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222/16/39970800_894018676.shtml
总结:@馒头(mantou-kmicy)


PC/ABS的应用非常广泛,汽车内外饰零件,大家家中的液晶电视面框,智能手机的外壳,笔记本电脑的上下盖等等。
而其中多数产品的结构中都含有螺丝柱,卡扣的设计;另外,像一些二次加工工艺如喷漆,电镀,涂抹胶水等,
这些结构和后加工工艺都可能诱发PC/ABS合金材料出现内应力开裂的现象,导致次品率很高。

为什么会有应力产生?
这是由于材料的结构决定材料的性能。PC/ABS在成型时,分子链被迫取向,但是由于分子链上含有苯环,所以解取向比较困难,而在成型后,被取向的分子链有恢复自然状态的趋势,但是由于整个分子链已经被冻结,从而造成制品存在残留应力。
image.png

那如何分析PC/ABS的残余应力呢,让小编教大家几招分析PC/ABS残余应力的手段:
◆ ◆ ◆ ◆

01 .溶剂浸泡法

方法一:
1、将做好带有螺丝槽或柱的PC/ABS制件浸泡于冰醋酸中,持续30s或更长时间,取出后检查外观,如有细小致密的裂纹,说明此处有内应力存在,裂纹越多,则说明内应力越大;

2、异丙醇与丙酮3:1的比例混合,加入红色染料,着色均一的说明内应力较小,不容易着色的部位应力较大,需要注意。
方法二:
1.溶济法
⑴醋酸沉浸
所使用的乙酸(CH3COOH)必须是95%以上的乙酸且反复使用次数不得超过10次测试.
①表面应力测试:将乙酸(冰醋酸)倒入玻璃器皿中,将产品完全浸在乙酸里,时间为30秒。30秒后用夹子将样品取出并马上用净水(自来水即可)冲刷清洁,察看样品表面有无发白及裂纹。断定:不得有任何开裂现象,容许表面有稍微发白。
②内应力测试:将表面应力测试及格的样品擦干后完全浸在乙酸里,时间为2分钟。2分钟后将样品取出并当即用清水(自来水即可)冲洗干净,视察样品有无发白及裂纹。判断:不得有任何断裂现象,许可镶件处有轻微裂纹及表面发白现象。
⑵甲乙酮 + 丙酮沉迷法:将整机完整浸入21摄氏度的1:1的甲乙酮 + 丙酮的混杂液中,掏出后即时甩干,依上法检讨.
原理:根据介质应力决裂的现象,即溶济分子渗透到树脂的大分子之间后,降低了分子之间的彼此作用力。内应力大的地方在浸入前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原来就有所削弱,浸入溶济后这些减弱了的处所进一步减弱,而引起开裂,内应力小的地方在短时间内不会开裂。因此,可以从待镀件表面开裂的时间和程度来断定镀件内应力的大小及其部位。从而断定塑料件是否进行电镀。


02 .Moldflow模流分析模拟法

通过模流分析软件,分析出速度/压力切换时的压力分布情况,压力越高的,参与的应力也就越大。
image.png

03 .四分之一椭圆应力分析法

选用四分之一椭圆夹具,试片尽量居中放置,将溶剂均匀涂覆在试片上,同一种原料试片最好做3-5组,涂覆完成后静止存放,(环境要求23℃,50%RH),观察试片裂纹情况,裂纹越多,残余应力越大。
image.png

2.仪器法
用偏振光照耀塑料制件,视彩色光带多寡,剖析内应力的强弱,它只适用于透明的制件。偏振光法所要的仪器昂贵,操作庞杂,且正确度不高,因为制件处理前后变化不显著,光谱带上涌现的光带不一定都是内应力的影响,如制件表面的涟漪也会影响检验的成果。不外此法对制件的机能尚无任何影响,为无损检验,经检验过的制件可继承电镀和使用。

04 .螺丝孔实验法

采用合适Size的螺丝进行攻螺丝实验,螺丝上可以涂覆一些常用的工业用黄油,必要的时候可以将攻好的螺丝放入高温环境,加速应力释放,出现开裂或者裂纹的说明参与应力大。
image.png

应力开裂是影响塑料制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在正确分析应力产生开裂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和手段,减小和避免产品内应力对制品的影响。


05.温度骤变法

这种方法是将塑料待镀件重复受冷受热,依据裂纹呈现的时间是非来评定内应力的大小。它实用于各类塑料成形件。温度骤变法所要的装备简略,然而测验时间较长。经检修后的塑料件已被损坏,不能持续应用。

残余应力分析方法 - 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