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规划沟通管理
    在项目章程的指导下,根据项目管理计划中已有的相关内容,以及相关的项目文件,编制沟通管理计划。
    通常,项目章程中会列出一些最重要的相关方及其角色和职责。这些信息有利于明确该如何与他们沟通。
    资源管理计划(项目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中与人力资源有关的部分,有利于规划项目团队内部的沟通。相关方参与计划(项目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则有利于规划该如何与相关方沟通,才能引导相关方合理参与项目。
    作为一种项目文件,需求文件中可能包括相关方的重大沟通需求:相关方登记册则是确定该与哪些相关方沟通的依据。
    2、管理沟通
    根据项目管理计划中的沟通管理计划实实在在地开展沟通,得到项目沟通记录。例如,在把绩效报告发给特定相关方的同时,需要加以记录;在开展了重要口头沟通之后,需要及时加以记录。项目管理计划中的资源管理计划,有利于为协调和管理资源(包括人力和实物资源)而开展有效的沟通;相关方参与计划则有利于为引导相关方合理参与计划而开展沟通。
    应该在管理沟通过程中把工作绩效报告发给项目相关方。应该在管理沟通过程中把各种项目文件发给项目相关方,如质量报告、风险报告。有些项目文件,如变更日志和问题日志,即便不需要或不应该完整地发给项目相关方,也应该以合理方式把其中的部分内容传递给项目相关方。作为一种项目文件,相关方登记册会显示团队成员应该与哪些相关方沟通。
    重复开展沟通时,需要借鉴已记录在经验教训登记册(一种项目文件)中的与沟通相关的经验教训。
    3、监督沟通
    应该把体现在项目沟通记录和问题日志(都是项目文件),以及工作绩效数据中的沟通实际情况,与沟通管理计划、资源管理计划和相关方参与计划(都是项目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中的沟通要求相比较,发现、记录并分析沟通绩效的偏差,形成工作绩效信息,如果偏差不可接受,就提出变更请求。
    问题日志不仅会记录与相关方沟通中出现的问题,而且有利于从发生的问题去反思沟通的效率和效果。许多问题都是沟通不合理引起的。
    资源管理计划有利于考察沟通是否促进了对资源的有效协调和管理。相关方参与计划有利于考察沟通是否起到了引导相关方合理参与项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