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软件的作业流程如图 1 所示:
图1 LINSAR软件作业流程
本软件的通用作业流程为数据导入、生成地形特征信息、生成地表分类信息、绘制多边形、定向滤波和数据保存与导出。
数据导入
将需要的DSM、DOM(三维特征线、分类信息、SRTM/AW3D、SAR、立体测图数据等)导入软件,相关操作介绍可以参考多源数据导入和视频教程,导入之后可以使用快捷键切换图层查看显示效果。
生成地形特征信息
1) 在菜单栏中找到“DSM”,在“DSM”选项卡中单击生成地形,在弹出的选项卡中设置山脊山谷线的“最短长度”,默认为10像素,低于此长度的山脊山谷线将不显示。
2) 设置山脊山谷线的“物理参数”:“窗口大小”表示计算的邻域窗口大小,默认为5像素;“山脊”表示山脊的相对高度,高于此高度则为山脊线;“山谷”表示山谷的相对高度,低于此高度则为山谷线。
3) 设置“自适应参数”,表示山脊山谷线区域所占的比例。
4) 选择当前的“编辑模式”,分别为删除、增加山脊线和增加山谷线。
详细方法可以参考DSM/DEM特征线提取与显示。
生成地表分类信息
1) 在菜单栏中找到“DOM”,在“DOM”选项卡中设置超像素分割的大小,默认为10像素,并点击🚀处理。
2) 选择“特征提取”的方法:分别为“基于色彩信息”、“基于色彩信息与NDVI”、“基于色彩信息、NDVI与DSM”三种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点击🚀处理。
3) 超像素完毕后,点击“分类信息”下的🚀,在弹出的选项卡中添加分类样本。设置合适的画刷大小和画刷类型后,在正射影像图层的相应地表覆盖类型上拖动鼠标添加样本。
4) 样本添加完成后单击“应用”后再点击“接受”将分类结果应用于当前工程。
详细方法可以参考DOM特征提取与分类。
绘制多边形
1) 在菜单栏中找到“多边形”,在“多边形”选项卡中先选择当前绘制模式。“编辑”模式下智能滤波时只对编辑模式绘制的多边形区域生效,多边形区域外不受影响。在“控制”模式下智能滤波时控制模式所绘制的多边形区域不会受影响,多边形区域外根据是否有编辑多边形确定滤波区域。
2) 选择绘制方法,分为“多边形”、“流线”和“折线”三种方式,选择完毕后即可在工作区内绘制多边形区域。
3) 在使用流线绘制控制区域时,节点往往比较密集,为了简化节点个数,设置节点的“简化阈值”,使用“简化边长”即可绘制出简化过的流线。
4) 在处理部分破碎地形时,可能需要对多边形进行精细化的调整或“布尔运算”,使用“多边形操作”下的功能可对多边形进行修改与编辑。
详细方法可以参考多边形创建与编辑。
定向滤波
1) 在菜单栏中找到“滤波”,在“滤波”选项卡中先选择合适的滤波种类并确定合适的参数。
2) 在“DSM/DEM模式选择”中选择滤波模式,可分别对DEM或者DSM进行滤波,并将其与DSM或者DEM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更新。
3) 添加“滤波约束“信息,通过使用步骤三中的“分类信息”与步骤二中“地形特征信息”可对选定的类别和特性特征进行滤波。
4) LINSAR还支持使用画刷进行快速滤波,选定合适的画刷大小与确定滤波种类后,单击画刷工具在需要滤波的区域拖动鼠标即可完成滤波。
各滤波种类的使用方法详见滤波综合处理。
数据保存与导出
通过检查当前作业结果后,即可在菜单栏中找到“工程”,在“工程”选项卡中点击保存或导出即可实现对数据的保存与导出。
详细方法可以参考成果保存与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