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小伙伴们大家好~☀️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文章是如何做好B端的用户调研,本文就如何做好B端的用户调研,分享一些作者工作过程中的经历和之前听到的其他博主的分享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全文共计2691字,阅读约需要10分钟)

“以用户为中心”这句话,大概我们每一位都听过不下百遍。但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更多的是针对我们的C端用户。所以,在我们工作过程中,针对C端的产品,我们往往会更加注重目标用户的调研工作,网上铺天盖地的也都是关于C端用户如何做用研的方法分享;而对于B端用户的调研,大伙的重视程度却低很多。

本文就如何做好B端的用户调研,分享一些我工作过程中的经历和我之前听到的其他博主的分享内容。

B端和C端的区别

首先,我们先来聊聊 B端和C端调研的区别主要有哪些?

—目标不同

C端:主要目的是为了挖掘用户的真正需求,了解用户使用操作的习惯和使用感受、满意程度等
B端: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业务流程、角色需求、探究现有业务流程中低效率、低价值的痛点

—对象不同

C端:全部个体,受众广泛,画像众多,角色模糊,角色相对独立
B端:组织、机构,由多种不同角色组成,彼此职能不同,但受众却相对集中,有相对完整的业务链路要求

—-方法不同

C端:竞品分析、用户体验地图、卡片分类、头脑风暴、场景分析、认知走查、启发式评估、情绪版、可用性测试、灰度测试、ABtest、数据分析等等
B端:实地调研【访谈(客户拜访)】、电话访谈、问卷调研、业务体验、行业报告

既然我们了解到B端调研与C端有如此多的差异,那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开展B端调研,应该采用上述的哪些方法来调研,具体的步骤又是怎样的呢?

一般来讲,常用的方法的优先级是这样的:电话》实地》体验》问卷》报告;对于电话和实地访谈两种最常用的方法,两者并没有太多本质的区别,主要是一个执行方式(电话VS面对面)的不同,接下来,我主要讲讲实地调研的一般具体步骤是怎样的。


步骤

步骤一:明确调研目的

我们在确定调研目的的时候,肯定是针对我们的产品目前所处在的阶段。如果我们的产品处在【功能设计前】,我们调研的大致目的不外乎了解业务的流程,不同角色用户的需求、痛点;

如果我们的产品处在【功能设计中/后】,这个时候我们去做调研,我们想要知道的就是我们功能设计的合理性,是否符合用户前期的期望,用户是否愿意使用我们的设计,这个意愿有多强烈等(主要原因是有些需求是用户自己提出来的,但是我们为其设计后,用户实际使用过程中却并不会真正使用,所以我们在原型阶段就要有调研过程,看我们的设计是否契合用户的想法,以免造成上线后用户却不买单的情况);

如果我们的产品处于【功能上线后】,这时候我们的调研目的就要侧重于用户在使用我们的产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用户对当前设计的优化建议和新产生的需求与痛点。

前、中、后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调研目的,这个过程相辅相成,循环往复,形成完整的路径。


步骤二:明确调研的目标用户

无论是C端的调研,还是B端的调研,调研的对象一定是我们产品的用户。

这个用户一定是来自我们产品的用户画像中的【目标群体】,然后再从目标群体中,找到我们的【典型用户】,接着从典型用户中挖掘到具体的【功能使用者】。

找到或者明确我们的调研对象后,我们紧接着就是确定我们本次调研的问题。

**

步骤三:明确调研问题

依据我们调研的目的,我们开始要罗列问题。那问题怎么来的呢?简单的做法就是我们尽可能地脑暴,罗列出关于这个调研目的,你想从目标用户身上探究/了解到什么问题。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心里对问题的维度有个大概认知,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维度,再补充每个维度的更多问题;同时也可以先有大量问题,再将这些【问题分类】到不同的问题维度里。

一般的问题可分类为客观角色类问题和主观行为类问题。

将问题分类完成后,我们需要【细化问题】,细化问题首先是问题的增删改查,将无效、多余的问题删除,优化改善问题的提问,补充未涉及到的问题;确定好所有问题后,再更细一步确定每一道问题有明确的目的,提问具体且用户好回答,明确核心问题。

最后,对所有问题进行【梯度设置】,主要可以从客观到主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

步骤四:执行调研计划

在我们确定好了调研问题(相当于脚本)后,我们先要进行预测试(无论是问卷调研还是实地访谈,都需要预测试,提前模拟一遍,以防真正执行时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

确保预测试没问题后,或者及时完善修改好我们预测试中发现的调研问题后,我们要开始招募预约我们的用户(5~8人),一般提前1-2天预约,主要确定好调研的具体时间,可能还需要准备一些给用户的礼物/礼金等物料;

随后,调研组长确定参与调研的人员以及各人员具体负责的任务;紧接着就是实地调研,各参与人员各司其职,记录调研结果,包括笔记、录音、录像等,结束一位用户的访谈后,及时整理该用户的结果和资料。

步骤五:完成调研报告

在全部完成所有用户的调研后,我们开始【汇总结果】,剔除无效数据,合并有效结果,得出通用性结论。

那么,何谓无效的数据或结果?1)没有具体使用人的;2)用户没有这项业务,也没有思考过的;3)用户非常个性化的需求,非典型的;4)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的;5)有效样本太少

完成报告后,我们要在团队内先集体过一遍,团结意见后,再慢慢推进到我们的设计当中,反推到我们的产品经理、业务主管;这样一套流程慢慢养成习惯后,自然最后我们的产品有一个循环的良性迭代更新。

6大误区

最后,我们再来总结一下,为了做好我们的B端调研,我们需要注意和避开的6大误区:

  1. 调研的是非目标用户(用户群体偏离、用户无代表性、非使用者心声)
  2. 调研过程被用户带偏(访谈变成了bug解决、需求答疑、功能培训讨论)
  3. 调研的问题没有触及核心(用户使用目的、使用场景、问题重视程度等都没问)
  4. 调研用户却变成了问用户要不要XX(千万不要问用户要不要某个功能点,而应该问哪个功能点最重要)
  5. 调研过程中让用户给方案(C端调研中一般喜欢问用户你想要怎样的功能,对于B端用户来说,我们应该带着设计方案去问用户这样设计合理吗?)
  6. 样本太少就得出来结论(样本量不能够只有1-2个人,基本要做到5人左右,以能做出判断为准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4vPZMweFUmvWwp_zs57k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