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png

关键内容:企业、产品及用户关系、交易模型 作者:小步 全文约 14500字 阅读大约需要20分钟 提示:以下内容仅为个人分享,有兴趣交流的伙伴可在下方讨论区留言。

知识库首页

产品API:专注产品经理的书库

提示:上方链接属于全手册首页,伙伴们打开后可以关注或收藏,用于日常工作查看,其中关注后,可以实时收到文档更新通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书籍简介

image.png

本书内容的简单总结是:
企业以产品为媒介,与用户进行价值交换;产品经理要能在实践中理解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设计产品促成更多交易,以创造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本书还介绍了我对产品经理选拔和成长的理解。

本书适合的读者为:
在产品工作中遇到过需求冲突或资源冲突,有过权衡取舍困难的人;或在创业和业务发展中思考过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的人;或需要了解如何选拔和培养产品经理的人;或个人成长遇到瓶颈和迷茫的产品经理;或有兴趣选择产品经理作为职业的人;或对神秘的出行领域产品工作好奇的人;以及对产品工作感兴趣的其他互联网从业人士。

个人书评

说明:书评内容纯笔者个人观点,若有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一句话总结

《俞军的产品方法论》是一本核心介绍了从事产品经理工作所需要系统理解的核心定义,包含企业、用户、产品三者定义与关系;交易及交易模型相关的经济学原理;工作中的决策能力;产品经理的成长能力模型等。

笔者认为本书属于系统了解产品经理进阶书籍,相较基础维度两本书籍而言(【基础】《幕后产品:打造突破时产品思维》读后分享
【基础】《B端产品必修课2.0:从业务逻辑到产品构建全攻略》读后分享),认知深度更深,适合有一定产品经验的同学学习,原因很简单只有做过产品,有了对企业和产品的经历,才会尝试的发现用户、企业、产品三者是需要联系在一起思考的。

同时就像作者所说,产品经理从来就不是一门成熟的科目,它的发展也是根据市场而定的,因此每个时期的产品人,在做产品,一定要回归事物本质,作为产品人需要学会如何定义和认知自己工作中的产品。

这时就有疑问了,如果产品经理不是一本成熟学科,那么是否存在某些相关的成熟科目,值得学习呢?

答案是肯定的,本书作者俞军说:产品经理要学习成熟学科的话,最主要是学经济学和心理学,逻辑和同理心都很重要。这点我很认同,也有类似的思考:同理心是地基,想象力是天空,中间是逻辑和工具。

当然经济学和心理学,在产品经理领域里出现,其实并不会表示惊讶,因为正常的商业逻辑中,经济学和心理学从来也不缺席,因此本书内容上作者除了给出了自己的总结,同时也间接引导了产品从业者需要进行经济学和心理学的涉猎学习。

笔者重点介绍本书的三大核心内容:企业&用户&产品的关系、交易模型、决策模型

内容1:企业&用户&产品

众所周知,商业产品大多由企业制造,最后流通至用户手中,进而实现完整的商业闭环,因此三者的定义和关系,作为产品人需要有比较深刻的认知

首先,三者的关系是什么?

一句话总结:企业通过“产品”这个关键媒介,以创造“用户价值”的方式,有选择地和用户进行价值交换。

【资深】《俞军产品方法论》读后分享 - 图3

解释:用户价值即我们常说的用户体验,用户价值和企业商业价值的关系是:企业以产品为媒介,与用户进行价值交换,达成创造商业价值的目的。而本质上,交换的不是产品这个媒介,而是产品背后的各种用户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产品是用户价值交换的媒介

其次,如何理解用户、企业、产品的定义

如何理解用户

【资深】《俞军产品方法论》读后分享 - 图4

1 用户的定义

用户不是自然人,而是需求的集合。即由于不同产品满足用户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当某个产品完全满足了某个用户在某个场景下的某类需求,那么就可以说此用户是该产品的一个用户

我们更建议以需求的角度来定义企业的“用户”,因为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使用场景,满足了不同的效用需求。而用户从来都不是人,只要多提供了一种效用,多了一种交换内容,那就多了一类用户,有交易就有用户。

2 用户的五个属性

  • 用户的五个属性用户有异质性、情境性、可塑性、自利性、有限理性这五个属性。
  • 异质性是指用户的特点千差万别,几乎很难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用户。
  • 情境性是指用户的行为受情境的影响,没有情境就没有用户,同一个用户在不同的情境下会有不同的反应和行为。
  • 可塑性是指用户是可变的,其偏好和认知会随着外界不同的信息刺激发生变化和演化,具备可塑性。
  • 自利性是指用户追求个人总效用最大化。
  • 有限理性是指用户虽然追求理性,但他的能力是有限的,其判断经常出错,也经常被骗,所以只能做到有限的程度。

3 如何理解用户的行为

image.png
解释:
(1)在产品研究的范围内,我们可以认为用户约等于“偏好和认知的函数”。偏好是主观的,是用户对事物(是什么)和事物的效用(对我有没有用,有多少用)的综合认知结果。偏好同时受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社会经验的影响。
(2)但是偏好不会让用户行为体现一致性,不同情境可能使得相同偏好表现出不同行为。即同样的用户,面对同样的选项,在不同情境下的选择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3)在不同情境下的用户偏好会塑造用户的期望效用,塑造的过程大概会经过感知、解读、选择集合、模拟推演、价值判断五个阶段。在一次“期望效用”的塑造中,有些过程可能会被跳过(直接由大脑系统1的本能、习惯、直觉做出决策),这个期望效用的塑造过程会受到各种认知偏误的影响。
(4)期望效用影响用户的行为和选择,促成了用户的行为。
(5)用户的实际使用体验会形成经验,反馈给用户的偏好,对其进行修正或强化,形成新的偏好。

扩展:结合上方内容,我们可以扩展,在产品设计中,如果理解了用户的行为,那么是否就可以基于行为背后进行产品设计,答案也是肯定,但这里需要借助不断积累的案例,进行分析,这方面有深度介绍的书籍可以看看🔥《上瘾》🔥《疯传》

4 如何理解用户价值

经济学前期:价值泛指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由劳动决定,本质是成本价值论或客观价值论
经济学后期:价值倾向于由效用决定的内容,也就是说价值是带有主观性的

既然价值是由效用决定的,那么什么是效用?

  • 效用是欲望的满足程度,人通过消费物品和劳务满足欲望。
  • 效用最大的特点是主观性,价值也是一种主观判断,是由主体对这件事情的效用判断决定的,且随内部与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化

总结:用户价值(即主观效用)具备认知依存、情境依存、经验反馈演化三个特性

  • 认知依存是指用户的认知决定了他的偏好,比如喜欢喝酒还是喝咖啡,喜欢减肥还是吃垃圾食品,喜欢小孩在中国上大学还是出国留学,喜欢把钱都花光还是存起来。
  • 情境依存的意思是,有情境才有用户,脱离情境就没有用户。
  • 用户价值也具有经验反馈演化的特性,是变化的

同时作者介绍到:
人做决策的约束条件是价值最大化,怎么让价值最大化?当然和要素的相对价格有关,某种要素的相对价格降低,你就会多使用(多买),比如说市场上算法工程师的薪资(价格)突然降低一半,公司自然会多招聘算法工程师来解决问题和提高产出,减少其他岗位的比例。

可用的工具
衡量用户价值的公式:用户价值 =新体验–旧体验– 替换成本
提升用户价值有三种方式:让新体验最大化,让旧体验最小化,降低替换成本,三者互相影响。

如何理解产品

1 产品的定义

产品是一种价值交换的媒介,企业用产品与用户交换价值。
产品是一些人加工过的与用户可交易的物品或服务。公司外部和内部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提供一种产品

总结:产品本质是满足某些需求集合(用户)的解决方案

2 好的产品的特点

一个好产品应该有三个属性:有效用、有利润、可持续。

  • 有效用当然是指对用户有使用价值
  • 有利润是指产品必须让企业获利(可以是间接的),然后在“可持续”这个属性上达到用户利益和商业利益的统一。
  • 可持续其实是靠实践验证的,即追求长期利益最大化。

如何理解企业

1.企业的本质

第一,发现市场获利机会;核心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洞察、试错、偶然性)
第二,生产效率高于市场。效率的核心在于企业传递的“权威”(主要指掌握专业知识的员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各个岗位上做出超过市场平均水准的更优决策。)决策效率高,生产效率就会优于市场

2.组织的效率

组织是有共同目标、共同理念、共同知识,遵循一定运行机制的一群人
企业的发展依托于组织的效率,因此由组织的定义,可知企提升效率的方向就是要有三个共同点(目标、信念、知识)

3.企业做产品的产出

企业做一个产品,一般有四方面产出。
(1)财务绩效。
(2)认知:该领域内的know-how(技术秘密),对自身能力的认知,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积累。
(3)团队:互相磨合过的、有平台匹配度的团队,其效率远不是新组建的团队能比的。
(4)无形资产:用户和产业利益链上各方的了解和信任积累,降低了企业未来的新交易和推出新产品的交易成本,提前获得了竞争优势。

4.詹森生产函数

詹森提出过一个企业生产函数,是分析企业不错的视角:
Q=Fr(L,K,M,C:T)

Q代表产量,在外部规则r给定的前提下,企业的产量Q主要是变量T(technology,技术)的函数,给定一种生产技术时,存在一个生产技术约束的产出边界
L(labor)、K(capital)、M(material)分别指传统的劳动力、资本、原材料三个生产要素的投入水平(互联网企业的原材料主要是供给);C是内部规则,是在给定外部规则r的情况下,企业的所有内部游戏规则,包括产权和组织形式、利润分配和激励体系、员工关系和消费者关系、文化价值观等

5.企业创造的价值

企业创造价值,就是把从前没有的价值产生或者制造出来。
对产品来说,最核心的价值概念是两个:使用价值,交换价值。
产品都包含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这两个属性。

  • 使用价值即产品的各种效用,用户价值也是指使用价值。
  • 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或关系。
  • 交换价值是社会属性,一份产品的市场价格反映其交换价值,是市场供需博弈的结果。

6.创造价值的五大路径:劳动、分工、交易、新技术、制度

劳动 投入劳动,把资源转化为更合乎人的需要的形式。即使是打猎、采集、种植等直接获取自然资源的方式,也要投入劳动才能获得结果。
核心在于:合乎人的需要
分工 分工创造价值分工创造价值的原理有四:
第一,熟能生巧——投入同等劳动时间能创造更多产出;
第二,减少工序切换成本——节约的时间能创造新价值;
第三,积累和创造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使企业更懂用户需求,或有更高生产效率;
第四,工作聚集后就有规模效益,就能激励使用和发明新技术、新工具——新技术、新工具替代和节约人类体力和脑力。
交易 交换创造价值,你愿意付出一些代价去买(交换)那个东西,是因为你预计它对你的价值大于你付出的代价,而且没有更优选择。
新技术 技术本身(无论多高端)并不创造价值,技术必须被应用于产品,但产品(被生产出来)本身也不创造价值——只有产品被交易(此处的交易指购买和使用)后才实现了价值创造,只有交易量大才能创造大量新价值。
制度 产权制度及相关组织政策使价值得以体现

小结

在实际应用这个理论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思路是“将产品看作交易”,在企业、产品、用户的三方框架下去认知和定义产品,在这个三方框架下,以终为始,产品一开始就应该为了企业和用户间的交易(价值交换)而存在,产品即交易

内容2:交易及交易模型

以下内容,更多是理论知识的认知,实际应用本书的内容还不够支撑

如何理解交易

1.交易的概念

产品即交易,在没有强迫或欺诈的前提下,拥有自由选择权的理性人,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直接代价,且预期收益大于机会成本的情况下,才会做出交易行为。

除了被本能、习惯和认知偏误所影响的行为,人们的主观行为过程中必然包含对预期得到什么、付出什么的思考,这是“交易”最核心的两点。

2.存在交易的原因

产品通过交易转移到了一个更能创造价值的人手里,樵夫拿到斧子和音乐家拿到小提琴,他们就能创造比之前要大得多的价值。他们利用这两个物品创造新价值的能力也增加了,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的总物质没有增加,但这个世界上的人类创造新价值的能力增加了。这就是这个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交易的原因——交易创造价值。

3.交易模型

交易模型是指产品经理发现和设计的合理机制,它能促成用户做出某种行为(即交易),且可持续(生态是平衡的)。交易模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商业模式,是多边关系平衡的利益创造和利益分配模式。

拆解“利益创造”和“利益分配”两个词语,交易模型的设计精髓就是“如何创造利益(利从何来)”及“如何分配利益(利往何去)”两个命题

理解交易模型其实有很多有意思的切入点,比如损失厌恶、选择增加福利、激励相容。

4 让更多的交换行为发生的具体做法

(1)持续发现和追加可交换的、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
(2)创造和更高效率地创造这些用户价值。
(3)持续降低生产成本和所有交易成本。
(4)企业行为的权重,按影响用户交换行为的ROI排序。
(5)维护企业生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下是经济学中需要理解的核心概念:效用、边际、成本、供需定律、相对价格

如何理解效用

什么是效用?

效用是欲望的满足程度,人通过消费物品和劳务来满足欲望。

效用的概念是丹尼尔·伯努利在1738年解释圣彼得堡悖论时提出的,目的是挑战以金额期望值作为决策的标准。其主要包括两条原理。
(1)边际效用递减原理:一个人对于财富的占有多多益善,即效用函数一阶导数大于零;随着财富的增加,满足程度的增加速度不断下降,效用函数二阶导数小于零。
(2)最大效用原理:在风险和不确定条件下,个人的决策行为准则是为了获得最大期望效用值而非最大期望金额值。

结合萨缪尔森的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说明,幸福程度与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获取幸福的途径有两条,增加效用或减少欲望。效用是心理感觉,不是事实,是特定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主观评价。

效用的特点:多样性和无限性

效用是多样的,包括但不限于货币、时间、身体需求、心理需求、欲望、信念、情绪、认知等。
最基本的效用便是货币。货币本身其实没什么用,但因为它是媒介,有它就代表能交换(买到)很多东西。

我们知道产品设计主要面向用户需求,从需求分析视角,欲望是最主要的用户需求起源,欲望最常表现为身体上的多种需求,如食、性、视、听、味、触、舒适、健康、美丽、生命、自由等。

因此产品的效用,本质上就是在解决人类的某种欲望。而欲望是无限性,也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每个人为了满足自己不断产生、永无止境的欲望而努力和奋斗。效用因此也具备无限性。

以效用角度去分析什么是用户,更容易得到对企业发展有利的判断。因此不用过多地纠结这个定义本身,而是以这种视角去不断感悟和细分自己产品的用户,这样会有很大价值。

产品效用与用户欲望的不对等性

产品效用对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底线需求(不能低于),够用就好(不用高于),越多越好(愿意多支付),惊喜(超过预期或参照系)。

这里其实可以关联对应一下KANO模型:

基本型需求(痛点) 所谓痛点,对于用户而言,这些需求是必须满足的,理所当然的。当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大幅降低,但优化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不会得到显著提升。
期望型需求(痒点) 当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提升;当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降低。
兴奋型需求(暗点) 用户意想不到的,需要挖掘/洞察。若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不会降低;若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有很大的提升。
无差异需求 用户根本不在意的需求,对用户体验毫无影响
反向型需求 用户根本都没有此需求,提供后用户满意度反而下降。

基于效用的情况,产品又有了新的定义:产品是一组约束条件下的一个效用组合

如何理解边际

在产品语境下需要理解的边际概念,包括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边际成本和边际利润。

边际效用与边际效用递减

传统经济学里,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额外满足程度。边际的含义是额外增量。简单来说,假如你连续吃了6个苹果,每次多吃的一个苹果,就是边际增量。

边际成本

每增加一个单位量,需要付出的成本

比如说一年能造100辆汽车和一年能造1万辆汽车的公司相比,肯定是造1万辆汽车的公司成本更低。说明在100~10 000的汽车年产量区间里,边际成本是递减的。如果大家造一样的车在市场上充分竞争,那么年产量1万辆的那个公司便会把年产量100辆的公司挤垮。

边际利润

边际利润是指在一个给定约束条件下,再多做一笔交易,增加的额外利润。

如何理解成本

成本,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机会成本、交易成本、边际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沉没成本、平均成本、会计成本等很多种。以下仅为部分介绍

机会成本

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

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指完成一笔交易时,交易双方在买卖前后所产生的各种与此交易相关的成本。
交易成本的本质是,所有用户(买方)付出的但企业(卖方)没收到的成本,以及所有企业(卖方)付出但用户(买方)没收到的成本。

注解: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罗定义,交易费用是经济系统的运行费用。 巴泽尔定义交易费用为与权利的转让、获取和保护相关的费用。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姆森将交易费用分为事前的交易费用和事后的交易费用。他认为,事前的交易费用是指由于将来的情况不确定,需要事先规定交易各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就要花费成本和代价;事后的交易费用是指交易发生以后的成本,它可以有许多形式。

从“企业和用户以产品为媒介交换价值”的角度来看,

  • 在这个交换中,用户的获利是“效用减去成本”,这个过程中,用户得到了“效用”,即各种主观的用户价值,一个效用组合,同时也付出了“成本”,从某个角度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交易成本。直接成本一般是钱或时间,其他所有为了达成交换而付出的显性和隐性成本都算交易成本。
  • 在这个交换中,企业的获利是“收益减去成本”,得到了用户的钱或时间(得自用户的时间、注意力、信息、态度等间接变现),同时也付出了“成本”,大体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交易成本,直接成本是产品的研发生产成本,其他所有为了达成交换而付出的成本都算交易成本。

产品经理关注交易成本的核心原因:

德鲁克曾经提过:如果我们想知道企业是什么,我们必须先了解企业的目的,而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顾客”。那个年代叫顾客,现在叫用户。有交易才有用户,创造用户就要创造交易,即促成潜在交易。

我们考察产品,不仅要考察用户价值,还要考察为了达成价值交换,各方支付的所有成本,尤其是交易成本。因为交易成本的体现大多不直接,因此在生活中容易被人们忽略掉。对交易成本的理解和分辨有助于产品经理更清晰地思考“成本”和“交易模型”。

案例:
律师、法官、银行、公安、经纪、经理、公务员等职业,实质上就是某种意义上的交易费用(主要是保障类交易费用)的体现

交易成本的来源

产品维度来源概况:信息不对称,信息不确定,信息不完整和信息有成本。

补充:威廉姆森曾指出了交易成本的六项来源。

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 进行交易的人,因为身心、智能、情绪等限制,在追求效益极大化时受到限制和约束。
投机主义(opportunism) 参与交易的各方,为寻求自我利益而采取欺诈手法,同时增强彼此的不信任与怀疑,因而导致交易过程监督成本增加而经济效率降低。
不确定性与复杂性(uncertainty and complexity) 由于环境因素中充满不可预期性和各种变化,交易双方均将未来的不确定性及复杂性纳入契约中,使得交易过程增加不少议价成本,且交易困难度上升。
少数交易(small numbers) 某些交易过程过于具有专属性(proprietary)、异质性(idiosyncratic),信息与资源无法流通,从而导致交易对象减少及市场被少数人把持,市场运作随之失灵。
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ic) 因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自利行为产生的机会主义,交易双方往往握有不同程度的信息,使得市场的先占者(first mover)拥有较多的有利信息而获益,并形成少数交易。
气氛(atmosphere) 交易双方若互不信任,且又处于对立立场,无法营造一个令人满意的交易关系,将使交易过程过于重视形式,徒增不必要的交易困难及成本。

降低交易成本的例子

标准化、线上化、

如何理解供需定律

供需定律是描述市场供需和价格变化的基本规律,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上升,当需求小于供给时,价格下降。在实践中最常用的表述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下降,需求上升。

我们讨论供需定律时一定要分辨清楚其他的约束条件是否发生了改变,而不要简单地把“价格下降,需求上升”当作永恒不变的真理。

如何理解相对价格

人间第一定律:其他条件不变时,相对价格降低,需求量上升。
相对价格 =(直接成本+交易成本)÷ 效用组合

人间第一定律是方便产品经理分析产品的工具,起这个名字是因为它的强大解释能力。它跟需求定律的区别,一是把价格(支付的代价)明确地细分成了直接成本和各类交易成本,二是把“默认不变的商品”这个抽象概念明确地定义成了用户视角的产品效用组合,也就是把“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经常变化的“产品变化”也考虑进来。

内容3:决策及决策能力

本章主要介绍产品经理在工作中,会面临很多决策,如何认知决策,做好决策、推动决策是需要练习的内容

决策的定义

决策是指在收集、加工信息之后,借助一定工具和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判断,并得出结论的过程。

但人的精力和能力有限,在信息获取与加工、分析、判断等环节,天然就有各种限制、偏差和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信息获取能力有限
  • 信息处理能力有限
  • 禀赋偏好导致的个体差异
  • 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决策偏误

产品工作中,需要理性决策,但上述各种人类自身能力的限制及外界因素的不确定性,均会导致非理性决策。

理性决策的三要素

理性决策的三要素,按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是:理性的信念、理性的目标、理性的行动。

决策的目标:价值最小化

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产品经理可以用这个公式,来指导决策。

提供决策质量的工具:权衡视角

对自我认知的认知:做这个判断所需的完备信息,我的认知程度可以打几分?可能用什么方法,值得付出多少成本,来获取哪些信息?我可能存在哪些认知偏差?概率思维和克服我方偏误,仅仅这两点就能大幅降低认知偏差发生率,就像饭前便后洗手降低疾病率一样。

对给定目标的批判性思考:我做这个判断的目标是什么?我的目标(或任务)理性吗?为什么不能是其他目标呢?从确定这个目标到现在,有什么关键变量(约束条件)已发生变化或将会发生变化?

参照系:参照系严重影响用户价值大小。怎么定义新体验、旧体验?这里有哪些参照系相关的认知偏差,会怎样影响我、影响用户、影响各方关联人?人们觉得不公平、不满意、满意时用的参照系是怎样的?

成本:谁在分析问题时只谈收益或只谈成本,那他不是骗子就是傻瓜。一个有意识的行为,成本和收益必须一起考虑。直接成本、交易成本、机会成本、风险成本(行为会引入什么新风险)分别是什么?

概率(风险决策):这件事按照预期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同时考虑收益和成本依然不够,还要预判发生概率,得出预期效用(决策备择项)这个可以真正用来判断比较的价值:(收益–各种成本)×概率 =预期效用。

非货币价值(跨效用决策):人的欲望是无穷的,约束条件也是变化无穷的。不能只考虑货币价值,效用是需要跨属性权衡取舍的。比如找工作时只考虑工资,哪怕还考虑了奖金、期权也是低质量决策,可以考虑的包括但不限于业务成长前景、团队氛围、领导情况、升迁机会、公司声誉、学习环境、所在城市、离家远近、上下游协作方、加班情况、出差频率、管理制度、行业前景、福利、价值观、稳定性等。

外部性:企业或用户的目标有外部性,需要以更广的视野权衡取舍。一个用户的多个目标(期望价值)可能互相冲突,一个用户与另一个用户的目标也可能冲突,用户目标与受产品影响的各种第三方也可能互相冲突。

时间性(跨期决策):价值判断的对错受时间影响巨大。一个产品增长策略以3个月为时间标准进行衡量是对的,但以3年为时间标准来衡量却可能是错的。那么,你的决策者会选择3个月还是3年?比如一个用户抽烟、暴食或长时间沉溺于游戏、小视频、公众号,从短期来评价他是自愿的、快乐的、获得较大效用的,从长期来评价,他未来很可能后悔。作为产品经理,要怎么选择尺度,怎么细分用户?

常见的决策方法

1 数据决策:A/B测试
2 逻辑决策:逻辑决策也是“讲理决策”,结论靠逻辑推导得来,需要避免非理性
3 主观判断决策:主观判断决策是最难的决策,没有数据或逻辑支撑,只能用关键变量和用户模型、交易模型来模拟市场运行,并据此做出判断。此类决策往往还需要强大的个人影响力来支撑落地。

常见的决策误区之认知偏误

认知偏误是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特定思考、行为倾向,会导致理性或判断产生系统性偏误,这些现象被心理学与行为经济学广泛研究。

产品经理作为研究人的职业,关于认知偏误的知识是其必修课,既要极力避免自己犯这些错,也要从这些角度理解人性,理解一些用户行为背后的原理。维基百科词条“认知偏误列表”列举了近两百种认知偏误,下面这些是产品经理需要关注的。

类型1:归因偏误 归因在生活中和工作中都是高频行为,但人们常常有归因偏误。如评价自己时,把良好行为或成功归因于自身,把不良行为或失败归因于外部情境或他人;而在评价他人时则相反,归因良好行为或成功时高估外因,归因不良行为或失败时高估内因。
常见场景如下:
- 自利偏误:将成功归因于自己,而将失败归因于环境。把集体行动的结果归因于自己,多过其他人会归因的程度。
- 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评价喜欢的人的行为时,把他们做好事归因于内在本质,而把他们做坏事归因于环境因素。评价不喜欢的人的行为时,把他们做好事归因于环境因素,而把他们做坏事归因于内在本质。
- 群体归因偏误:把个体的特质当作其所属群体的特质,或把个体的行为当作其所属群体的偏好。
- 终极归因偏误:把问题归因于整个群体,而非群体中的个体。
- 基本归因偏误:解释他人行为时,过度归因于内在特质(一定是他有这样的人格,才做出这样的行为),而非外在情境(也许是情势所迫,或这个场所有特殊的潜规则)
类型2: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是指为不熟悉的事物估值时,会把熟悉的类似事物或不久前接触到的无关数值当作“锚”,估出来的数值会大大倾向“锚”。
常见场景如下:
- 幸存者偏差:过度关注在某些经历后幸存下来的人事物,忽略那些没有幸存的(沉默的数据),造成结论偏离实际情况。
- 峰终定律:我们对一项事物进行体验之后,印象最深的是在峰值与结束时的体验,而在过程中好与不好体验的比重、好与不好体验的时间长短,对记忆影响很小。高峰之后,终点出现得越迅速,这件事留给我们的印象越深刻。
- 框架效应:同一资讯以不同方式呈现会使得人的想法不同,例如告知公众有一个做法将会“导致三分之一的人死亡”和“保护三分之二的人活下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 禀赋效应:指人们拥有或即将拥有某物品或资产时,对其价值的评估会比没有时高出许多,因而不愿失去或放弃它。
- 心理账户:人们将消费分门别类(住宅、食物、服装、娱乐、投资等),且每一个类别对应各自的心理账户,每个心理账户都有自己的预算和单独的参照点,使得各个账户之间的替代性非常有限。一个人对给定数量金钱赋予的价值,取决于这部分钱属于哪一个心理账户,继而依赖于背景、框架和情境。心理账户能解释同一个人在不同事物上的花钱矛盾现象。
- 损失厌恶: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人难以忍受。损失带来的负效用约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客观,当涉及的是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寻求。
类型3:选择性注意 人们常常倾向于忽略掉不符合自己期望的东西,只看到自己期望看到的东西,他们期望看到的东西又是基于熟悉的东西、先前的经历,或是个人的欲望、兴趣需求,这就是选择性注意。
常见场景如下:
- 选择性观察偏误:人们在观察时不可避免受到前置条件的限制而筛选了样本,因而得出不适当的结论。例如问卷调查到的人一定是热心、愿意填问卷的人,因而其结果未必能反映不热心、不愿意填问卷的人的想法。
- 观察者偏见:是指由于观察者个人的动机和期望导致的偏误。通常,人们看见的和听见的只是他们期望的,而不是事实的本来面目。
- 观察者期望效应:由于研究者期待某种结果,因而下意识中不当操作实验或诠释资料。
- 受试者期望效应:由于受试者期待某种结果,因而下意识地扭曲了回报内容。常见现象是安慰剂效应,即被给予无效的药物或治疗,病人却相信或觉得情况改善。
类型4: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对某人或某一类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类化的看法。人们习惯把人进行机械的归类,把某个具体的人看作某类人的典型代表,把对某类人的评价视为对某个人的评价。典型现象如种族歧视、地域歧视、职业歧视、性别歧视等。

- 光环效应:一个人的某个单一特性(比如漂亮、长得帅、富有等)一旦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与这个单一特性不相关的品质如能力、人品)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
- 外群体同质性偏见:认为自己的个性、行为、情绪是多变的,而他人是一成不变且容易预测的。
- 首因效应: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影响力远大于以后得到的信息。
类型5:自我中心偏误
- 自我美化偏误:会美化回忆中的自己,往往认为自己比实际情况更好。例如记忆中自己的考试成绩比实际更好。
- 支持选择偏误:回顾自己做过的选择时,倾向认为它是明智的,给出高于实际的评价。如购买后把之前的购买决定合理化,即使买下的商品太过昂贵或有瑕疵。
- 错误共识效应:高估别人对自己的认同程度,认为所有人以同一方式思考。
- 投射偏误:不自觉地以为他人(或未来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有相似的情感、思想与价值观。
- 素朴实在论:相信自己所见所闻即是真相,是客观且不带偏见的,认为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 控制错觉:高估自己对外在事件的影响力,认为事情是受自己控制或影响的,但实际上它可能与自己毫无关系。
- 达克效应:能力过差的人由于无法分辨能力好与能力差的不同,因而会错误地高估自己的真实水准,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
- 逆火效应:遇上与自身信念抵触的观点或证据时,除非它们足以完全摧毁原信念,否则会忽略或反驳它们,原信念反而更加强化。
- 证实偏见:人们普遍偏向能够验证己方假设和观点的信息,而不是那些否定假设的信息。关注、寻找、诠释、记忆信息的方向多半是能证实自己假设和成见的方向,而那些可能推翻自己观点的信息往往会被忽视掉。
- 舒适区效应:对于过去常用的方案,高估效益或成功机会;对于过去少用的方案,低估效益或成功机会。
类型6:信念偏误
- 可得性偏误:对容易想到的事,会高估其发生概率。然而一件事是否容易想到还受发生多久、激起情绪的程度等因素影响,无法反映实际的发生概率。
- 频率错觉:因最近注意到一件原先没注意到的事,就觉得这件事到处都在发生。
- 后见之明偏误:又称“我早就知道了”“马后炮”“事后诸葛亮”。在事情发生或发展后,以为自己事前就能预测其发生与发展。
- 可获性层叠:一件事越常被公开谈论,人们就越相信其正确性,类似“三人成虎”。
- 货币错觉:专注于货币名目上(表面上)的价值,而非其实质购买力。
- 一致性偏误:记忆中他人过去的态度与行为会变得像目前的态度与行为。
- 巴纳姆效应:人们会把他们认为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人格描述评价为高度准确,而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及普遍,能放诸四海而皆准,适用于很多人。这个效应多出现于占卜星相、算命和个体性格分析等情境。
- 基本比率忽视:只关注针对性的信息,忽略一般性的信息(基本比率),导致不恰当的认知。例如因为酒驾较容易肇事,就认为肇事者中很多是酒驾,然而由于酒驾者占所有驾驶者的比例很小,肇事者中酒驾者的比例不会那么高。
- 赌徒谬误:认为某事多次发生则未来发生的概率较小,或多次未发生则未来发生的概率较大。就像赌徒认为掷骰子时连续几把结果是“大”,那么下一把是“小”的概率更高,而忽视了每一次掷骰子都是独立事件,有独立概率。
- 逆赌徒谬误:认为发生概率很小的事不会发生,如果发生了,一定是做了很多次。
类型7:决策类偏误
- 结果偏误:评价决策好坏时,根据其最终结果,而不是根据做决策的过程。道德评价偏误:评价他人行为的道德时,根据结果而不是根据做出行为时的情境。
- 资讯偏误:倾向寻求更多资讯以做出决策,即使寻求的资讯对决策没有帮助。
- 共有资讯偏误:团队讨论倾向花较多时间与精力讨论所有成员都知道的事(即共有资讯),而花较少时间讨论较少成员知道的事。
- 集体错觉:团体在决策过程中,由于成员倾向让自己的观点与团体一致,因而令整个团体缺乏不同的思考角度,不能进行客观分析。
- 从众效应:倾向做很多人做的事,或相信很多人相信的事,以和他人保持一致,也就是“随大流”。
- 沉没成本谬误:当人们证实先前累积的投入(沉没成本)已经浪费掉了,仍然对这些已经不能回收的成本念念不忘,因而做出不理性的选择。
- 塞麦尔维斯反射:条件反射般地否定、拒绝新证据或新知识,因其有悖于现有的常规、信仰或价值观。
- 麦纳马拉谬误:过度相信数据,依赖数据评估事情,忽略难以量化的事。此典故源自美国前国防部长麦纳马拉,他相信能用量化数据(如击毙越军的尸体数量和减少己方人员的伤亡数量)衡量美国在越战中的成功,但忽略了其他因素。

推动决策落地的几种方法

(1)合法性:依靠你的职权,或者强调你的要求符合组织的规章制度。适用于影响同事或下属。
(2)理性说服:提出符合逻辑的观点和事实依据来证明某个请求的合理性。适用于影响老板、同事或下属。(3)鼓舞式诉求:通过呼吁某个目标的价值观、需求、希望和渴望来引起情感认同。适用于影响下属。
(4)商议:通过让他人参与决定如何实施你的计划来增强他人对你的支持。适用于影响同事或下属。
(5)交换:通过给他人提供某些利益或好处来换取其对某项要求的遵循。适用于影响同事或下属。
(6)个人式诉求:利用友谊或忠诚来获得他人的同意。适用于影响同事。
(7)逢迎:在提出请求之前先采取吹捧、赞扬或友善行为。适用于影响同事或下属。
(8)施压:使用警告、威胁和反复要求等手段。适用于影响下属。
(9)联盟:通过寻求他人的帮助或支持来说服目标对象同意。适用于影响同事。
(以上9条引自罗宾斯《组织行为学》)

决策落地的技巧:议程设置

产品经理可能无法影响老板或决策层的想法,却可以影响老板或决策层去想什么,这是专家部门的“非正式权力”的主要来源。

议程设置是指在组织或公司做决策时,产品经理通过影响他人发挥出上述“非正式权力”,从而使决策落地的重要技巧。在信息传播和决策的过程中,如果你在脑中构建的用户模型已足够准确(即充分了解目标受众的偏好和行为反应模型),那么,选定议程之后,结果往往是可预期的,不需要干预。

俞军产品经理十二条

1.产品经理首先是用户。
2.站在用户角度看待问题。
3.用户体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4.追求效果,不做没用的东西。
5.发现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
6.决定不做什么往往比决定做什么更重要。
7.用户是很难被教育的,要迎合用户,而不是改变用户。
8.关注最大多数用户,在关键点上超越竞争对手,快速上线,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9.给用户稳定的体验预期。
10. 如果不确定该怎么做,就先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11. 把用户当作傻瓜,不要让用户思考和选择,替用户预先想好。
12. 不要给用户不想要的东西,任何没用的东西对用户而言都是一种伤害。

本书关联书籍

《组织行为学》罗宾斯
《思考,快与慢》卡尼曼

书籍地址

俞军产品方法论.pdf

相关说明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