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8440E7-6425-4B21-A943-157B6B9FEBA8_1_105_c.jpeg

    近期阅读了《长尾理论》,书里面系统概要地讲了长尾理论的推导思路和作用效益。作者更多聊到的是 C 类消费市场的「长尾效应」。

    :::info 这里先贴出之前长尾理论自己阅读的书摘:《长尾理论》,期望快餐了解长尾理论的可以简单一读。 :::

    但作为在研发主要经营 B 类业务,目标企业级市场的我,不禁在想 B 类业务,或者 2B 的服务是否也满足长尾理论所提及的各种特征呢?遂提几个问题,自问自答,抛砖引玉,欢迎讨论:

    Q1:一般说来,导致长尾现象的根因是什么?

    • 个体的多样性,带来需求多元化,企业组织便是如此
    • 生产力的提升,总会阶段性地带来技术红利,大大增加市场同类产品的差异性,让差异制造的边际成本降低到很低的程度
    • 信息触达和传播的成本降低,渠道出现平台现象,借助网络效应(互联网就是典型),让多元品类触达的门槛降低到极致,甚至形成小的独立兴趣 or 需求圈子,消费独立品类的产品

    Q2:未来的 2B 市场会朝向更大的利基市场发展么?

    我认为是的,原因枚举如下:

    • 2B 市场分析的客体是企业和组织,企业和组织可以类比为人,有自己的个性、信念以及管理治理的策略。在这种高层次的差异化之下,其人员的管理、业务的管理 … 都有巨大的差异,这块差异也便是利基市场的基础构成。
    • 如今标准化的产品是大头,只有头部客户会选择定制,主要也是受限于定制的成本和要素较高,门槛也较高,但一旦生产力成熟,这块门槛和成本下降之后,多元品类的出现就不远了,曲线会开始逐渐扁平,并朝着更多的类目铺开。这也是我觉得低代码开发,让生产者变多,让生产工具变得更加有效,一直都在推动市场朝着更大的利基市场发展。
    • 人是变化的,企业是变化的,治理理念也是变化的,组织也是进化的,因为 2B 服务也是不断进化的,进化追本溯源会出现无限的分支,这些本质本质上就是品类,就是利基市场的基础。唯一不变的是变化,组织亦是如此,这确实是千百年来人和组织进化的关键要素。

    Q3:企业如何在长尾市场中获利?

    • 成为生产力的平台,或者至少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为创造多元化提供原动力(原材料),掌握生产资料 or 关键生产力 or 主要劳动力
    • 控制传播渠道,能够成为 Master Channel
    • 成为集线器,信息搜集者 Collector,亦或是能够激发消费者对多元品类需求的中间人

    从近些年一些咨询公司对 2B 市场的分析报告可以看出,资本的进入,市值的增大,的确大大增加了 2B 服务(SaaS 服务等)产能,整体也朝着利基市场持续发展。想来钉钉还是有很多机会成为强大的生产力平台的,我们得多为之准备,去做厚技术和产品的底子,给足开放空间,为迎接 2B 服务 & 软件行业的百花齐放奠定重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