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离婚是深渊,女人需要自我保全 - 图1这是 SISHERO 的第 32 次推送希望每一个你依然相信爱情
    女孩子选择步入婚姻需要勇气,面对离婚,同样也需要勇气,尤其是需要接受与曾经爱过的人分离甚至形同陌路。很多人说,看多了离婚,就不再相信爱情。但依然有很多女孩子,选择穿上婚纱,谁能说女孩子们不是生活中的斗士呢?
    同时,越来越多的女孩子也选择进入律师行业。律师会用法律保护当事人,保护法律的公正,但法律或许不能直接保护爱情。
    当婚姻和律师两个看似无关,也无法相互拯救的关键词碰撞到一起,离婚律师的出现,就成为了必然。
    这一期,SISHERO 找到了国内知名的离婚律师吴杰臻,一起从律师这个职业本身,聊到“面对婚姻危机,女人如何自我保全”。内容比较长,建议收藏。
    如果离婚是深渊,女人需要自我保全 - 图2
    01.关于律师
    说起律师,普通人在寻求律师帮助前,如果周遭没有亲友从事这个职业,那么大部分人对律师的印象会来自于影视作品。二十多年前,大家会想到港剧中的律政精英,也会想到一些电影中唯利是图、用法律漏洞为坏人脱罪的聪明人。而随着法律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影视剧对律师形象的展现和探讨也更为深入,大众印象中的律师变得越来越立体和多样化。
    日剧《Legal High》可以称为律师群像,剧中的律师形象相对丰富:有堺雅人饰演的胜率100%、不关注真相只关注自己能拿多少钱的律师古美门研介;有古美门研介的恩师,却因为不能接受古美门毫无人性只为胜诉的行为,与之彻底为敌的三木长一郎;有新垣结衣饰演的一腔热情只为寻求正义,即便吃亏或输掉官司也要保护当事人的黛真知子;也有明明能力足够强大,也拥有绝美容貌,却甘心做助理的女律师泽地;此外,剧中还有一位甘于贫困,只想拿起法律武器守护人民公义的大贯善三。
    image.gif日剧《Legal High》中古美门研介的观点
    但《Legal High》的戏剧化和喜剧性,其实会因为剧情需要而让这些律师形象显得有些完美或极端化。相比之下,台湾高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中,并不贪图钱财,却愿意为杀人犯辩护,遭到民意攻击的律师王赦,又显得多了一些真实感。
    如果离婚是深渊,女人需要自我保全 - 图4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中为杀人犯辩护的律师
    而在国内热播的电视剧《精英律师》和《离婚律师》,又补充了几种不同的律师形象。
    如果离婚是深渊,女人需要自我保全 - 图5《离婚律师》中吴秀波的角色观点

    image.gif《精英律师》
    image.gif《精英律师》中蓝盈盈太漂亮了忍不住想贴个图
    无论大家爱看的影视剧中律师的形象如何,在普通人心中,律师两个字是带有光环的,这两个字与法律、公理、正义、精英、智慧几乎是密不可分的,无论律师是站在正义面或正义的对立面,当他们拿起法律的武器,就是在为自己所认定的目标所战斗。
    02.离婚律师
    在中国,律师职业形象建立的时间还不算长。大部分的律师也会在职业起步时,就挑选好未来要深耕的方向,进而成为一名职业的民事律师、刑事律师或行政律师。
    即便有一部《离婚律师》讨论过这个细分领域,但现实生活中,与专办大案特案的刑事律师相比,普通人对婚姻律师认知度和认可度,其实依然比较低。然而在当下,婚姻是合法完成生命延续的一条路径,婚姻也是大多数普通人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话题。除去那些生活里鸡毛蒜皮和柴米油盐,再无视掉需要谨慎维系的婆媳关系,普通人的婚姻从一开始,可能就充满了对弈。
    如果离婚是深渊,女人需要自我保全 - 图8与彩礼相关的话题热度都很高
    如果离婚是深渊,女人需要自我保全 - 图9与嫁妆相关的话题热度也不低
    婚姻前期,彩礼和嫁妆的问题,就不是每对情侣都能达成共识的。再往下去看,婚房是贷款还是全款,房产证写谁的名字,贷款怎么还,婚后谁主内谁主外,是否需要婚姻中的一方全职在家打点家务照料小孩,如何保证家庭收入稳定和生活质量……这些问题里里外外,都离不开相互的体谅和退让,也逃不出一个“钱”字。谁都不想亏,谁都想过得更好。
    image.gif关于婚房的话题热度同样很高

    那,如果解决了钱的问题,生活就真的可以无忧无虑了吗?如果不缺钱,婚姻就可以更为牢固了吗?答案是,真不一定。有白头偕老、伉俪情深,就有劳燕分飞、出轨变心。婚姻的稳固与否,除了经济条件外,更重要的因素是“人”,而人,可能是会变的。
    离婚的原因有很多,也许是变心,也许是想改变生活方式,又也许是为了多买一套房。离婚时的友好分手,也需要经历金钱和人性的考验。
    人们总会为一些曾经彼此深爱的人离婚而感到不可思议和惋惜。网红家暴、明星离婚后的财产分割等事件,会让普通人受到很大的冲击,感觉“婚姻关系或许没有那么牢靠”。尤其是相互之间的舆论引导、相互爆料,说好听了是让网民得到不少吃瓜素材,说难听了,就是不体面——为了钱,尊严和过往的恩爱都撕得稀碎。
    如果离婚是深渊,女人需要自我保全 - 图11每个话题里都有人“不相信爱情”
    但普通人还真的别过度同情明星,因为更为残酷的是,网红、明星至少拥有足够的知名度和声量,能够让过失方得到舆论的谴责,也能有更多的人脉资源让生活重新开始,而普通人在面对婚内出轨和离婚时的财产分割等问题时,会更为无助。这时,离婚律师就成为了普通人的唯一希望。
    03.小镇青年的法律路
    在成为律师之前,吴杰臻只是一个普通的小镇青年,认真读书,考上了厦门大学,然后又顺利毕业,之后前往法国巴黎第二大学和巴黎第十大学深造,获得两个法硕士学位的学历。按道理,这样的学历和背景,其实可以去做更多更“赚钱”或者更容易“赚名声”的案件,但他最终选择成为一名“离婚律师”,之后,又花了六年时间成为国内知名的离婚律师。
    现在,吴律师的微博拥有160多万粉丝,跟动辄几百万粉丝但转发评论点赞都不到两位数的其他博主相比,吴律师的粉丝数据显得货真价实:
    image.gif
    在拿到律师从业资格证的第一年,吴律师还没有正式成为一名离婚律师。那一年,吴律师主导了一个房屋买卖合同的再审案件,案件原判决认定该案件为“重复诉讼”。吴律师找到了最高法的案例,并判断它不是重复诉讼,于是就不断努力去促成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提请人民检察院作出抗诉。那时,大数据时代还没有到来,过往类似案例的判决大多被判定为“重复诉讼”,原判决的结果几乎不可能被更改,提请抗诉这件事无异于以卵击石,但吴律师还是去这么做了。虽然最终结果是维持原判,一个月后最高法就出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完善了“重复诉讼”的标准。这件事给了吴律师很强的“职业荣誉感”。了解这段经历后,就能理解为什么吴律师愿意做一些近乎公益或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了,职业荣誉感和对法律两个字的较真,能够解释那一切。
    机缘巧合下,吴律师开始办理一些婚姻相关的案件。离婚案件的办理,往往伴随着情感和经济纠纷,用狗血二字都形容不了的戏剧情节,吴律师看了不少。
    image.gif
    2010年,《今日说法》栏目报道了一起“赖某连与邹某坚涉及重婚的离婚案”,邹某与赖某之间本是合法夫妇,但因离婚纠纷引发出了邹某涉嫌重婚、帮助毁灭、伪造证据以及诈骗等问题。最终,男方净身出户及因重婚罪被判刑。这起案件的当事人,聘请的正是王思鲁律师团队,吴杰臻恰好是成员之一,参与了该系列案件。
    2013年,吴律师的恩师创办了一个新的律师事务所。吴律师跟随恩师的脚步,成为了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并开始专注离婚领域的案件。那一年,事务所里负责离婚领域的律师只有他一个人。
    04.不计成本的写作
    2015年,吴律师开始写自己的公众号,因为内容垂直,阅读量一开始就有2000左右。在2018年底,吴律师的公众号发了一篇文章《离婚法律问题大汇总》,阅读量突破了1.3万。
    这一篇文章共计 7235 字,把离婚的多种方式、离婚条件构成、离婚管辖问题、离婚诉讼期限问题、抚养权问题、彩礼问题、家庭暴力问题、军人离婚问题、财产分割问题等,全部陈列在内。没有配图,没有花哨的表述,只是很清楚地告诉读到这篇文章的人“如果你离婚遇到这些问题,应该怎么办”。
    如果离婚是深渊,女人需要自我保全 - 图14《离婚法律问题大汇总》部分内容
    律师工作其实非常忙,写一篇 7000 字的文章,除了得忙里偷闲之外,也不会有什么明显的收益,对公众号运营还不够熟练的吴律师甚至没放上赞赏码。这就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儿,成本产出比也相当不划算。但吴律师觉得,律师的使命感,是在法律范围内保护当事人的利益,而处理案件过程中,与当事人的共情,让他不希望更多人发生悲剧。他内心强烈的冲动会希望更多人可以避免遭受伤害。所以,吃力不讨好就不讨好吧,问心无愧最重要,于是,他就写了。
    到了2019年,明星和网红之间的出轨、家暴事件频发,吴律师的 《谈婚论嫁时偷偷按揭买房》的文章,被推上了微博热搜。吴律师的微博也开始被更多人关注起来。
    如果离婚是深渊,女人需要自我保全 - 图15
    吴律师的微博,最早只是分享一些案例和自己的感悟,渐渐还多了答疑和跟用户之间的互动。当吴律师的微博粉丝超过一百万时,也渐渐有一些粉丝表达出对婚姻失去信心,甚至有人在豆瓣发帖说“看完吴杰臻老师的微博,感觉生活很绝望”。
    image.gif
    这时,磨铁文化找到了吴律师,问他有没有打算写一本书,既能把婚姻中遇到的问题更好地总结一下,也能够更体系化地帮助更多人。吴律师跟磨铁文化不谋而合,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吴律师得把已经接下来的案件办完,同时,也暂停不能接收新的案件了。
    之后,接近三个月的时间,吴律师没有再受理新的案件。他把过往所有的案件都又复盘、总结了一遍,也把微博私信中的求助问题都整理了一遍。越整理,吴律师的头脑就越清晰,他甚至把彩礼、嫁妆等问题做成了思维导图,希望看到导图的人能够快速了解彩礼、嫁妆都是什么,什么环节会遇到怎样的问题,以及最重要的,如何规避。
    三个月后,书写完了。有人问他“你不觉得自己亏了吗,损失那么多案件,版税也不见得有多高”,他说:“这可能是一件做科普的事情。有科普,就可以避免用户进入误区。让普通人拥有一些法律意识,不仅能让他们自我保护,在他们真的寻求律师帮助时,至少不会什么都不懂。这可能也是在帮助我自己。”
    05.离婚案件中的女性和“反常识”
    吴律师透露,在线上找他咨询和投稿的人中,女性占了绝大多数。
    但吴律师并不认为两性关系是对立的,因为法律是较为中立的,规则对男性女性是对等的,只有在传统文化分工中男女性别有所区别,所以在这个游戏规则之下导致的结果也有所不同。在网友眼中,这个游戏规则对女性更为不利。因为在离婚案件中,女性往往更容易处于不利地位,比较典型事件的有丈夫出轨、用夫妻共同财产包养小三、有丈夫在外举债妻子被迫还贷、也有因为全职在家离婚时经济来源彻底断裂、更有财产被丈夫转移的……应有尽有。
    如果离婚是深渊,女人需要自我保全 - 图17看似离奇却又真实发生的求助
    吴律师也对这些既成事实感到无奈,而且在离婚案件办理过程中,他更容易感受到人的意识问题,传统的婚嫁意识导致了很多的悲剧,同时,婚姻法的漏洞和传统的家庭分工文化,对女性也确实不那么友好的,即便作为男性,作为不缺案件的律师,还是会在看待问题的时候,对不公平产生情绪,会期待婚恋环境更加公平一些。
    所以吴律师的写作中有很多“反常识”的内容。比如,在许多民众心中都有“夫妻双方结婚满8年财产就共有”这样的误解,吴律师会作出解释,纠正错误观念。比如,如果确定丈夫出轨,选择长期跟踪,其实反而可能对自己不利。再比如,一些天真的女孩在结婚时,会觉得“老公主外我主内,他在外打拼我在家打点,日子就能过得更好一些”,于是选择在家做全职太太,但事实上,在法律中,社会劳动才会被认可,而家庭劳动在离婚时,是无法为女孩子争取更多的财产的——付出的青春,可能没有非常值钱。

    如果离婚是深渊,女人需要自我保全 - 图18书中内容小剧透
    女性在婚姻中的弱势并不只局限于以上提到的那些,还包括“职场女性回归家庭”这个议题。大部分女性的职业生涯,是会因生育而受到影响的。站在企业层面,要为一个生育期女性支付半年的薪水,确实不是一个非常好的生意,所以即便是在社会提倡男女平等的情况下,男性依然比女性更容易找到工作。而女性找到工作后,如果选择了生育,那么工作和生活就非常难以兼顾,事业想要上升,就需要更多时间,更多的时间就只能从生活里挤压。
    吴律师坦言能够兼顾工作和生活的女性,很大概率不会需要离婚律师。因为在孩子三岁之前,都需要母亲的照顾比较多。无论是社会文化,还是孩子的年龄特征,都会更需要母亲。法律不能保障女性解决这个困难,所以女性只能要求更多的彩礼来保证自己的财富,或者是女性生完孩子之后立刻就出去工作,但立刻去工作,又会再次回到“生活和工作是否能够兼顾和平衡”的问题起点上。
    如果离婚是深渊,女人需要自我保全 - 图19吴律师平常也会关注相关话题
    如果问题退一步,聊女性要求更多彩礼来保证自己的财富。那么彩礼的所有权、使用权、支付手段,都会是婚姻双方需要关注的事情。如果女性在此时羞于谈钱,那可能会导致财富不能得到保障,但,传统婚恋心理中,爱情和婚姻是神圣的,有情饮水饱,谈钱就俗了——但这恰恰是婚姻安全隐患所在。
    根深蒂固的谈钱伤感情,其实对婚姻是有害的。因为很多人走到离婚这一步时,都没有任何意识规避风险。比起离婚时收集材料和证据的据理力争,其实规避风险是一件更容易的事情。所以“婚姻安全”理念,可能对普通人来说更为实用。
    如果离婚是深渊,女人需要自我保全 - 图20
    在吴律师的书中,写到了“婚姻安全”的框架和理念,是用来调节金钱和感情之间的关系的。让感情更有边界感,在边界内用感情解决,边界外,可以用法律手段和规律来指引,把大的财产固定下来,小的财产和婚姻关系,都用情感来解决。
    06.好的婚姻,要守护财产和爱
    最终,吴律师的书名字定为《好的婚姻,要守护财产和爱》。有趣的是,去掉书皮,会看到书的封面上印着《婚姻安全保命指南》。
    如果离婚是深渊,女人需要自我保全 - 图21
    吴律师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读者找到一个方法或者理念,让大家处理好感情和财产之间的关系。让大家掌握婚姻和法律的知识,看完这些规则和理念之后,人们就有能力去保护自己,进入婚姻,有规则意识,也知道普遍出现的坑是在哪里。这样就能够很轻易地躲过坑,和规避风险,也就不会像以前那样焦虑。当不再因为对法律一知半解而焦虑,就不会把恐惧无限放大,也会获得更大的婚姻掌控力。
    婚姻,本就是两个人从陌生走向熟悉,并在看透对方的小缺点后还愿意共度余生的事。它是因爱而来,没有人会希望它难看地结束。如果真的要结束一段婚姻,那么,能够温馨一点、圆满一点,或许更对得起曾经的蜜语甜言。
    他在书的前言里写了一句话:“需要凝视的深渊,我都帮你们看过了。该走的路,你们走好。”
    希望从此更多人相信爱情,希望从此更多人能不畏惧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