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些都不知道,证明你还不会犀牛(rhino) - 图1
    怎样的产品模型才是高质量的?怎么判断?怎么建模?估计这都会是初学rhino人的困惑?同样都是用rhino,为什么别人的效果就很好?可能是因为你还不会……

    如果这些都不知道,证明你还不会犀牛(rhino) - 图2
    如果这些都不知道,证明你还不会犀牛(rhino) - 图3

    在工业设计上,大量实践经验显示,曲线越圆、过渡越平滑流畅,观感就越好。汽车业界更是存在“A级曲面”的概念,以确保车身曲线的品质。在数学上,我们可以通过曲线的连续性等级来说明一个曲线到底够不够圆润、光滑。,根据连续性的不同等级,可将常见曲线分为G0、G1、G2、G3等四个等级,也就是说产品最终的光影的顺滑及高级感靠最初曲线的连续性及曲面的连续性来保证。

    接下来就是重点了,怎样去考量线的质量?G0、G1、G2、G3的概念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下面这条曲线,曲线分别是有A和B拼接而成,如果我不去标明它的连续性,你单用肉眼去观察,是很难分成出那个质量更好些?这就需要我们在软件里面用专门的测量工具测量后才能判断。

    如果这些都不知道,证明你还不会犀牛(rhino) - 图4
    测量曲线连续性的工具在Rhino叫-曲率梳,如果这些都不知道,证明你还不会犀牛(rhino) - 图5接下来我们分别打开这些线的曲率梳来看下它的区别。

    如果这些都不知道,证明你还不会犀牛(rhino) - 图6

    单从曲率梳结果来看,每根线的形状都不一样,那么怎样通过曲率梳的形状来判断呢,看下面:

    首先是位置连续(G0),如下图A和B两条曲线用位置连续做到了点点连接,曲线不断开,但在连接处存在尖锐的接缝并成V字型开口,且连接处曲率值不同。

    图中的蓝色线条称为曲率梳。竖向的长短不一的蓝色线段代表曲线在某一点处的曲率值。r则代表了曲率半径,即最接近该点处曲线的圆弧的半径。曲率和曲率半径互为倒数。蓝色线段越长,曲率值越大,说明曲线在该点处越弯曲。

    如果这些都不知道,证明你还不会犀牛(rhino) - 图7

    然后是相切连续(G1),曲线形状在连续的基础上,所有连接的线段之间都是相切关系,连接处曲率值不同,但从曲率梳来看,连接处存在突变,有断点。如果扩展到三维空间,G1等级的曲面在视觉效果上会有明显差异,给人一种表面中断的感觉。

    如果这些都不知道,证明你还不会犀牛(rhino) - 图8

    再高一级的是曲率连续(G2),曲线形状连续,连接处没有曲率突变,视觉效果光滑流畅,没有突然中断的感觉。曲率梳连续,无断点,连接处曲率值相同,但连接处有尖角。在工业设计上,要制作光滑的表面,G2等级是最低标准。

    如果这些都不知道,证明你还不会犀牛(rhino) - 图9

    最后是常见应用范围内最高的G3等级。在G2的基础上,G3曲线在接点处曲率梳也没有尖角,且曲率趋势相同,这使得曲率的变化更加平滑。如果扩展到三维空间,G3级别的表面有比G2更流畅的视觉效果,一般汽车都要达到这种级别的连续效果。

    如果这些都不知道,证明你还不会犀牛(rhino) - 图10

    接下来我们看下很长见的圆角矩形,在很多产品中这种形态用的最多,它给人很中庸谦和的视觉感受,我画了A 、B 、C、 D、 E种不同的圆角矩形,看着差不多,其实画法上都不同。

    如果这些都不知道,证明你还不会犀牛(rhino) - 图11

    A 其实就是rhino里面默认的圆角矩形,把它炸开后你会发现它其实是有8条线组成,4条直线+4个4分之一的圆弧组成,连接处都达到了相切连续(G1),但连接处曲率梳有明显的断层,这样最终画出曲面后这里的光影也很图突兀,所以效果是最差的一个。B、C、D分别是用在直线直接做G1、G2、G3混接而生产的过度曲线,它不是绝对的圆弧,由于达到了更高的连续性所以要比第一个效果要好些。

    如果这些都不知道,证明你还不会犀牛(rhino) - 图12

    最后一个E,是我模拟苹果产品倒角绘制的原型,画法相对最为复杂,由于B、C、D三个圆角。

    为了达到更顺滑的效果,曲率趋势过度趋势太长,导致最终看起来不像正圆角,所以苹果的做法其实把这段倒角分成三段来拟合,这样保证了倒角和直线直接过度缓和,三段曲线均达到相切连续且曲率大致相同,逼近圆弧的视觉感受。

    如果这些都不知道,证明你还不会犀牛(rhino) - 图13

    这样的拟合倒角看起来足够的饱满顺滑,手感及光影的品质都会是很好的效果,所以在苹果产品中这种倒角随处可见。

    如果这些都不知道,证明你还不会犀牛(rhino) - 图14
    如果这些都不知道,证明你还不会犀牛(rhino) - 图15
    如果这些都不知道,证明你还不会犀牛(rhino) - 图16
    如果这些都不知道,证明你还不会犀牛(rhino) - 图17

    看到这里你以为你懂连续性的概念就能画出高品质的产品模型了,那就错了,看下面的重点,接下来我们讲讲,不同线条类型及画法的区别,以及最终曲线品质的差别。

    我们在rhino里面绘制曲线工具常用有这两种:控制点曲线如果这些都不知道,证明你还不会犀牛(rhino) - 图18及内插点曲线如果这些都不知道,证明你还不会犀牛(rhino) - 图19这两个工具绘制的曲线有很大区别。

    首先我们来看下控制点画线,第一种用描绘法,根据产品形态直接描出大致形态,第二种重建法:

    先画一低阶先,升阶,在调点调整出大致形态,我们看下图,相同工具,相同形态,不同绘制方法,打开曲率梳后方向效果去截然不同,这就是区别,很显然重建法效果要好很多。

    如果这些都不知道,证明你还不会犀牛(rhino) - 图20

    看视频操作

    在看内插点曲线:两种画法,其实打开曲率梳后方向效果差不多,相同形态,从曲率梳来看要比控制点画线效果要优些,这是内插点比控制点好的第一优点。

    如果这些都不知道,证明你还不会犀牛(rhino) - 图21
    **

    看视频操作

    再来看第二个区别,看视频操作,我们打开控制点,分别去调点,发现控制点画线在调整的过程中曲率梳变化比较剧烈,且还是会存在尖突现象,内插点画线,在调点是曲率梳依然会保持很顺畅,很有韧性及张力。

    看视频操作

    所以有了完美的曲线,才会有完美的曲面,最终产品的观感上的品质才是最佳。接下来就开启你的rhino之路吧。

    如果这些都不知道,证明你还不会犀牛(rhino) - 图22

    精选·我们最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