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特征工程?

  • 机器学习模型的能力边界在于对数据的拟合和泛化,那么数据及表达数据的特征本身就决定了机器学习模型效果的上限

1、推荐系统有哪些可供利用的特征

特征工程:即利用工程手段从“用户信息”“物品信息”“场景信息”中提取特征的过程

特征:是对某个行为过程相关信息的抽象表达(转换为机器能学习的数学形式)

构建推荐系统特征工程的原则:尽可能地让特征工程抽取出的一组特征,能够保留推荐环境及用户行为过程中的所有“有用”信息,并且尽量摒弃冗余信息

推荐系统中的常用特征

  • 用户行为数据:人与物之间的连接日志
    • 用户行为分为两种:
      • 显性反馈行为:一般来说显性反馈行为的收集难度过大,数据量小,仅用显性反馈的数据不足以支持推荐系统训练过程的最终收敛
      • 隐性反馈行为:是目前特征挖掘的重点

image.png

  • 用户行为类特征的两种处理方式
    • 将代表用户行为的物品 id 序列转换成 multi-hot 向量,将其作为特征向量
    • 预先训练好物品的 embedding,再通过平均或者类似于 DIN 模型注意力机制的方法生成历史行为 Embedding 向量,将其作为特征向量
      • 用户关系数据: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记录
  • 强关系(显性):eg. 关注、好友关系等
  • 弱关系(隐形):eg. 互相点赞、同一个社区、同看一部电影等
  • 用户关系数据的使用方式:
    • 将用户关系作为召回层的一种物品召回方式
    • 通过用户关系建立关系图,使用 Graph Embedding 的方法生成用户和物品的 Embedding
    • 直接利用关系数据,通过“好友”的特征为用户添加新的属性特征
    • 利用用户关系数据,直接建立社会化推荐系统
  • 处理方法:multi-hot 编码、embedding 等
    • 属性、标签类数据:直接描述用户 or 物品的特征
  • 用户特征:eg. 人口属性数据(性别、年龄、住址等),用户兴趣标签
  • 物品特征:eg. 物品标签,物品属性(商品类别、价格;电影分类、年代、演员、导演等)
  • 属性、标签类数据的使用方式:
    • 通过 multi-hot 编码的方式将其转换成特征向量
    • 先转换成 Embedding,再输入推荐模型
      • 内容类数据:同样是描述物品或用户的数据,但相比标签类特征,内容类数据往往是大段的描述型文字、图片,甚至视频
  • 处理方式:
    • 需要通过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技术手段先提取关键内容特征,再输入推荐系统
      • 场景信息(上下文信息):“时间”,通过 GPS、IP 地址获得的“地点”信息,当前所处推荐页面等
      • 统计类特征:通过统计方法计算出的特征
  • eg. 历史 CTR、历史 CVR、物品热门程度、物品流行程度等,本质上是一些粗粒度的预测指标
  • 一般是连续型特征,仅需经过标准化归一化等处理就可以直接输入推荐系统进行训练
    • 组合类特征:将不同特征组合后生成的新特征
  • eg. “年龄 + 性别”组成的人口属性分段特征(segment)
  • 组合类特征的处理方式:
    • 人工组合、人工筛选(早期推荐模型不具备特征组合能力)
    • 模型自动处理(深度学习推荐系统)

2、特征处理

image.png
广义上,特征可以分为两类

  • 类别、ID 型特征:无法用数字表示的信息。eg. 电影风格、ID、标签、用户性别、时间等
  • 数值型特征:能用数字直接表示的特征。eg. 用户的年龄、收入、电影播放时长、点击量、点击率等

特征处理的目的:把所有的特征全部转换成一个数值型的特征向量

  • 数值型特征:可以直接将这个数值放到特征向量的相应维度上(当然还要先对特征尺度、特征分布做一些处理)
  • 类别、ID 型特征:使用 one-hot 编码 or multi-hot 编码转换为数值向量

2.1 类别、ID型特征处理:One-hot 编码

one-hot 编码(独热编码):通过把所有其他维度置为 0,单独将当前类别或者 ID 对应的维度置为 1 的方式生成特征向量

multi-hot 编码(多热编码):eg. 一个用户和多个物品产生交互行为,或者一个物品被打上多个标签,就可以通过 multi-hot 编码来生成特征向量

one-hot 编码和 multi-hot 编码的主要问题

  • 特征向量维度过大,特征过于稀疏,容易造成模型欠拟合
  • 模型的权重参数的数量过多,容易导致模型收敛过慢

改进:

  • 先将类别、ID 型特征编码成稠密 Embedding 向量,再与其它特征组合,形成最终的输入特征向量

2.2 数值型(连续型)特征的处理:归一化、分桶

将数值型特征放入特征向量之前,要先在特征尺度、特征分布两方面做一些处理

特征尺度

  • 问题:特征取值范围不统一
    • eg. 两个特征:电影评价次数 fr 的取值范围为 [0, 10000],电影平均评分 fs 的取值范围为 [0, 5]。这两个特征尺度差距太大,导致 fr 的特征波动会完全掩盖掉 fs 的作用
  • 处理方法:归一化
    • 统一各特征的量纲,将不同连续特征的尺度拉平到一个区域内,通常是 [0, 1],或者做 0 均值归一化(将原始数据集归一化为均值为 0、方差为 1 的数据集)

特征分布

  • 问题:特征值分布不均匀
    • eg. 1000 部电影的平均评分的分布,大量集中在 3.5 分附近(密度大),特征的区分度不高
  • 处理方法 1:离散化——分桶 Bucketing
    • 就是将样本按照某特征的值从高到低排序,然后按照桶的数量找到分位数,将样本分到各自的桶中(每个桶的样本数相同),再用桶 ID 作为特征值
    • 目的:防止连续值带来的过拟合现象及特征值分布不均匀的情况
  • 处理方法 2:加非线性函数——通过平方/开方特征工程 - 图3等非线性操作操作改变特征分布,让模型能更好地学习特征内包含的有价值信息
    • 但由于没法通过人工的经验判断哪种特征处理方式更好,所以可以索性把归一化后的原特征值、平方、开方等都输入模型,让模型自己做选择
    • 目的:更好地捕获特征与优化目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增强这个模型的非线性表达能力

特征处理没有标准答案,需要根据模型效果实践出真知

3、Embedding —— 更高阶的特征处理方法

用 Embedding 方法进行相似物品推荐,几乎是业界最流行的做法

image.png
Embedding:是用一个低维稠密的数值向量“表示”一个对象(Object)的方法

  • 主要作用:将稀疏向量转换成稠密向量,同时揭示对象之间的潜在关系
  • “表示”:即 Embedding 向量能够表达相应对象的某些特征,同时向量之间的距离反映了对象之间的相似性
  • Embedding 向量之间的运算甚至能够包含词之间的语义关系信息
    • eg. Embedding(woman)=Embedding(man)+[Embedding(queen)-Embedding(king)]
  • Embedding 在其他领域的应用:eg. Embedding(键盘) 和 Embedding(鼠标) 的距离比较近

Embedding 技术对深度学习推荐系统的重要性

  • Embedding 是处理稀疏特征的利器:Embedding 层负责将稀疏高维特征向量转换成稠密低维特征向量
  • Embedding 可以融合大量有价值信息,本身就是极其重要的特征向量

Embedding 不仅是一种处理稀疏特征的方法,也是融合大量基本特征,生成高阶特征向量的有效手段

3.1 序列数据的 Embedding 方法

3.1.1 Word2vec——经典的 Embedding 方法

Word2vec 模型生成对“词”的向量表达的模型

  • 两种形式:
    • CBOW 模型:假设句子中每个词的选取都由相邻的词决定,输入是 特征工程 - 图5 周边的词,预测的输出是 特征工程 - 图6
    • Skip-gram 模型:假设句子中的每个词都决定了相邻词的选取,输入是 特征工程 - 图7 ,预测的输出是 特征工程 - 图8 周边的词(按照一般的经验,Skip-gram 模型的效果会更好一些,以下都以 ski-gram 模型为例)

image.png

Word2vec 训练样本的生成过程:通过滑动窗口截取词组,把词组内的词转换成训练样本

  • 从语料库中抽取一个句子,选取一个长度为 2c+1(目标词前后各选 c 个词)的滑动窗口,将滑动窗口由左至右滑动,每移动一次,窗口中的词组就形成了一个训练样本。根据 Skip-gram 模型,输入是样本的中心词,输出是所有的相邻词

image.png

Word2vec 的模型结构:三层神经网络

  • 输入:维度为 V(即语料库词典的大小),是由输入词转换来的 one-hot 向量
  • 隐层:维度为 N(最终每个词的 embedding 向量维度也是 N)。隐层没有激活函数
  • 输出:维度为 V,是由多个输出词转换来的 multi-hot 向量(相当于多分类)。采用 softmax 激活函数

image.png

从 Word2vec 模型中提取出词向量的方法
输入向量矩阵(输入层到隐层的权重矩阵)特征工程 - 图12 的第 i 行的行向量就是第 i 个词的 Embedding(输入时 one-hot 向量,只有第 i 行为 1),维度为 N,即隐层的维度
转换为词向量查找表后,每行的权重就成了对应词的 embedding 向量

3.1.2 Item2vec:Word2vec 在任意序列数据上的推广

Item2Vec 模型的技术细节几乎和 Word2vec 完全一致,只要能够用序列数据的形式把我们要表达的对象表示出来,再把序列数据“喂”给 Word2vec 模型,我们就能够得到任意物品的 Embedding 了
image.png
对于推荐系统来说,Item2vec 可以利用物品的 Embedding 直接求得它们的相似性,或者作为重要的特征输入推荐模型进行训练,这些都有助于提升推荐系统的效果

3.2 图数据的 Embedding 方法(Graph Embedding)

互联网中不只有序列数据,还有图结构数据

image.png
图结构数据

  • 社交关系图
  • 知识图谱
  • 行为关系图:是用户和物品组成的二部图。能够利用 Embedding 技术发掘出物品和物品之间、用户和用户之间,以及用户和物品之间的关系

image.png

基于图数据的 Graph Embedding 方法:将图中的节点 Embedding 化

  • 基于随机游走的 Graph Embedding 方法:Deep Walk
  • 在同质性和结构性间权衡的方法:Node2vec

3.2.1 Deep Walk

image.png
Deep Walk

  • 基于原始的用户行为序列(eg. 购买物品序列、观看视频序列),构建物品关系图
  • 在物品关系图上,采用随机游走的方式随机选择起始点,重新产生物品序列
  • 将这些物品序列作为训练样本输入 Word2vec 进行训练,最终得到物品的 Embedding 向量

随机游走的跳转概率:到达节点 特征工程 - 图17 后,下一步遍历 特征工程 - 图18的邻接点 特征工程 - 图19 的概率

  • 有向有权图:特征工程 - 图20
    • 条状概率就是跳转边的权重占所有相关出边权重之和的比例

3.2.2 Node2vec

Node2vec 通过调整随机游走跳转概率的方法,让 Graph Embedding 的结果在网络的同质性结构性中进行权衡

  • 同质性:距离相近节点的 embedding 应该尽量相似
    • 如下图,节点 u 与其相连的节点 s1、s2、s3、s4的 Embedding 表达应该是接近的
    • 距离相近可能代表同品类、同属性、或者经常被一同购买的物品
    • 让随机游走的过程更倾向于 DFS(深度优先搜索):DFS 更有可能通过多次跳转,游走到远方的节点上,但无论怎样,DFS 的游走更大概率会在一个大的集团内部进行,使得集团内部节点的 embedding 相似
  • 结构性:结构上相近的节点的 embedding 应该尽量相似
    • 如下图,节点 u 和节点 s6都是各自局域网络的中心节点,它们在结构上相似
    • 电商网站中,结构性相似的物品一般是各品类的爆款、最佳凑单商品等拥有类似趋势或者结构性属性的物品
    • 让随机游走的过程更倾向于 BFS(宽度优先搜索):BFS 会更多地在当前节点的邻域中进行游走遍历,相当于对当前节点周边的网络结构进行一次“微观扫描”,能区分当前节点是“局部中心节点”,还是“边缘节点”,亦或是“连接性节点”

image.png
从当前节点 v 跳转到下一个节点 x 的概率特征工程 - 图22

  • 特征工程 - 图23 是边 vx 的原始权重
  • 跳转权重 特征工程 - 图24特征工程 - 图25 是节点 t 和 x 之间的距离
    • 参数 p 和 q 共同控制着随机游走到底倾向于 DFS 还是 BFS
      • 返回参数 p 越小,随机游走回节点 t 的可能性越大,Node2vec 就更注重表达网络的结构性
      • 进出参数 q 越小,随机游走到远方节点的可能性越大,Node2vec 更注重表达网络的同质性

以把不同 Node2vec 生成的偏向“结构性”的 Embedding 结果,以及偏向“同质性”的 Embedding 结果共同输入后续深度学习网络,以保留物品的不同图特征信息

3.3 Embedding 在推荐系统特征工程中的应用

Embedding 是一种更高阶的特征处理方法

  • Embedding 的产出就是一个数值型特征向量,所以 Embedding 技术本身就可以视作特征处理方式的一种,并且具备了把序列结构、网络结构、甚至其他特征融合到一个特征向量中的能力

Embedding 在推荐系统中的应用方式

  • 直击应用:得到 Embedding 向量之后,直接利用 Embedding 向量的相似性实现某些推荐系统的功能,eg. 猜你喜欢,利用物品 embedding 实现推荐系统的召回层
  • 预训练应用:预先训练好物品和用户的 Embedding 之后,不直接应用,而是把这些 Embedding 向量作为特征向量的一部分,跟其余的特征向量拼接起来,作为推荐模型的输入参与训练
    • 能够更好地把其他特征引入进来,让推荐模型作出更为全面且准确的预测
  • End2End 应用:不预先训练 Embedding,而是把 Embedding 的训练与深度学习推荐模型结合起来,采用统一的、端到端的方式一起训练,直接得到包含 Embedding 层的推荐模型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