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里,做知识库的女孩们 - 图1
    这是 SISHERO 的第 34 次更新
    送给在职场奋斗的你

    语雀是蚂蚁金服旗下一款笔记与文档知识库产品,不仅有许多来自全球各地的用户都在语雀完成文档编辑和协作办公,还有不少工程师、设计师和产品经理,在语雀用博客专栏的形式来分享自己的人生知识、共享工作经验和技巧。

    在阿里,做知识库的女孩们 - 图2
    36Kr的远程办公相关文章推荐语雀

    可能因为诞生于蚂蚁金服前端技术团队的土壤中,还需要满足整个阿里集团的需求,语雀天生自怀绝技,能给到技术、设计、运营等工作场景良好的支撑。与市面上常见的文档工具迥然不同的画风,也让这款年轻的工具拥有了特立独行的味道。
    这样风格强烈的产品背后,有着“个人风格更为强烈”的团队在支撑着产品的规划、开发、迭代和运营。
    近期远程办公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语雀也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中。作为语雀的老用户,我们决定找到技术驱动的语雀团队,并且跟他们团队中的女孩们聊聊工作、职场、行业和人生。

    01
    语雀 | 设计师 | 幺幺
    我的婚礼上有两只羊驼
    幺幺是一位非常标准的设计师。她害怕需求不清晰的brief,也听过无数次“高端大气上档次”。但是她并不喜欢讨论设计师与需求方之间的矛盾,因为讨论矛盾并不能够让矛盾消失,而且世界上有太多别的事情要去做了。
    “用设计的力量提升用户体验,可比吐槽有意义得多。”她说。

    在阿里,做知识库的女孩们 - 图3

    虽然工作量已经高度饱和,幺幺也依然尽可能地保留了自己的爱好。
    她特别喜欢旅游和摄影,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在美丽的风景里按下快门,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旅游给幺幺带来的不仅仅是漂亮的照片、不同的风土人情、口味各异的美食,更多的是对不同生活方式的体验。比起“打卡网红坐标”那种拍一张照片就赶往下一个景点的旅游方式,幺幺更喜欢慢游,“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不止工作。”她相信,要得到独特的体验,就应该舍得花多一点的时间和快门。

    在阿里,做知识库的女孩们 - 图4

    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旅游结束后,幺幺会写写游记。喜欢旅游又喜欢摄影,背着相机和镜头就能出发,喜欢写作,那就有灵感了再写,刚好旅游能给她带去灵感。而在写游记敲打键盘的时候,幺幺偶尔会想起,写作曾经是她非常擅长且爱做的事啊。即便工作后写作的机会不那么多,但付出过心血、锻炼过的写作能力是不会凭空消失的——幺幺在马蜂窝写了4篇游记之后,入选了马蜂窝的神秘 2000 人计划。
    有时,幺幺也会帮别人拍照。
    帮人拍照并不容易。很多被拍摄的人害怕镜头,又或者说,他们是不知道如何面对镜头,一旦有类似的情况出现,被拍摄的对象就容易僵硬、不自然,拍出来的照片也不会非常理想。所以,摄影师和被拍摄对象的沟通,是必要的。心思细腻的幺幺能帮助被拍摄的人放下紧张,进入状态,不少女孩子喜欢找她帮忙拍写真,甚至有人请她拍自己的婚纱写真。

    在阿里,做知识库的女孩们 - 图5

    婚纱写真和普通的摄影不一样,那是新人成为夫妻前,最后一次以情侣身份完成的、最有仪式感的拍摄。因为意义重大,仪式感强,所以灯光、造型、构图缺一不可。还好,幺幺都会。
    幺幺曾帮两对新人拍摄校园婚礼照片。那是非常奇妙的感觉。照片会拍摄两组造型:普通的学生情侣装和西装配婚纱。在幺幺的镜头下,新人在教室里的座位上深情相望,也可能是两个人手牵手走在校园里,新人可能路过操场和食堂,幺幺会拍下全景照片,之后再补上一些细节特写。
    两对新人对幺幺拍摄的照片都很满意,但他们或许不知道,这个拍摄婚纱照拍得走心的摄影师小姐姐,对婚礼也有自己的执念。

    在阿里,做知识库的女孩们 - 图6

    幺幺自己的婚礼,其实最初是交给婚庆公司来处理的。到了后期,幺幺还是自己参与了进去,她挑选了漂亮的草地,也跟婚庆公司合作设计了一些视觉画面。并且,她坚持要求在婚礼上放上两只羊驼。
    婚礼那天,宾客满座,气氛热烈。司仪很会活跃气氛,却也不知道如何把婚礼和草坪上的羊驼关联起来,也不知道能说点啥吉利话。不过,这倒是一场所有人都很难忘的婚礼,而且不少的宾客还主动去跟羊驼合了影。
    “我觉得,能通过自己设计的小细节,让在场所有人都永远记住的自己的婚礼。这波UX(用户体验设计),很强”。
    幺幺也告诉我:“UX设计一般还是更容易体现在工作中。语雀有一个专门的讨论区,所有用户都可以在那儿发帖、提意见。我们团队里的所有人会轮班去看。那时就有一个用户,经常在讨论区帮助我们回答其他用户的问题。后来团队新入职了一个工程师,交换ID时我们才发现——他就是一直帮我们回复其他用户问题的用户。”

    02
    语雀 | 工程师 | 茂茂 梦想一个都没实现,但也没关系
    天秤座的茂茂,是一个非典型性程序员,比起计算机和软件,她更愿意跟你聊聊电影和音乐。然而跟其他程序员一样,她也时常经历网上流传的经典段子——“能不能帮我修电脑?”

    在阿里,做知识库的女孩们 - 图7

    小时候,茂茂是学校里的播音员,每天中午的广播以及每周一次国旗下的朗诵,大家都能在学校里听到她的声音。这段经历让她曾经萌生过进入类似领域职业的想法。不过由于专业课成绩优秀,在老师和家长的安排下,她还是选择了更为“正常”的升学道路。
    从小喜欢看各种杂书的茂茂,放弃学习播音专业的想法后,也曾想过成为一名书刊编辑或者作家。事实上,茂茂的写作天赋被语文老师们集体盖过章,她也给不少杂志投过稿。怎么看都更适合学习文科的茂茂,在选择文理科时却做出了不一样的判断。“学习归学习,兴趣归兴趣,这是两码事”。
    image.gif
    然而在这样的抉择下,茂茂和自己曾经的理想几乎是背道而驰。进入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后成为一名工程师,更是那时的她从未想过的事。
    在加入语雀之前,茂茂远程就职于北京的一家公司。那是一段非常奇妙的工作经历,来自全国各地的同事互相之间没有见过面,每天只在线上进行交流,并利用各种工具来完成团队协作。公司会安排每年找一个地方聚半个月到一个月,这段时间除了享受难得的热闹以及异地的景色之外,大家还会快速地去迭代完成一些东西。
    大部分时间,茂茂工作日大概长这样:9 点起床,10 点到附近的一家咖啡馆,点杯咖啡吃个面包,然后就开始一天的工作。除开中、晚饭的时间,工作可能会一直持续到晚上 9 点左右。这样的办公方式自由而浪漫。有时下班后她还会约一两个朋友过来一块儿聊聊天。但更多时候,她都是一个人独处。和普通的职场体验相比,远程工作的时间相对自由,但也时常让生活和工作的界线模糊。
    在阿里,做知识库的女孩们 - 图9
    终于有一天,茂茂觉得自己一个人待够了。她突然有了一种强烈的、想要走进一个群体内的渴望。于是她决定换一种工作和生活方式。
    裸辞,是她和上一份工作告别的方式。裸辞之后,她去西藏待了半个月。绿皮火车上的鼾声、拉萨街头小馆里的酥油茶、从国境线一脚跨入尼泊尔前后的种种艰辛也都历历在目。旅行给她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她随之将每年至少两次的外出旅行列入自己的人生计划中。“随着你对世界认识的深入,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群、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我对这些越来越好奇。”
    image.gif
    旅行回来之后,那家咖啡馆依然是茂茂最爱去的地方。她在那里看书、投简历、准备面试。也就是在那里,她接到了语雀的电话,在咖啡馆的卫生间完成了整场电话面试。最后的现场面试,茂茂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前端风云人物玉伯——也是语雀的创始人。时隔三年,茂茂还能记起自己激动而紧张的心情,甚至紧张到走错了面试地点。不过还好,最终她拿到了 offer。
    在语雀三年,茂茂除了收获工作能力上的成长之外,“还有很多个人认知层面的成长”。她说,“我觉得我在语雀不仅仅是在做开发,也是在跟大家一起打磨一款产品。”茂茂提到,她很喜欢梁宁在《产品思维 30 讲》里说的一句话:“产品能力其实是一种人生的底层能力。学习成为一个产品人的过程,就是我们建立对这个世界以及自我认知框架的过程。”
    聊到最后,茂茂说,虽然自己童年的理想一个都没有实现,但好像也没什么可遗憾的。

    03
    语雀 | 品牌 | Susu 我就是我身边最具 GIRLS’ POWER 的存在**
    大学毕业后,Susu 进入了一家不错的快消公司做营销策划,处理危机公关、投广告、跟剧组、做植入,这份工作用钱给她建立了基础的品牌意识,也在一次次“花钱”过程中,Susu 意识到了,自己或许就适合吃品牌这碗饭。
    于是几年间,她从快消转行到互联网,从传统的 Marketing 转到产品运营,在Susu 看来,不同的岗位只不过是验证自己方法论的途径,如果确认自己的操作思路是可行的,那么只要对当下的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过往的经验仍然可以帮助到现有的工作。
    因为换过几次工作,Susu 也辗转了几个城市。从最初对更换城市的无从下手,到确定更换城市后两天就能走,Susu 说自己最大的成长就是变成了搬家达人,“从北京离职到来杭州入职,一共只用了 2 天时间就完成了打包加搬家。”

    在阿里,做知识库的女孩们 - 图11

    Susu不太喜欢“刻板印象”,喜欢做没做过的事情,不喜欢活在“套子里”。
    考上了一个“基地班”却迅速放弃了学术道路,反而在泡在学生组织里,给党委书记写红头文件,到各个学校交流开会,负责给评选干部打分,听上去就是那种大家都会讨厌的“学生官僚主义者”。而当大家以为她会留校,拿个“铁饭碗”的时候,她又洒脱的甩了甩手,一头扎进民企,开始了漫漫“打工路”。
    她说:“很多女生不喜欢被刻板印象绑架,比如一提到女生就必须是柔弱爱哭爱撒娇任性……我也一样不喜欢。但其他的人和身份其实也不应该被刻板印象绑架,比如你不遇到我你怎么知道学生会长也可以这么不正经呢?当我们开始用刻板印象去看待一个身份的时候,其实就跟其他人用刻板印象看待女孩子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人生也是这样,也没多少年好活,开心比较重要。”
    离开安逸美好的成都北漂,从四季分明的北京前往潮湿清新的杭州,种种这些对Susu来说都是计划之外但也是意料之中。进入团队语雀后,她才明白,计划之外或许老天自有安排。

    在阿里,做知识库的女孩们 - 图12

    语雀团队氛围非常轻松有爱,同事老板之间偶有不同意见,最终也能和而不同。过往的工作经验,在初入语雀的前几个月并没能发挥出来——传统的品牌策略,在互联网新生产品上,不完全适用,语雀的迭代速度是非常快的,并不适合传统品牌那样去刷地铁广告、发通稿。同时,比起发广告,语雀团队非常注重用户体验和反馈,一些花哨的品牌玩法,与语雀的现阶段状况不太匹配。因此,语雀重产品及品牌的轻营销打法,对 Susu 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Susu 花了很多时间来适应全新的工作方式,虽然磨合过程很难,但逐渐找到了相处的办法,也摸索出了一些能够符合团队现有情况的玩法。熬过了磨合期, Susu 感觉“虽然远没有到顺利的阶段,但好像正在好转,坚持就是胜利!”
    问到在语雀团队里,跟男工程师们相处得是否愉快,Susu 笑得很开心:“在语雀团队姑娘们的努力下,大家都是女权主义。当然,我的意思是,尊重女性,一视同仁,而不是单纯的 Lady First,男孩儿要让着女孩儿。如果在一件事情上我们要达成共识,一定是因为这件事情它本身对,而不是‘男的得让着女的’。”
    最后我问 Susu:“那么,在你周围,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最具有女性力量的女孩儿是什么样的?”
    Susu 说:“我本人。”
    斩钉截铁。

    04
    语雀 | 运营 | 过过 扛KPI,运营真的没在怕的
    **
    2018 年的 2 月 14 日,情人节那天,过过加入了语雀团队。和 Susu 一样,她也是从北京赶往杭州的。入职时最让她惊喜的事儿,莫过于她发现花名“过过”并没有被人占用,于是,过过本人,网名过过,花名还是过过。
    小时候,过过比较要强,成绩不错,几乎是逢考必过。大学选择了难度系数比较大的药学专业,甚至有机会保研。

    在阿里,做知识库的女孩们 - 图13

    在大学期间的过过,完成了一次很大的认知的改变。她发现自己擅长应试教育并不代表自己真的适合和喜欢做学术,没必要把自己的人生限定在一件不喜欢的事情里:“我的确擅长这件事,但不意味着我只擅长这件事。”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过过就不再在执着于过往的沉没成本,也不再在“考更多证书”这件事上死磕。
    大三那年,过过主动放弃了保研。这件事周围也有不少人不理解,但对过过来说,放弃带来的是一种自由:“我花了太多时间在应该做什么,而非喜欢做什么上面了。”不再只执着于考试就意味着她可以去探索,过去从来没有考虑过的未来。
    毕业前夕,过过开始寻找非本专业的实习机会,放弃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就意味着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可能不再会成为自己吃饭的工具。过过开始寻求两全的方案,既能利用过往的学习经历,又不被限定在既有框架里。
    在阿里,做知识库的女孩们 - 图14
    刚好,互联网的热浪来了,各行各业都开始尝试拥抱互联网,包括医药行业。
    通过一份稚嫩但真诚的调研报告,过过获得了一个到丁香医生做运营实习生的机会。在丁香医生实习的日子过得非常开心,遇到了两位很好的 mentor,他们让过过完成了从运营小白到入门的蜕变,也通过自己的专业、果决,让过过看到了运营这个行业的未来和前景。
    再之后,过过尝试着做过产品经理和市场商务,最终又发现,最适合自己的,还是运营。因为运营这份工作充满魅力,可以把产品经理、市场商务的工作都整合起来,也能够和其他的部门、其他的合作伙伴完成良性的互动。运营琐碎的日常工作并没有让过过感觉到烦恼,反而是有点兴奋。她不断在提升着自己的效率,改善着自己的工作方式和使用的工具,过过喜欢每天用语雀建一个文档,写上 to do list ,然后看着它们一项项变成“被完成”。

    工作越做越顺的过过,在感情上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收获。
    过过觉得人要先成为自己,才能和另一个人在一起。另一个人不会让自己更完整,但两个人在一起生活会更加快乐。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你对生活的期待,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去完成。
    她说:“恋人之间可能会相互分担一些情绪上的东西,但是每个人的人生终究是需要自己负责的。恋爱好像是一场创业,两个人就是一个team,不能单纯依赖任何一个人,合作愉快。”

    在阿里,做知识库的女孩们 - 图15

    在一次线下活动中,过过认识了现在的男朋友。并且两人很快就确认了恋爱关系。确认恋爱关系前,过过很害怕猫,但她的男朋友养了一只白色的小猫。被动养猫的过过,在恋爱后,也爱上毛茸茸的四脚兽了。
    过过的男朋友和她一起从北京搬家到杭州,俩人的工作地点隔得并不远。运营工作久了,会有一些职业习惯——工作之余,过过和男朋友给两个人的生活设定了一个kpi:每周尝试一道新菜。目前为止,生活的kpi也完成得非常不错。
    扛kpi,运营真的从来没在怕的。
    在阿里,做知识库的女孩们 - 图16
    (正文完)


    SISHERO 说:
    这次,我们是一对一跟语雀团队的女孩子们聊的天,她们每一个人都有着柔软又坚定的内心,也经历过矛盾和纠结。而最终,她们的选择,让她们成为了自己。
    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也问过女孩儿们一个共同的问题,关于她们工作上的期望,答案出人意料地一致——希望知识能够惠及每一个人。这是语雀本身的产品目标,也成为了姑娘们对未来的期待。
    仔细想想,知识本身就无处不在,无论一个人是学霸或者不,书本、音视频、电视、游戏、生活,本身就会把一个个道理教给我们。当我们有能力、有精力去帮助他人的时候,分享的人生阅历、生活/职场的经验,也本来就是知识的一部分。
    语雀和姑娘们正在做的事情,就是让每一个人都具有把知识整理出来、分享出去,惠及他人的事。要实现这个愿望,肯定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很酷。
    对了,这个有爱的团队,现在正在招聘,如果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想加入她们,不妨试试点击「阅读原文」。
    以上,本期推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