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日记式记录,随时更新!!!

更新记录

(1)2020-10-28 23:08 首次更新 更新内容:

  1. 时间太远,我不记得了。

(2)2020-10-28 22:36 跟新内容

  1. 吐槽了几个功能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不能粘贴)。
  2. 介绍 Flomo 的功能。
  3. 关于标签树很想吐槽,但我还得再考虑下🤦‍♂️。

(3)2020-11-16 21:34 更新!!!临时更新 🚩🚩🚩 更新内容:

  1. 补充前 3 次的更新记录。
  2. 与 Flomo 横向比较,我还用了哪些软件。
  3. 补充部分功能介绍。
  4. 顺便一提,这次更新主要是因为千古同学~

背景

使用周期
- 13/09/2020 是第一天使用
- 16/09/2020 写了 18 条 Memo
- 27/10/2020 写了 181 条 Memo,建立了 121 个Tag,使用 44 天
- 16/11/2020 写了 202 条 MEMO,建立了 130 个TAG,使用 64 天
使用场景
1. 工作过程中,不重要的资料。
1. 记录一些碎片化的内容,代替普通的收藏。
1. 即刻、豆瓣上收藏的一些内容。
1. 公众号阅读文章时收藏的内容。
使用的版本 Web版本 + 服务号

下文中提到的 一条 MEMO 是指我所记录的一条笔记。

界面

16/11/2020

因为最近比较少用,加上没去读周刊(每周开发者会更新对应的功能,并推送周刊) 可能不止这么多功能,更多的等你前往挖掘….

访问地址:https://flomo.app/

会员 pro


双11本来想买 2 年 语雀会员, 但是按照目前我的记录速度, 我放弃了(主要是我穷~🤨)… 刚看了一眼价格,md,99了 59 没买,估计得后悔了….

image.png
随机漫步 & 高贵的符号 ↑
image.png
会员 pro ↑
flomoapp.mikecrm.com_WAk0YdE (1).png
购买 pro ↑

标签置顶

暂时没有想到怎么用这个置顶功能~

在 Flomo 写笔记的时候,我完全不会关心应该放哪个文件夹下,

因为没有文件夹,我只需直接打上 tag 即可

有时候会多想一想,要给 MEMO 多放上几个 tag

新功能 我觉得后续可以考虑这个功能,文本识别给 MEMO 自动添加 tag

类似于即刻的圈子自动匹配

哈哈开发估计想打人,嘿嘿 😁

image.png
标签置顶 ↑

随机漫步

现在我记录的内容比较少,无法看到数据背后真正的含义

况且,我在记录的时候,自己已经主动排除一部分数据了

根本不能代表我~
image.png
随机漫步 ↑

28/10/2020

image.png
首页 ↑

image.png
批注页 ↑

痛点

22/11/2020

回顾功能

(一)、如果以记忆为目的,定时推送一条MEMO

毫无用处,记忆需要重复,重复执行输入与输出的操作

才能产生记忆

(二)、如果这个Flomo 希望用户能产生更多的 MEMO

那随机的一条 MEMO 在数据量较小时,产生的关联实在太小

我所说的关联是指:MEMO 的上下文。

以 QQ 推出的那年今日为例,他有一个完整的上下文的语境。

你可以查看那条动态的前后,也可以查看那条动态的评论与点赞。

image.png
20:00 定时服务号会定时推送一条 MEMO ↑

28/10/2020


完整性

这像是一个 Demo ,不像是一个作品。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他不具备信服力。

(一)希望它能有留言功能,可以留言反馈。

虽然有群聊,但是反馈 Bug 的效率很低下,群内的氛围也没有想象中的热烈,同样的问题不断反馈。

和少楠聊天,他说的 “慢慢来,不想太快。”这在互联网行业是一个错误的思想。

上一个主动承认错误的少年,是雷军。

(二)希望 Flomo 界面的某个位置,有 “关于我们”入口。

(三)希望 Flomo 界面的某个位置,有“使用手册/技巧”的入口。

图片

在 Web 上,无法直接粘贴图片,需要从本地选择图片,增加了记录难度。

一图胜千言,所有没有办法转换成文字的笔记都无法记录。

标签

Flomo 最大的特点是 不使用文件夹 管理笔记,而使用 标签 。

但是目前缺乏对 标签的管理,让标签功能随着 MEMO 增长越来越鸡肋。

笔记是一个增长的主体,设计时需要从笔记已经达到 某一数量 进行设计。

这个设计包含以下

  1. 如何让标签更好的匹配笔记 ?
  2. 如何合并、重新划分笔记 ?

目前以 合并、重新划分 为目的的功能,暂时还未看到。

便捷的记录方式,所带来的就是笔记不断的增长,

但不提供便捷的处理方式,会让记录的速度停滞,

也无法让记录发挥它本身的意义。

快捷键

Win 端,微信聊天输入框,键入 enter ,会直接发送消息。 键入 shift+enter 会换行。
Web 端,Flomo,输入框,恰好相反 …

这种细节简直杀我…

标签树

image.png
标签树 ↑

这个标签树的排序规则,一直没有琢磨透。

按创建时间?使用频率?MEMO 数量? 字母排序?

随着 Tag 数量递增,我已经淹没在 Tag 里。

image.png
想象中的 tag 树 ↑

通过弹出层 + 快捷键的方式唤醒。

抓取 使用频率最高的 tag 放到最后一排。其他按照字母排序,支持右侧字母滑轮定位。

后续这个标签树还要优化,暂时没想好….

🔨🔨🔨🔨再次拖延…😎

想出一个好的处理方式太不容易了…(我加油想想哈,最近有其他事情更重要,所以先别催我…)

优点

28/10/2020

微信

对话框保存 MEMO ,很爽!!!

看板

image.png
使用 45 天 ↑

类似 GitHub 的看板,激励我写了不少 MEMO ,

这个设计一方面增加了我的使用时长的同时,另一方面间接培养了我写作的 热情

有时候会回忆没写 MEMO 的日期做了什么 …

快捷操作

双击 MEMO 可以编辑 MEMO 内容

很便利的操作~

横向比较

22/11/2020

微信收藏

微信聊天是我工作过程中的一个核心场景,

聊天所产生的需要后续确认或校对的内容,

我都会一键收藏,收藏后,在手机端和PC端可以同步查看

场景:

  1. 避免没有登录PC端,造成聊天记录不同步产生丢失;
  2. 聊天内容后续要爬楼梯或者搜寻不便。
    1. 微信加入的群聊过多。没有便捷的方式快速查找某一个群聊内容。

小米便签

某个时刻有书写的念头或者灵感

就会打开记录对应的内容

有时候会配上对应的图片,

然后导出为一张图片

除此之外,一些隐私的内容也会考虑放到便签里面

比如日记

语雀小记

我的语雀小记体验报告

小记弥补了语雀文章写作正式的问题,将写作碎片化了

image.png
语雀小纪 ↑

碎片化的写作方式,不必考虑将文案归纳到对应文件或者知识库的问题,

缩短了写作的路径,也能间接提高写作热情。

此外,写作区域提供了以往文档编辑的富文本输入,

单个碎片也可以生产出美观的样式,也为后续内容合并提供了土壤。

后续,推出 碎片整理 功能时,水到渠成,文档的写作完全可以分步骤写作。

通过 标签记录的方式 + 搜小记 功能,可以产生 Flomo 标签记录的效果

在碎片的第一行输入标签,例如: #分享 #逻辑

可以在搜小记输入 #XXX,将XXX标签筛选出来,但是只能搜索单标签,不支持多标签的筛选

此外,双击编辑,快捷键直接保存都是不支持的,这些小点很能照顾到使用者的情绪,为啥不上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