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png
这是 SISHERO 的第 24 次推送
送给每一个关注我们的你

01.成为妈妈,职场“开挂”

在朋友圈发婚后生活的人很多,有人晒娃,有人吐槽,有人秀恩爱,每一种婚姻态度都那么鲜活。但这些从柴米油盐之中被提炼出来的生活点滴,很少会有让人“忍不住催更”,甚至网上一度掀起了“禁止在朋友圈炫娃”等话题。可是,冯翀翀的朋友圈,是个例外。

12月16日,冯翀翀发了两个朋友圈。在这一天内,她在深圳和杭州分别完成了两场讲课。在忙碌的讲课、拍摄、接受采访后,她回到了家里陪孩子们吃晚餐。这一天,也是她和她先生的纪念日。

在职场,35岁以上的女性上升空间会变得更少,而在招聘行业中,26 岁以上的的女性每一次被聘用都“需要勇气”,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女 HR 对我说:“事实上,每一次要招 27 岁以上的女候选人入职,我和老板都会期待她是个丁克,或者是已经生完孩子了,不然产假之后有二胎,二胎之后还要照顾孩子。”

而我们在知乎也曾经回答过“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创业”这个问题,我们认为一方面是创业环境更开发了,女性创业比过去更简单了,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职场留给35以上女性的空间真的不多了。女性的“职场就业危机”这个问题我们这一次先不展开聊。

而对于冯翀翀来说,她没有遇到这样的“职场就业危机”。无论是结婚、生育、照顾孩子,都没有影响到她的事业。反而是女儿到来后,冯翀翀的事业正式“开了挂”,事业之路越走越顺畅。所以我们联系到了她,想请她分享一下自己的故事和经验。

02.不做“第一”,只做“唯一”

冯翀翀最初的理想是做一名战地记者。她并不是迷恋战场的硝烟,也不是觉得暴力对抗暴力的过程很酷,而是认为“战争的最终结果是为了和平”,她愿意传递能够带来和平的消息。

为了实现“战地记者”这个理想,她一直表现优异,除了成绩不错,也长期坚持跑步,心理上也早早就做好了“下一秒就在战火旁边奔走”的准备。

她的学霸之路一直坚持到了研究生时期。做了很多年“别人家的孩子”的她,在研究生时期终于累了。

就像很多优秀的学生,进入了顶尖的学府之后面对更强大、更优秀的对手时,会燃起激情去竞争,无论输赢都不遗憾。冯翀翀也是同样。所以她反复问自己,是不是一定要做“第一”。而后,她想明白了,“第一”只有一个,她如果拼尽全力也做不到第一,就做最好的自己,她也是家人和朋友心中的“唯一”啊。

在研究生毕业后,她接触到了商业报道。商业报道强烈地吸引了她的兴趣:能够跟优秀的企业家面对面沟通和学习,能够迅速了解一个行业最顶尖的知识。同时,成年以后她的想法也出现了一些改变,觉得“女儿应该让家人放心”,也让她开始不得不思考选择“理想”或者“另一条路”。最终,她没有成为自己梦想中的战地记者。

她带着敏锐的嗅觉,进入商业记者的领域。后来的她发现,商场的竞争没有硝烟,也未必就不惨烈。她看到一些项目,从白手起家,到获得巨额融资,也看到独角兽的没落,更看到老企业的凋零和新生代企业的来势汹汹。商业报道的残酷就在于,她们不仅关注结果,也关注整个过程。一个企业的成败,被她细细解剖,再排列展示出来。一篇篇报道,都是商业社会的标本,也可能是一个企业的化石。

她在传媒行业,度过了美好而有趣的时光。在生下女儿半年后,为了更全面地对企业进行研究,冯翀翀进入投资领域,成为一家投资公司的运营合伙人。

03.在朋友圈写日记的创业妈妈

冯翀翀与生俱来的悲悯心,让她在乎和平,在乎女性,也在乎女性的未来。所以,在投资领域的工作过程中,她开始关注教育行业。

在她看来,教育行业是对女性比较友好的行业之一。如果一个女性,大学期间的专业与教育相关,长期深耕教育领域,进行教学方法、课程研发等,她的价值是会随着年限和经验增长的。同时,教育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女性更容易具备优势的领域:女性在情感上更细腻,也就更容易能捕捉到孩子的情绪,而这种与生俱来的天赋,是男性需要反复训练也未必能够获得的——这也是为什么教育领域女性更容易成功的原因之一。

同时,她也认为教育是非常重要且伴随终生的事情。在学生时期,学生要接受学校和家长的教育,而同时,家长也需要不断学习和自我教育,让自己能够更懂得孩子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她坚信不想被时代抛弃,就必须要脚步更快地学习。

以上的原因让她在从事投资领域工作的期间,参与了多个教育项目。同时,她也开始尝试和同事、下属一起相互帮助和成长。在她的带领下,刚入行不久的实习生陪她一起完成了以色列市场从零到一的开拓,当时她们争取到的犹太人合作伙伴,至今都与她保持着很好的合作关系。

冯翀翀的职场和事业之路,从怀孕之后就发生了一些她自己也没有预想到的变化。

怀孕后,冯翀翀决定送女儿一份礼物——成长日记。她很珍惜女儿来到后的每一天,任何温馨美好的点滴,她都想记录下来,那是她和女儿的共同经历,还在子宫中汲取营养的小宝宝无法拥有这些记忆,那么就由妈妈来记录下来。这就是冯翀翀育儿日记的起源。让她意外的是,那些温暖美好的文字获得了不少共鸣。

于是,渐渐地,冯翀翀的朋友圈变成了“日记本”,她本人也成为了“在朋友圈写日记的创业妈妈”。

04.“榜样妈妈”和“WLB”

冯翀翀决定创业时,家人给了她非常大的鼓励。

她的项目名字叫“子需智库”,主要服务企业客户,整合全球的高端教育资源。而之后,她也开启了针对C端的项目“榜样妈妈”不仅是她希望自己能够陪更多妈妈一起成为孩子的榜样,也期待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全方位意义上的“榜样妈妈”。她的创业忙碌而认真。

但要成为一个“榜样妈妈”,就意味着,她不能完全被事业所占据。否则再大的商业价值,也无法换得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时光,对她来说,这是得不偿失。所以她必须要学会“Work Life Balance”,平衡工作和生活。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谁来说,都有些难——想要更好的职场生涯,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

作为项目创始人,她也必须要参加不少的大型活动,有时在国内,有时在海外。作为妈妈,她需要同时兼顾青春期的“哥哥”和幼年期的“妹妹”。于是她在跟家人和孩子们充分沟通后,作出了一些大胆的决定。

比如,有时,她会带着年幼的“妹妹”出差。一方面,她能够更多地和女儿相处,另一方面,她带着“妹妹”出差时,一定是走访幼儿园或教育机构,“妹妹”能够直接地去体验不同的教育风格,也会给到她很多的反馈和建议,这恰恰可能是作为成年人无法获得的认知。

比如,国内的出差,她会尽量选择在送孩子们上学之后立刻赶往机场,再在晚餐前赶回家——有时可能会跨越一天的时间,那么,晚上的视频通话肯定是少不了的了。

还好,这些大胆的决定非常管用。她没有错过孩子们的成长,也得到了孩子们的关注和体谅。

有时,“哥哥”会对她的新项目作出一些认真点评,孩子的建议往往视角独特,对她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方向。也有时,“妹妹”会说给她一些暖心的话。

“妹妹”对冯翀翀:“妈妈,我的梦想是成为科学家,研究海底的动物。你也要好好坚持自己的梦想哦。”

在冯翀翀看来,孩子是一张白纸,跟自己之间的关系不是纯粹的“孩子依赖家长”,而是相互学习和鼓励。“妹妹”和“哥哥”能跟她聊事业、聊理想,就是因为她们足够“平等”和“相互信赖”。

05.婚姻关系真的可以不紧张

跟我们一样,冯翀翀也会关注很多公众号和微博。近年来女孩子不愿意生育的意愿在网络上变得更加强烈,这也是一个庞大的议题,这个状况的形成和女性所遭遇的不公待遇、婚姻中的不对等关系、婆媳关系的难搞、屡屡被爆出的家暴事件等都有一定的关系。总的来说,“婚姻关系”在很多女生越来越紧张。

而冯翀翀也有自己的一些观念想要分享给大家。她和丈夫之间的沟通非常甜,比如在她飞机落地后,丈夫会问她“晚上吃什么”,有时会对她说“为什么不去吃我们曾经一起去吃过的好吃的面呢”。丈夫也会在她需要临时出差到寒冷的城市时来不及买衣服的情况下,怕她受冻,顺手献上自己所有的棉服,让她“随意挑选”,再夸赞“每一件都很合适”。

而这样的夫妻关系,冯翀翀也有话要说,她的原话很有趣:“在我和先生的婚姻中,我也交了不少‘学费’,走过一些弯路”。之后她向我们透露了一些诀窍,其中有两点非常有效。

首先是要“学会欣赏对方”。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所以也不存在完美的先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所以也要允许对方有缺点。那些能改掉的缺点或不能改掉的缺点,都和优点一起构成了你所爱的那个人,你所爱的人是立体的。

接下来的一点是“要学会不把期待全部押注在对方身上,不对对方提出超出能力范围很多的要求”。听到这里,我脑海里一下子想到了微博上许许多多和男朋友/丈夫吵架的女孩,只是因为对方没有给自己买口红,或者是嫌弃对方送的礼物过于寒酸。如果她们能够领悟这个道理,人生中的痛苦一定会少非常多。

至于婚姻中跟老人的关系,其实也就跟夫妻关系很相似,欣赏对方、关注对方、不把期待积压在对方身上,就会自然而然轻松很多。

06.让人变优秀的习惯

在与冯翀翀的对话结尾,我们请她给年轻人一些建议。她也给出了她认为对的答案,这里我们决定直接使用她的原话:“我始终相信一万小时定律,所有的优秀都来自于刻意的练习和重复,不要放弃那些枯燥和无趣的练习,因为只有不断不断重复和训练,才能累积出更多的经验,这也是量变引发质变的基础。不要怕进步太慢,因为‘慢就是快’,没有这些慢进步,是无法走出更大的步伐的。最后,要相信纯粹的力量,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坚持去灌溉,一定会有所收获。”

SISHERO说:

这几天有人问我,这一期会不会写“公益项目诈捐”,答案是,不会,因为我们不打算蹭热点。这也是我们创立的初心——分享更多人的人生,让女孩子们拥有更多勇气。这看上去理想化的事,我们过去在做,现在在做,可预见的未来里我们也会一直做下去。

而这一次我们选择了子需智库创始人、子需榜样妈妈发起人冯翀翀,是因为她是难得的平衡好工作生活的人,在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婚姻关系并不都是紧张的,相互欣赏和信赖可以很美好,她女儿让她勇敢追梦也足够动人。我想,她的经验无论是对单身还是即将步入婚姻,亦或者是已经步入婚姻的读者,都会很有帮助。

无论是否选择走入婚姻,都是正确的选择。而走入婚姻,让自己过得幸福一些,是更好的选择。

祝每一个读到这里的你,幸福快乐。

首张插图来源:https://www.pexels.com/
摄影师:Andreas Wohlfah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