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少女,先做战士再做梦 - 图1
    这是 SISHERO 的第 27 次推送
    送给每一个梦想闪闪发光的你

    01.好好梦
    因为我在约定时间之前就到了,所以在见到斯斯之前,我先见到了她的团队成员。

    给我开门的女孩,名字叫听话。由于我跟她是初次见面,弄清我的来意之前,她对我保持着极大的警惕。直到我跟她提起写给斯斯的沟通提纲,听话脑海里的那根弦才放松下来,她看过那份文档。对听话来说,保护斯斯是她的条件反射。

    我见到的第二个人是蔫蔫,也是斯斯多年的好朋友。蔫蔫戴着眼镜,在认真帮斯斯挑选出席活动要穿的服装。我向蔫蔫推荐了几个独立服装品牌设计师,蔫蔫选出了两位合适的,然后很认真地对我说:“斯斯要穿酷的,她是我们的女总裁哦!”

    后来我又见到了她们团队的编导、策划、导演以及和斯斯搭戏的演员。长得很像冯德伦的演员名字叫大岛,他对斯斯的“闪光少女”系列有自己的定义——“先做战士,再做少女”。

    那天刚好是圣诞节,办公桌上还放着圣诞树、甜甜圈和纸杯蛋糕,墙上贴着她们工作室的名字“好好梦”。

    在斯斯来之前,从大家的嘴里和之前看到的文章以及斯斯的朋友圈里,我拼凑出了一个不完整的斯斯。
    闪光少女,先做战士再做梦 - 图2

    甜美脸蛋、总裁灵魂、创业战士这些标签都是对斯斯的片面表述,它们都没错,但我更好奇在标签之外更立体的她,到底是什么样。

    02.瑕疵就是瑕疵
    想写斯斯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她的《闪光少女》系列视频有一个比较庞大的规划:拍100个女孩儿来记录这个时代。事实上,这是一个近乎纪录片导演该干的事儿,也非常容易做成公式化的东西。枯燥是内容生产者的最大宿敌,《闪光少女》拍了20多期,一直保持着有趣。

    12月中旬,在好朋友老王的介绍下,我加到了斯斯的微信。

    见到斯斯那瞬间的画面大概是这样:她风风火火地打开门,造型清爽,没有化妆,我跟她打招呼,她也元气满满地跟我说“Hi”,就好像我们认识了很久一样。之后她挂好自己的外套,在我对面坐下,我们就开始聊天了。

    斯斯认为自己的团队还在磨合和上升期,因为这个团队来自于不同的行业,也有过不同的工作经历,有营销号的主编也有出版行业的老人,但偏偏没有MCN的专业编导和演员。在好好梦工作室,大家都重新选择了自己职业生涯的赛道,而更换赛道就意味着要跑得更用力一些。

    正因如此,《闪光少女》目前为止的拍摄,还是以“内容”和“创意”为核心,而不是高超的剪辑技巧。关于这个问题斯斯和团队一直在进行磨合。

    “真的,有一些老读者看我们第一期视频,说我们拍了个ppt。”斯斯说。
    闪光少女,先做战士再做梦 - 图3

    把20期《闪光少女》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播放,能够明显地看到拍摄手法逐渐在进步。到了 Abby 这一期,视频刷爆朋友圈的同时,拍摄和剪辑的水准,跟第一期相比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非常奇妙的是,这一期的拍摄选题是“被迫成长的不被看好的女团队长 Abby”,并不行云流水的剪辑和拍摄,反而给这个选题带来了与Abby更符合的、天然的青涩感,这是一种浑然天成可被接受的“不完美”。

    无论外界的人如何感知《闪光少女》,斯斯对每一期的内容都很喜欢,却并不完全满意,她说:“瑕疵就是瑕疵。我不会以团队不成熟为借口,未来我就应该把视频拍成大片,这才是我该做的。”斩钉截铁。

    03.20岁
    斯斯说:“如果我能够跟20岁的自己见面,我一定会告诉她,不要焦虑,不要害怕,你的未来会好起来的,也会有钱的。再勇敢一点。”

    我问斯斯20岁那年发生了什么。她告诉了我她的故事。

    斯斯出生在江苏的一个小镇上,大家都知道江苏的高考很难,斯斯也知道。在经历了高考的厮杀后,还要面临大学的考验。每年大学毕业,都会有无数年轻人在“去远方”和“回家乡”之间挣扎。远方代表的是不确定性,要在陌生的土壤生存,在陌生的空气中呼吸,在陌生的人潮中拼搏,可能被遗忘、被埋没、被伤害,也可能光芒万丈。而家乡也并非最好选择,安逸和熟悉的环境,注定了平静的一生。最可怕的不是平凡,而是不甘平凡,又不得不泯然众人。

    一个人到了北京的斯斯,开始试着找工作。真的开始找工作才发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2019年的我们,找工作有人内推,也可以用用求职的app,而那时候的斯斯,和那时候的很多人一样,只能打开58同城,从一个个招聘信息中去寻找自己未来的任职单位。

    到了北京之后,斯斯才发现北京可真大啊,大得有点“不讲道理”:两个看起来很相似的地名,中间可能隔了20多公里。斯斯在朋友的介绍下得到了一个面试机会,而大到“不讲道理”的北京给她上了一课。
    闪光少女,先做战士再做梦 - 图4

    斯斯当时所面试的公司,在北京有两个分公司,分别坐落在北京的两个城区,两个分公司之间的直线刚好可以在北京地图上画出一条对角线,而斯斯刚好坐错了车,去错了所要面试的公司。当她竭尽全力赶到正确的面试地点时,已经超过了预约好的面试时间整整两个小时。

    斯斯打电话给业务负责人,负责人对她说:“你过来我请你吃个饭吧,但是面试就算了。”后来斯斯跟负责人一起吃了一顿饭,吃完饭之后,负责人说:“我再去跟人事部门沟通一下,如果可以的话,你再面一次人力部门吧。”

    一扇关掉的门,又重新为斯斯打开了,斯斯争取到了面试机会,并通过了面试。

    时隔多年,斯斯跟当时请她吃饭的负责人聊天时提到初次见面的情形,负责人才告诉她:“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你连假睫毛都没有贴好,我相信你不是故意迟到。而且,我从当时的你身上看到了刚来北京的我自己。”

    04.抉择与成长
    斯斯获得的第一份工作,对她来说是失而复得的礼物,她对这份工作无比珍惜,并在自己并不熟悉的工作中开始横冲直撞,犯过错,也做过值得被赞赏的事儿。

    而后来,这份工作被按下了停止键。斯斯所在的部门,因为业务问题被取消,员工们可以选择进入总部,或者领一笔赔偿金,再找下一份工作。总部公司的现金流相对充裕,也拥有“大厂光环”,因此,很多的同事选择了进入总部。而斯斯,选择了离开。

    她进入了一家做硬件的公司,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手机制造。那一年,刚好是国产手机元年,魅族、锤子、小米、蓝色骨头……大家卯足了劲儿,想从苹果、三星手里抢下市场份额。那是竞争激烈的一年,也是手机厂商硬实力竞争十分激烈的一年。成王败寇,其实在那一年,就已经初见端倪了。当时活下来的手机,到现在都还在更新迭代,没熬过那一轮竞争的手机,也早就“查无此人”。
    闪光少女,先做战士再做梦 - 图5

    在入职半年后,斯斯所在的公司成为了激烈竞争中的退场者。斯斯再次失去了工作。

    “为什么是我?连续两份工作都是公司业务出了问题,一定是我对市场的认知有问题。”斯斯回忆起当时自己的想法,也坦然承认了自己的稚嫩。

    自我怀疑不能让人成长,只有成长本身才能让人成长。而成长,一定要选择站在巨人的身边。想明白这些事儿后,斯斯选择了新的工作,进入了知识付费的头部企业,罗辑思维。

    罗辑思维是一个非常鼓励员工学习的公司,扁平化的工作环境,氛围十分自由,不固定的工位,让大家随时可以换一个角度工作。斯斯入职后,常常能够在罗振宇或者脱不花的对面,跟他们面对面工作。罗辑思维对斯斯的帮助和启发是很大的,她对这家公司也有非常深厚的感情。这种美好的缘分一直在延续,斯斯的好好梦工作室跟得到就在同一个小区,她下楼买咖啡的空档,就能走回老东家去看一眼。

    05.闪光少女养成记
    离开罗辑思维之后,斯斯开启了自己全新的人生。

    她认为自己是踩到了“新媒体热潮”的风口,做公众号,做到头部,接广告接到手软,连续三年流水超过千万。这是20岁的斯斯不敢想象的事情,也是现在的斯斯能够平静回想起的事情。

    如果斯斯能够满足于这样的过往,也许今天就不会有闪光少女。然而对斯斯来说,没有这个“如果”。

    在第三年流水超过千万时,斯斯发现了问题所在——“为什么每一年都一模一样,我连续三年都在原地踏步啊”。再回头一看当时粉丝量级相差不大的咪蒙,已经成为了绝对的头部。“为什么不能更好一点儿,为什么不能做得更大一点儿”成为了斯斯反复思考,或者说反省的问题。
    image.gif

    “为什么我不能做得更好?我当然可以做得更好。我当然可以做梦,每个人都有做梦的权利,梦当然可以越大越好。做大梦,尽量做大,然后实现它。”

    于是“闪光少女”诞生了。

    斯斯决定拍100个女孩儿,让这100个女孩儿身上的特质来诠释这个时代的“闪光少女”。这是一个少女群像,也可能唤醒每一个女孩儿做梦的勇气。斯斯认为不应该怕梦做得大,也不应该自认软弱,做梦是每一个人的权利,好好做梦也是每一个人的权利,实现梦,才是最终的目的。所以她的工作室叫做“好好梦”。

    斯斯的梦想被人嘲笑过,也被人看轻过。可是她并不觉得自己的梦有什么不对,她从小镇走来,一步步走到现在,都是梦想实现的过程,更大的梦在未来也一定有实现的可能。正因为如此,斯斯一直在努力闪闪发光,也吸引了一群跟她志同道合的人。大家一起从头开始,选择一起做梦,做同样的梦,也把梦一起做到了若干年以后。

    关于“闪光少女”的价值,斯斯告诉我一个故事。她每天都会看读者和粉丝的留言,几乎每一条都看,也会尽量回。有很多跟她一样的小镇女孩,因为“闪光少女”这个项目,获得了鼓励,并也想试试到大城市闯一闯,有的姑娘拎着行李箱到了陌生的程时候,会记得给斯斯留言说“我到北京了”。甚至有女孩儿,会给“闪光少女”写长长暖暖的小作文——
    image.gif
    还有一个公司主管,关注斯斯很多年,却一共只给斯斯留言了两次。第一次,她说自己刚入职的新员工在关注斯斯后工作更努力了,谢谢斯斯。第二次,是她留言告诉斯斯“收到你鼓舞的小女孩儿现在自己去创业了,她很勇敢,我祝福她”。瞧,这些姑娘,哪一个不是闪闪发光?

    06.你也有权利脆弱
    斯斯不喜欢展示脆弱,她认为只有弱者才会展示脆弱以博得同情。也许对斯斯来说,同情是虚无的,没有人会因为同情而获得快乐,同情和被同情同样不会带来幸福。因此,长着甜美少女脸的斯斯,却撑起了“女总裁”的身份和气场。这不是她的人设,这是她本人。

    从第一次见到斯斯的团队,就能够感受到团队成员对斯斯的关爱和保护。一方面,斯斯是把她们吸引到一起的发光体;另一方面,她们也是斯斯可以依赖和信任的存在。

    在跟斯斯见面的前一天,斯斯跟导演因为拍摄的一个细节发生了争执。她和导演之间互不相让,各有各的道理。然而在争执过后,她们得到了相处之间的最优解决方案:当面临专业技能方面的问题,听导演的;而在感官和视觉体验上的问题,听斯斯的。争论过后的斯斯回到家,收到导演发来的长长的微信,导演对她说:“这次争论来得恰到好处,我们以后能够更好地合作了。这次争论不会影响你在我心中的形象,也不会影响到未来的工作。我能做到,相信你也是。”

    在看到微信留言后,斯斯如释重负地哭了出来。被信任的感觉,比一切的夸赞都来得真实。斯斯很坦然地告诉导演自己因为这次吵架哭了一通,导演说以后工作会更顺利,于是俩人就都笑了。
    image.gif

    哭完的斯斯对一天的工作进行复盘后,才稳稳睡去。她一个人住,没有养猫,也没有养狗。住的地方离公司就隔了几栋楼。第二天一早,斯斯又满血复活,带着元气满满的笑脸风风火火地推开办公室的大门,跟素未谋面的我打招呼,好像我们相识已久。我很喜欢这种亲切而舒适的打招呼方式。

    在深入交流后,斯斯告诉我,她有很长的抗抑郁史。住在高层的她,也曾再次被熟悉的抑郁所召唤,想从窗口一跃而下,而跟同事之间的羁绊,以及梦还没做完的不甘感,又把她从痛苦的边缘强行拽回。跟抑郁抗争,就如同灵魂在被痛苦反复拉扯,这不是容易的事情,她却从不跟人诉苦。

    笑得最甜的斯斯也有权利脆弱,她能在团队成员面前放心哭出声,她也知道自己的脆弱会得到信任和体谅。这是她最幸福的感受。

    07.元气小马达
    斯斯的工作非常忙,第二天要去参加邓紫棋的新歌发布会,她选定了一套玫粉色的小西装,想美好地出现在自己喜欢的歌手面前。

    见面当天她还有一个跑步机的推广要发,为了对粉丝和品牌方都负责,她在家试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对产品足够熟悉了之后才发出推广文案,并不擅长运动的她,被粉丝看出了动作之间的生涩,粉丝对她说:“斯斯,你看起来好像不是很会跑,要小心,慢慢跑哦。”

    收到留言的斯斯高兴得发了个朋友圈,被粉丝关爱的感觉是温暖而美好的。斯斯愿意分享给每一个人。
    image.gif

    之后,斯斯决定去拜访同在一个小区的咖啡店老板。没有化妆的斯斯在办公室里问:“办公室里有口红吗!”还没等同事们翻找,斯斯自己就在办公桌上找到了一只口红,拧开之后随手涂到了嘴唇上,这就算化妆了。斯斯的皮肤非常好,五官也小巧,眉眼深邃,素颜就很好看,作为凡人,我真的十分羡慕。

    斯斯到了咖啡店之后,跟咖啡师学起了做咖啡,顺便冲出了一壶香浓的黑咖,在场的所有人都喝到了斯斯的手艺,出乎意料又情理之中的好。

    斯斯向咖啡店老板讨教了一些她的疑问,不得不说斯斯非常会提问,咖啡店老板也足够爽快,两人之间坦诚又直白,一来二去都是妥当和真诚。斯斯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后就会立刻精准地问出来,咖啡店老板知无不言毫不躲避,全程没有一句废话的聊天,会让人听得超级过瘾。

    在斯斯跟咖啡店老板聊完之后,我的素材也收集得差不多了。我跟斯斯告别,她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并告诉我应该去什么地点上车。走到斯斯告诉我的地点,我发现那里开着一家小小的花店,在热闹豪华的商场中间,静静地陈列着美好,而斯斯的好好梦,也就在这满街繁华背后的工作室里。
    闪光少女,先做战士再做梦 - 图10

    08.小彩蛋
    我问斯斯团队成员,你们为什么会来到“好好梦”工作室,她们的答案几乎都是“因为斯斯”。

    后来,我问斯斯,是怎么把大家召集过来的,她说:“是因为对女孩的爱,以及或许大家都认同好好梦的理念。”

    这甜蜜而不互知的互动,今天就由我来点破把,勇敢的斯斯以及斯斯的小可爱们,你们在一起根本就是因为“爱”啊。


    SISHERO说:
    斯斯和“闪光少女”的推送到这里就暂时结束了,但对她们而言,这一切也才刚刚开始。无论如何都希望在未来,会看到更多女孩儿闪闪发光。
    祝读到这里读每一个你,幸福快乐。
    2020.1.9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