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pringBootApplication
    2. public class Application {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4. SpringApplication.run(Application.class, args);
    5. }
    6. }

    对于以上代码,经常接触SpringBoot、Cloud框架的开发者应该不陌生,新建SpringBoot项目生成的main方法入口,本章针对于SpringBoot的启动流程进行分析。以上main方法比较突出 相比较普通的main方法 多出了@SpringBootApplication注解,以及run方法。我们分别对应这2个方向进行讲解

    核心注解

    @SpringBootApplication

    SpringBoot启动源码 - 图1

    点击SpringBootApplication注解我们可以进入该注解的源代码中,可以看出改注解的组成部分由@SpringBootConfiguration注解组成、@EnableAutoConfiguration、ComponentScan注解组成。

    • @SpringBootConfiguration:集成自Spring的@Configuration,作用相当于@Configuration注解,该注解在Spring3.0中增加,该注解的作用主要配合@Bean使用,配合使用通过JavaConfig的形式配置Bean。@Configuration注解相当于Spring当中的一个xml文件。
    • @EnableAutoConfiguration注解

    SpringBoot启动源码 - 图2

    我们可以看到该注解类引入了一个新的注解@Import,该注解对应的AutoConfigurationImportSelector.class类,

    SpringBoot启动源码 - 图3

    该注解对应的核心方法可以通过阅读发现,该方法作用于扫描META-INF/spring.factories配置文件,该配置文件可以看到其中包含了很多的AutoConfiguration都是基于默认配置。也就是说AutoConfigurationImportSelector该类的主要作用是针对于spring.factories的configuration进行扫描,然后针对其中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EnableutoConfiguration对应的@Configuration配置扫描到ioc容器当中去

    1. 总结:@EnableAutoConfiguration的主要作用针对于,扫描spring.factories文件, 加载对应的configuration文件,把JavaConfig配置的@Bean扫描进入IOC容器当中
    • @Import

      • 该注解相当于xml文件当中的import,允许导入Configuration注解、importSelector和ImportBeanDefinitionRegistrar,以及普通的Component类
    • @Conditional

      • 该注解表示条件,只有满足对应的条件的情况下,该类才会被加载进入IOC容器当中去,如常见的@ConditionalOnClass

    总结:

    1. @SpringBootConfiguration通过与@Bean结合完成Bean的JavaConfig配置
      2.    @ComponentScan 通过范围扫描,扫描特定注解的类,将其注册到Spring容器中
      3.    @EnableAutoConfiguration 通过扫描META-INF下面的spring.factories,并且结合@Condition 完成bean的注册
      4.    @Import 通过导入的方式 将指定的class注册解析到Spring容器
      

    SpringApplication.run方法的执行流程

    SpringApplication.run(Application.class, args);
    

    对应的源码实现

    SpringBoot启动源码 - 图4

    以上代码我们可以看到,传入了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加载的类,第二个参数为启动参数,

    第一个方法为对应的main进入的方法,下面的方法为最终运行的重载方法,我们可以看到该方法执行了new SpringApplication最终还是会构造一个SpringApplication实例,然后在运行它的run方法。

    • 该实例由构造函数创建,所以我们可以对应去查找SpringApplication对应的构造函数

    SpringBoot启动源码 - 图5

    我们可以发现该构造函数执行了几件事情、1

    1. deduceWebApplicationType推荐web的环境类型。
    2. setInitalizers设置初始化容器
    3. setListeners设置监听器
    4. deduceMainApplicationClass推断应用程序的入口

      • deduceWebApplicationType,类型有3个REACTIVE \NONE\SERVLET

        • NONE 表示不可以作为一个web应用,并且不能使用内置服务器
        • SERVLET为一个基础版本的web应用程序,使用内置的服务器
        • REACTIVE为响应式编程,对应SpringBoot的webflux框架,嵌入响应式服务器
      • setInitalizers初始化容器

        • SpringBoot启动源码 - 图6
     * 我们可以看到该方法对应的执行了哪些操作,使用Set保存names去重,避免重复配置导致多次实例化
     * 根据names进行去重,对实例进行排序,针对@Order注解配置顺序
     * 加载操作对应SpringFactoriesLoader里面进行加载。该方法会尝试从类路径下面的META-INF/spring.factories然后进行遍历,读取配置文件Key为ApplicationContextInitializer的value。确认被加载的类是确实ApplicationContextInitializer 的子类,然后得到构造器进行初始化,放入到实例列表中
    
    • 设置监听器 setListeners

      • 实现方式和Initializer一样
    • 推断应用程序入口类

      • 通过构造一个运行时异常获取,通过异常栈中方法名为main的栈帧来得到入口类的名字。

    实例化完成开始执行run方法

    SpringBoot启动源码 - 图7

    从上到下的流程分别为

    1. 启动性能监听StopWatch

    2. 设置系统属性,允许该服务没有鼠标显示器也可以进行启动

    3. 启动监听

    4. 根据SpringApplicationRunListeners以及参数来准备环境.

    5. 准备banner打印器,启动springrunner的图案

    6. 创建上下文

    7. 注册异常分析器

    8. spring上下文前置处理,

    9. 上下文刷新

    10. 上下文后置处理

    11. 发出结束执行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