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png

+ 生命框架

最近看到一则AI干预自杀的推送,感觉心头小热。NLP(自然语言处理)的应用虽然已经非常成熟了,但运用在这个领域,而且形成了一个小的环境,还是让人非常高兴的。从数值的角度来评价,我个人的价值观,生命像一个框架,产生就得到了50分,随着环境、境遇、运气等因素,分值有加也有减,在这个过程中,我希望自己能够在生命旅程中波动向上,逐渐提高生命的体验。在这里我不否认人作为个体拥有结束自己生命的权力。关于这一点讨论比较认同的是耶鲁大学谢利·卡根的公开课中的论点。希望每个人都能被善待,突然想到一部很早的电影推荐给大家,拉斯·冯·提尔良心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黑暗中的舞者》。

+ 数据项目结构

言归正传,回到报道的内容。这个NLP产品与数据分析的应用架构相同,简化来讲可以分为数据收集、数据处理、产品化3个层面来解构。
AI自杀干预v2.drawio.svg

- 数据收集

从文章的介绍中,这一部分是最难的。黄教授是使用爬虫从新浪微博来收集的数据。虽然我不用微博,但看到这里有些怀疑,毕竟微博这种体量的数据集合,多少会考虑提供api。查了下,微博果然有一个比较成熟的API生态,链接附在最后。从数据量上考虑,可能黄教授的项目需要监控的数据量过于庞大。不知道微博能够对于学术研究提供额外的支持,降低类似项目的数据获取难度及成本。

- 建模

建模用的是NLP中的多分类分析,具体细节没有透露,推测是根据观察者的留言,运用情感分析的模型进行训练。目前中文的开源情感分析项目有百度的Senta。但由于黄教授项目内容的特殊,估计可能还是有所区别。分类的结果为以下10列:

10 自杀可能正在进行中
9 自杀方式已确定,近日内可能进行
8 自杀已经计划中,自杀日期大体确定
7 自杀方式已确定,自杀日期未明
6 自杀已经计划中,自杀日期大体确定
5 强烈的自杀愿望,自杀方式未明
4 自杀愿望已表达,具体方式和计划未明
3 强烈的生存痛苦,未见自杀愿望表达
2 生存痛苦明确表达,未见自杀愿望表达
1 生存痛苦有所表达,未见自杀愿望表达
0 未见生存痛苦表达

- 产品化

最后黄教授通过互联网发布产品,细节并未详细叙述。从报道看,目前使用的人为600+志愿者,每周大概能够救下10人。干预除了网上沟通、电话干预,志愿者还会在现实世界中接触心理危机者。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非常难得,十分敬佩。另外如果真的想找人聊聊,也建议拨打心理热线,比如北京的号码是:010-82951332
image.png

+ 感想

人活一世,不会一片坦途。希望心理危机干预在大数据的加持下能够更精准、更有效。在这个数据项目中,也看到了很多可以迭代的地方。首先数据是否可以更广、更深,微信、短信是否可以纳入进来,毕竟使用微博的人还是比较少的。在产品化的环节上是否可以和一些社会单元相融合,比如社区管理,赋能给更多的热心人。最后,你不必一个人面对一切,祝大家安好。

扩展阅读:

  1. BBC The Chinese suicides prevented by AI from afar https://www.bbc.com/news/technology-50314819
  2. 丁香医生 被键盘侠阻止的 4765 次自杀 https://mp.weixin.qq.com/s/goCwcLjmuWWN5Or4xFCYYg
  3. 网易公开课 死亡 https://open.163.com/newview/movie/courseintro?newurl=M6G42OB8E
  4.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豆瓣7.8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859542/
  5. 《黑暗中的舞者》 豆瓣8.2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291562/
  6. 微博开发文档 https://open.weibo.com/wiki/
  7. 百度 Senta https://github.com/baidu/Senta