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云端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安全,还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因此,无论对于国家还是企业来说,安全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企业来说,互联网安全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其影响难以估计。因此,今天我们来探讨如何在云上做好安全防御工作。下面,我们先来看看黑客攻击的三种典型场景。
黑客攻击的三种典型场景分别是:网络层攻击、应用层攻击和系统层攻击。
网络层攻击
网络层攻击的常见类型是DDoS攻击。这种攻击成本低、效果好,而且很难防范。DDoS攻击主要针对OSI模型中的四层网络,其核心原理是针对TCP的三次握手。黑客会通过控制大量“肉鸡”,向服务器发送大量的SYN请求,让服务器响应这些请求,直至服务器TCP连接资源耗尽,导致服务器无法处理正常业务请求。
下图展示了DDoS攻击的工作原理。目前,解决这种攻击的唯一有效方法是使用高防IP进行清洗。云服务提供商都提供了集成式的防DDoS攻击服务,比如阿里云的高防DDOS.
应用层攻击
应用层攻击主要原因是程序代码存在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开源软件漏洞和自主开发业务漏洞。开源软件漏洞如Apache和Java XStream漏洞,这些漏洞的出现意味着中间件/软件本身存在问题,需要及时更新和修复。自主开发业务漏洞如代码未对请求进行严格的过滤处理,导致黑客可以通过SQL语句直接执行并盗取数据库用户的敏感信息。
系统层面攻击
在系统层攻击中,黑客通过找到操作系统漏洞,植入木马和病毒进行攻击。尽管木马和病毒有些相似,但它们的性质不同。病毒主要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导致计算机无法工作,如“熊猫烧香”病毒和“永恒之蓝”WannaCry勒索病毒。而木马主要针对被控计算机实施监控、资料修改等非法操作,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那么,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防御体系呢?以下是我们的建议:
架构搭建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安全防御架构,包括网络、主机、应用等多个层面。在这个架构中,需要定义网络边界、权限控制、漏洞管理、日志管理、事件响应等规则。
其次,需要对关键系统进行重点保护,如核心系统、重要数据等。可以使用多种技术,如加密、防火墙、反病毒软件等。
最后,需要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漏洞扫描,确保安全防御措施有效并及时修复发现的漏洞。
构建安全防御体系
在构建安全防御体系时,有几个方面需要重点关注,包括: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是构建安全防御体系的基础。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可以降低网络攻击的风险,并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在设计网络拓扑结构时,需要考虑网络的规模、业务需求、数据流量、网络安全需求等因素。比如,在设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时,通常会采用三层结构,即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核心层主要负责提供高速转发、负载均衡等功能;汇聚层主要负责连接核心层和接入层;接入层则负责连接终端用户。
硬件设备选择
在构建安全防御体系时,硬件设备的选择非常重要。需要选择具有高可靠性、高性能、高可扩展性、高安全性等特点的设备,如网络交换机、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防御系统(IPS)等。需要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和网络规模来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并进行充分的测试和评估,确保设备能够满足业务需求和安全需求。
防火墙配置
防火墙是保护企业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防火墙可以通过对进出网络的数据包进行过滤和控制,防止网络攻击和非法入侵。在配置防火墙时,需要制定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限制网络的入口和出口,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此外,还需要对防火墙进行定期维护和升级,以保证防火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入侵检测和防御
入侵检测和防御是安全防御体系的核心部分之一。入侵检测系统可以通过监控网络流量和系统日志,及时发现网络攻击和异常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御。入侵防御系统可以根据攻击类型和攻击方式,对攻击流量进行过滤和防御,保护网络和系统的安全。需要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和网络规模来选择合适的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并进行充分的测试和评估,确保系统能够有效地发现。
云上安全
关于网络安全,首先需要保障外部网络层的安全。阿里云服务提供商通常会免费提供基础的DDoS攻击防御,例如阿里云默认提供每个实例5G的防御能力,足以抵御大部分网络流量攻击。通常来说,对于小型企业来说,基于成本和概率考虑,不必考虑额外的高级DDoS防护,原因如下:
黑客攻击对小型企业的收益较小,企业损失的数据量较少;
小型企业遭受DDoS攻击的概率较小,而且无法承受高昂的DDoS防护费用;
如果服务器被攻击进入黑洞状态,可以申请解封,然后再进行紧急部署。
综上所述,并非所有云端客户都需要DDoS防护。一个成功的架构需要同时考虑战略定位、经济因素和技术需求三个方面的因素。
对于网络层,我们可以通过在多台服务器前面放置负载均衡器,可以达到反向代理和负载均衡的目的。使用云端的负载均衡产品,还有一个明显的好处,那就是它自带抗DDoS流量攻击的能力。下面这张图片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个概念:
相同的单台服务器,前端放置一个负载均衡和未放置负载均衡的区别很大。许多人认为在单机前面添加负载均衡是画蛇添足。但事实并非如此。相对于单机直接部署方案,云厂商提供的负载均衡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定的抗攻击能力。云服务提供商的负载均衡器自带基础安全防护能力,支持DDoS、SYN Flood、UDP Flood、ACK Flood、ICMP Flood、DNS Flood等攻击的防护。
其原理是根据用户购买的带宽给出满足实例正常工作的阈值建议值。云端安全中心会结合用户的安全信誉分和各地域的资源情况计算出最终的阈值。这种部署方案不仅有利于防御DDoS攻击,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业务水平的扩展和分布式架构的实现。
无论是传统的线下环境,还是现代云上环境,在架构搭建完成后,需要进行后续运维工作,包括:
a. 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和遵守安全策略。
b. 定期备份和恢复测试,确保系统数据安全性。
c. 定期更新和升级系统和应用程序,修复安全漏洞。
d. 监控系统日志和网络流量,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e. 对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和响应,制定有效的机制。
总结
ok,我们对今天的文章进行终结。本文说明了黑客攻击的三种场景。黑客攻击的三种典型场景包括网络层攻击、应用层攻击和系统层攻击。网络层攻击主要是DDoS攻击,可使用高防IP进行清洗。应用层攻击常见原因是程序代码存在安全问题,可以通过更新和修复解决。系统层攻击常常通过操作系统漏洞,植入木马和病毒进行攻击。
同时建立完善的安全防御体系,需要架构搭建和安全审计、漏洞扫描。构建安全防御体系时需要重点关注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权限控制、漏洞管理、日志管理、事件响应等。
最后一点,企业需要对关键系统进行重点保护,使用多种技术进行加密、防火墙、反病毒软件等。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漏洞扫描,确保安全防御措施有效并及时修复发现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