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13.6 交互设计过程.pdf

交互设计过程

CleanShot 2022-05-12 at 22.44.18@2x.png
这是交互设计的一般过程,主要包括设计发现、设计发展、评测和最终设计结果的提交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它具体的任务、工作方式、参与人员以及跟下一个阶段之间要产生的文档/交付物。实际上和软件设计一样,交互设计也是一个闭环,即进行设计、原型生成、评测,不断的迭代来达到逐步最优。

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当然是要进行需求分析,这里你不用先考虑如何实现,只要充分分析这个设计是为什么而做的,要分析透彻任务,这个任务要完成人机之间的信息交换是什么。这个阶段的界面设计结果应该是草图、交互过程的故事版,要按任务地结构展开,看起来像一个可以运行的原型,即把交互任务,具体交互的一些细节通过草图这样的界面的展示表达出来。真正的需求分析是需要一套所谓的任务分析情境访问,如下面是一个眼球滚动控制的任务分析:
CleanShot 2022-05-12 at 23.46.52@2x.png

构造原型

即要建立一个可以用来测试的、一个初步的实现。这个实现可以是很低保真的,可能在纸上手绘,把界面以及交互过程画出来,也可以用 copy/paste,即把以前有的别人的界面、或你做过类似的界面拷贝过来。也有原型设计工具,设计出来就就是可运行的版本。

评测

根据可用性的目标和具体的任务来进行评测,这时可能需要一定的实际的用户来进行参与,用户使用的可以是一个可以交互的原型,也可以是手绘的原型。在评测过程中如果涉及到效率方面,在具体任务上可以参考 KLM 模型或 菲茨定律。用户测试成本比较高,可以采取一些低成本的策略,比如找一些熟悉的人、使用一些工具,甚至放到网上,很多APP都是这么做,让大量用户参与使用。

根据测试结果,看会出现哪些问题,比如效率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