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查看
127.0.0.1:6379> zadd zset1 2 lisi
(integer) 1
127.0.0.1:6379> zadd zset1 1 zhangsan
(integer) 1
127.0.0.1:6379> zadd zset1 3 wangwu
(integer) 1
127.0.0.1:6379> zrange zset1 0 -1
1) "zhangsan"
2) "lisi"
3) "wangwu"
127.0.0.1:6379> object encoding zset1
"ziplist"
127.0.0.1:6379> zadd zset1 9999999999999 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
(integer) 1
127.0.0.1:6379> object encoding zset1
"skiplist"
我们可以看到zset的底层结构也是有两种, ziplist
和 skiplist
。
zipList
:满足以下两个条件[score,value]
键值对数量少于128个;- 每个元素的长度小于64字节;
skipList
:不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时使用hash
和skipList
hash
用来存储value
到score
的映射,这样就可以在O(1)
时间内找到value
对应的分数;skipList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存储分数skipList
每个元素的值都是[socre,value]
对。
简单来讲,dict用来查询数据到分数的对应关系,而skiplist用来根据分数查询数据(可能是范围查找)。
zipList
和上一篇Set数据结构分析一样,这一篇主要说skipList
。
skiplist是什么?
skiplist本质上也是一种查找结构,用于解决算法中的查找问题(Searching),即根据给定的key,快速查到它所在的位置(或者对应的value)。
我们在《Redis内部数据结构详解》系列的第一篇中介绍dict的时候,曾经讨论过:一般查找问题的解法分为两个大类:一个是基于各种平衡树,一个是基于哈希表。但skiplist却比较特殊,它没法归属到这两大类里面。
这种数据结构是由William Pugh发明的,最早出现于他在1990年发表的论文《Skip Lists: A Probabilistic Alternative to Balanced Trees》。对细节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下载论文原文来阅读。
skiplist,顾名思义,首先它是一个list。实际上,它是在有序链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步骤一 新建一个有序链表
一个有序链表,如下图(最左侧的灰色节点表示一个空的头结点):
在这样一个链表中,如果我们要查找某个数据,那么需要从头开始逐个进行比较,直到找到包含数据的那个节点,或者找到第一个比给定数据大的节点为止(没找到)。也就是说,时间复杂度为O(n)。同样,当我们要插入新数据的时候,也要经历同样的查找过程,从而确定插入位置。
步骤二 抽取二级索引节点
假如我们每相邻两个节点增加一个指针,让指针指向下下个节点,如下图:
这样所有新增加的指针连成了一个新的链表,但它包含的节点个数只有原来的一半(上图中是7, 19, 26)。现在当我们想查找数据的时候,可以先沿着这个新链表进行查找。当碰到比待查数据大的节点时,再回到原来的链表中进行查找。比如,我们想查找23,查找的路径是沿着下图中标红的指针所指向的方向进行的:
- 23首先和7比较,再和19比较,比它们都大,继续向后比较。
- 但23和26比较的时候,比26要小,因此回到下面的链表(原链表),与22比较。
- 23比22要大,沿下面的指针继续向后和26比较。23比26小,说明待查数据23在原链表中不存在,而且它的插入位置应该在22和26之间。
在这个查找过程中,由于新增加的指针,我们不再需要与链表中每个节点逐个进行比较了。需要比较的节点数大概只有原来的一半。
步骤三 抽取三级索引节点
利用同样的方式,我们可以在上层新产生的链表上,继续为每相邻的两个节点增加一个指针,从而产生第三层链表。如下图:
在这个新的三层链表结构上,如果我们还是查找23,那么沿着最上层链表首先要比较的是19,发现23比19大,接下来我们就知道只需要到19的后面去继续查找,从而一下子跳过了19前面的所有节点。可以想象,当链表足够长的时候,这种多层链表的查找方式能让我们跳过很多下层节点,大大加快查找的速度。
skiplist正是受这种多层链表的想法的启发而设计出来的。实际上,按照上面生成链表的方式,上面每一层链表的节点个数,是下面一层的节点个数的一半,这样查找过程就非常类似于一个二分查找,使得查找的时间复杂度可以降低到O(log n)。但是,这种方法在插入数据的时候有很大的问题。新插入一个节点之后,就会打乱上下相邻两层链表上节点个数严格的2:1的对应关系。如果要维持这种对应关系,就必须把新插入的节点后面的所有节点(也包括新插入的节点)重新进行调整,这会让时间复杂度重新蜕化成O(n)。删除数据也有同样的问题。
skiplist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它不要求上下相邻两层链表之间的节点个数有严格的对应关系,而是为每个节点随机出一个层数(level)。比如,一个节点随机出的层数是3,那么就把它链入到第1层到第3层这三层链表中。
为了表达清楚,下图展示了如何通过一步步的插入操作从而形成一个skiplist的过程:
从上面skiplist的创建和插入过程可以看出,每一个节点的层数(level)是随机出来的,而且新插入一个节点不会影响其它节点的层数。因此,插入操作只需要修改插入节点前后的指针,而不需要对很多节点都进行调整。这就降低了插入操作的复杂度。实际上,这是skiplist的一个很重要的特性,这让它在插入性能上明显优于平衡树的方案。这在后面我们还会提到。
根据上图中的skiplist结构,我们很容易理解这种数据结构的名字的由来。skiplist,翻译成中文,可以翻译成“跳表”或“跳跃表”,指的就是除了最下面第1层链表之外,它会产生若干层稀疏的链表,这些链表里面的指针故意跳过了一些节点(而且越高层的链表跳过的节点越多)。这就使得我们在查找数据的时候能够先在高层的链表中进行查找,然后逐层降低,最终降到第1层链表来精确地确定数据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跳过了一些节点,从而也就加快了查找速度。
跳表是如何查询的
刚刚创建的这个skiplist总共包含4层链表,现在假设我们在它里面依然查找23,下图给出了查找路径:
需要注意的是,前面演示的各个节点的插入过程,实际上在插入之前也要先经历一个类似的查找过程,在确定插入位置后,再完成插入操作。
至此,skiplist的查找和插入操作,我们已经很清楚了。而删除操作与插入操作类似,我们也很容易想象出来。这些操作我们也应该能很容易地用代码实现出来。
当然,实际应用中的skiplist每个节点应该包含key和value两部分。前面的描述中我们没有具体区分key和value,但实际上列表中是按照key进行排序的,查找过程也是根据key在比较。
skoplist如何随机出层数
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skiplist,那么一定会产生一个疑问:节点插入时随机出一个层数,仅仅依靠这样一个简单的随机数操作而构建出来的多层链表结构,能保证它有一个良好的查找性能吗?为了回答这个疑问,我们需要分析skiplist的统计性能。
在分析之前,我们还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执行插入操作时计算随机数的过程,是一个很关键的过程,它对skiplist的统计特性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服从均匀分布的随机数,它的计算过程如下:
- 首先,每个节点肯定都有第1层指针(每个节点都在第1层链表里)。
- 如果一个节点有第i层(i>=1)指针(即节点已经在第1层到第i层链表中),那么它有第(i+1)层指针的概率为p。
- 节点最大的层数不允许超过一个最大值,记为MaxLevel。
这个计算随机层数的代码如下所示:
int zslRandomLevel(void) {
int level = 1;
while ((random()&0xFFFF) < (ZSKIPLIST_P * 0xFFFF))
level += 1;
return (level<ZSKIPLIST_MAXLEVEL) ? level : ZSKIPLIST_MAXLEVEL;
#define ZSKIPLIST_MAXLEVEL 32
#define ZSKIPLIST_P 0.25
直观上期望的目标是 50% 的概率被分配到 Level 1,25% 的概率被分配到 Level 2,12.5% 的概率被分配到 Level 3,以此类推…有 2-63 的概率被分配到最顶层,因为这里每一层的晋升率都是 50%。
Redis 跳跃表默认允许最大的层数是 32,被源码中 ZSKIPLIST_MAXLEVEL 定义,当Level[0] 有 264 个元素时,才能达到 32 层,所以定义 32 完全够用了。
skiplist 跳表
跳表skipList
在Redis
中的运用场景只有一个,那就是作为有序列表zset
的底层实现。跳表可以保证增、删、查等操作时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N)
,这个性能可以与平衡树相媲美,但实现方式上却更加简单,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跳表占用的空间比较大,其实就是一种空间换时间的思想。跳表的结构如下所示:Redis
中跳表一个节点最高可以达到64层,一个跳表中最多可以存储2^64个元素。跳表中,每个节点都是一个skiplistNode
,
每个跳表的节点也都会维护着一个score
值,这个值在跳表中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好的。
表头结构zskiplist
跳表的结构定义如下所示:
typedf struct zskiplist{
//头节点
struct zskiplistNode *header;
//尾节点
struct zskiplistNode *tail;
// 跳表中元素个数
unsigned long length;
//目前表内节点的最大层数
int level;
}zskiplist;
header:指向跳表的头节点,通过这个指针可以直接找到表头,时间复杂度为O(1)
;
tail:指向跳表的尾节点,通过这个指针可以直接找到表尾,时间复杂度为o(1)
;
length:记录跳表的长度,即不包括头节点,整个跳表中有多少个元素;
level:记录当前跳表内,所有节点中层数最大的level
;
zskiplistNode 具体数据节点
zskiplistNode
的结构定义如下:
typedf struct zskiplistNode{
sds ele;// 具体的数据
double score;// 分数
struct zskiplistNode *backward;//后退指针
struct zskiplistLevel{
struct zskiplistNode *forward;//前进指针forward
unsigned int span;//跨度span
}level[];//层级数组 最大32
}zskiplistNode;
- ele:真正的数据,每个节点的数据都是唯一的,但节点的分数
score
可以是一样的。两个相同分数score
的节点是按照元素的字典序进行排列的; - score:各个节点中的数字是节点所保存的分数
score
,在跳表中,节点按照各自所保存的分数从小到大排列; - backward:用于从表尾向表头遍历,每个节点只有一个后退指针,即每次只能后退一步;
层级数组:这个数组中的每个节点都有两个属性,
forward
指向下一个节点,span
跨度用来计算当前节点在跳表中的一个排名,这就为zset
提供了一个查看排名的方法。数组中的每个节点中用1、2、3等字样标记节点的各个层,L1
代表第一层,L2
代表第二层,L3
代表第三层;,以此类推;skiplist与平衡树、哈希表的比较
skiplist和各种平衡树(如AVL、红黑树等)的元素是有序排列的,而哈希表不是有序的。因此,在哈希表上只能做单个key的查找,不适宜做范围查找。所谓范围查找,指的是查找那些大小在指定的两个值之间的所有节点。
- 在做范围查找的时候,平衡树比skiplist操作要复杂。在平衡树上,我们找到指定范围的小值之后,还需要以中序遍历的顺序继续寻找其它不超过大值的节点。如果不对平衡树进行一定的改造,这里的中序遍历并不容易实现。而在skiplist上进行范围查找就非常简单,只需要在找到小值之后,对第1层链表进行若干步的遍历就可以实现。
- 平衡树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可能引发子树的调整,逻辑复杂,而skiplist的插入和删除只需要修改相邻节点的指针,操作简单又快速。
- 从内存占用上来说,skiplist比平衡树更灵活一些。一般来说,平衡树每个节点包含2个指针(分别指向左右子树),而skiplist每个节点包含的指针数目平均为1/(1-p),具体取决于参数p的大小。如果像Redis里的实现一样,取p=1/4,那么平均每个节点包含1.33个指针,比平衡树更有优势。
- 查找单个key,skiplist和平衡树的时间复杂度都为O(log n),大体相当;而哈希表在保持较低的哈希值冲突概率的前提下,查找时间复杂度接近O(1),性能更高一些。所以我们平常使用的各种Map或dictionary结构,大都是基于哈希表实现的。
- 从算法实现难度上来比较,skiplist比平衡树要简单得多。
Redis为什么用skiplist而不用平衡树?
在前面我们对于skiplist和平衡树、哈希表的比较中,其实已经不难看出Redis里使用skiplist而不用平衡树的原因了。现在我们看看,对于这个问题,Redis的作者 @antirez 是怎么说的: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1171423 There are a few reasons:
- They are not very memory intensive. It’s up to you basically. Changing parameters about the probability of a node to have a given number of levels will make then less memory intensive than btrees.
- A sorted set is often target of many ZRANGE or ZREVRANGE operations, that is, traversing the skip list as a linked list. With this operation the cache locality of skip lists is at least as good as with other kind of balanced trees.
- They are simpler to implement, debug, and so forth. For instance thanks to the skip list simplicity I received a patch (already in Redis master) with augmented skip lists implementing ZRANK in O(log(N)). It required little changes to the code.
这里从内存占用、对范围查找的支持和实现难易程度这三方面总结的原因,我们在前面其实也都涉及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