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关于 2020 的时间,都已经过去,我们也可以不再纠结的说出,今年,是 2021 年了。

此时此刻,我的想法只有一个。
新年伊始 - 图1

好吧,时光机器暂时没有,生活还是要继续前行,不如先聊两句。

一、就地过年

这是我第一次在外地过年,好在有室友一起,倒也不觉孤单,俩人采购年货、装饰房间、准备年夜饭,反倒是种新的体验。

说起做饭,这一个假期做饭的次数,比过去一年都要多,而我也终于能放下焦虑,学着去享受炒菜做饭、围在桌旁边看综艺边吃饭的时光。这,才是生活啊。

当然也有一些囧囧的事情发生。

大年三十和室友出去买菜,雨天,下午三点半,俩人手机电量加起来不到 10 %,而打算回家时才发现都有没带钥匙。

大概是类似的事情经历了太多,以至于这件事连我的心情都没有影响到,还能怎么办呢?微笑着面对它!借共享充电宝、联系开锁师傅、然后在付钱时安慰自己大过年的,贵就贵点,就当给辛苦的劳动人民发红包了。

第一次在外地过年,家人远比我更担心自己,一天一个电话,生怕我在外面照顾不好自己,我知道爷爷奶奶很想我,我也很想他们。

我想,以后过年还是会尽量选择回家。即使如此,我真正能陪他们的时光,又能有多少呢?

二、聊聊新名字

放假前总是会有种假期可以学习的幻想,而真到了假期,就完全变了一个想法:平常上班那么累,放假就应该好好休息,有一种休息叫报复式休息,就是明明不太累,但还是一点正事都不想做。

临到上班,巨大的压力迎头袭来,越是感觉到被束缚,就越是向往自由。然而自由有代价,一般人还出不起。

所以,我经常会想,什么时候才能自由,不用每天早晨七点挣扎着起床,也不用辛辛苦苦一整年,年终奖却还要看老板心情。将自己的时间「浪费」在自己热爱的事情上。

一番思索过后,将公众号名字改成了「十年自由计划」,我想尝试用十年的时间完成乞丐版的财务自由,提前退休。

提前退休并不是说剩下的时间就无所事事浪费光阴,可能依然会工作,因为这是我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之一,但可以不用为了生计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我要为自己而活。

说实话,两年前就接触到了「Fire运动」的概念,即财务独立,提早退休(Financial Independence and Retiring Early)。但同大多数人一样,觉得这不过是个美好的幻想罢了。

但这两年我确实是见证着一位博主(后面会经常提到)按照这个方法一步步的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比起最终目标的实现,更容易看到的是他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成长与变化,正如他经常说的一句:

不要总是「等我自由了、有钱了,就……」。机缘巧合下,我把自由以后打算做的大部分事儿都提前做完了,最后才发现,很多时候并不是你有了自由才能做某件事儿,而是这些事做了,你才离自由更近了一步。>

这位博主身在德国,是一名程序员,他的计划是在 30 岁(2022年)之前积累 500 万人民币金融资产。由于薪资不错、丁克不打算要孩子,于是经常会遇到类似质疑:「这是在国外,在国内肯定不行!」、「你没有孩子,等有孩子就知道了,这个计划一点都不现实!」、「攒这么点钱有什么用?买一套房子就没了!」、「你的钱都是靠高薪工资攒下的啊!」。

然而他的最近进度是 90.5%。

人性很多时候只是接受不了别人与他不一样,为了怼而怼。对于上面的问题,换个角度想,如果没有财务自由,这些问题会更容易吗 ? 答案显然是不会,那又何必急于否定别人呢。

我其实并没有关注太多金融圈的大 v ,但从仅有的几个人身上也能看到他们的一个共同点 —— 通透,特别是精神世界,都比较丰富,他们总是能在教你投资理财之余告诉你很多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从他们的身上我能切实理解到:理财投资,不仅仅是赚钱,更主要的在这个过程中认清自己,发现人性的弱点,然后改造自己,提升幸福感。

而像他们一样,按照计划,一步一步成为更好的自己,就是我计划的初衷。


**
计划才刚刚开始,后面会逐步整理计划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