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on Ramo 是一名美国的工程师,商人,和作家。生于 1913 年,逝于 2016 年,享年 103 岁。

    如果你去查看他的履历,会发现,从微波炉的发明,到电子显微镜的出现,乃至导弹技术,背后都有他的影子。

    他早年在通用电气工作,之后有两次极其成功的创业,先后在 1958 年与 1964 年参与创立了 Ramo-Wooldridge 和 Bunker-Ramo 两家企业。这两家企业都曾经登上过全球 500 强企业的名单。

    败者的游戏-思考什么不行,而不是思考什么能行 - 图1

    有意思的是,让我真正认识这个人的,并非是他的这些“丰功伟绩”,而是他写的一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册子:Extraordinary Tennis Ordinary Players,我简单翻译成:杰出的网球比赛,普通的选手。

    这本书出版于 1970 年,在 1999 年又重新修订。但是重新修订的年份也在上个世纪,距今已有 21 年了。

    这本书实在太老,以至于在亚马逊上,都没有一个“体面”的封面照,只有这样一个看起来“脏兮兮”的,随手拍摄的二手书封面照片。

    败者的游戏-思考什么不行,而不是思考什么能行 - 图2

    但是,这本出版距今已有 50 年之久的小册子中,却讨论了一个让今天的我也感触颇深的问题。

    Ramo 是一名网球运动爱好者。他看了无数场网球比赛,有专业组的比赛,也有业余组的比赛。

    不管是专业比赛,还是业余比赛,网球的规则都是一样的。但有一天,Ramo 意识到:专业的网球比赛,和业余的网球比赛,其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比赛。

    Ramo 称专业组的比赛,是“胜者的游戏”(Winner’s Game)。在专业比赛中,得分大多数是胜球方赢来的。胜球方使用高超的网球技巧,最终让对方无法接住自己的球,赢得了比分。

    但是,业余的网球比赛完全不同。Ramo 称业余的比赛是“败者的游戏”(Loser’s Game)。因为在业余比赛中,得分大多数是对方输来的。

    在业余比赛中,选手犯错误的概率大大增高,把球打出界或者没有过网是家常便饭。

    在业余比赛中,很多时候,赢球不是因为自己的技巧多高超,而是因为对手的失误,让自己赢得了比分。

    根据 Ramo 的统计,在专业组比赛中,80% 的比分是赢来的;而在业余组比赛中,80% 的比分是对手输来的。

    因此,在专业组比赛中,最终的比分取决于谁的技巧水平更高;而在业余组比赛中,最后的比分则取决于谁的失误更少。

    如果理解了这一点,对于业余选手来说,最佳的比赛策略并不是用各种“酷炫”的扣杀赢得对手。虽然这会让比赛更加好看,但与此同时,也增加了自己失误的概率。

    相对而言,业余选手反而应该选择稳扎稳打的策略。业余选手的第一要务是把球安全地击回给对方。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对手就有很高的概率因为失误,让你赢得比分。


    只要更少的失误,就能赢。这就是 Ramo 对业余网球比赛选手的建议。虽然看似胜之不武,但它确实行之有效。

    有些人认为,这样的方式会大大降低比赛的观赏性,甚至有违体育精神,不值得鼓励。但是,很快,人们就发现,这样的一个思考方式,却适用于更多领域,哪怕是对专业选手而言。

    查理芒格是巴菲特的重要合伙人,巴菲特回顾自己投资成就时说:“我之所以能有现在的成就,是因为遇见了查理芒格。”

    败者的游戏-思考什么不行,而不是思考什么能行 - 图3

    在投资领域,查理芒格最重要的一条忠告就是:如果要想保持长期的优势,最重要的不是追求卓越,而是努力让自己不要犯错。
    It is remarkable how much long-term advantage people like us have gotten by trying to be consistently not stupid, instead of trying to be very intelligent.

    从芒格的角度看,对于投资来说,最重要的并非看准一次两次巨大的投资机会,而是想明白:在市场中,哪些资产有风险,有可能让你输钱。

    只要小心地躲开这些可能让你输钱的陷阱,即使没有大赚,但是长期来看,你将赢得市场上的大多数人。

    对于芒格来说,投资更像是一场败者的游戏。

    芒格有一句半开玩笑的名言,广为流传:我只想知道我将在哪里死去,那样的话,我就可以永远不去那里。

    All I want to know is where I’m going to die, so I’ll never go there.

    Abraham Wald 是一名匈牙利的统计学家,在二战时期为美军做统计研究工作。

    他实际上是序贯分析(sequential analysis)的发明人。但是,大部分人不懂什么是序贯分析,却津津乐道于他在二战期间,巧妙地大幅提升了盟军的飞机防御能力。

    败者的游戏-思考什么不行,而不是思考什么能行 - 图4

    Abraham Wald 当时所在的研究组接到的任务是:研究如何提升作战飞机的防御能力。

    面对这样一个问题,Abraham 反其道而行之,着手研究:到底是什么,让作战飞机最终坠毁阵亡。

    Abraham 把这个研究想成是一个败者的游戏,不去追求如何让作战飞机更强,而是去追求如何让作战飞机“不弱”。

    值得一提的是,在探索“到底是什么让飞机最终坠毁阵亡”这一问题时,Abraham 证实了:返航飞机上,弹孔最多的位置,反而是飞机最坚固的部位;而见不到弹孔的地方,才是飞机最脆弱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过于脆弱,使得一旦被击中,飞机就坠毁了。所以在安全返航的飞机中,永远看不到这些部位有弹孔。

    Abraham 的这一洞察,已经成为了统计学与经济学中讲解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的经典案例。

    在企业界,这样的思考也很为常见。

    如果你曾经去过一个创业孵化器,大多数负责任的投资人都会告诉你:创业的第一要务,不是如何“火起来”,而是如何“不死”。

    负债累累的“火”不是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能够让自己“不死”,才有机会。

    我在 从巴黎圣母院的大火,到消逝的IT巨头 一文中曾介绍过,BBC做过一个统计:现如今,美国标普 500 指数的公司,竟然平均年龄只有 15 岁。

    标普 500 的公司尚且如此,更不用提创业公司了。99.99% 的创业公司还没有绽放,就已经凋谢。

    创业是一场败者的游戏,创始人的第一要务,是保证自己的企业不死。因为不死,就已经赢过了 99.99% 的其他初创公司。

    这样的思考,同样适用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我在 我不埋怨奋斗 B 一文中,曾经举过一个我亲自采访的案例。

    企业老板高喊创新,但是因为最终的绩效依然是销售额,导致保守的人拿到了大红包,真正尝试创新的人反而吃了苦头。

    这不叫鼓励创新,这叫鼓励保守。

    那到底应该怎么鼓励创新?实际上,这个案例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我们可能很难找到具体的,能够真正激发员工创新的举措;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到底是什么在抑制创新?

    仅仅使用销售额作为绩效,就是在抑制创新。要想鼓励创新,就要从改变这些抑制创新的规定开始。

    一家不抑制创新的企业,就已经是在鼓励创新了。

    同理,运营人员一定要时时刻刻盯着新增用户的数字看吗?绝不是。很多时候,相比新增用户,如何留住老用户,防止已有用户的流逝,或许是运营人员更应该关注的问题。

    产品设计人员一定要时时刻刻思考怎样的功能点,能带来更多的效益吗?也不是。很多时候,判断清楚什么样的功能,可能带来效益的降低,或许更重要。

    我在 万能学习法 一文中,曾经分享过:我曾经拜过一个师傅学习设计。那到底什么是好的设计?

    我的师傅告诉我:好的设计千变万化,我们很难总结出“好的设计”的规律。实际上,没有规律,恰恰是艺术类学科的特点。

    但是,我们能做到的是:识别出什么是差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避免它们。

    一个“不犯错”的设计,可能不是一个好的艺术品,但是从商业设计的角度,已经成功了一半。

    实际上,这样的思考模式,我们程序员应该并不陌生。

    所有有过性能调优经历的人都明白:在一个真实的项目中,要想做好性能调优,第一件事不是去想:要用一个什么新的架构,新的模式,新的算法,来提升性能。

    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永远是仔细的检查:现在的系统,性能瓶颈在哪里?最耗时的逻辑是什么?

    我们的首要目标,是想办法改善性能差的地方,这就将极大地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看,败者的游戏是一种思考方式,它无处不在。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有人问我:bobo 老师,觉得自己的工作学习效率很低,每天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如何能够提升自己的效率?

    我想了很久,觉得,如果要想找到一个普世的提升效率的方法,太难了。毕竟,每个人的情况千差万别。

    但或许,最简单的做法是:认真观察自己每天的工作学习过程,在其中,鉴别出,到底哪些因素,在影响你的效率,在降低你的效率。

    与其去思考如何提升效率,不如想办法改进那些降低效率的行为。

    你或许总被手机吸引;或许因为目标不明确,做着 A 却总是想着 B;或许因为学习工作的环境不够友好,总被打断;或者因为休息不好,导致效率低下。

    找到那些真正影响你效率的原因,想办法改变它。

    我们真正要做的,或许不是更高效,而是想办法不低效。

    只要尽量少的低效,我坚信,在效率方面,你就已经超过绝大多数人了。

    又是败者的游戏。

    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