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海,要走下去。

    天才幼年只有信心,没有计划。天才第一特征,乃信心。信心就是快乐。傍晚阔人遛名狗,我傍晚也散步,遛哲学。狗沿途撒尿,遛哲学的人,报偿是巧思和警句,回家写,比想的时候更佳,大幸福。

    信心到底哪里来?信心就是忠诚。立志,容易。忠诚其志,太难。许多人立志,随立随毁,不如不立。艺术,爱情,政治,商业,都要忠诚。求道,坚定忠诚无疑,虽蹈海,也走下去。

    所谓第二流者,是原来志在一流,天时、地利、人和,均不合,成了二流。如果甘于二流三流,已经居下流了。
    和朋友谈话,没在山顶上。尼采说,山顶到山顶,不是自下往上爬到的,而是此山顶登彼山顶,两点一线。

    史家,文学家,著作第一。著作有了,才演讲。中国不是著作等身,是身在等著作。成也好,败也好,我们的阵地在书斋。

    信心来自天性的纯真朴厚。

    反证:一个天性虚伪浮薄的人,会忠诚于自己的信心吗?怎样才是纯真朴厚的天性?碰壁了,碰到上帝。天性大半是混杂的,靠抵恶,靠扬善。

    现在有句很动人的世界性口号:“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心中也有呼吁:“我们只有一个耶稣。”关于新旧约的故事和涵义,总共做了四讲,终究言不尽意,很对不起耶稣。

    诸位要是真心在听,就该知道我的解释过程,就是我的自我教育过程。一个人衷心赞美别人,欣赏别人,幸福最多——他是在调整自己,发现自己。你认识了一位智慧的、高尚的、真诚的人,自然会和原来的亲戚旧识作比,一作比,如梦初醒,这个初醒的过程,不就是自我教育吗

    所谓教育,是指自我教育。一切外在的教育,是为自我教育服务的。试想,自我教育失败,外在教育有什么用
    凡人没有自我教育。所谓超人,是指超越自己,不断不断超越自己。

    耶稣的悲剧,多重涵义,那是超人和凡人间的悲剧:他有门徒,没有朋友。最动人的是耶稣在橄榄山上的绝唱:当他做最后的忧愁的祈祷时,门徒一个个撑不住了,睡倒不醒。他们是凡人,老实人。开始时,耶稣需要信徒、门徒,但在快要赴死的时刻,他需要朋友。那一刻,门徒们、凡人们,怎么可能上升为朋友?

    耶稣的志愿,章节分明。该逃的时候逃,该说的时候说,该沉默的时候,一言不发,该牺牲了,他走向十字架。最后他说:“成了。”

    从艺术的价值判断,耶稣是“成了”,从人生的价值判断,耶稣爱世人是一场单方面的爱。世人爱他,但世人不配。两千年来世界各国的爱放在天平这边,天平的另一边,是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绝叫。

    所以,耶稣对我永远充满魅力,也使我永远闷闷不乐。

    在这样复杂的心理状况下,这堂课算是讲完了。耶稣留下的典范是什么呢?

    爱,原来是一场自我教育。

    “原来”两字,请不要忽略。在座有人在爱,有人在被爱,很幸福,也很麻烦。最后一句话:“爱,原来是一场自我教育。”——论信仰,耶稣是完成的;耶稣对人类的爱,是一场单恋。


    我不比人慧,不比人强,数十年间认识的精英分子前后六批,凡五十人,有大才,甚至天才,至今剩我一人。如果他们成了,文艺复兴。

    木心先生在此前也谈到,若非不是那个年代之下的一些变故,想必如今国内的现代文学定是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