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png

知识库首页

产品API:专注产品经理的书库

提示:上方链接属于全手册首页,伙伴们打开后可以关注或收藏,用于日常工作查看,其中关注后,可以实时收到文档更新通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个人书评

本书的重点在于研究如何设计出用户看得懂、知道怎样使用的日常生活产品,由于书中有很多内容,因此作者在序文中,罗列了三个比较重要的内容,需要读者记住:

本书需要记住的三点

image.png

以上内容其实道出了设计工作者需要关注的认知和能力

  • 需要正确认知用户的反馈:用户的反馈,一定是情有可原,是作为设计者未设计或者为做好正确引导导致的
  • 需要了解的必要套路:作者的四个核心原则,包含设计的闭环链路和核心技巧,其中概念模型和预设用途,让人犹为深刻
  • 需要具备的能力:观察力,所有的设计方案需要大量的观察总结,才能有好的产出,可以定义为基本功

当然其实精彩内容还有很多,接下来,是笔者对书籍阅读后的一些核心摘要内容的理解和介绍,希望有所帮助

一切都要从定义开始

在搞清楚设计核心问题之前,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设计?

“设计实际是一个对表面上相互冲突的各种要求进行协调的过程”

这个定义至关重要,核心的关键词是冲突和协调过程,在产品设计中,我们常常遇到的是,为啥用户会不懂使用,有时候总有一种用户是“弱智”的表达。但是实际情况下,是每个用户对同一个产品沟通存在着不同的冲突

作为设计人员,要客观接受用户反馈,说明在用户的使用场景下,你的设计跟他的行为产生了不协调点,而出现这样的原因,其实可以用文中的概念模型可以解释

image.png

设计人员和用户,感知到的模型,与个体的认知有关,即所有新事物,一定存在一些基础知识,并不在所有用户的常识认知内,本质上是对用户群体认知的判断。这也是设计者常强调同理心或者用户思维的原因,也是区别优秀设计师和普通设计师的一个差异点,因为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的设计模型是基于自己的认知进行的。

日常操作心理学

从概念模型知道,其实问题的发生有参与的两个主体,它应该是双边归因的,因此作者引入了日常操作心理学,用于描述生活中,一些作为设计者需要了解的心理学内容

第一:日常生活中的错误观念

  • 我们习惯对事物加以解释,这就形成了针对事物作用方式、事件发生过程和人类行为方式的概念模型,即心理模型
  • 心理模型经常是根据零碎的事实构建而成的,对事实的来龙去脉只有一种肤浅的理解,并依据某种通俗心理学,形成对事物起因、机制和相互关系等各个因素的看法,而这些因素或许并不存在。
  • 我们拥有什么样的心理模型取决于我们的知识结构,而不论这些知识是真实的还是想像中的,是粗浅的还是精深的。

因此,一些错误的模型会导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受挫,所以本质上跟产品可能没有直接关系,而是观念的差异

第二:找错怪罪对象

  • 当人们不知道如何使用简单物品时,不论是抱怨自己还是归罪于环境或性格,都反映出一种错误的心理模型
  • 习得的无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可用来解释人们的自责心理。它是指人们在做某事时多次经历失败,便认为自己实在无法做好这件事,结果陷入无助的状态,不再进行尝试
  • 比如,对数学的无助,是被教出来的无助感

如何思考呢

那么,这里就需要我们去深入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一些事情(例如把胶片装入放映机)做起来会如此困难?(也是作者在本书中核心研究的问题)

要想找到答案,我们需要了解人在做一件事时所经历的步骤,即行动的结构问题。

image.png


~~~~待更新

书籍地址

相关说明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