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可用性 Usability
图1是用户研究提出的交互设计目标:易学、高效、满意。具体可用下面4个方面/指标来表示:
学习成本、记忆成本是越低越好,而交互效率、满意程度则是越高越好。
交互设计目标的三大人因
交互设计目标的人因有三大方面:
1、人机工程Ergonomics:设计需要了解人体很多的物理属性,比如,智能手机已经是软件的主要用户终端了,乔布斯为苹果公司制定了手机上的叫 Golden rule黄金法则,跟我们的人体的很多参数是有关系的,也决定了我们今天手机界面的使用方式,如手机的大小、手机上元素的大小、操作的方式是单手还是双手、手机上元素的可视性及布局排版等:
2、交互感知Perception:也就是说人的感知能力,是我们感受世界接受从计算机传达的信息的感知能力,人们有非常丰富的传感器,简单的我们分为物理传感(包括了视觉、听觉和触觉)还有化学传感(包括嗅、味、痛觉),这些传感器捕获信息最好是能够从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上来了解我们人的感受能力。人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视觉动物,绝大部分的信息(我们读到的、看到的)都是来自于视觉,如果我们研究人的视觉系统就可以知道这样几个参数:人的视觉暂流时间、人的对颜色的分辨率和记忆能力,那么根据视觉暂流时间我们就可以设计屏幕视频或者是动态图形的运动速度(或叫帧率),根据我们对颜色的分辨能力要远大于对颜色的记忆能力,视觉的表示和检索就要跟人的感受能力相匹配:
3、交互认知Cognition:即人的认知能力,也就是我们在注意学习记忆以及忘记这方面的原理和参数,涉及很深入的生理和心理学的研究。人的意识由意识、潜意识两类认知过程组成,两者在认知的建立作用及能力方面很不同。如下表中,意识方面它的处理是串行的,而潜意识是并行的(同时可以有很多并行处理)。意识的容量是非常小的,非常像CPU,而潜意识是很广大的。意识保存时间比较短,潜意识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如果在设计中考虑到这些因素,比如我们是否要很强调用户要花很多的主动意识,如果界面上很多都需要用户花主动意识来进行辨识的话,那么对用户来说就比较困难。而如果很充分地利用人们的习惯,或者说调动潜意识方面的能力,那么人们就很容易接受。
可用性指标的来源与依据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制定了详细的可用性标准,叫 ISO 9241 (可用性标准) ,在交互设计中推荐大家去参考,根据软件任务,建立交互设计规则和启发式评测框架,包括具体的规则、度量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