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读书: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369699/

image.png


这本书是介绍阿德勒心理学的,补充了弗洛伊德心理学的一些不足。
全书以“青年”与“哲人”连续几天的对话形式书写。
这让我想起了《The Little xxx》系列读物。

个人其实不喜欢这种对话形式的书籍,逻辑线索是隐含的,十分的不清晰。
虽然“哲人”说:

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 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答案只不过是对症疗法而已,没有什么价值。

我能理解作者的苦心,但这种书籍,读完确实还要自己梳理一遍才行。

全书有很多地方能引起反思,总结一下包含了这些点。

主观性

跟唯物主义观点不同的是,作者强调的是“事实”与“主观认识”相分离。
我们可以随意更改自己看待同一件事的方式,
烦恼的根源在于,我们总是先有一个主观目的,然后再去找相应的事实借口

于是,阿德勒心理学是立足于“目的论”的,而弗洛伊德心理学是“原因论”。
并不是因为某件事,我们才有这样的心理状态,
而是我们先具备了这种心理状态,才找到某件事作为“理由”。

因此,对于往事来说,重要的不是这些经历,而是我们如何看待这些经历。
找理由和找借口,是一种自我保护意识,为了安于现状不作出改变。

人际关系

书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分析人际关系,
包括“追求优越性”,“自卑感”,“自卑情结”,“健全的自卑感”,“优越情结”,“权力之争”,等等。

破解人际关系问题的有效方法有两个,

  • 不要跟别人比,只跟理想中的自己比
  • 课题分离,不要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要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做到了这两点,就能学会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也能接纳自己的普通。
这就是所谓“健全的自卑感”,跟“理想中的自己”对比怀有一些“自卑”,但是这不能成为裹足不前的理由。

很多人按兵不动,是为了寻求安慰,或者为了保留成功的可能性,
“要不是因为A,我也能够”,是一种通病,
按阿德勒“目的论”的方法分析,这是自己先决定不去做,后找的借口。

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是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法宝利器,书中又单独用了一章来介绍,
所谓课题分离,是为了识别出“课题”的“主体”,即“谁的课题”,

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 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例如学习,这是孩子的课题,并不是家长的课题。
所以没必要妄加干涉别人的课题,家长能做的只是随时准备提供援助就行了。
孩子或许会寻求帮助,或许决定自己解决,这都是他们的自由

“课题分离”法,其实在很多其他类似的书籍中都有介绍,
例如《发现问题的思考术》《你的灯亮着吗》,这是分析“问题所在”的关键技巧。
总之,不要操心别人的课题,生活就会简单得令人吃惊。
**

问题的主体

由课题分离衍生的几个推论,特别值得一提,

信任这一行为也需要进行课题分离。 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

无论上司怎么蛮不讲理的乱发脾气,都不是“我”的课题。 毫不讲理这件事情,是上司自己应该处理的课题,既没必要去讨好,也没必要委曲求全, 我应该做的就是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正确处理自己的课题。

虽然不想被人讨厌,但即使被人讨厌也没有关系。 “不想别人讨厌”也许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 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

这样就引出了主题“被讨厌的勇气”。

“课题分离”带来的这种轻松感觉,又让我想起了另一本书《高敏感是种天赋》,
有些人具有“高敏感”人格,总是外界的反应非常敏感,时刻担心自己给他人带来麻烦。
现在从“课题分离”角度出发,“高敏感”能得到缓解了,不要过于担心他人,麻烦与否是别人的课题。

价值

不干涉别人的课题,总给人一种推卸责任的感觉,其实不然,
相反,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对别人来说有用,恰恰是生活的原始推动力。

只有把“提供价值”作为基本出发点,才能避开很多不良心理,
不是为了攀比,不是为了获得表扬,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不是讨好他人,
而是从自己出发,影响他人。

活在当下

只有珍惜眼前,未来才有可能。
作者指出,过去的一切都不能成为借口,人们也不是按照既定“轨道”生活的。
人生由无数个“现在”组成,未来是一张白纸,等着我们去描绘。

要做到“活在当下”就得接纳自己,认可平凡,
人们之间“虽有不同但是平等”,
不同的人没有可比性,人们只能跟自己比,朝着理想中的自己迈进。

作者写的“旅游”那个例子,让我印象深刻,

跨出家门的那一瞬间,“旅行”已经开始,朝着目的地出发的图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旅行。

当然,即使因为某些事情而没能够到达金字塔,那也并非没有旅行。

这就是现实性的人生。

有些事情我们没法选择,但是生活已经开始了,并不是到达终点那一刻才开始。

结语

总之,这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只是读起来稍微有些吃力。
如果作者在每一节,都能帮助读者做一个总结就更好了,
否则读完会有散乱的感觉,虽有体会,但细想一下没什么具体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