KR:将单个客户获取成本维持在 Y 以下
- KR:提高参与度(完成完整档案的用户),数量从 X 到 Y
- KR:将客户回购率从 X 提高到 Y
关键结果的数量问题
许多组织选择 OKR 的主要动机之一是想提高专注度。要想专注,就要尽量避免同时兼顾多重工作。
对于团队来说,一周完成一个关键结果是比较合理并可持续的速度。 所以,一个团队的季度 OKR,它的所有关键结果数量最好不要超过 12 条。
换一种说法,如果你有两个季度目标,那么每个目标的关键结果则不超过 6 条;如果有三个目标,那每个目标的关键结果则不超过 4 条。这两种情况在实践中都是合理的。
如果季度 OKR 的关键结果的总数超过 12 个,要么就要试图兼顾过多工作,使得团队难以集中精力,最终反而影响效率;要么就是工作量并不大,但是关键结果分解得过于细化,导致数量看起来很多。但这样只会耗费关键结果的分解和追踪上的时间,并不会带来明显的好处。
想把关键结果限制在有限的条数内,以达到聚焦的效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在辅导团队制定季度 OKR 时,经常发现团队会列举非常多的关键结果,而且每一个关键结果似乎都有必须要达成的理由。然而在时间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过度的求全责备反而是保持专注和提高效率的敌人。要想专注,就意味着对一些事情说“不”。
如果团队实在觉得很难舍弃任何一个关键结果,我会为他们推荐 MoSCoW 优先级排序法。
Must have:必须有。如果不包含,则目标肯定不能完成。
Should have:应该有。这些结果很重要,但时间、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也可以放弃。
Could have:可以有。重要性不是那么高, 但实现了可以给目标增光添彩。
Won’t have:这期不会有。考虑放到下期或更远的未来。
通过该方法将关键结果排序,按照优先级从上至下截取合适数量的关键结果。其余关键结果作为备份,当主要关键结果完成后仍有时间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从备份关键结果中选取合适数量的关键结果继续完成。通过这样的做法,我们能最大程度上帮助团队实现了专注度,并且始终优先交付最重要的事,从而提升了效率。
掌握了前文提到的“数量”和“质量”相关的技巧,就可以写出非常不错的关键结果来了。 除了这些常见问题外,在辅导组织实践 OKR 的时候,我还常被问到以下两个问题。
谁来制定关键结果?
OKR 中的目标是源自公司战略的,但是关键结果最好由经理、团队成员,以及其他每个和目标相关的人一起协商制定的。
协商制定有两个好处,一方面让我们不会漏掉关键结果。
举个例子,开发一个手机 App,它应该是能满足某种用户需求的、用户体验是友好的、功能是稳定的。这三方面是衡量它成功的必要(Must have)条件,所以这些必要条件需要产品经理、设计人员、技术人员三种角色共同定义,缺一不可。
另一方面,协商制定 OKR 的过程可以增强人们的参与感,参与感是 OKR 激励员工的一种方法,我们会在下一节课中专门进行解释。
关键结果与 KPI 指标有何不同?
关键绩效指标(KPI)和关键结果都是可量化的指标,很多组织之前使用 KPI,在引入 OKR 后,发现很多的关键结果与原来的 KPI 指标类似,因此有了困惑。
关键结果有时候可能与 KPI 的某些指标相重合,但是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 关键结果一定是达成了某种结果,该结果是有价值的,能用来验证目标的进度,人们为了实现关键结果,可以制定任务并调整任务;
- 而 KPI 的指标更类似于任务,而且指标一旦制定,就轻易不能改变。这种系统下, 人们对任务负责,以完成任务为目标。但是任务的结果是否对公司产生最终价值,人们则很少考虑,他们认为那是制定任务的人的责任。
本质上来讲,KPI 是一种静态思维。KPI 诞生的时代是行业成熟、需求相对稳定的时代,业务逻辑和业务结果是可以预测的。管理主要就是计划和控制,人要按照组织要求来运转。
OKR 则是一种动态思维。OKR 所对应的环境,是动态变化的,目标相对明确。但是执行过程中的方式方法,以及可产生的结果,有时候无法准确预测,需要经过实践去验证和调整。
这便是两者的根本差异。这点我们在本课程的《03 | 互联网行业 VS 传统行业,如何灵活应用 OKR?》中提到过,业务需求的确定性越高,使用 KPI 和使用 OKR 的区别也就越小,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但是如果业务需求的不确定性高的情况下,把 OKR 制定得像 KPI,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写法。
小结
在今天课程中,我们先区分了“关键结果”和“任务”,并讲解了“关键结果”与“目标”的关系。
正如上文所说:如果目标是我们的要获取的最终价值,关键结果则是价值的子集。每完成一个关键结果,应该意味着你收获了目标价值的一部分,完成所有关键结果后,目标代表的价值也全部达成。
所以关键结果 KR 的制定需要体现目标的“进度”。好的关键结果,要与目标的实现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并且是有挑战性的、可衡量的。此外,关键结果的数量也不可太多,否则分散团队的精力。
此外,在关键结果 KR 的制定过程中,应该由与实现目标相关的所有人共同参与制定。KR 和 KPI 在原理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在需求确定性高的情况下,KR 与 KPI 指标有可能重合,这属于正常现象。
📑 06 | 团队激励难?OKR 目标思维轻松达成
事实上,员工激励这件事,是许多企业长期已有的诉求。在这个领域也早已充斥了大量的理论实践,那么是什么让后来者 OKR 在这方面声名鹊起呢?我们今天就来看一下 OKR 激励员工的方式,同时对比其他方法,看为何 OKR 能在这个领域格外有效。
员工为何受到激励
在讲 OKR 为何能激励员工之前,需要先搞明白,员工为何会受到激励。关于这个问题赫兹伯格在 20 世纪 50 年代就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双因素理论”。
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
- 保健因素
职业安全感、薪水、身份、工作条件、政策、附加好处等等。
- 激励因素
包括有挑战性的工作、成就感、个人的发展、认可度、责任心等等。
双因素理论认为,保健因素不满足,对人们会起到负面激励作用;而保健因素能够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再进一步提升保健因素,充其量不过只是让人们以平常心对待工作,不能起到激励效果。此时如果要进一步激励员工,需要创造环境,满足人们的激励因素。
如果一个员工的激励因素能够得到满足,他就能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并愿意尝试,去承担更多责任和风险,而这种状态是所有组织需要的。
当前常用的激励措施为什么不奏效?
我在辅导企业做 OKR 转型时发现, 许多企业虽然一直试图激励员工,但是手段和方法主要集中在保健因素范畴,很少涉及激励因素。
举个例子, 当前大部分企业内最常见的核心激励体制,就是围绕工作结果(主要是 KPI 的考核结果)设立奖惩制度和优胜劣汰体系。该体系与职业发展和薪酬福利直接挂钩,从而实现激励效果。那么这种方式的成效如何呢?
首先,这种体系里的惩罚和淘汰机制影响的是职业安全感,这属于保健因素,并不属于激励因素。
其次,与淘汰机制相对的晋升机制,虽然与成就感、个人的发展、认可度等激励因素挂钩,但每一级别中只有少数优秀的人,才有机会成为候选人,参与到晋升的竞争中。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并不在候选人范围内。所以晋升机制虽然是能够满足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因素,但只能激励潜在候选人群体,范围较小,不能够形成普遍的激励效果。
举个例子,Google 内部曾有一个“创始人奖”。该奖项每年仅奖励 1~2 个有突出贡献的项目。2009 年,Chrome 浏览器的研发团队便获得了该奖,该项目的负责人桑达尔·皮查伊也开启了内部晋升之旅,并在十年后成了 Google 的 CEO。
该奖项看似对员工激励有不错的效果。但事实上在过去的五年中,Google 就已经停止颁发该奖项。 因为 Google 内部调查显示,每年只有极少数明星项目及其成员,会因受到奖项的激励而努力。其他多数得奖无望的人,并不会因为该奖项的存在而有丝毫行动上的变化。
公司的晋升机制,与 Google 的“创始人奖”本质上是一样的, 由于其数量较少且有较严格的条件限制,所以只能激励少数人,不能对大多数人形成普遍的激励。
晋升机制之外,许多公司的 HR 还采取一些手段,例如对小的贡献发放奖品,增加人们获得奖励的机会。奖品如果发放的范围广,出于成本考虑,数额就有限,激励效果也有限。而改善工作环境、提供节日礼品等方式,这些动作都属于保健因素范畴。
在一些互联网企业里,我们常看到期权激励。其背后的逻辑是,如果公司的财富能得到指数级增长,每个人就会获得巨额奖励。但这需要公司极具爆发的潜力,期权才会起到激励效果。而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讲,爆发不是常态,并不能用作常规激励手段。
综上所述,在大部分企业常用的激励方式中,有一些本质上属于保健因素范畴,达不到激励效果。有一些属于激励因素范畴,要么只能激励小范围人群,要么就是激励范围大但效果差,或者不能常态化。
而如果我们有一种方法,能够在大多数状况下有效地激励公司的绝大多数人,那么公司的整体效能就会获得很大的提升,OKR 就是这样的一个方法。
OKR 是如何实现对员工的普遍激励性的?
传统的激励机制注重使用外部刺激,而 OKR 与其最大的不同,就是通过满足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因素,从而挖掘人们的内在驱动力,达到激励员工的效果。
OKR 的机制满足了以下几种激励因素:意义、认可、自主性和胜任感。
1.意义
如果人们能够知道自己工作意义所在,也就是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工作是如何影响自己的未来的,以及如何影响他人、影响外界的,那么他们就将受到极大的激励和鼓舞。
OKR 能够通过将目标从任务层面提升到价值层面,使人们看到自己工作的意义。
举个例子,某打车软件准备在新版本 v13.3 中增加车内录音功能。对于该任务,你可以描述为“增加车内录音功能”,也可以描述为“通过增加录音功能减少纠纷和事故,为乘客提供安全保障”。从执行者的角度看,前者仅仅是一个任务,后者则让他们看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更能在执行时激励自己。
同时,OKR 执行时要求保持各级目标的透明度和一致性。所以员工知道自己的目标如何与团队、部门和公司的目标相联系,从而了解工作对他人和对公司的意义,进而被意义激励。
而以 KPI 等方法为核心的管理体系里,管理的方法倾向于传递任务和澄清任务的细节,而非帮助员工理解更大的意义,所以他们无法达到 OKR 同样的激励效果。
2.认可
工作成绩以及工作能力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美,是内驱动力的另一个来源,OKR 能够帮助人们增加被认可的机会。
一方面它高透明度、可度量的特性使得个人的成绩更容易被看到和认可。比如在 OKR 评审会议上,人们无须担心自己的口才会影响自己真实水平的展示,因为关键结果 KR 的情况能让一切一目了然。
另一方面,OKR 通过给出明确的目标和可度量的关键结果,使人们能够围绕与战略一致的正确目标进行工作,从而更有可能交付出符合管理层期望的结果,获得高层的认可。
而在 KPI 等传统的管理体系下,执行层则缺少了 OKR 这样的“灯塔”。如我们前几节课中提到的那样,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可能产生偏差。任务分解和传达到执行层,可能已经与战略目标产生了偏离,导致执行层很努力地工作,但产生的结果最终还是被弃用,因为它不符合管理层的需要,那么执行层获得认可的机会也就降低了。
3.自主性
即每个人希望有选择的权利,能够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控制事情的走向和进程,这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内在驱动力。
在 Linkedin 和 Google 这样的成功 OKR 典范中,他们每个员工的 OKR 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源自战略目标,自上而下分解而来;另一部分则是员工自下而上提出,这部分自下而上的个人目标,同样要紧密围绕战略目标这个核心,但是源自员工个人的想法或者创意。
所以最终的 OKR,是经由员工补充后的目标。 员工通过参与目标的制定,他们的选择权和影响力适当地得到了满足,从而对目标有更多的责任感,受激励的程度也有所提升。
另外,OKR 虽然规定了目标和关键结果,但是在如何实现关键结果上,并没有作出任何规定。 因为这部分是要留给员工负责尝试和决定的。进一步赋予了员工的选择权和掌握权,从而达到激励效果。
我们在前面也提到了,以 KPI 等方法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倾向于传递任务和澄清任务的细节。 要求越具体,执行层的自主空间就越小,执行层就越感觉自己只是一个机械的“工具”,员工很难在这种体系中获得“自主性”的满足。
4.胜任感
指个体控制环境的需要,即人们在从事各种活动中,需要体验到一种成就感。能够满足胜任感,并激发内驱动力的工作,是与个人的能力相匹配的,或者稍高于当前的能力,但员工有信心能在短时间内提高至相应水平并完成工作。
举个例子, 我们让某员工将他完成日常某一项工作的时长缩短 10%,该员工根据经验判断,认为稍有难度但调整了方法后也能做到,那么当他接受任务后便会积极地思考。如果最终达成了任务,则会有相当大的满足感。像这种情况就是在他胜任范围之内的。
相反,如果该员工觉得将用时缩短 10% 的任务不可能完成,难度太高,他就不会展现出积极主动的思考状态。这种情况就是该目标超出了他的胜任范围。
所以 OKR 的一个主张就是,通过设立有适当挑战性的目标来激励员工。其实这个“适当挑战”的度,就是让员工觉得他能胜任这种挑战,从而愿意去完成挑战。
传统以 KPI 为核心的管理体系也经常会设置有挑战的目标来激励员工。但由于这类管理体系是以任务为导向,而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提到过,执行层的任务有可能与战略脱节。所以这种情况下,即使完成了挑战,一旦最终结果被丢弃,这对员工的负面激励是极大的。
综上所述,OKR 不仅仅是目标管理工具,它本身带有一些精妙的设计,让人们在执行的过程中,个人的内在驱动力能同时得到满足,进而效能得以提升。
但是,对于企业来讲,这并不意味着引入 OKR 就能自然而然地得到相应的激励效果。如果想发挥 OKR 的效用,还要在执行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使用 OKR 激励员工的操作要点
1.OKR 的制定要深入价值和意义层面,切忌写成任务形式
只有 OKR 把信息传递的高度提升到解释清“为什么”和“要什么”,才能做到给人们足够清晰的指引。
同时还需要把具体怎么做的空间留给员工。在探索具体怎么做的过程中,员工的自主性、意义、认可等内驱动力才有机会获得满足。
而在 KPI 系统中,我们经常看到的任务和指标,往往只是达成目标的某一种具体渠道。以它们为目标,虽然人们也有机会探索怎么做,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应变空间,但这个空间明显就狭窄很多。
所以如果一旦将 OKR 写成任务模式,那么 OKR 的激励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选择合适的 OKR 追踪工具
即使 OKR 能够帮人们制定出明确、可度量的目标,但是并不能期待员工通过简单的沟通就能完全理解目标的意义,并立刻被激励。
我们需要在工作中频繁地对照目标,频繁地听取员工对目标的反馈并给予进一步地说明,才能帮助员工真正看到自己对工作产生的影响。
记录 OKR 的工具一定要能够非常容易地打开、随时调取。同时要让员工能看到自己的目标是如何向上对齐,一直追溯到战略目标的。并且能够很方便地了解其他人的目标和进度,从而看到自己的工作与同事和上级的联系和影响。所以 OKR 的追踪工具一定要能够显示出每一级别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只有做到了这些,我们才能够帮助员工在执行的过程中逐渐深化对自己工作“意义”的理解,并由此产生更多责任感和工作热情。一些公司使用 Excel、Word 甚至邮件这些工具来管理 OKR,这些工具显然都不符合上面的要求。至于如何选择合适的工具,我会在下一讲《07 | 追踪:可视化追踪,让 OKR 公开透明》中详细介绍。
3.OKR 制定和评审时采取双向原则
如果 OKR 的分解只是从上至下传达,下级不能参与到目标的完善和改进中去,那么就没有机会满足员工“自主性”这一内驱动力了。
设立有挑战性的目标时,更要以员工的感受为准,否则会伤害员工的“胜任感” 。所以在制定 OKR 的时候,每一级的 OKR 都要包含“从上至下”传递和“从下至上”改善两部分。
OKR 评审的时候也不能仅仅是上级表达对结果的看法,员工也要有机会提出自己对目标和实现目标过程的想法。并且员工的想法要被仔细聆听,并尽可能地采纳,而不是讲完后被忽视。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参与感,进一步满足“认可”和“自主性”两种内驱动力。
小结
激励员工首先要区分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保健因素能够基本满足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保健因素,依旧只能让人们以平常心对待工作,不能起到激励效果。如果保健因素满足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激励员工,就需要创造环境,满足人们的激励因素。
企业常用的激励方式里,有一些本质上就属于保健因素范畴,达不到激励效果。能达到激励效果的这些方式中,要么激励的范围小,要么激励范围大,但效果差或者不能常态化。
而 OKR 通过一些独特的设计,能够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满足意义、认可、自主性、胜任感这四种内驱动力,从而达到激励员工目的。
但是使用 OKR 不意味着一定能激励员工,在操作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些要点,例如制定时要深入价值和意义的层面、选择合适的 OKR 追踪工具、制定和评审时采取双向原则等等。
📑 07 | 追踪:可视化追踪,让 OKR 公开透明
OKR 的生命周期包括“制定”和“实施”两个重要阶段。
关于制定 OKR 的技巧,我们在本课程的“模块二:OKR 制定,细节成就完美”中已经有了详细介绍,然而制定出完美 OKR,只是保障 OKR 成功的众多因素之一,还有更重要的一部分是在落地实施阶段。
关于“实施”这个阶段,我将会在接下来的“模块三:OKR 实施,从追踪到反馈”中,专注介绍 OKR 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活动,以及所需要的技巧、可能面临的问题等内容,从而帮你了解 OKR 的落地过程。
以一年为单位,OKR 的生命周期包含如下图所示的一系列活动:
本图只展示了一季度的具体活动, 其他三个季度的活动和时间点与一季度相同。 四个季度的活动,结合年度 OKR 制定和评审活动,构成了整个 OKR 周期的各项活动。
在传统的 KPI 管理体系下,指标一般在年初便制定好,剩下的时间就进行执行和追踪,所以非常明确地分为制定阶段和追踪阶段。但是 OKR 主张的是拥抱变化,强调根据执行过程中获得的反馈,反过来打磨和完优化目标,从而由下至上地帮助企业完善战略。
所以 OKR 的追踪过程,不仅是一个检查进度的过程,还是一个持续对剩余目标进行重构的过程,这就是 OKR 可以发挥最大效能的精髓。在接下来的讲解中,你便能获得更深入地理解。
年度 OKR 和季度 OKR 的制定会议
OKR 的制定分为年度 OKR 和季度 OKR 的制定,其制定流程大体上是这样的:
不管是年度 OKR 还是季度 OKR,基本都包含这几个步骤,整个过程往往需要分几次会议完成,时间周期在两周至一个月不等。
如上方的“OKR 生命周期图”所示,对于年度 OKR 来说,我建议在次年前 2 个月左右便开始制定,这样不仅利于战略、目标在公司内的传达,更能为各部门留出更多制定时间。
对于季度 OKR,除一季度 OKR 会受到公司次年年度 OKR 发布时间的影响外,其他各季度 OKR 都应在上季度的第二个月开始规划。举个例子,我在辅导企业落地 OKR 的过程中,往往会建议各级部门在 2 月 20 日左右开始安排二季度 OKR 制定工作。在 5 月 20 日左右开始安排三季度 OKR 的制定工作,8 月 20 日左右安排四季度 OKR 的制定和评审工作。不能太晚也不建议太早,这样做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1.太晚制定会导致季度末工作量激增
每个季度的末月本来就要进行大量的季度 OKR 评审工作,例如数据的收集、统计,召开 1 对 1 的个人 OKR 评审会议,以及改进和重新对齐目标的 OKR 回顾会议等等。所以在时间安排上本就很紧张。
如果再将下季度 OKR 制定工作也放到季度末这个月做,那么毫无疑问会进一步增加各级压力,最终导致 OKR 的制定和评审质量都下降。许多人抱怨自己公司的 OKR 形式化,没有认真做好评审和回顾工作,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没有将 OKR 各个活动的时间预先安排好。
2.太早制定容易计划赶不上变化
这需要分成两种不同情况来看。
- 互联网企业
以 IT 互联网行业常见的敏捷组织为例,这类组织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较高,所以一般是短期(1-2个月)制定精确计划,长期(3个月以上)制定模糊计划。在每个迭代结束后交付可用的结果,再根据干系人或市场的反馈调整下一步的短期、长期计划。
那么对于这类组织而言,季度 OKR 就不能制定得太早。因为制定越早,变数就越大,一旦后期发生变化,前期在制定 OKR 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浪费了。
IT 互联网行业制定 OKR 的理想状态是,在次年开始前便制定好年度 OKR 和精确的一季度 OKR。其余三个季度的 OKR 可以进行大体的规划和展望,不要求准确度和精确度。随着后续工作的进展和确定性的提升,在新季度前 1 个多月,也就是前面建议的 2月20日、5月20日、8月20日等这样的时间节点前后,再开始根据最新情况对下季度 OKR 进行精确描绘,从而实现前文所说的 “持续地对剩余目标进行重构”。
- 传统企业
许多企业在年初就制定完各级别的年度 OKR 和四个季度 OKR,这种做法在 IT 互联网行业是非常不推荐的,但对于传统行业有时这样做是可以的。我们在《03 | 互联网行业 VS 传统行业,如何将 OKR 灵活应用?》中提到了一些确定性高的传统行业,在这些行业里,年初就制定完各级别的年度 OKR、季度 OKR,并且全年按照计划执行则不会产生较大问题。所以你在使用 OKR 时一定要注意辨别企业的自身情况。
对一般企业来说,制定到季度 OKR 即可,很少会需要具体到月度 OKR 和周 OKR。有一些关于 OKR 的书籍会提到制定月度 OKR 和周 OKR。我在实践中发现,精细到这种程度对国内多数企业来讲都是不现实的。在这个颗粒度上讨论 OKR 会极大地增加 OKR 制定和跟踪的工作量,反而挤占其他工作时间,非常得不偿失。
年度 OKR 的追踪——挑选合适的工具
由于年度 OKR 是一个庞大的目标,我们并不会直接以它为度量进度的标杆进行追踪。首先它会被分解为四个较小的、易追踪和度量的季度 OKR,通过追踪季度 OKR 的完成情况来实现对年度 OKR 的追踪。而季度 OKR 在完成过程中,也要始终参考和对齐年度 OKR 这颗“北极星”。
对于部门这样的单元来说,在日常执行过程中,不仅仅要经常对齐自己部门的年度 OKR,还要对齐上级部门的年度 OKR,以及公司的年度 OKR。并经常检查自己的阶段性工作结果,是否在提升以上各级别单位的年度目标完成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执行过程是在紧密围绕战略的。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但现实中做起来往往很难,一般会遇到这种情况,就是各种目标制定好之后就被束之高阁,个人只关心手头的工作和短期目标,对于季度目标和年度目标的完成情况,只有收集和维护 OKR 数据的负责人知道。
这种情况的发生除了个人和管理因素外,主要是 OKR 的获取成本太高导致的,包括以下两个原因:
- 使用 Word、Excel、邮件等不适宜的工具存储和传递 OKR,非常不便于 OKR 的查看,以及版本更迭;
- 传统的 OKR 进度统计报表读起来冗长、不直观,不容易看出自己对目标的贡献和影响。
这些问题非常不利于 OKR 的公开和透明化。因为将 OKR 放至一个公共文件夹中,不能算做到了公开和透明。衡量 OKR 公开、透明的“关键结果”应该是人人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目标、上级的目标和公司的目标,并能看到各级 OKR 的进展情况。
既然公司想让它的各级员工清晰地理解目标并落地战略,那么也应该降低他们日常获取战略信息、年度目标等信息的门槛。
所以公司需要一个专门用于记录和追踪 OKR 的管理软件。如下图所示,这类软件可以提供良好的可视化界面,让使用者可以直观地了解工作进展,理解上下级目标间的关联,便于由上至下和由下至上地进行追溯和印证。
并形成公司内部 OKR 最新且唯一的信源,对全员都开放查询,不设权限,打造公开、透明、可视化的 OKR 效果,降低了员工理解整体进度和公司战略的门槛,让员工在执行中更容易地参考战略,用战略指导工作。
类似成熟的软件在市场上有很多,例如 Tita、Leangoo、Worklight 等,像 Google 和 IBM 这样的大公司还专门开发了供自己内部记录和追踪 OKR 的软件。
季度 OKR 的追踪
1.OKR 检查(check-in)会议
在一个季度的周期内,会定期举办 OKR 检查会议对季度 OKR 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
OKR 检查会议中,主要做以下两件事情:
- 检查 OKR 的剩余情况
我在辅导企业时,会刻意避免使用“检查 OKR 进度”这样的描述,而尽量使用“检查 OKR 的剩余情况”这样的描述。虽然听起来别扭,但提到“进度”往往会让员工联想自己已经做了什么,而我希望引导员工不要在 OKR 的检查会议中事无巨细地汇报已经做了什么,把它看作一个展示功劳和苦劳的机会,而应该是关注目标剩余的部分,用剩余目标拉动进度。
- 检查人们的信心指数
在弄清楚目标的剩余情况后,第二个需要检查的就是人们对在剩余时间内完成目标的信心。信心指数可以采用简单的 10 分制。
如果团队成员平均的信心指数在 8~10 分之间,就无须在意;如果在 6~7 分之间,就意味着团队面临一定的挑战,但可以尝试让团队自行解决,从而锻炼团队的自组织、自管理能力;如果信心指数低于 6 分,则意味着有严重的问题, 管理人员要积极介入,主动帮助调动资源、解决问题,必要时协调上级和其他合作部门改变目标。
关于 OKR 的检查会议,有以下两个常见的问题:
- 什么样的频率合适?
常见的说法有每周(weekly)举行、隔周(bi-weekly)举行或者月度(monthly)举行。到底哪种是合适你自己企业的频率呢?这取决于工作确定性高低。确定性越高的工作,OKR 检查会议的频率间隔就可以越长,但至少也应该每个月召开一次;反之则越短,最短可以每周召开一次。关于确定性的问题,可以回顾《03 | 互联网行业 VS 传统行业,如何将 OKR 灵活应用?》这一课时。
- 检查会议多长时间合适?
如果 OKR 检查会议的频率是每周召开,那么时长可以控制在 15 分钟以内;如果是月度召开,那么时长也可以控制在 30 分钟以内。而许多企业在实践中,花费的时间是这个数值的 3~5 倍,导致员工抱怨 OKR 实施后开会时长变多了,专心工作的时间反而少了。如何将 OKR 检查会议的时长控制在看似不可思议的时间盒内,下一讲我会重点介绍。
2.季度末 OKR 评审会议
季度末的 OKR 评审会议包括两种,一种是团队级别的评审,一种是个人级别的评审。
- 团队级别评审
由团队领导和成员共同完成。在评审会议开始前,要完成与季度 OKR 进度相关的数据和材料的收集;在评审会议上,领导和团队成员依据材料对团队 OKR 的完成程度进行确认,对未完成的工作进行合理安排;评审会议后,会议的结果要及时与上级沟通,帮助上级完成对自己的 OKR 评审。
- 个人级别的评审
由个人与 TL 以 1 对 1 的方式完成。同样,在评审会议开始前,要完成与季度 OKR 进度相关的数据和材料的收集,收集材料的原因是尽量减少 TL 主观臆断的成分,这点在个人级别的评审上尤为重要。
在评审会议上,TL 和成员依据材料对团队 OKR 的完成程度进行确认,对于未完成的工作进行合理安排。不仅要关注目标完成度,还要保证沟通是双向的,即员工有机会表达自己对 OKR 的看法,以及挑战性是否适度等问题,这样做能增强员工的参与感,更能加强对员工的激励。
OKR 评审会议上还会回顾 OKR 的流程,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讨论如何在下一个季度的执行过程中避免。在 OKR 引入初期,企业内部各级员工对 OKR 的使用还处于摸索阶段,所以这个环节也可以拆成一个单独的“季度 OKR 回顾会议”,花专门的时间对 OKR 方法的使用过程进行回顾和改进。
小结
在这一讲,我介绍了 OKR 落地的整个生命周期,以及周期中的各种活动。而 OKR 的追踪就是在正确的时间节点,高质量地完成这些活动的过程。
对于年度 OKR 来说,它是执行过程中的“北极星”。为了防止它在制定后被束之高阁,企业需要采用合适的工具,帮助员工更容易地对齐上级目标,理解上下级目标间的关联,及时了解目标进度,以及自身工作对团队和企业的影响。
在 OKR 的追踪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活动是 OKR 制定会议、检查会议和评审会议。季度 OKR 制定会议要选择合适的时间点,避开月末忙时,但又不能太早;检查会议的频率取决于工作内容的确定性高低,要关注 OKR 的剩余情况和员工的信心指数,避免变成工作汇报会议。季度评审会议包括团队级别和个人级别的评审会议。
📑 08 | 提优:如何打造高效率的 OKR 制定、评审会议?
这一课时,我将先总结一下许多企业在 OKR 制定、评审会议中遇到的问题,再据此向你介绍具体的 OKR 制定、评审会议的优化方法。
OKR 制定、评审会议遇到的问题
OKR 的制定会议包括季度制定会议和年度制定会议,每年进行 5 次,看起来频率并不高,但它往往耗时较长。 我在辅导企业的过程中,常常发现企业的 OKR 制定会议存在以下两种问题。
1.年初只开一次制定会议, 同时制定好年度 OKR 和四季度 OKR
我们在前面一讲已经提过这种做法是不推荐的,尤其是对一些需求不确定性高的行业来说。但在实践过程中,这种情况是广泛存在的。这种一年召开一次的 OKR 制定会议,由于要涵盖的内容太多,所以往往消耗大量的时间。
我曾见过一个极端例子,一个企业花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公司上下各级总动员,制定年度 OKR。到了最后还有很多目标没有讨论清楚,但由于时间上已经耗不起了,最后只能带着不清晰的目标开始工作。
2.每个季度都召开季度 OKR 制定会议,但总的累计时间过长
这种方式看起来似乎可以忍受,但是对于个人来说,压力还是很大。每人每个季度都要消耗 1~2 天的时间来制定部门季度 OKR,同时还要花半天到一天的时间来制定和沟通个人 OKR,而这些时间都要从日常工作中挤出来,对于工作繁忙的岗位来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OKR 评审会议频率太高
OKR 的评审(Check-in)会议耗时较短,但发生的频率比较高。 有些公司采取周评审制,每周花大约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进行周评审。这就相当于引入 OKR 之后,许多企业尤其是 IT 互联网企业的员工,在各种周例会、敏捷站会的基础上,每人每周又要拿出一小时来开会。 而采取隔周评审,或者月度评审频率的公司,虽然频率低了,但是往往耗时也更长。
所以,许多企业引入 OKR 后,员工都在抱怨 OKR 太占用工作时间。又由于工作太忙,公司上下就不得不“偷工减料” ,例如制定 OKR 时,放弃群策群力的方式,采取上级制定告知下级的方式;再或者,将 OKR 评审频率降低到半年一次,甚至只做年终评审。这种做法,显然无法做到频繁地检查结果和重新对齐上下级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和战略落地就成了空谈。
事实上,OKR 的制定会议和评审会议并非需要占用这样长的时间,不管多大的企业和部门,OKR 的年度制定会议完全可以控制在 1 周内,季度 OKR 的制定会议也可以控制在两个小时以内。而对于评审会议来说,如果是每周评审的话,十分钟就够了;即使月度 OKR 评审会议可以控制在半小时以内。这样对员工来说,是完全可以承担并保证保质量完成的。
接下来我会带大家看看控制开会时间盒的秘诀,掌握了这些秘诀,每个公司就可以不用削减任何 OKR 的会议,导致 OKR 实施质量的降低。
OKR 制定会议的优化
1.年初只开一次制定会议, 同时制定好年度 OKR 和四季度 OKR
这个问题我们刚刚已经提到了,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做法。而正确的做法是在年初制定比较准确的年度 OKR 和一季度 OKR,后面三个季度的 OKR 则描述大致的范围即可。后面再在合适的时间点开始制定详细的二、三、四季度 OKR。
这样可以有效缩短 OKR 制定会议的时长,同时帮助企业更灵活地适应变化。具体的季度 OKR 制定的时间节点和原因可以参考上一讲“07|追踪:可视化追踪,让 OKR 公开透明”的内容。
2.制定任务和计划,而不是定义目标和关键结果
许多企业在制定年度 OKR 的会议上,并非在定义目标和关键结果,而是仍然按照他们旧有的思维和习惯在制定任务和计划。他们列举全年任务,并试图将任务分配到四个季度里,从而形成了所谓的年度 OKR 和季度 OKR。事实上,你一旦这样做了,OKR 制定会议的时长就控制不住了。
因为任务会比关键结果多很多。举个例子,一个 IT 团队的目标是在本季度末发布一个新产品,这时你经常可以看到以下任务列表:
代码提交生产环境前经过三轮代码评审;
- 测试环境完成一轮自动化测试和两轮人工测试;
- 完成一轮压力测试
- 生产环境完成一轮人工测试;
而这四条任务其实就对应一条关键结果,那就是“不因为程序错误影响用户使用”。
所以如果参会者是由这样的任务思维主导的,那么制定会议所需要的时长就会是实际需要时长的数倍。如何克服这种思维模式,可以温故《04 | 重识目标 O:任务和价值,应该以谁为导向?》的内容。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 OKR 制定会议只聚焦目标,那么任务应该在什么时候讨论和制定呢?许多团队都已经有了发布计划会议(Release Planning),实施敏捷方法的团队还有迭代计划会议(Sprint Planning)这些会议里都会涉及“任务”这个级别的讨论,而 OKR 恰好可以为这些会议提供“指南针”一样的参考,提升这些会议结果的准确度。OKR 制定会议应该和这些会议相辅相成,而非重复浪费的。
3.抛出强有力的问题引导员工思考
OKR 的制定包含由下至上和由上至下两个部分,其中由下至上制定 OKR 往往会导致制定耗时更长,自下而上制定 OKR 包含以下两情况:
- 根据公司的战略和上级的 OKR 来制定本部门 OKR 时,需要群策群力,共同制定。所以部门的 OKR 本身就包含了下级的意见和看法。具体制定流程可以参考上一讲的内容。但这样群策群力的流程,显然要比上级开个会告知下级这样的方式耗时更长。
- 无论是部门 OKR 还是个人 OKR,都允许一定比例的自定义目标。这种“自定义”并非盲目的,而应该是利于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但尚未被列出的目标或者其他有价值的尝试等方向。制定这种目标时,员工由于没有经验或视角狭隘,制定出的目标质量低,并与战略关联不大,往往需要多轮反复制定,非常耗时耗力。
所以企业在引入 OKR 时想充分实现由下至上地完善战略,那么 OKR 的制定时长肯定会被拖长数倍。
解决方法也很简单。既然耗时的瓶颈卡在调动人们群策群力和有效思考上面,可以在部门 OKR 制定或者个人 OKR 制定过程中,抛出利用以下强有力的问题引导人们思考:
- 我(们)的职责是什么?
- 为了实现上级目标和公司战略,有哪些工作必须完成?
- 如果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目标,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
- 如果要把目标提升 10% 的难度?我们需要做哪些事情?
- 有哪些显而易见的风险和阻碍?
- 为了实现战略和上级目标,我们有哪些新东西需要学习?
- 我们日常工作中有哪些工作与上级 OKR 和公司战略弱相关?
- 弱相关的这部分工作是否有其独特价值?
你也可以结合企业和个人的特点,提前设置好引导性的问题,在部门 OKR 制定会议上拿出来,或者邮件发给个人,指导他们线下制定自己的 OKR。
OKR 评审会议的优化
1.避免工作汇报式的 OKR 评审
我在辅导企业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些统计,常见的评审会议上会覆盖以下内容:
- 过去一段时间做了哪些事情。
- 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克服的。
- 当前进度如何?
- 如果进度不理想,解释一下原因。
- 目标剩余多少,计划怎样完成。
这就是工作汇报会议而非 OKR 评审会议了。每个发言人都要覆盖这么多内容,也难怪评审会议耗时长,加重人们负担。
正确的评审会议应该聚焦的是关键结果和目标的完成程度,用剩余目标拉动会议进程,而不是花大量时间讲述过去的工作过程和结果。
使用以下简单的汇报格式,就能达成目的:
- 关键结果有__%未完成
- 完成剩余关键结果的信心指数是__
- 完成剩余结果可能遇到的问题是__
- 我需要获得__帮助。
这个汇报格式既简单,又可以高效引导人们聚焦剩余工作和潜在问题。
在这个格式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效率,那就是关注“信心指数”。大多数团队的在评审会议上给目标的信心指数打分过程混乱耗时,这是因为大家对评分标准理解不一致导致的。所以事先规定标准很重要。所以可以采取简单的绿、黄、红三级标准:
有的团队还会采用 10 分制,但是在打分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过于纠结微小的差异。对于同一个剩余目标,信心指数 7 分和 8 分可能并没有太大区别,并不需要花费时间要求双方作出澄清和解释。
2.合并重复的会议,采用合适的会议频率
许多团队发现,OKR 的评审(Review)会议与每日站会,项目汇报会议甚至计划会议都有重复的地方。
我的建议是团队在引入 OKR 后,要盘点一下 OKR 的会议和现有其他会议,把会议进行合并或者降低频率。例如有些计划会议,可以合并 OKR 制定会议中。如果团队已经有每日站会了,那么 OKR 评审会议间隔就可以长一些,不需要每周举行,可以隔周,甚至每月举行一次。
在辅导团队时,不管是使用敏捷方法还是使用 OKR 方法,我都非常在意“会议”给人们工作带来的影响,研究如何提升这些会议的效率和质量是我日常工作的重点。 我与其他行业专家一样,认为这些会议是必须的,是方法得以正确实施的保障。
每日站会、迭代评审(Sprint Review)和 OKR 的评审会议(Review 和 Check-in)本质上是在不同层面对目标进行跟踪和度量。度量很重要,但不应在度量上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人们应该把更多时间放在实施和改善的切实行动上。
就像唐纳德·莱因茨森(Donald G. Reinertsen)说的“如果靠度量就能解决问题的话,买个秤就能减肥了”。
小结
OKR 的实施会同时会带来很多日常会议,占用人们的工作时间。虽然长期来看它能减少我们在错误问题上浪费的时间,然而过于频繁的会议也会打断人们的工作节奏,占用工作的时间,整体来看可能反而得不偿失。
所以合并会议、提升会议效率是实践 OKR 需要关注的要点。
OKR 制定会议的频率虽然低,但往往时间比较长,可能长达数周到数月。提高该会议质量的要点是在会议上制定目标和关键结果,而非制定任务和计划。通过强有力的问题引导员工,提升他们群策群力制定 OKR 的能力,并避免一次性制定四个季度的 OKR。
OKR 评审会议虽然时间短,但是频率高。 提升效率的关键是不要把评审会议变成工作汇报会议, 用剩余目标拉动会议进程。讨论信心指数时提前制定评分标准,使用十分制打分时不要纠结于细微的差距。 同时要合并重复的会议,减少开会的次数和时长。
📑 09 | 反馈:自下而上,OKR 为战略提供优化导向
对于企业来说,无论自身处于何种规模和境地,都需要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迅速迭代的科技创新和源源不断的跨界者挑战。在如今的 VUCA 时代,市场环境更是充斥着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等特征。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时候企业自身也很难搞清自己的对手到底是谁,以及做什么事才是正确的,所以制定正确的目标和战略的难度也大大增加。
这种环境下,企业和团队亟须能够帮助他们“拥抱变化”的管理方法。于是,敏捷管理和 OKR 便流行起来。虽然人们都知道敏捷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拥抱变化,但 OKR 却被许多人单纯地认为仅是一个目标管理工具,并没有意识到它在帮助企业适应变化、调整战略方面的威力。
正是这样的片面认知,使得人们在应用 OKR 时,并没有发挥出它最大的效益。所以,今天我就为你重点介绍如何利用 OKR 更好地拥抱变化,提高 VUCA 时代战略的准确性。
OKR 的 PDCA 模型
在 VUCA 时代,你不可能指望在年初制定出一个战略计划,然后在剩下的一年里按部就班去做,就实现了战略目标。如果这么做,你在年底回顾时会发现自己渡过了低效率的一年,因为你在低价值或者错误的事情上浪费了许多时间,甚至还可能错过了很多机会。
所以在确定性不高的行业里,能够提高战略计划有效性的办法就是“持续计划,持续改进”,PDCA 模型就是一个有效应对这种场景的工具。
PDCA 模型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把一个长期的战略计划分解成短期计划,每个短期计划在实施的时候又遵从“执行——检查——调整”这样的流程。错误会被及时纠正,新的机会和挑战也会被及时发现并应对,同时成功的经验也会被沉淀下来,纳入新一轮的计划中。就这样实现了持续地计划和持续地改进。
PDCA 这种思想被应用在所有能够拥抱变化、提升效率和实现创新的工作法中,例如敏捷方法、精益方法,以及 OKR。
以季度 OKR 周期为例,它的 PDCA 循环是这样的:
而全年的 OKR 是由四个季度的 PDCA 循环迭代完成,年度的 OKR 制定和评审又是一个更高维度、更长周期的 PDCA 循环:
综合看这两个模型图,你会发现如果一个企业在实施 OKR,那么它本质上就是在遵循一个持续计划和持续改进的流程。它各级别的目标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得到优化和改进,从而整体战略目标也会不断演进。而这种改进是由下至上发生的,是通过观察阶段性的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并进行反思和改进实现的。换言之,它也是由一线的执行人员自下而上发起的。
虽然 OKR 是一个完美的持续改进模型,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使用 OKR 就能使自己的目标及时得以优化和改进。“使用OKR”仅相当于过程和任务,而“目标被持续的优化和改进”则是结果。我们从课程的一开始就说了,完成任务不等于达到结果。要想收获结果,还要在实施 OKR 的过程中注意以下细节。
目标的制定要遵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兼容并包
战略目标最初肯定是由上级,也就是公司的决策者制定的。但是对战略目标的自下而上的优化,也是从目标制定的阶段就开始了。它的发生过程是这样的,首先企业内的任何一个级别,在制定 OKR 时都包含了以下两个部分。
1.自上而下分解而来的目标
这部分目标是源于公司的战略目标。各部门在制定 OKR 时,要参考公司战略目标、上级目标、本团队(或个人)的职责与分工这三个要素。
这个过程看起来是由上至下的,但由于下级不是简单地执行,而是在 OKR 制定会议上有一个群策群力再制定的过程。通过这样制定出来的各级 OKR,就融合了由下至上的部分,而不仅仅是无条件接受和执行上级目标。
2.自下而上自主制定的目标
无论是团队目标还是个人目标,都包含一部分由团队或个人自主制定的目标。这部分目标并不是盲目制定的,执行层需要在理解战略目标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验,找出他们认为对实现战略目标有利,但处于上级盲点的工作部分;或者是为了更好地支持战略目标而需要做的流程优化、个人学习和成长等工作方向。总之,自主制定目标时的核心原则就是围绕公司战略目标和上级目标,不能与公司目标脱离。
所以,最终的 OKR 既包含由上至下,也包含由下至上这两个部分。上级更擅长制定方向和调动资源,下级则更能看清决策落地时的潜在问题和风险。这样制定目标能有效地把两者的视角结合,在目标制定的阶段,就实现了借助下级力量,由下至上的优化整体目标的目的。
虽然在企业最终的 OKR 中都包含这两个部分,但是在不同的企业中,两部分的权重是不同的。以 Google 的 CIO 部门为例, 作为一个企业内部的大运营部门,该部门员工在制定 OKR 时高达 60% 的目标都是自主制定的。
自主制定目标的权重越高,员工的参与感也就越强,并能扩大员工职责,锻炼员工的自组织能力。但即使是 Google,也不存在完全由员工自主制定 OKR 的情况。
我在做 OKR 咨询时,经常遇到有人提问 OKR 自下而上制定怎么做?OKR 是不是该让员工自主制定?员工自主制定 OKR 的时候随便乱定怎么办?如果你也有同样的问题,希望本节课后,你能找到答案。
许多企业在遵循上面这个原则制定各级 OKR 后,再与最初版本对比,往往都会感叹上下级视角融合后,战略果然更完美了。
关键结果是“结果”不是“任务”。
如果想要通过自下而上地反馈,驱动战略改进,那么在制定关键结果时,必须保证它是结果,而非任务。因为只是追踪任务完成情况,是没有办法获得好的反馈的。
举个例子,某 IT 团队的目标是“开发用户喜欢的功能,优化用户对软件的使用体验”,他们据此创建了如下关键结果:
- 单元测试覆盖率提升至 70%
- 完成主要模块的代码重构
- 生产环境的 bug 率降低 20%
追踪这种任务式的结果完全无法评估目标的完成情况。因为完成主要模块的代码重构,虽然代码层面技术债减少了,但用户并没有任何感知,仍然对软件差评连连;生产环境 bug 率降低 20% 团队可能觉得不错了,事实上要达到用户好评率提升的目的,需要将 bug 率再降低 50%。
所以这个团队追踪任务的结果,就是他们每个季度都来汇报自己距离 70% 的单元覆盖率还差多少。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无法回答问题:
- 我们这么做的方向是对的吗?
- 我们是做得不够,还是做多了?
- 有没有什么是我们该做,但没做的?
而这几个问题的答案,才能为上级提供调整战略所需的重要信息。但是,如果将客户的好评率、活跃度、推荐度等要素作为关键结果,就很容易在 OKR 季度评审会议上得到以上几个问题的答案。
如果你想在执行过程中获得有效的反馈,从而及时地调整战略和目标,那就需要在制定 OKR 时严格地制定关键结果。
关于如何避免将关键结果写成任务,可以回顾一下《05|关键结果 KR:如何制定才能体现目标》一课的内容。
重视员工的反馈
除了做到上面三点外,员工在 OKR 执行过程中的反馈也是一个自下而上优化目标的重要渠道。OKR 的检查会议、评审会议都是听取员工意见的好时机,这些会议不应该只用来检查和催促进度,更应该聆听员工在执行目标时的反馈,从中发现风险和机会,并将其用来改善目标。
很多管理人员跟我说,他们平时也很鼓励员工发表意见,自下而上优化目标,但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并不高,更多时候只是照着上级的要求机械地执行。我认为这是在传统 KPI 式的管理方式中形成的习惯。我们都知道,改变习惯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管理人员也不能指望 OKR 方法能在一夜之间改变员工行为,而应该进行合适地引导,耐心地等待改变的发生。
所以,如果企业想引入 OKR 并获得相应的好处,就需要意识到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要遵循 OKR 的流程,还需要管理方式的改变和员工行为习惯的改变。
小结
在 VUCA 时代,公司的长短期战略目标都会受到不确定性挑战。应对这种挑战的办法就是持续地计划,持续地改进。PDCA 模型是该领域最有效的模型,OKR 也内建了该模型,所以企业在实施 OKR 的过程中,自然也就同时在做持续计划和持续改进。
持续计划和持续改进只是过程,要想收获结果,还需要在执行过程里注意以下三个操作细节:
- 目标制定要遵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兼容并包。
- 关键结果是“结果”不是“任务”。
- 重视员工的反馈。
📑 结束语 | OKR,对价值的极致追求
在我个人职业生涯经历,以及后期的咨询经历中,我经常从各级管理人员口中听到一句话,那就是:我不管过程是怎样的,我只要看到我要的结果,如果结果没达到就不行。我们管这种态度叫“唯结果论”。
在我还是一个职场新人的时候,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对一些管理人员的这种考核时的唯结果论的态度深恶痛绝,原因有两点:
- 员工在过程里的努力、付出,以及展现的能力和才智,仅仅因为结果不是领导想要的结果,就被全盘否定;
- 有时候没有达成结果,并不是员工的错误。可能在最初领导决策时就偏离了方向,也可能是沟通没有到位,最终导致员工交付的东西不是上级想要的。唯结果论,实际上把决策和沟通的错误也让员工来承担了。
现在,作为一个研究管理和绩效考核多年的人,我对管理人员的这种行为依旧深恶痛绝。我认为这是管理人员自身没有尽到应有的职责,并将责任和风险转嫁给员工的一种懒政表现。
但是我对“过程”和“结果”却有了和以前完全不同的看法。
讨厌唯结果论的人,无非是讨厌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认可,劳动没有获得尊重,而且方向性的错误反而由自己背锅。抛开个人的感受不谈,我们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企业协调人员和资源进行工作,当然是为了收获结果,还得是正确的结果。如果没有结果,过程中再努力,也确实没有意义。
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有可能陷入一种虚假的忙碌中。用“忙”的过程来缓解某种焦虑、感动自己,又或者逃避真正问题。
而 OKR 的出现,则把人们从这种状态中拉了出来,因为它只看目标和关键结果,并不看过程。你的过程是努力的、科学的也好,是自我感动也好,总有交卷的一天。而 OKR 就站在那一天,手里拿着一把尺子,度量你折腾出来的结果。
所以使用 OKR,会让你放弃过程里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从而减少浪费,减少不必要的忙碌,把自己的行为调整到产出有价值的结果上来。 本质上,它也是一种“唯结果论”,但显然它与我前面所说的那种唯结果论不同,它发挥的完全是正向作用。
虽然 OKR 如此强大,但是我在辅导企业和团队的过程中,发现最常见的一个错误:就是把目标和关键结果定义成任务。许多企业在制定 OKR 时,都是把原来的任务装进 OKR 的格式里。本质上他们跟踪的也就不是 OKR 了,而是在跟踪任务;所谓的目标管理,本质上还是在管理过程而已。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花了很长的时间去探索问题的根源,后来我发现人们思维中一直有一个误区,那就是:
结果 = 任务完成
许多人认为,上级交代我的任务完成了,这就是要追求的结果。所以当他们把任务装进 OKR 格式之后,不但不会觉得有问题,还会奇怪 OKR 不就是换了个形式而已嘛,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
但是 OKR 中的关键结果,是指有价值的结果,而不是“任务完成”的这种结果,因为任务完成可能是完全无价值的,关于这点之前的课程里就反复举例论证过。
不但完成任务不等于有结果,而且有意义的任务也不等于有价值的结果。
对于许多 IT 团队来讲,提升代码的单元测试覆盖率,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任务。然而单元测试代码的开发和维护,需要投入不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而对于一个中大型规模的软件来说,只有 30% 左右的功能是频繁使用和维护的,其余 70% 的代码使用和更改的频率非常低。
如果你的目光只聚焦在单元测试这一任务上,那么你很有可能认为这 70% 的代码理所当然应该有配套的单元测试;但如果把目光提升到项目的高度,那么就会发现这个做法的投资回报率特别低,而且还占用资源,影响其他更有价值事项的进度。
所以即使你有足够的理由认为你现在做的事是有意义的,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一个OKR认可的结果。OKR 的结果不但要求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还要求是可验证的。它能给我们有效的反馈,这些反馈包括我们是否走在正确的路上?我们是否离目标更近了?我们是否做过头了?我们是否做得还不够?而任务和任务的进度并不能告诉我们这些,我们完全可能沉迷于“有意义的任务”中而做过了头,或者错失了其他的机会。
这种情况在 IT 行业随处可见。我经常遇到一些 IT 同行,拿着他们的 OKR 让我看。上面的关键结果里列满了代码重构、单元测试、新技术的使用和尝试等条目。
这时我就会问:“你们的目标是什么?”
许多人会一脸错愕地回答:“这上面列的就是我们的目标啊。”
于是我只能接着问:“不,我问的不是这个。我要问的是,你们项目为什么要存在?”
你看,OKR 追问的是最终的价值或者意义。而且它通过度量你最终交付价值的多少,把你在过程里的一些虚假努力,一些一厢情愿的想法全部打掉,让它变得毫无意义,逼你回到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上去。
若有收获,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