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亚马逊将会议分为4个种类:

  • (1) 决策会议:用于做出决定、对事务达成决议共识
  • (2) 创意发掘会议:用于提出新措施、新服务等
  • (3) 信息传达会议:用于汇报情况、共享信息
  • (4) 进度管理会议:用于跟踪并确认决议落实状况 :::

亚马逊的逆向思考法

  • 传统思维法:从现状出发,展望未来。也就是以现有实力、当下的市场环境等作为考量的起点,用叠加思考的方式逐步向前,做出整个计划 #S-C-Q-A
  • 逆向思考法:先确定最终目标,再反过来思考如何达成目标

    决策会议

    决策会议

  • 决策者需针对提案,做出确认、通过,或要求再次提报的决定。

  • 理想的决策会议
    • (1) 应当让大家为了明确的目的展开适当讨论,决定下一步该如何进行
    • (2) 让大家带着对后续行动的共识走出会议室,即便讨论结果与会前预想的不同
  • 在亚马逊,最理想的会议是一言不发就默默结束的会议。 #反常识

    • (1) 在会前,默读资料(15分钟),使得与会人员已经理解会议资料的内容
    • (2) 之后,再开始讨论

      会议负责人的职责

  • 会议负责人是谁?

    • 项目主管或掌握项目进度的人就是会议的负责人
  • 会议负责人的目标
    • (1) 引导和推动会议的进程
    • (2) 将会议上约定好的事项明确化,并确保彻底落实
    • (3) 避免“说过就算做过”的情况,必须进行适当的跟进,确保决策转化为成果
  • 会议负责人的职责

    • (1) 调动所有与会者
    • (2) 时间管理
      • 时间管理是会议负责人的重要职责之一。开会时负责人不仅要推进讨论,还要分配好时间。比如1小时的会议要留出10分钟来进行总结,如果是半个小时的会议就留出5分钟。这些时间都要预先安排好。
    • (3) 撰写会议纪要
      • 会议纪要的粒度:不需要对文章精雕细琢,只要保证让人日后翻阅起来也能轻松读懂

        会议资料:1页纸或6页纸

  • 1页纸:用于提案不能口头说清。1页纸说明提案的背景-原因-对策-结果

  • 6页纸:用于年度预算或大型项目。“结论先行,简明扼要”的写作方法

    会议讨论:保证会议讨论有效的3个方法

  • (1) 转述:主持人有意询问,让正在倾听的人表达他们的意见,通过转述让发言不多的与会者参与到讨论中,更好地表达

  • (2) 搁置区:设立搁置区,可以防止在偏离会议主题的论点上深入下去,导致没有时间讨论正题。
  • (3) 抽离:讨论热烈难以看清全局时,只需要试着从座位上站起来,用抽离的视角从容观察整个会场,冷静了解每个人的行动和论点。

    会议后:衡量成败的标准

  • 避免不清晰的说法,把具体时间定下来,甚至精确到几月几日以及星期几的几点钟

创意发掘会议

头脑风暴

  • 最适合头脑风暴的情况是:大家对解决方案都毫无头绪
    • 由于没有既定思维限制,可以收集各种想法,从而有机会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 (1) 以量取胜:不追求完美答案,而是以量取胜。
  • (2) 避免职位较高负责人介入讨论:负责人的发言自然会被当作正确观点被大家接受,于是所有人都会停止思考,也就不可能出现什么特别有新意的想法了

    4M法 ——人-机-料-法分析法

  • 4个M分别代表:作业员(Man),机械设备(Machine),原材料(Material),作业方法(METHOD)。
  • 作用:辨别问题出在哪?,例如,“这是跟成本相关的问题”或“这是与环境相关的问题”
  • 5M1E分析法

进度管理会议

进度管理会议

  • 目的:是评估项目的阶段性效果,并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
  • 误区:进度会议仅仅让大家知道发生了什么问题
  • 应该:汇报出现了怎样的问题,要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

    过程中:PDCA循环

  • 当项目得到批准、确定了KPI之后,进入PDCA循环

    复盘

  • 为了回顾和记录项目中做得好和做得不好的地方,亚马逊用“高光”和“暗光”两类标签来进行分类,这种方法也不仅限于项目复盘时使用。

    亚马逊对于进度管理能力的偏爱

  • 假设你的团队里有这样两位员工:

  • (1) 经过深思熟虑,找到完美方法才行动的员工;
  • (2) 即便承担一定风险,也要及早行动,边干边调整,直到达成目标的员工。

信息传达会议

应当减少此类会议的数量

  • (1) 对信息层级的把控:有些信息只要上司了解就足够了,不需要大家都知道
  • (2) 与相关人员传达,避免会议
  • 可以看出,本书在阐述亚马逊的开会方法的同时,也体现了该公司信息传达的自上而下的关系,所以对于信息传达的相关问题并没有过多的涉及。对于采用OKR工作法的公司,可以取其精华,结合地去阅读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