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redis实现分布式锁我们就不多介绍了,setNX -> expire -> lua脚本 -> threadID -> RedLock
在redis的cluster模式下,出现以下情况:

  1. 线程1通过setNX拿到了某个key的锁,该key存储在node1上。
  2. node1挂掉。
  3. 线程2此时就能通过setNX拿到了该个key的锁,该key存储在node2上。(做不到,redis采用的是hashslot算法,同一个key哈希的是16383而不是n,所以落到的slot不变,而此时持有该slot的是node1,应该是不会超过的。)所以这里并不是这个逻辑,我们继续看。
  4. node1在挂掉前并没有把数据同步给从节点,所以这是时候从节点被提升为master。
  5. 此时就可以继续执行第三步了,就能成功,也就是出现了分布式锁最不能容忍的问题:两个客户端持有锁。

    过程

    这个场景是假设有一个 Redis cluster,有 5 个 Redis master 实例。然后执行如下步骤获取一把锁:

  6. 获取当前时间戳,单位是毫秒;

  7. 跟上面类似,轮流尝试在每个 master 节点上创建锁,超时时间较短,一般就几十毫秒(客户端为了获取锁而使用的超时时间比自动释放锁的总时间要小。例如,如果自动释放时间是 10 秒,那么超时时间可能在 5~50 毫秒范围内);
  8. 尝试在大多数节点上建立一个锁,比如 5 个节点就要求是 3 个节点 n / 2 + 1 ;
  9. 客户端计算建立好锁的时间,如果建立锁的时间小于超时时间,就算建立成功了;
  10. 要是锁建立失败了,那么就依次之前建立过的锁删除;
  11. 只要别人建立了一把分布式锁,你就得不断轮询去尝试获取锁

说实话没有太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